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上一章

本纪第二 太祖二

三年春正月癸酉朔,以出师,不御殿。甲戌,王全斌克剑门,斩首万余级,禽蜀枢密使王昭远、泽州节度赵崇韬。乙亥,诏瘗征蜀战死士卒,被伤者给缯帛。壬午,全斌取利州。乙酉,蜀主孟昶降。得州四十五、县一百九十八、户五十三万四千三十有九。高丽国王遣使来朝献。戊子,吏部郎中邓守中坐试吏不当,责本曹员外郎。癸巳,刘光义取万、施、开、忠四州,遂州守臣陈愈降。乙未,诏抚西川将吏百姓。丙申,赦蜀,归俘获,除管内逋赋,免夏税及沿征物色之半。二月癸卯,南唐、吴越进长春节御衣、金银器、锦绮以千计。甲辰,遣皇城使窦思俨迎劳孟昶。丁未,全州大水。庚申,王全斌杀蜀降兵二万七千人于成都。三月癸酉,诏置义仓。

是月,两川贼群起,先锋都指挥使高彦晖死之,诏所在攻讨。夏四月乙巳,回鹘遣使献方物。癸丑,职方员外郎李岳坐赃弃市。南唐进贺收蜀银绢以万计。戊午,遣中使给蜀臣鞍马、车乘于江陵。癸亥,募诸军子弟导五丈河,通皇城为池。五月辛未朔,诏还诸道幕职、令录经引对者,以涉途远近,差减其选。壬申,幸迎春苑宴射。乙亥,遣开封尹光义劳孟昶于玉津园。丙戌,见孟昶于崇元殿,宴昶等于大明殿。丁亥,赐将士衣服钱帛。戊子,大赦,减死罪一等。壬辰,宴孟昶及其子弟于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庚戌,孟昶薨。秋七月,珍州刺史田景迁内附。壬辰,追封孟昶为楚王。丁酉,幸教船池,遂幸玉津园宴射。八月戊戌朔,诏籍郡国骁勇兵送阙下。癸卯,河决阳武县。庚戌,诏王全斌等廪蜀亡命兵士家。乙卯,河溢河阳,坏民居。戊午,殿直成德钧坐赃弃市。己未,郓州河水溢,没田。辛酉,寿星见。九月己巳,阅诸道兵,以骑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并隶亲军。壬申,诏蜀诸郡各置克宁军五百人。辛巳,河决澶州。戊子,幸西水硙.十月丁酉朔,大雾。己未,太子中舍王治坐受赃杀人,弃市。丙寅,济水溢邹平。十一月丙子,甘州回鹘可汗遣僧献佛牙、宝器。乙未,剑州刺史张仁谦坐杀降,贬宋州教练。十二月丁酉朔,诏妇为舅姑丧者齐、斩。己亥,诏西川管内监军、巡检毋预州县事。戊午,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等遣使来朝,进马千匹、橐驼五百头、玉五百围、琥珀五百斤。

四年春正月丙子,遣使分诣江陵、凤翔,赐蜀群臣家钱帛。丁亥,命丁德裕等率兵巡抚西川。己丑,幸迎春苑宴射。二月癸卯,视皇城役。丙辰,于阗国王遣其子德从来献。安国军节度使罗彦瑰等败北汉于静阳,擒其将鹿英。辛酉,试下第举人。甲子,免西川今年夏税及诸征之半,田不得耕者尽除之。岳州火。三月癸酉,罢义仓。甲戌,占城国遣使来献。癸未,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各赐钱三万,游西域。夏四月丁酉,占城遣使来献。丙午,潭州火。壬子,罢光州贡鹰鹞。丁巳,契丹天德军节度使于延超与其子来降。进士李蔼坐毁释氏,辞不逊,黥杖,配沙门岛。庚申,幸燕国长公主第视疾。五月,南唐贺文明殿成,进银万两。甲戌,光禄少卿郭?巳坐赃弃市。乙亥,阅蜀法物、图书。丁丑,诏蜀郡敢有不省父母疾者罪之。辛巳,潭州火。壬午,澶州进麦两歧至六歧者百六十五本。辛卯,荧惑犯轩辕。六月甲午,东阿河溢。甲辰,河决观城。月犯心前星。丙午,澧州刺史白全绍坐纵纪纲规财部内免官。诏人臣家不得私养宦者,内侍年三十以上方许养一子,士庶敢有阉童男者不赦。己酉,果州贡禾,一茎十三穗。秋七月丙寅,诏蜀官将吏及姻属疾者,所在给医药、钱帛。戊辰,西南夷首领董暠等内附。己巳,幸造船务,又幸开封尹北园宴射。癸酉,赐西川行营将士钱帛有差。庚辰,罢剑南蜀米麦征。华州旱,免今年租。给州县官奉户。八月丁酉,诏除蜀倍息。庚子,水坏高苑县城。壬寅,诏宪臣及吏、刑部官三周岁满日,即转授加恩。庚戌,枢密直学士冯瓒、绫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檝为宰相赵普陷,以赃论死,会赦,流沙门岛,逢恩不还。辛亥,幸玉津园宴射。京兆府贡野蚕茧。壬子,衡州火。乙卯,录囚。丙辰,河决滑州,坏灵河大堤。普州兔食稼。闰月乙丑,河溢入南华县。己巳,衡州火。乙亥,诏:民能树艺、开垦者不加征,令、佐能劝来者受赏。九月壬辰朔,水。虎捷指挥使孙进、龙卫指挥使吴瑰等二十七人,坐党吕翰乱伏诛,夷进族。庚子,占城献驯象。乙巳,幸教船池,遂幸玉津园观卫士骑射。丙午,诏吴越立禹庙于会稽。冬十月辛酉朔,命太常复二舞。癸亥,诏诸郡立古帝王陵庙,置户有差。己巳,禁吏卒以巡察扰民。十二月庚辰,妖人张龙儿等二十四人伏诛,夷龙儿、李土、杨密、聂赟族五年春正月戊戌,治河堤。丁未,合州汉初县上青樛木中有文曰“大连宋”。甲寅,王全斌等坐伐蜀黩货杀降,全斌责崇义军节度使,崔彦进责昭化军节度使,王仁赡责右卫大将军。丙辰,诏伐蜀将校有受蜀人钱物者,并即还主。丁巳,赏伐蜀功,曹彬、刘光义等进爵有差。二月庚申朔,幸造船务,遂幸城西观卫士骑射。甲子,薛居正、吕余庆并为吏部侍郎、依前参知政事。己丑,幸教船池。三月甲辰,诏翰林学士、常参官于幕职、州县及京官内各举堪任常参官者一人,不当者连坐。乙巳,诏诸道举部内官吏才德优异者。丙午,以普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崇矩检校太傅。是日,幸教船池,又幸玉津园宴射。丙辰,北汉石盆砦招收指挥使阎章以砦来降。五星聚奎。夏五月乙巳,赐京城贫民衣。北汉鸿唐砦招收指挥使樊晖以砦来降。甲寅,王溥为太子太傅。六月戊午朔,日有食之。辛巳,幸建隆观,遂幸飞龙院。丁亥,牂牁顺化王子等来献方物。七月丁酉,禁毁铜佛像。己酉,免水旱灾户今年租。八月甲申,河溢入卫州城,民溺死者数百。

九月壬辰,仓部员外郎陈郾坐赃弃市。甲午,西南蕃顺化王子部才等遣使献方物。己酉,畋近郊。十一月乙酉朔,工部侍郎毋守素坐居丧娶妾免。供奉武仁海坐枉杀人弃市。

十二月丙辰,禁新小铁镴等钱、疏恶布帛入粉药者。癸酉,升麟州为建宁军节度。赵普以母忧去位,丙子,起复。

开宝元年春正月甲午,增治京城。陕之集津、绛之垣曲、怀之武陟饥,振之。己亥,北汉偏城砦招收指挥使任恩等来降。三月庚寅,班县令、尉捕盗令。癸巳,幸玉津园。乙巳,有驯象自至京师。夏四月乙卯,幸节度使赵彦徽第视疾。五月丁未,赐南唐米麦十万斛。六月癸丑朔,诏民田为霖雨、河水坏者,免今年夏税及沿征物。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丁丑,太白昼见。戊寅,复见。辛巳,龙出单父民家井中,大风雨,漂民舍四百区,死者数十人。秋七月丙申,幸铁骑营,赐军钱羊酒有差。北汉颖州砦主胡遇等来降。丙午,幸铁骑营,遂幸玉津园。戊申,坊州刺史李怀节坐强市部民物,责左卫率府率。北汉主刘钧卒,养子继恩立。八月乙卯,按鹘于近郊,还,幸相国寺。戊午,又按鹘于北郊,还,幸飞龙院。丙寅,遣客省使卢怀忠等二十二人率禁军会潞州。戊辰,命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等征北汉。九月辛巳朔,禁钱出塞。癸未,监察御史杨士达坐鞠狱滥杀弃市。庚子,李继勋败北汉於铜温河。己酉,北汉供奉官侯霸荣弑其主继恩,继元立。冬十月己未,畋近郊,还,幸飞龙院。丙子,吴越王遣其子惟浚来朝贡。十一月癸卯,日南至,有事南郊,改元开宝。大赦,十恶、杀人、官吏受赃者不原。宰相普等奉玉册宝,上尊号曰应天广运大圣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十二月甲子,行庆,自开封兴元尹、宰相、枢密使及诸道蕃侯,并加勋爵有差。乙丑,大食国遣使献方物。

二年春正月己卯朔,以出师,不御殿。二月乙卯,命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指挥使党进副之,宣徽南院使曹彬为都监,棣州防御使何继筠为石岭关部署,建雄军节度使赵赞为汾州路部署,以伐北汉。宴长春殿。命彰德军节度使韩仲赟为北面都部署,彰义军节度使郭延义副之,以防契丹。戊午,诏亲征。己酉,以开封尹光义为上都留守,枢密副使沈义伦为大内部署、判留司三司事。甲子,发京师。乙亥,雨,驻潞州。三月壬辰,发潞州。乙未,李继勋败北汉军于太原城下。戊戌,驾傅城下。庚子,观兵城南,筑长连城。辛丑,幸汾河,作新桥。发太原诸县丁数万集城下。癸卯,北汉史昭文以宪州来降,乙巳,临城南,谓汾水可以灌其城,命筑长堤壅之,决晋祠水注之。遂砦城四面,继勋军于南,赞军于西,彬军于北,进军于东,乃北引汾水灌城。辛亥,遣海州刺史孙方进率兵围汾州。四月戊申,幸城东观筑堤。壬子,复幸城东。己未,何继筠败契丹于阳曲,斩首数千级,俘武州刺史王彦符以献,命陈示所获首级、铠甲于城下。壬戌,幸汾河观造船。戊辰,幸城西上生院。丙子,复幸城西。五月癸未,韩仲赟败契丹于定州北。自戊子至庚寅,命水军载弩环攻,横州团练使王廷义、殿前都虞候石汉卿死之。甲午,北汉赵文度以岚州来降。甲辰,都虞候赵廷翰奏,诸军欲登城以死攻,上愍之,不允。闰月戊申,雉圮,水注城中,上遽登堤观。己酉,右仆射魏仁浦薨。壬子,以太常博士李光赞言,议班师。己未,命兵士迁河东民万户于山东。庚申,分命使臣率兵赴镇、潞。壬戌,驾还。戊辰,驻跸于镇州。六月丙子朔,发镇州。癸巳,至自太原。曲赦京城囚。秋七月丁巳,幸封禅寺。诏镇、深、赵、邢、洺五州管内镇、砦、县悉城之。甲子,大宴,赐宰相、枢密使、翰林学士、节度、观察使袭衣金带。戊辰,西南夷顺化王子武才等来献方物。癸酉,幸新水硙.汴决下邑。乙亥,寿星见。八月丁亥,诏川峡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论死。九月乙巳朔,幸武成王庙。壬戌,幸玉津园宴射。冬十月戊子,畋近郊。庚寅,散指挥都知杜延进等谋反伏诛,夷其族。诏相、深、赵三州丁夫死太原城下者,复其家。庚子,以王溥为太子太师,武衡德为太子太傅。癸卯,西川兵马都监张延通、内臣张屿、引进副使王珏为丁德裕所谮,延通坐不逊诛,屿、珏并杖配。十一月丙午,幸镇宁军节度使张令铎第视疾。甲寅,畋近郊,还,幸金凤园。庚申,回鹘、于阗遣使来献方物。十二月癸未,幸中书视宰相赵普疾。己亥,右赞善大夫王昭坐监大盈仓,其子与仓吏为奸赃,夺两任、配隶汝州。丁德裕诬奏西川转运使李铉指斥,事既直,犹坐酒失,责授右赞善大夫。

三年春正月癸卯朔,雨雪,不御殿。癸丑,增河堤。辛酉,诏民五千户举孝弟彰闻、德行纯茂者一人,奇才异行不拘此限,里闾郡国递审连署以闻,仍为治装诣阙。二月庚寅,幸西茶库,遂幸建隆观。三月庚戌,诏阅进士十五举以上司马浦等百六人,并赐本科出身。辛亥,赐处士王昭素国子博士致仕。丙辰,殿中丞张颙坐先知颍州政不平,免官。己未,幸宰相赵普第视疾。夏四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丁亥,幸寺观祷雨。辛卯,雨。甲午,幸教船池。己亥,罢河北诸州盐禁。诏郡国非其土产者勿贡。五月丁未,禁京城民畜兵器。癸丑,幸城北观水硙.癸亥,赐诸班营舍为雨坏者钱有差。六月乙未,禁诸州长吏亲随人掌厢镇局务。秋七月乙巳,立报水旱期式。壬子,诏蜀州县官以户口差第省员加禄,寻诏诸路亦如之。戊辰,幸教船池,又幸玉津园宴射。八月戊子,幸教船池,又幸玉津园。九月己亥朔,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贵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遣使发十州兵会贺州,以伐南汉。甲辰,诏:西京、凤翔、雄、耀等州,周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汉高、文、景、武、元、成、哀七帝,后魏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顺、文、武、宣、懿、僖、昭诸帝凡二十七陵尝被盗发者,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椁阝重葬,所在长吏致祭。己酉,幸开宝寺观新钟。丙辰,女直国遣使赍定安国王烈万华表,献方物。丁卯,潘美等败南汉军万众于富州,下之。十月庚辰,克贺州。十一月壬寅,下昭、桂二州。乙巳,减桂阳岁贡白金额。癸丑,右领军卫将军石延祚坐监仓与吏为奸赃,弃市。癸亥,定州驻泊都监田钦祚败契丹于遂城。丙寅,以曹州举德行孔蟾为章丘主簿。十二月壬申,潘美等下连州。辛卯,大败南汉军万余于韶州,下之。癸巳,增河堤。

四年春正月戊戌朔,以出师,不视朝。丙午,罢诸道州县摄官。丁未,右千牛卫大将军桑进兴坐赃弃市。癸丑,潘美等取英州、雄州。二月丁亥,南汉刘钅长遣其左仆射萧漼等以表来上。己丑,潘美克广州,俘刘鋹,广南平。得州六十、县二百十四、户十七万二百六十三。辛卯,大赦广南,免二税,伪署官仍旧。三月乙未,幸飞龙院,赐从臣马。丙申,诏广南有卖人男女为奴婢转佣利者,并放免。伪政有害于民者具以闻,除之。增前代帝王守陵户二。夏四月丙寅朔,前左监门卫将军赵玭诉宰相赵普,坐诬毁大臣,汝州安置。丁卯,三佛齐国遣使献方物。己巳,诏禁岭南商税、盐、曲,如荆湖法。辛未,幸永兴军节度使吴廷祚第视疾。癸未,幸开宝寺。辛卯,南唐遣其弟从谏来朝贡。发厢军千人修前代陵寝之在秦者。壬辰,监察御史闾丘舜卿坐前任盗用官钱,弃市。五月乙未朔,御明德门受刘鋹俘,释之;斩其柄臣龚澄枢、李托、薛崇誉。大宴于大明殿,鋹预焉。丁酉,赏伐广南功,潘美、尹崇珂等进爵有差。六月癸酉,遣使祀南海。丁丑,命翰林试南汉官,取书判稍优者,授令、录、簿、尉。壬午,以孝子罗居通为延州主簿。封刘鋹为恩赦侯。乙酉,罢贺州银场。赐刘鋹月奉外钱五万、米麦五千斛。河决原武,汴决谷熟。秋七月戊戌,赐开封尹光义门戟十四。庚子,幸新修水硙,赐役人钱帛有差。戊午,复著内侍养子令。癸亥,幸建武军节度使何继筠第视疾。汴决宋城。八月壬申,文武百官上尊号,不允。辛卯,景星见。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己巳,诏伪作黄金者弃市。庚午,太子洗马王元吉坐赃弃市。辛巳,除广南旧无名配敛。甲申,诏十月后犯强窃盗者,郊赦不原。丙戌,放广南民驱充军者。十一月癸巳朔,南唐遣其弟从善,吴越国王遣其子惟浚,以郊祀来朝贡。南唐主煜表乞去国号呼名,从之。庚戌,诏诸道所罢摄官三任无遗阙者以闻。河决澶州,通判姚恕坐不即上闻,弃市。己未,日南至,有事南郊,大赦,十恶、故劫杀、官吏受赃者不原。诏置诸州幕职官奉户。壬戌,蜀班内殿直四十人,援御马直例乞赏,遂挝登闻鼓,命各杖二十,翌日,悉斩于营,都指挥单斌等皆杖、降。十二月癸亥朔,赐南郊执事官器币有差。丁卯,行庆,开封尹光义、兴元尹光美、贵州防御使德昭、宰相赵普并益食邑。己巳,内外文武官递进勋爵。辛未,赐九经李符本科出身。壬午,畋近郊。

宋史
脱脱
本纪
本纪第一 太祖一本纪第二 太祖二本纪第三 太祖三本纪第四 太宗一本纪第五 太宗二本纪第六 真宗一本纪第七 真宗二本纪第八 真宗三本纪第九 仁宗一本纪第十 仁宗二本纪第十一 仁宗三本纪第十二 仁宗四本纪第十三 英宗本纪第十四 神宗一本纪第十五 神宗二本纪第十六 神宗三本纪第十七 哲宗一本纪第十八 哲宗二本纪第十九 徽宗一本纪第二十 徽宗二本纪第二十一 徽宗三本纪第二十二 徽宗四本纪第二十三 钦宗本纪第二十四 高宗一本纪第二十五 高宗二本纪第二十六 高宗三本纪第二十七 高宗四本纪第二十八 高宗五本纪第二十九 高宗六本纪第三十 高宗七本纪第三十一 高宗八本纪第三十二 高宗九本纪第三十三 孝宗一本纪第三十四 孝宗二本纪第三十五 孝宗三本纪第三十六 光宗本纪第三十七 宁宗一本纪第三十八 宁宗二本纪第三十九 宁宗三本纪第四十 宁宗四本纪第四十一 理宗一本纪第四十二 理宗二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本纪第四十四 理宗四本纪第四十五 理宗五本纪第四十六 度宗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二王附志第一百九 选举二(科目下 举遗逸附)
志第一 天文一志第二 天文二志第三 天文三志第四 天文四志第五 天文五志第六 天文六志第七 天文七志第八 天文八志第九 天文九志第十 天文十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志第十八 五行三志第十九 五行四志第二十 五行五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志第二十二 律历二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志第二十四 律历四志第二十五 律历五志第二十六 律历六志第二十七 律历七志第二十八 律历八志第二十九 律历九志第三十 律历十志第三十一 律历十一志第三十二 律历十二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三志第三十四 律历十四志第三十五 律历十五志第三十六 律历十六志第三十七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志第四十 地理三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志第五十 河渠七志第五十一 礼一志第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志第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志第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志第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志第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志第五十七 礼七吉礼七志第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志第五十九 礼九(吉礼九)志第六十 礼十(吉礼十)志第六十一 礼十一(吉礼十一)志第六十二 礼十二(吉礼十二)志第六十三 礼十三(嘉礼一)志第六十四 礼十四(嘉礼二)志第六十五 礼十五(嘉礼三)志第六十六 礼十六(嘉礼四)志第六十七 礼十七(嘉礼五)志第六十八 礼十八(嘉礼六)志第六十九 礼十九(宾礼一)志第七十 礼二十(宾礼二)志第七十一 礼二十一(宾礼三)志第七十二 礼二十二(宾礼四)志第七十三 礼二十三(宾礼五 附录)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志第七十五 礼二十五(凶礼一)志第七十六 礼二十六(凶礼二)志第七十七 礼二十七(凶礼三)志第七十八 礼二十八(凶礼四)志第七十九 乐一志第八十 乐二志第八十一 乐三志第八十二 乐四志第八十三 乐五志第八十四 乐六志第八十五 乐七(乐章一)志第八十六 乐八(乐章二)志第八十七 乐九(乐章三)志第八十八 乐十(乐章四)志第八十九 乐十一(乐章五)乐志第九十 乐十二(乐章六)志第九十一 乐十三(乐章七)志第九十二 乐十四(乐章八)志第九十三 乐十五(鼓吹上)志第九十四 乐十六(鼓吹下)志第九十五 乐十七志第九十六 仪卫一志第九十七 仪卫二志第九十八 仪卫三志第九十九 仪卫四志第一百 仪卫五志第一百一 仪卫六志第一百二 舆服一志第一百三 舆服二志第一百四 舆服三志第一百五 舆服四志第一百六 舆服五志第一百七 舆服六志第一百八 选举一(科目上)志第一百十 选举三(学校试 律学等试附)志第一百十一 选举四(铨法上)志第一百十二 选举五(铨法下)志第一百一十三 选举六(保任 考课)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志第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志第一百一十六 职官三志第一百一十七 职官四志第一百一十八 职官五第一百一十九 职官六第一百二十 职官七志第一百二十一 职官八(合班之制)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志第一百二十三 职官十(杂制)志第一百二十四 职官十一(奉禄制上)志第一百二十五 职官十二(奉禄制下)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货上一(农田)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货上二(方田 赋税)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货上三(布帛 和籴 漕运)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货上四(屯田 常平 义仓)志第一百三十 食货上五(役法上)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货上六(役法下 振恤)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货下一(会计)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货下二(钱币)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货下三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货下四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货下五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货下六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货下七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货下八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军下)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厢兵)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乡兵一)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乡兵二)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乡兵三)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召募之制)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志第一百六十二 艺文八
表第一 宰辅一表第二 宰辅二表第三 宰辅三表第四 宰辅四表第五 宰辅五表第六 宗室世系一表第七 宗室世系二表第八 宗室世系三表第九 宗室世系四表第十 宗室世系五表第十一 宗室世系六表第十二 宗室世系七表第十三 宗室世系八表第十四 宗室世系九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表第十六 宗室世系十一表第十七 宗室世系十二表第十八 宗室世系十三表第十九 宗室世系十四表第二十 宗室世系十五表第二十一 宗室世系十六表第二十二 宗室世系十七表第二十三 宗室世系十八表第二十四 宗室世系十九表第二十五 宗室世系二十表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表第二十七 宗室世系二十二表第二十八 宗室世系二十三表第二十九 宗室世系二十四表第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表第三十一 宗室世系二十六表第三十二 宗室世系二十七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列传第二 后妃下列传第三 宗室一列传第四 宗室二列传第五 宗室三列传第六 宗室四列传第七 公主列传第八列传第九列传第十列传第十一列传第十二列传第十三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列传第十六列传第十七列传第十八列传第十九列传第二十列传第二十一列传第二十二列传第二十三列传第二十四列传第二十五列传第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七列传第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九列传第三十列传第三十一列传第三十二列传第三十三列传第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五列传第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九列传第四十列传第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列传第四十三列传第四十四列传第四十五列传第四十六列传第四十七列传第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九列传第五十列传第五十一列传第五十二列传第五十三列传第五十四列传第五十五列传第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八列传第五十九列传第六十列传第六十一列传第六十二列传第六十三列传第六十四列传第六十五列传第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七列传第六十八列传第六十九列传第七十列传第七十一列传第七十二列传第七十三列传第七十四列传第七十五列传第七十六列传第七十七列传第七十八列传第七十九列传第八十列传第八十一列传第八十二列传第八十三列传第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五列传第八十六列卷第八十七列传第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九列传第九十列传第九十一列传第九十二列传第九十三列传第九十四列传第九十五列传第九十六列传第九十七列传第九十八列传第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列传第一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列传第一百三列传第一百四列传第一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列传第一百七列传第一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道学二(程氏门人)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道学四(朱氏门人)列传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列传第二百 文苑三列传第二百一 文苑四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列传第二百四 文苑七列传第二百五 忠义一列传第二百六 忠义二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列传第二百八 忠义四列传第二百九 忠义五列传第二百一十 忠义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列传第二百一十二 忠义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孝义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隐逸上列传第二百一十七 隐逸中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隐逸下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列传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列传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列传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列传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列传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列传第二百三十 奸臣一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列传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列传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列传第三百三十七 世家一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列传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列传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外国二列传第二百四十六 外国三列传第二百四十七 外国四列传第二百四十八 外国五列传第二百四十九 外国六列传第二百五十 外国七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蛮夷一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三 蛮夷三列传第二百五十四 蛮夷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