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上一章

卷一百三十 子部四十

○杂家类存目七

△《感应类从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晋张华撰。隋、唐以来经籍、艺文诸志皆所不载,诸家书目亦不著录。书中语多俚陋,且皆妖妄魇制之法,其为依托无疑也。

△《物类相感志》·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东坡先生撰,然苏轼不闻有此书。又题僧赞宁编次。按晁公武《读书志》及郑樵《通志·艺文略》皆载《物类相感志》十卷,僧赞宁撰。是书分十八卷,既不相符。又赞宁为宋初人,轼为熙宁、元祐间人,岂有轼著此书而赞宁编次之理?其为不通坊贾伪撰售欺审矣。且书以物类相感为名,自应载琥珀拾芥磁石引针之属,而分天、地、人、鬼、鸟、兽、草、木、竹、虫、鱼、宝器十二门隶事,全似类书,名实乖舛,尤徵其妄也。

△《物类相感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苏轼撰。凡分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十二门,共四百四十八条,皆疗治及禁忌之事。疑十八卷之本即因此本而衍之也。

△《格物粗谈》·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亦题苏轼撰。分天时、地理等二十门,与世所传轼《物类相感志》大略相似。后有元范梈识,断为后人假托。他书亦罕见著录,惟曹溶收入《学海类编》中。盖《物类相感志》已出伪作,此更伪书之重佁也。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十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载历代名贤格训及居家日用事宜,以十干分集,体例颇为简洁。辛集中有大德五年吴郡徐元瑞《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又《永乐大典》屡引用之,其为元人书无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或谓熊宗立撰。恐未必然也。

△《多能鄙事》·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题明刘基撰。基有《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已著录。是书凡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之法无不备载,颇适於用。然体近琐碎,若小儿四季关、百日关之类俱见胪列,殊失雅驯。立名取孔子之言,亦属僣妄。殆托名於基者也。

△《都氏铁网珊瑚》·二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是书与世传朱存理《铁网珊瑚》同名。(案:存理之书非存理所撰,辨详本条下,此姑从世俗刊本称之。)然存理之书分书品、画品二门,备录题跋印记,为张丑、郁逢庆诸书所宗,是书则前四卷皆穆所为诸书序跋及书画题跋,卷五以下即穆所作寓意编。盖穆尝以所见书画别为一书,此又以类相从,附於书目之后。然其中忽杂入《书画铭心录》,乃何良俊所撰。第七卷内鹤鹊一条,又忽标《尔雅》二字之目,皆不可解。至第九卷杂录研铭,皆采自诸家文集,非亲见拓本。第十卷以下则钞伪本张抡《绍兴古器评》,十二卷以下则钞汤垕《四画鉴》,十五卷后半以下则钞赵希鹄《洞天清录》,十八卷以下则钞周密《云烟过眼录》,皆非所自著。盖奸黠书贾杂裒成编,借穆之名以行也。

△《水云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杨溥撰。溥,长沙人,自号水云居士。《千顷堂书目》列於刘基《多能鄙事》后,即以为永乐中石首杨溥。然考书中自述有戎务之暇语,则其人乃尝为武职者,又所撰有《用药珍珠囊》,其书成於宏治中。盖名姓偶同,非一人也。是编上卷载十二月种植花果饮馔及文房杂用。下卷分卫生、养生、器用、牧养四门,所记多农圃种畜法,颇为琐屑。

△《李氏居室记》·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李濂撰。濂有《祥符先贤传》,已著录。是编乃其退老居乡,筑别墅於郊外。有堂有序,各为撰记。室中器物,悉制箴铭,以寓规警。盖林居放志之作,故随所欲言,不以修词为意云。

△《便民图纂》·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第一卷为农务图十五,第二卷为女红图十六,每图皆系以竹枝词一首,第三卷以下分十一类,曰耕获,曰桑蚕,曰树艺,曰杂占,曰月占,曰祈禳,曰涓吉,曰起居,曰调摄,曰牧养,曰制造。嘉靖壬子刻於贵州。前有左布政使李涵序,称邝廷瑞始刻於吴中,吕经又刻於滇省,其中利民用者甚多。然意求全备,往往冗琐。如末卷载辟鬼魅法,用桃枝洒雄黄水。盖据《本草》桃枝杀鬼、雄黄杀精魅之说,已为迂阔。又有祛狐狸法,云妖狸能变形,惟千年枯木能照之,可寻得年久枯木击之,其形自见。则据张华然华表照斑狸事,衍为此法,殆於儿戏矣。其书本农家者流,然旁及祈福择日及诸格言,不名一家,故附之杂家类焉。

△《鼌采馆清课》·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费元禄撰。元禄字学卿,铅山人。铅山之河口有五湖,其一曰官湖,即鼌采湖也。元禄构馆其上,因以为名。是书皆记其馆中景物及游赏闲适之事。

△《蕉窗九录》·(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项元汴撰。元汴字子京,秀水人。家藏书画之富,甲於天下。今赏鉴家所称项墨林者是也。是书首纸录,次墨录,次笔录,次研录,次帖录,次书录,次琴录,次香录。前有文彭序,称大半采自吴文定《鉴古汇编》,间有删润。今考其书,陋略殊甚,彭序亦弇鄙不文。二人皆万万不至此,殆稍知字义之书贾,以二人有博雅名,依托之以炫俗也。

△《考槃馀事》·四卷(通行本)

明屠隆撰。隆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书杂论文房清玩之事。一卷言书版碑帖,二卷评书画琴纸,三卷、四卷则笔砚炉瓶,以至一切器用服御之物皆详载之,列目颇为琐碎。其论明一代书家,以祝允明为第一,而文徵明次之。轩轾亦未尽平允。

△《游具雅编》·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屠隆撰。所载笠杖渔竿之属,皆便於游览之具,故以为名。卷末附图四式,一曰太极樽,一曰葫芦樽,一曰山游提盒,一曰提炉。虽书中所已具,以其形制皆须图乃明,故复附绘於末。

△《筠轩清秘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董其昌撰。其昌有《学科考略》,已著录。是书凡列目二十有九,皆论玉、石、铜、磁诸古器及法书名画之类。前有陈继儒序,谓可与项元汴《芗林清课》并称。今考其书,即张应文所撰《清秘藏》,但析二卷为三卷。盖应文之书,近日始有鲍氏知不足斋刊版,附其《子丑真迹日录》后。从前抄本,流传不甚显著。书贾以其昌名重,故伪造继儒之序以炫俗射利耳。

△《墨林快事》·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安世凤撰。世凤有《燕居功课》,已著录。此书以所见古器古刻古书画各为跋语,凡六百九十五则,多涉议论,颇乏考据之功。

△《飞凫语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沈德符撰。德符字虎臣,又字景伯,又字景倩,秀水人。万历戊午举人。此书论字墨法帖及古器真赝之别,皆举生平所闻见者,凡十八条。其中多与所著《敝帚轩剩语》相同,疑即从《剩语》中抄出者。曹溶《学海类编》乃两收之,未免失於详检也。

△《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慎懋官撰。懋官字汝学,湖州人。是书凡花木考六卷,鸟兽考一卷,珍玩考一卷,续考二卷。或剽取旧说,或参以己语,或标出典,或不标出典,真伪杂糅,饾飣无绪。如枫树一条称谟按云云,似著此书者名谟。又木莲树一条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毌邱元志写,因题绝句云云,似著此书者在唐代。至卫懿公好鹤一条不引《左传》而引传奇俚词,尤为不考。卷首自序一篇,词极夸大,过矣。

△《妮古录》·四卷(通行本)

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是书多评论字画古玩,盖仿赵希鹄《洞天清录》、周密《云烟过眼录》而作,然议论殊为浅陋。

△《岩栖幽事》·一卷(通行本)

明陈继儒撰。所载皆山居琐事,如接花艺木以及於焚香点茶之类,词意佻纤,不出明季山人之习。自跋称陈仲子为家於陵,尤可嗤鄙。此沿杨修家子云之误也。

△《博物要览》·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谷泰撰。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其书一卷纪碑刻,二卷纪书,三卷纪画,四卷纪铜器,五卷纪窑器,六卷纪砚,七卷纪黄金,八卷纪银,九卷纪珠,十卷纪宝石,十一卷纪玉,十二卷纪玛瑙、珊瑚,十三卷纪琥珀、蜜蜡、玻璃等物,十四卷纪水晶、玳瑁、犀角、象等物,十五卷纪香,十六卷纪漆器、奇石。皆随所见闻,摭录成帙,未能该备,所论碑版书画,尤为简陋。书成於天启中,而中有称明太祖者。殆后人传写所改欤?

△《广社》·(无卷数,内府藏本)

明张云龙撰。云龙字尔阳,华亭人。是书成於崇祯末年,乃因陶邦彦所作《灯谜》而广之。前载作谜诸格,取字义相似者配合一句,暗射成语。后借诗韵平仄分注,以备采用。然语多钝置,颇乏巧思。

△《莝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抄自袁陶斋,亦不知陶斋何人也。所载凡十一类。文房通用至养育禽兽皆载其名义,与一切新法。大旨仿《多能鄙事》诸书为之,而琐屑弥甚。

△《研山斋珍玩集览》·(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国朝孙炯撰。炯字挈菴,大兴人,吏部侍郎承泽之孙也。是书取《退谷随笔》中所论铜、玉、磁器及笔、墨、砚、纸、印章、文玩与刻版、绣绘、刻丝之属,益以炯所见闻,编成此帙。炯自为序。其中论刻版一条,称其家有宋版《本草纲目》四函。考《本草纲目》乃明万历中李时珍所作,安得有宋版也!

△《老老恒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廷栋撰。廷栋有《易准》,已著录。是书皆言衰年颐养之法。前二卷详晨昏动定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借为调养之需。盖廷栋年七十五时作也。

△《初学艺引》·二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仕学撰。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人。是编本为初学游艺而作。首冠以格言一卷,其馀分六引,曰文引,曰诗引,曰书引,曰画引,曰琴引,曰棋引。其文引凡五卷,首论文,次《左传》选,次《庄子》选,次《史记》选,次《韩文》选。其诗引凡三卷,首卷分论诗、诗体、诗学三篇,次卷选汉、魏六朝,唐诗,末卷专论乐府,分总论、订律、宪音、宫调、歌法、题解诸目。其书引凡四卷,分论书、书体、书法、书学等目,画引四卷亦如之。其琴引四卷则仿《史记》之例,编为《琴史》。首以古帝王始制琴及善琴者为十二本纪,而孔子与焉,又表古今人物及七纟玄十三徽与手势、指法等为十表,又撰礼书、乐书、天官书、定制书、择材书、操缦书、正音书为八书。其三十世家则能以琴世其家者,其七十列传则古今善琴之人也。编末棋引二卷,则自出新意,取邵子之易数以为棋局。其凡例谓以尧夫为弈秋,四大为枰,分野为罫,日月为子,晦明为黑白,嬗递升降为劫数输赢。名曰《棋局新书》,示与旧谱不同也。其书分八目:一曰说局,总说大意;二曰先天成局,即邵子之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也;三曰方圆正局,即先天方圆二图合而图之,象天包地外,地处天中也;四曰奇偶变局,即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八卦,八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六而变之为三百八十四卦也;五曰得数定算,则以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为经,而以十二、三十之数反覆相乘也;六曰烂柯甲子,盖一元十二会全图也;七曰长安旧闻,则自巳会第三十运至午会第十一运之图,盖邵子尝推数起唐尧甲辰,迄宋之熙宁,仕学此书复增而益之,至於本朝也;八曰棋阁测议,盖引黄氏管窥之说,以总古今全局也。其名书之意,不过以一元有三百六十运,一会有三百六十世,推之年月日时,其三百六十之数,皆与棋合,故以棋局名焉。其亦妄作聪明,弊精神於无用之地矣。

──右“杂家类”杂品之属,二十六部,一百七十二卷内三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首一 圣谕卷首二 进表卷首三 凡例二十则卷首四 门目卷一 经部一卷二 经部二卷三 经部三卷四 经部四卷五 经部五卷六 经部六卷七 经部七卷八 经部八卷九 经部九卷十 经部十卷十一 经部十一卷十二 经部十二卷十三 经部十三卷十四 经部十四卷十五 经部十五卷十六 经部十六卷十七 经部十七卷十八 经部十八卷十九 经部十九卷二十 经部二十卷二十一 经部二十一卷二十二 经部二十二卷二十三 经部二十三卷二十四 经部二十四卷二十五 经部二十五卷二十六 经部二十六卷二十七 经部二十七卷二十八 经部二十八卷二十九 经部二十九卷三十 经部三十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卷四十 经部四十卷四十一 经部四十一卷四十二 经部四十二卷四十三 经部四十三卷四十四 经部四十四卷四十五 史部一卷四十六 史部二卷四十七 史部三卷四十八 史部四卷四十九 史部五卷五十 史部六卷五十一 史部七卷五十二 史部八卷五十三 史部九卷五十四 史部十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卷五十六 史部十二卷五十七 史部十三卷五十八 史部十四卷五十九 史部十五卷六十 史部十六卷六十一 史部十七卷六十二 史部十八卷六十三 史部十九卷六十四 史部二十卷六十五 史部二十一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卷六十七 史部二十三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卷六十九 史部二十五卷七十 史部二十六卷七十一 史部二十七卷七十二 史部二十八卷七十三 史部二十九卷七十四 史部三十卷七十五 史部三十一卷七十六 史部三十二卷七十七 史部三十三卷七十八 史部三十四卷七十九 史部三十五卷八十 史部三十六卷八十一 史部三十七卷八十二 史部三十八卷八十三 史部三十九卷八十四 史部四十卷八十五 史部四十一卷八十六 史部四十二卷八十七 史部四十三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卷八十九 史部四十五卷九十 史部四十六卷九十一 子部一卷九十二 子部二卷九十三 子部三卷九十四 子部四卷九十五 子部五卷九十六 子部六卷九十七 子部七卷九十八 子部八卷九十九 子部九卷一百 子部十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卷一百二 子部十二卷一百三 子部十三卷一百四 子部十四卷一百五 子部十五卷一百六 子部十六卷一百七 子部十七卷一百八 子部十八卷一百九 子部十九卷一百十 子部二十卷一百十一 子部二十一卷一百十二 子部二十二卷一百十三 子部二十三卷一百十四 子部二十四卷一百十五 子部二十五卷一百十六 子部二十六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卷一百十九 子部二十九卷一百二十 子部三十卷一百二十一 子部三十一卷一百二十二 子部三十二卷一百二十三 子部三十三卷一百二十四 子部三十四卷一百二十五 子部三十五卷一百二十六 子部三十六卷一百二十七 子部三十七卷一百二十八 子部三十八卷一百二十九 子部三十九卷一百三十 子部四十卷一百三十一 子部四十一卷一百三十二 子部四十二卷一百三十三 子部四十三卷一百三十四 子部四十四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卷一百三十六 子部四十六卷一百三十七 子部四十七卷一百三十八 子部四十八卷一百三十九 子部四十九卷一百四十 子部五十卷一百四十一 子部五十一卷一百四十二 子部五十二卷一百四十三 子部五十三卷一百四十四 子部五十四卷一百四十五 子部五十五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卷一百四十七 子部五十七卷一百四十八 集部一卷一百四十九 集部二卷一百五十 集部三卷一百五十一 集部四卷一百五十二 集部五卷一百五十三 集部六卷一百五十四 集部七卷一百五十五 集部八卷一百五十六 集部九卷一百五十七 集部十卷一百五十八 集部十一卷一百五十九 集部十二卷一百六十 集部十三卷一百六十一 集部十四卷一百六十二 集部十五卷一百六十三 集部十六卷一百六十四 集部十七卷一百六十五 集部十八卷一百六十六 集部十九卷一百六十七 集部二十卷一百六十八 集部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 集部二十二卷一百七十 集部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一 集部二十四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 集部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 集部二十七卷一百七十五 集部二十八卷一百七十六 集部二十九卷一百七十七 集部三十卷一百七十八 集部三十一卷一百七十九 集部三十二卷一百八十 集部三十三卷一百八十一 集部三十四卷一百八十二 集部三十五卷一百八十三 集部三十六卷一百八十四 集部三十七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卷一百八十七 集部四十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卷一百九十六 集部四十九卷一百九十七 集部五十卷一百九十八 集部五十一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卷二百 集部五十三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