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上一章

志第九十三 乐十五(鼓吹上)

鼓吹者,军乐也。昔黄帝涿鹿有功,命岐伯作凯歌,以建威武、扬德风、厉士讽敌。其曲有《灵夔竞》、《雕鹗争》、《石坠崖》、《壮士怒》之名,《周官》所谓“师有功则凯歌”者也。汉有《朱鹭》等十八曲,短箫铙歌序战伐之事,黄门鼓吹为享宴所用,又有骑吹二曲。说者谓列于殿庭者为鼓吹,从行者为骑吹。魏、晋而下,莫不沿尚,始有鼓吹之名。江左太常有鼓吹之乐,梁用十二曲,陈二十四曲,后周亦十五曲。唐制,大驾、法驾、小驾及一品而下皆有焉。

宋初因之,车驾前后部用金钲、节鼓、?鼓、大鼓、小鼓、铙鼓、羽葆鼓、中鸣、大横吹、小横吹、觱栗、桃皮觱栗、箫、笳、笛,歌《导引》一曲。又皇太子及一品至三品,皆有本品鼓吹。凡大驾用一千五百三十人为五引,司徒六十四人,开封牧、太常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各二十三人。法驾三分减一,用七百六十一人为引,开封牧、御史大夫各一十六人。小驾用八百一十六人。太常鼓吹署乐工数少,每大礼,皆取之于诸军。一品已下丧葬则给之,亦取于诸军。又大礼,车驾宿斋所止,夜设警场,用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奏严用金钲、大角、大鼓,乐用大小横吹、觱栗、箫、笳、笛,角手取于近畿诸州,乐工亦取于军中,或追府县乐工备数。歌《六州》、《十二时》,每更三奏之。 大中祥符六年,以其烦扰,诏罢追集,悉以禁兵充,常隶太常阅集。七年,亲享太庙,登歌始作,闻庙外奏严,遂诏:行礼之次,权罢严警;礼毕,仍复故。

凡祀前一日,上御青城门观奏严。若车驾巡幸,则夜奏于行宫前,人数减于大礼,凡用八百八十人。 真宗崇奉圣祖,亦设仪卫,别作导引曲,今附之。

《两朝志》云:“大驾千七百九十三人,法驾千三百五人,小驾千三十四人, 人数多于前。

銮驾九百二十五人。迎奉祖宗御容或神主祔庙,用小銮驾三百二十五人,上宗庙谥册二百人,其曲即随时更制。“

自天圣已来,帝郊祀、躬耕籍田,皇太后恭谢宗庙,悉用正宫《降仙台》、《导引》、《六州》、《十二时》,凡四曲。景祐二年,郊祀减《导引》第二曲,增《奉禋歌》。初,李照等撰警严曲,请以《振容》为名,帝以其义无取,故更曰《奉禋》。其后袷享太庙亦用之。大享明堂用黄钟宫,增《合宫歌》。凡山陵导引灵驾,章献、章懿皇后用正平调,仁宗用黄钟羽,增《昭陵歌》。神主还宫,用大石调,增《虞神歌》。凡迎奉祖宗御容赴宫观、寺院并神主祔庙,悉用正宫,惟仁宗御容赴景灵宫改用道调,皆止一曲。

皇祐中大飨明堂,帝谓辅臣曰:“明堂直端门,而致斋于内,奏严于外,恐失靖恭之意。”诏礼官议之,咸言:“警场本古之鼛鼓,所谓夜戒守鼓者也。王者师行、吉行皆用之。今乘舆宿斋,本缘祀事,则警场亦因以警众,非徒取观听之盛,恐不可废。若以奏严之音去明堂近,则请列于宣德门百步之外,俟行礼时,罢奏一严,亦足以称虔恭之意。”帝曰:“既不可废,则祀前一夕迩于接神,宜罢之。”

熙宁中,亲祠南郊,曲五奏,正宫《导引》、《奉禋》、《降仙台》;祠明堂,曲四奏,黄钟宫《导引》、《合宫歌》:皆以《六州》、《十二时》。永厚陵导引、警场及神主还宫,皆四曲,虞主祔庙、奉安慈圣光献皇后山陵亦如之。诸后告迁、升祔、上仁宗、英宗徽号,迎太一宫神像,亦以一曲导引,率因事随时定所属宫调,以律和之。

元丰中,言者以鼓吹害雅乐,欲调治之,令与正声相得。杨杰言:“正乐者,先王之德音,所以感召和气、格降上神、移变风俗,而鼓吹者,军旅之乐耳。盖鼓角横吹,起于西域,圣人存四夷之乐,所以一天下也;存军旅之乐,示不忘武备也。‘鞮鞻氏掌夷乐与其声歌,祭祀则龠?而歌之,燕亦如之。’今大祀,车驾所在,则鼓吹与武严之乐陈于门而更奏之,以备警严。大朝会则鼓吹列于宫架之外,其器既异先代之器,而施设概与正乐不同。国初以来,奏大乐则鼓吹备而不作,同名为乐,而用实异。虽其音声间有符合,而宫调称谓不可淆混。故大乐以十二律吕名之,鼓吹之乐则曰正宫之类而已。 乾德中,设鼓吹十二案,制毡床十二,为熊罴腾倚之状。每案设大鼓、羽葆鼓、金錞各一,歌、箫、笳各二。又有叉手笛,名曰拱宸管,考验皆与雅音相应,列于宫县之籍,编之令式。

若以律吕变易夷部宫调,则名混同而乐相紊乱矣。“遂不复行。

元符三年七月,学士院奏:“太常寺鼓吹局应奉大行皇帝山陵卤簿、鼓吹、仪仗,并严更、警场歌词乐章,依例撰成。灵驾发引至陵所,仙吕调《导引》等九首,已令乐工协比声律。”从之。

政和七年三月,议礼局言:“古者铙歌、鼓吹曲各易其名,以纪功烈。今所设鼓吹,唯备警卫而已,未有铙歌之曲,非所以彰休德、扬伟绩也。乞诏儒臣讨论撰述,因事命名,审协声律,播之鼓吹,俾工师习之。凡王师大献,则令鼓吹具奏,以耸群听。”从之。十二月,诏《六州》改名《崇明祀》,《十二时》改名《称吉礼》,《导引》改名《熙事备成》,六引内者,设而不作。

绍兴十六年,臣僚言:“国家大飨、乘舆斋宿必设警场,肃仪卫而严祀事。乐工隶太常,歌词备三叠,累朝以来皆用之。比者郊庙行事,率代以钲、鼓,取诸殿司。夫军旅、祭祀,事既异,宜乐声清浊,用以殊尚。钲、鼓、鸣角列于卤簿中,所以示观德之盛,宜诏有司更制,兼籍鼓吹乐工以时阅习,遇熙事出而用之。”有司请下军器所造节鼓一,奏严鼓一百二十,鸣角亦如之,金钲二十有四。太常前后部振作通用一千八百五十七人,而鼓吹益盛。

孝宗隆兴二年,兵部言:“奉明诏,大礼乘舆服御,除玉辂、平辇等外,所用人数并从省约。内鼓吹合用八百四十一人,止用五百八十八人;警场合用二百七十五人,止用一百三十人。”淳熙中大阅,帝自祥曦殿戎服而出,皇太子、亲王、执政以下并从,诸将皆介胄乘马导驾,军器分卫前后,奏随军鼓管大乐。上寻易金甲,乘马升将台,殿帅举黄旗,诸军呼拜,奏发严,中军鸣角。马步簇队,连三鼓。至四鼓,举白旗,中军鼓声旗应,乃变方阵。别高一鼓,马步军出阵。别高一鼓,各归部队。五鼓举黄旗,变员阵。又鼓,举赤旗,变锐阵;青旗变直阵。收鼓讫,一金止,重鼓鸣角,簇队放教。此其凡也。

开宝元年南郊三首《导引》气和玉烛,睿化著鸿明,缇管一阳生。郊禋盛礼燔柴毕,旋轸凤凰城。森罗仪卫振华缨,载路溢欢声。皇图大业超前古,垂象泰阶平。 岁时丰衍,九土乐升平,睹寰海澄清。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嘉禾》、《甘露》登歌荐,云物焕祥经。兢兢惕惕持谦德,未许禅云、亭。

《六州》严夜警,铜莲漏迟迟。清禁肃,森陛戟,羽卫俨皇闱。角声励,钲鼓攸宜。金管成雅奏,逐吹逶迤。荐苍璧,郊祀神祗,属景运纯禧。京坻丰衍,群材乐育,诸侯述职,盛德服蛮夷。 殊祥萃,九苞丹凤来仪。膏露降,和气洽,三秀焕灵芝。鸿猷播,史册相辉。 张四维,卜世永固丕基。敷玄化,荡荡无为,合尧、舜文思。混并寰宇,休牛归马,销金偃革,蹈咏庆昌期。

《十二时》承宝运,驯致隆平,鸿庆被寰瀛。时清俗阜,治定功成,遐迩咏《由庚》。严郊祀,文物声明。会天正,星拱奏严更,布羽仪簪缨。宸心虔洁,明德播惟馨。动苍冥,神降享精诚。 燔柴半,万乘移天仗,肃銮辂旋衡。千官云拥,群后葵倾,玉帛旅明庭。《韶》、《濩》荐,金奏谐声,集休亨。皇泽浃黎庶,普率洽恩荣。仰钦元后,睿圣贯三灵。万邦宁,景贶福千龄。

真宗封禅四首《导引》民康俗阜,万国乐升平,庆海晏河清。唐尧、虞舜垂衣化,讵比我皇明!九天宝命垂丕贶,云物效祥英。星罗羽卫登乔岳,亲告禅云、亭。 汾阴云:“星罗羽卫临汾曲,亲享答资生。”

我皇垂拱,惠化洽文明,盛礼庆重行。登封、降禅燔柴毕, 汾阴云:“告虔睢上皇仪毕。”

天仗入神京。云雷布泽遍寰瀛,遐迩振欢声。巍巍圣寿南山固,千载贺承平。

《六州》良夜永,玉漏正迟迟。丹禁肃,周庐列,羽卫绕皇闱。严鼓动,画角声齐。金管飘雅韵,远逐轻飔.荐嘉玉,躬祀神祗,祈福为黔黎。升中盛礼,增高益厚,登封检玉,《时迈》合《周诗》。 汾阴云:“方丘盛礼,精严越古,陈牲检玉,《时迈》展鸿仪。”

玄文锡,庆云五色相随。甘露降,醴泉涌, 汾阴云:“嘉禾合。”

三秀发灵芝。皇猷播,史册光辉。受鸿禧,万年永固丕基。吾君德,荡荡巍巍,迈尧、舜文思。从今寰宇,休牛归马,耕田凿井,鼓腹乐昌期。

《十二时》圣明代,海县澄清,惠化洽寰瀛。时康岁足,治定武成,遐迩贺升平。嘉坛上,昭事神灵。荐明诚,报本禅云、亭, 汾阴云:“蠲洁答鸿宁。”

俎豆列牺牲。宸心蠲洁,明德荐惟馨。纪鸿名,千载播天声。 燔柴毕, 汾阴云:“亲祀毕。”

云罕回仙仗,庆銮辂还京。八神卮跸,四隩来庭,嘉气覆重城。殊常礼,旷古难行,遇文明。仁恩苏品汇,沛泽被簪缨。祥符锡祚,武库永销兵。育群生,景运保千龄。

告庙《导引》明明我后,至德合高穹,祗翼励精衷。上真紫殿回飚驭,示圣胄延鸿。躬承宝训表钦崇,庆泽布寰中。告虔备物朝清庙,荷景福来同。

奉祀太清宫三首《导引》穹旻锡祐,盛德日章明,见地平天成。垂衣恭己干戈偃,亿载祐黎氓。羽旄饰驾当春候,款谒届殊庭。精衷昭感膺多福,夷夏保咸宁。 圣君御宇,祗翼奉三灵,已偃革休兵。区中海外鸿禧浃,恭馆励虔诚。九斿七萃著声明,徯后徇舆情。丕图宝绪承繁祉,率土仰隆平。

《六州》千载运,宝业正遐昌。钦至道,崇明祀,盛礼迈前王。銮辂动,万骑腾骧。驰道纷彩仗,瑞日煌煌。奉秘检,玉羽群翔,非雾满康庄。躬朝真馆,齐心绎思,顺风俯拜,奠酒爇萧芗。 精衷达,飚轮降格昭彰。回羽旆,驻琱辇,旧地访睢阳。享清庙,孝德辉光。届灵场,星罗万国珪璋。陈牲币,金石锵洋,景福降穰穰。垂衣法坐,恩覃群品,庆均海宇,圣寿保无疆。

《十二时》乾坤泰,帝寿遐昌,宇县乐平康。真游降格,宝诲昭彰,宸跸造仙乡。崇妙道,精意齐庄。款灵场,洁豆荐芬芳,备乐奏铿锵。犹龙垂裕,千古播休光。极褒扬,明号洽徽章。 朝修展,春豫谐民望,睹文物煌煌。言旋羽卫,肃设坛场,报本达萧芗。申严祀,礼备烝尝,答穹苍。纯禧沾品汇,庆赉浃穷荒。封人献寿,德化掩陶唐。保绵长,锡祐永无疆。

亳州回诣玉清昭应宫一首《导引》秘文镂玉,金阁奉安时,旌盖俨仙仪。珠旒俯拜陈章奏,精意达希夷。卿云郁郁曜晨曦,玉羽拂华枝。灵心报贶垂繁祉,宝祚永隆熙。

亲享太庙一首《导引》躬朝太室,列圣大功宣,彩仗耀甘泉。秘文升辂空歌发,一路覆祥烟。珠旒荐献极精虔,列侍俨貂蝉。穰穰降福均寰宇,垂拱万斯年。

南郊恭谢三首《导引》重熙累盛,睿化畅真风,尊祖奉高穹。林棼彩仗明初日,瑞气满晴空。玉銮徐动出环宫,虔巩罄宸衷。礼成均庆人神悦,圣寿保无穷。

《六州》承天统,圣主应昌辰。宝箓降,飚游至,瑞命庆惟新。崇大号,仰奉高真。献岁当初吉,天下皆春。谒秘宇,藻卫星陈,芗霭极纷纶。琼编焜耀,仙衣綷纟蔡,垂旒俯拜,荐献礼惟寅。芬芳备,精衷上达穹旻.尊道祖,享清庙,助祭万方臻。升泰畤,缛典弥文。侍群臣,汉庭儒雅彬彬。烟飞火举,毕严禋,天地降氤氲。高临华阙,恩覃动植,庆延宗社,圣寿比灵椿。

《十二时》亨嘉会,万宇欢康,圣化迈陶唐。元符锡命,天鉴昭彰,徽号奉琳房。陈缛礼,献岁惟良。耀旂章,翠辇驻仙乡,睿意极齐庄。仙衣渥彩,玉册共荧煌。荐芬芳,飚驭降灵场。 回云罕,尊祖趋仙宇,金石韵锵洋。聿朝清庙,躬奠瑶觞,报本国之阳。执笾豆,列侍貂榼,对穹苍。洪恩霈夷夏,大庆浃家邦。垂衣紫极,圣寿保遐昌。集祺祥,地久与天长。

天书《导引》七首诣泰山我皇缵位,覆焘合穹旻,秘箓示灵文。齐居紫殿膺玄贶,降宝命氤氲。奉符让德事严禋,检玉陟天孙。垂鸿纪号光前古,迈八九为君。 汾阴云:“后祗坤德宅河、汾,瘗玉考前闻。垂休纪绩超唐、汉,光监格鸿动。灵台偃武,书轨庆同文,奄六合居尊。圆穹锡命垂真箓,清晓降金门。升中报本禅云云, 汾阴云:”方丘报本务精勤。“

严祀事惟寅。无为致治臻清净,见反朴还淳。

诣太清宫宝图熙盛,登格圣功全,瑞命集灵篇。钦修祀典成明察,道祖降云軿.赖乡真馆宅真仙,朝谒帝心虔。尊崇教父膺鸿福,绵亘万斯年。 犹龙胜境,真宇俨灵姿,肃谒展皇仪。宝符先路,嘉祥应,云物焕金枝。纷纭紫节间黄麾,藻卫极葳蕤。高穹报贶延休祉,仁寿协昌期。

诣玉清昭应宫紫霄金阙,重叠降元符,亿兆祚皇图。云章焜耀传温玉,宝阁起清都。奉迎彩仗溢天衢,观者竞欢呼。明君钦翼承鸿荫,亿载御中区。宝符锡祚,庆寿命惟新,俄降格飚轮。巍巍帝德增虔奉,懿号荐穹旻.精齐秘馆奉严禋,文物耀昌辰。升烟太一修郊报,鸿祉介烝民。

诣南郊圣神缵绪,赫奕帝图昌,宝录降穹苍。宸心励翼修郊报,彩仗列康庄。祥烟瑞霭杂天香,筦磬发声长。升坛礼毕膺繁祉,睿算保无疆。

建安军迎奉圣像《导引》四首玉皇大帝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威德耸天人。宝文瑞命符皇运,绵远庆维新。洞开霞馆法虚晨,八景降飚轮。含生普洽空鸿福,圣寿比仙椿。

圣祖天尊至真降鉴,飚驭下皇闱,清漏正依依。范金肖像申严奉,仙馆壮翚飞。万灵拱卫瑞烟披,岸柳映黄麾。九清祚圣鸿基永,尧德更巍巍。

太祖皇帝元符锡命,祗受庆诚明,恭馆法三清。开基盛烈垂无极,金像俨天成。奉迎霞布甘泉仗,箫瑟振和声。灵辰协吉鸿仪毕,万国保隆平。

太宗皇帝膺乾抚运,垂庆洽重熙,元圣嗣鸿基。发挥宝绪灵仙降,感吉梦先期。良金璀璨范真仪,精意答蕃厘。閟宫神馆崇严配,万祀播葳蕤。

圣像赴玉清昭应宫《导引》四首玉皇大帝先天气祖,魄宝御中宸,列位冠高真。绿符锡瑞昭元圣,宝历亘千春。琳宫壮丽从严闉,璇碧照龙津。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圣祖天尊仙宗灵祖,御气降中宸,孚宥庆惟新。国工镕范成金像,仪炳动威神。玉虚圣境绝纤尘,欢抃洽群伦。导迎云驾归琳馆,恭肃奉高真。

太祖皇帝石文应瑞,真主御寰瀛,慈俭抚群生。巍巍威德超千古,大业保盈成。神皋福地开恭馆,灵贶日昭明。铸金九牧天仪睟,绀殿矗千楹。

太宗皇帝乘云英圣,千载仰皇灵,垂法蔼朝经。禹金镕范肖仪刑,日角焕珠庭。琳宫翠殿凤文屏,迎奉庆安宁。孝思瞻谒荐惟馨,诚悫贯青冥。

奉宝册《导引》三首玉清昭应宫太霄垂佑,绵宇洽祺祥,祕检焕云章。宸心虔奉崇徽号,茂典迈前王。霞明藻卫列通庄,宝册奉琳房。都人震抃腾谣颂,亿载保欢康。

景灵宫明明道祖,金阙冠仙真,清禁降飚轮。遥源始悟垂鸿庆,亿兆耸群伦。虔崇徽号盛仪陈,宝册奉良辰。邦家亿载蒙繁祉,圣寿保无垠。

太庙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德泽被烝黎。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宸心致孝极孜孜,展礼诏台司。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治平四年英宗祔庙一首《导引》寿原初掩,归跸九虞终,亿驭更无踪。思皇攀慕追来孝,作庙继三宗。旌旗居外拥千重,延望相威容。宝舆迎引归新殿,奏享备钦崇。

熙宁二年仁宗、英宗御容赴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一首《导引》九清三境,飚驭杳难追,功烈并巍巍。洛都不及西巡到,犹识睟容归。三条驰道隐金槌,仙仗共逶迤。珠宫绀宇申严奉,亿载固皇基。

章惠皇太后神主赴西京一首《导引》祥符盛际,二鄙正休兵,瑞应满寰瀛。东封西祀鸣銮辂,从幸见升平。仙游一去上三清,庙食享隆名。寝园松柏秋风起,箫吹想平生。

中太一宫奉安神像一首《导引》九霄仙驭,四纪乐西清,游衍遍黄庭。云骈万里归真室,上应泰阶平。金舆玉像下瑶京,彩仗拥霓旌。天人感会千年运,福祚永昌明。

四年英宗御容赴景灵宫奉安一首《导引》鼎湖龙去,仙仗隔蓬莱,辇路已苍苔。汉家原庙临清渭,还泣玉衣来。凤箫銮扇共徘徊,帐殿倚云开。春风不向天袍动,空绕翠舆回。

十年南郊,皇帝归青城《导引》一首《降仙台》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旂常,建耀层城。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众乐警作充宫庭,皦绎成。绀幄掀,衮冕明。妥帖坛陛,霄升振珩璜,神格至诚。云车下冥冥,储祥降嘏莫可名。御端阙,朌号敷荣。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元丰二年慈圣光献皇后发引四首仪仗内《导引》一首驾班龙,忽催金母,转仙仗,去瑶宫。绛阙深沉杳无踪,渐尘空。丝网琼林,花似怨东风,垂清露啼红。犹想旧春中,献万寿,宝船空。

警场内三曲《六州》九龙舆,记春暮,幸蓬壶。琼囿敞,绣仗趋,年华与逝水俱。瑶京远,信息断无。宝津池面落花铺,愁晚容车来禁途。凤箫銮翣,西指昭陵去。旧赏蟠桃熟,又见涨海枯。应共灵真母,曳霞裾。宴清都,恨满山隅,春城翠柏藏乌。扃户剑,照灯鱼,人间一梦觉余。泉宫窈窕钅巢夜龙,银江澄澹浴仙凫,烟冷金炉玉殿虚。绿苔新长,雕辇曾行处。夜夜东朝月,似旧照锦疏,侍女盈盈泪珠。

《十二时》治平时,暂垂帘,佑圣子,解危疑。坐安天下,逾岁厌避万机,退处宸闱。殿开庆,养志入希夷。扶皓日,浴咸池。看神孙抚御,千载重雍累熙,四方钦仰洪慈。阴德远,仁功积,欢养罄九域,礼无违。事难期,乘霞去,乍睹升仙,诰下九围。泣血涟如,更鸾车动,春晚雾暗翠旂,路指嵩、伊。薤歌凤吹,悠飏逐风悲。珠殿悄,纲尘垂。空坐湿。罔极吾皇孝思,镂玉写音徽。彤管炜,青编纪,宁更羡周《雅》播声诗。

《祔陵歌》真人地,瑞应待圣时。巩原西,荥、河会,涧、洛与湹、伊,众水萦回。嵩高映抱,几叠屏帏。秀岭参差,遥山群凤随。共瞻陵寝浮佳气,非烟朝暮飞,龟筮告前期。奠收玉斝,筵卷时衣。銮辂晓驾载龙旂,路逶迟。铃歌怨,画翣引华芝,雾薄风微。真游远,闭宝阁金扉,侍女悲啼。玉阶春草滋,露桃结子灵椿翠,青车何日归!衔恨望西畿。便一房钅巢,夜台晓无期。

虞主回京四首仪仗内《导引》一曲龙舆春晚,晓日转三川,鼓吹惨寒烟。清明过后落花天,望池馆依然。东风百宝泛楼船,共荐寿当年。如今又到苑西边,但魂断香軿.警场内三曲《六州》庆深恩,宝历正乾坤。前帝子,后圣孙,援立两仪轩。西宫大母朝寝门,望椒闼常温。芳时媚景,有三千宫女,相将奉玉辇金根。上林红英繁,缥缈钧天奏梨园。望绝瑶池,影断桃源。恨难论,开禁阍,春风丹旐翩翩。飞翠盖,驾琱.辒,容卫入西原。管箫动地清喧,陵上柏烟昏。残霞弄影,孤蟾浮天外,行人触目是消魂。问苍天,尘世光阴去如奔。河、洛潺湲,此恨长存。

《十二时》望嵩、邙,永昭陵畔,王气压龙冈。巩、洛灵光,郁郁起嘉祥。虚彩帟,转哀仗,閟幽堂。叹仙乡路长,景霞飞松上。珠襦宵掩,细扇晨归,昆阆茫茫。满目东郊好,红葩斗芳,韶景空骀荡。对春色,倍凄凉,最情伤。从辇嫔嫱,指瑶津路,泪雨泣千行。翠珥明榼,曾忆荐琼觞。春又至,人何往,事难忘,向斜阳断肠。听钧天嘹亮,清都风细,朱栏花满,谁奏清商!紫幄重帘外,时飘宝香。环佩珊珊响,问何日,反琱房!

《虞主歌》转紫芝,指东都帝畿。愁雾里,箫声宛转,辇路逶迤。那堪见,郊原芳菲,日迟迟。对列凤翣龙旗,轻阴黯四垂。楼台绿瓦沍琉璃,仙仗归。寿原清夜,寒月掩褕祎.翠幰琱轮,空反灵螭。憩长岐,嵩峰远,伊川渺氵弥。此时还帝里,旌幡上下,葆羽葳蕤。天街回,垂杨依依。过端闱,阊阖正辟金扉,觚棱射暖晖。虞神宝篆散轻丝,空涕洟。望陵宫女,嗟物是人非。万古千秋,烟惨风悲。

虞主祔庙仪仗内一首《导引》轻舆小辇,曾宴玉栏秋,庆赏殿宸游。伤心处,兽香散尽,一夜入丹丘。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卷银钩。谁知道,桂华今夜,欲照鹊台幽。

五年景灵宫神御殿成,奉迎一首《导引》新宫翼翼,钜丽冠神京,金虬蟠绣楹,都人瞻望洪纷处,陆海涌蓬、瀛。仙舆缥缈下圆清,彩仗拥天行。熉黄珠幄承灵德,锡羡永升平。

慈孝寺彰德殿迁章献明肃皇后御容赴景灵宫衍庆殿奉安一首《导引》九清云杳,飚驭邈难追,功化盛当时。保扶仁圣成嘉靖,彤管载音徽。天都左界抗华榱,仙仗下逶迤。宝楹黼帐承神贶,万寿永无期。

八年神宗灵驾发引四首《导引》金殿晚,注目望宫车,忽听受遗书。白云缥缈帝乡去,抱弓空慕龙湖。瑶津风物胜蓬壶,春色至,望琱舆。花飞人寂寂,凄凉一梦清都。

《六州》炎图盛,六叶正协重光。膺宝瑞,更法度,智通轶超成汤。昭回汉烂文章,震扬威武慑多方,生民帖泰拥殊祥。封人祝颂,万寿与天长。岂知丹鼎就,龙下五云旁。飘然真驭,游衍仙乡。泣彤裳,伊、洛洋洋,嵩峰少室相望。藏弓剑,游衣冠,隽功盛德难忘。泉台寂,鱼烛荧煌。银海深,凫雁翱翔。想像平居,谩焚香。望陵人散,翠柏忽成行。独余嵩峰月,夜夜照幽堂,千秋陈迹凄凉。

《十二时》珍符锡,佑启真人,储思在斯民。勤劳日升,万物皆入陶钧。收威柄,更法令,鼎从新。东风吹百卉,上苑正青春。流虹节近,衣冠玉帛,交奏严宸,万寿祝尧仁。忽听宫车晚出,但号慕,瞻云路,企龙鳞。穷天英冠古精神。杳然上亻素,人空望属车巡。虚仗星陈,画翣环拥龙輴。泉宫掩,帝乡远,邈难亲。反琱轮,飞羽盖,还渡天津。雾迷朱服,风摇细扇,触目悲辛。列嫔嫱,垂红泪,浥行尘。相将问,何日下青旻?

《永裕陵歌》升龙德,当位富春秋。受天球,膺骏命,玉帛走诸侯。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隐约瀛洲,旦旦想宸游。那知羽驾忽难留,八马入丹丘,哀仗出神州。笳声凝咽,旌旂去悠悠。碧山头,真人地,龟洛奥,凤台幽。绕伊流,嵩峰冈势结蛟虬。皇堂一闭威颜杳,寒雾带天愁。守陵嫔御,想像奉龙辀.牙盘赭案肃神休,何日觌云裘!红泪滴衣褠,那堪风点缀柏城秋。

虞主回京四首《导引》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

《六州》承圣绪,垂意在升平。驱貔虎,策豪英,号令肃天兵。四方无复羽书征,德泽浸群生。睿谋雄隽,绌汉高狭陋,慕三皇二帝登闳,缉乐缀文明。将升岱岳告功成,玉牒金绳,胜宝飞声。事难评。轩鼎就,清都一梦俄顷。飞霞佩,乘龙驭,羽卫入高清。祥光浮动五色,迎鸾凤,杂箫笙。因山功就,同轨人至,铭旌画翣,行背重城。楚笳凝咽,汉仪雄盛,攀慕伤情。惟余内传,知向蓬、瀛。

《十二时》太平时,御华夷。躬听断,破危疑。春秋鼎盛,绌声乐游嬉,日升繁机。长驾远驭,垂意在轩、羲。恢六典,斥三垂。有殊尤绝迹,盛德旁魄周施,方将缀缉声诗。扩皇纲,明帝典,绍累圣重熙,高拱无为,事难知。春色盛,逼千秋嘉节,忽闻凭玉几,颁命彤闱,厌世御云归。翊翠凤,驾文螭,缥缈难追。侍臣宫女,但攀慕号悲。玉轮动,指嵩、伊。龙镳日益远,空游汉庙冠衣。惟盛德巍巍,镂玉册,传青史,昭示无期。

《虞神》复土初,明旌下储胥。回虚仗,箫笳互奏,旌旆随驱。岂知飚御在蓬壶,道萦纡。风日惨,六马踌躇,留恨满山隅。不堪回首,翠柏已扶疏。帝城渐迩。愁雾钅巢天衢。公卿百辟,鳞集云敷,迓龙舆。端门辟,金碧凌虚,此时还帝都。严清庙,入空畤,升文物,灿烂极嘉娱。配三宗,号称神古所无。帝德协唐、虞,《九歌》毕奏斐然殊,会轩朱。神具燕喜,锡福集皇居。更千万祀,佑启邦图。

神主祔庙一首《导引》岁华婉娩,侍宴玉皇宫,琱辇出房中。岂知轩后丹成去,望绝鼎湖龙。寿原初掩九虞终,归跸五云重。惟余宝册书鸿烈,清庙配三宗。

政和三年追册明达皇后一首《导引》来嫔初载,令德冠层城,柔范蔼徽声。熊罴梦应芳兰郁,佳气拥雕楹。珠宫缥缈泛蓬、瀛,脱屣世缘轻。空余宝册光琼玖,千古仰鸿名。

神主祔别庙一首《导引》柔容懿范,蚤岁蔼层闱,兰梦结芳时。秋风一夜惊罗幕。鸾扇影空回。荣追祎翟盛威仪,遗像掩瑶扉。春来只有芭蕉叶,依旧倚晴晖。

景灵西宫坤元殿奉安钦成皇后御容一首《导引》云軿芝盖,仙路去难攀,海浪溅三山。重迎遗像临驰道,还似在人间。西宫瑶殿指坤元,璇榜耸飞鸾。移升宝殿从新诏,盛典永流传。

别庙一首《导引》蓬莱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秋风又见芭蕉长,遗迹在人寰。云轩一去杳难攀,斑竹彩舆还。深宫旧槛闻箫鼓,怅望惨朱颜。

宋史
脱脱
本纪
本纪第一 太祖一本纪第二 太祖二本纪第三 太祖三本纪第四 太宗一本纪第五 太宗二本纪第六 真宗一本纪第七 真宗二本纪第八 真宗三本纪第九 仁宗一本纪第十 仁宗二本纪第十一 仁宗三本纪第十二 仁宗四本纪第十三 英宗本纪第十四 神宗一本纪第十五 神宗二本纪第十六 神宗三本纪第十七 哲宗一本纪第十八 哲宗二本纪第十九 徽宗一本纪第二十 徽宗二本纪第二十一 徽宗三本纪第二十二 徽宗四本纪第二十三 钦宗本纪第二十四 高宗一本纪第二十五 高宗二本纪第二十六 高宗三本纪第二十七 高宗四本纪第二十八 高宗五本纪第二十九 高宗六本纪第三十 高宗七本纪第三十一 高宗八本纪第三十二 高宗九本纪第三十三 孝宗一本纪第三十四 孝宗二本纪第三十五 孝宗三本纪第三十六 光宗本纪第三十七 宁宗一本纪第三十八 宁宗二本纪第三十九 宁宗三本纪第四十 宁宗四本纪第四十一 理宗一本纪第四十二 理宗二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本纪第四十四 理宗四本纪第四十五 理宗五本纪第四十六 度宗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二王附志第一百九 选举二(科目下 举遗逸附)
志第一 天文一志第二 天文二志第三 天文三志第四 天文四志第五 天文五志第六 天文六志第七 天文七志第八 天文八志第九 天文九志第十 天文十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志第十八 五行三志第十九 五行四志第二十 五行五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志第二十二 律历二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志第二十四 律历四志第二十五 律历五志第二十六 律历六志第二十七 律历七志第二十八 律历八志第二十九 律历九志第三十 律历十志第三十一 律历十一志第三十二 律历十二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三志第三十四 律历十四志第三十五 律历十五志第三十六 律历十六志第三十七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志第四十 地理三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志第五十 河渠七志第五十一 礼一志第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志第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志第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志第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志第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志第五十七 礼七吉礼七志第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志第五十九 礼九(吉礼九)志第六十 礼十(吉礼十)志第六十一 礼十一(吉礼十一)志第六十二 礼十二(吉礼十二)志第六十三 礼十三(嘉礼一)志第六十四 礼十四(嘉礼二)志第六十五 礼十五(嘉礼三)志第六十六 礼十六(嘉礼四)志第六十七 礼十七(嘉礼五)志第六十八 礼十八(嘉礼六)志第六十九 礼十九(宾礼一)志第七十 礼二十(宾礼二)志第七十一 礼二十一(宾礼三)志第七十二 礼二十二(宾礼四)志第七十三 礼二十三(宾礼五 附录)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志第七十五 礼二十五(凶礼一)志第七十六 礼二十六(凶礼二)志第七十七 礼二十七(凶礼三)志第七十八 礼二十八(凶礼四)志第七十九 乐一志第八十 乐二志第八十一 乐三志第八十二 乐四志第八十三 乐五志第八十四 乐六志第八十五 乐七(乐章一)志第八十六 乐八(乐章二)志第八十七 乐九(乐章三)志第八十八 乐十(乐章四)志第八十九 乐十一(乐章五)乐志第九十 乐十二(乐章六)志第九十一 乐十三(乐章七)志第九十二 乐十四(乐章八)志第九十三 乐十五(鼓吹上)志第九十四 乐十六(鼓吹下)志第九十五 乐十七志第九十六 仪卫一志第九十七 仪卫二志第九十八 仪卫三志第九十九 仪卫四志第一百 仪卫五志第一百一 仪卫六志第一百二 舆服一志第一百三 舆服二志第一百四 舆服三志第一百五 舆服四志第一百六 舆服五志第一百七 舆服六志第一百八 选举一(科目上)志第一百十 选举三(学校试 律学等试附)志第一百十一 选举四(铨法上)志第一百十二 选举五(铨法下)志第一百一十三 选举六(保任 考课)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志第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志第一百一十六 职官三志第一百一十七 职官四志第一百一十八 职官五第一百一十九 职官六第一百二十 职官七志第一百二十一 职官八(合班之制)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志第一百二十三 职官十(杂制)志第一百二十四 职官十一(奉禄制上)志第一百二十五 职官十二(奉禄制下)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货上一(农田)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货上二(方田 赋税)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货上三(布帛 和籴 漕运)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货上四(屯田 常平 义仓)志第一百三十 食货上五(役法上)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货上六(役法下 振恤)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货下一(会计)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货下二(钱币)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货下三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货下四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货下五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货下六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货下七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货下八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军下)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厢兵)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乡兵一)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乡兵二)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乡兵三)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召募之制)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志第一百六十二 艺文八
表第一 宰辅一表第二 宰辅二表第三 宰辅三表第四 宰辅四表第五 宰辅五表第六 宗室世系一表第七 宗室世系二表第八 宗室世系三表第九 宗室世系四表第十 宗室世系五表第十一 宗室世系六表第十二 宗室世系七表第十三 宗室世系八表第十四 宗室世系九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表第十六 宗室世系十一表第十七 宗室世系十二表第十八 宗室世系十三表第十九 宗室世系十四表第二十 宗室世系十五表第二十一 宗室世系十六表第二十二 宗室世系十七表第二十三 宗室世系十八表第二十四 宗室世系十九表第二十五 宗室世系二十表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表第二十七 宗室世系二十二表第二十八 宗室世系二十三表第二十九 宗室世系二十四表第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表第三十一 宗室世系二十六表第三十二 宗室世系二十七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列传第二 后妃下列传第三 宗室一列传第四 宗室二列传第五 宗室三列传第六 宗室四列传第七 公主列传第八列传第九列传第十列传第十一列传第十二列传第十三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列传第十六列传第十七列传第十八列传第十九列传第二十列传第二十一列传第二十二列传第二十三列传第二十四列传第二十五列传第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七列传第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九列传第三十列传第三十一列传第三十二列传第三十三列传第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五列传第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九列传第四十列传第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列传第四十三列传第四十四列传第四十五列传第四十六列传第四十七列传第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九列传第五十列传第五十一列传第五十二列传第五十三列传第五十四列传第五十五列传第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八列传第五十九列传第六十列传第六十一列传第六十二列传第六十三列传第六十四列传第六十五列传第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七列传第六十八列传第六十九列传第七十列传第七十一列传第七十二列传第七十三列传第七十四列传第七十五列传第七十六列传第七十七列传第七十八列传第七十九列传第八十列传第八十一列传第八十二列传第八十三列传第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五列传第八十六列卷第八十七列传第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九列传第九十列传第九十一列传第九十二列传第九十三列传第九十四列传第九十五列传第九十六列传第九十七列传第九十八列传第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列传第一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列传第一百三列传第一百四列传第一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列传第一百七列传第一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道学二(程氏门人)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道学四(朱氏门人)列传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列传第二百 文苑三列传第二百一 文苑四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列传第二百四 文苑七列传第二百五 忠义一列传第二百六 忠义二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列传第二百八 忠义四列传第二百九 忠义五列传第二百一十 忠义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列传第二百一十二 忠义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孝义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隐逸上列传第二百一十七 隐逸中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隐逸下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列传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列传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列传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列传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列传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列传第二百三十 奸臣一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列传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列传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列传第三百三十七 世家一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列传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列传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外国二列传第二百四十六 外国三列传第二百四十七 外国四列传第二百四十八 外国五列传第二百四十九 外国六列传第二百五十 外国七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蛮夷一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三 蛮夷三列传第二百五十四 蛮夷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