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作者:
沈约
《宋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书之一,由南朝梁的沈约等人编撰,记录了刘宋政权60年的历史。书中包含10篇本纪、60篇列传和30篇志,共100篇,记述时间从420年到479年。沈约在撰写中经过大量考证和补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包括诏令、奏议等,对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有八类志,如天文、礼、乐等,提供关于古代法规、乐曲及官职的珍贵信息,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录
本纪
本纪第一 武帝上
本纪第二 武帝中
本纪第三 武帝下
本纪第四 少帝
本纪第五 文帝
本纪第六 孝武帝
本纪第七 前废帝
本纪第八 明帝
本纪第九 后废帝
本纪第十 顺帝
志
志第一 志序 历上
志第二 历中
志第三 历下
志第四 礼一
志第五 礼二
志第六 礼三
志第七 礼四
志第八 礼五
志第九 乐一
志第十 乐二
志第十一 乐三
志第十二 乐四
志第十三 天文一
志第十四 天文二
志第十五 天文三
志第十六 天文四
志第十七 符瑞上
志第十八 符瑞中
志第十九 符瑞下
志第二十 五行一
志第二十一 五行二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
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
志第二十四 五行五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志第二十八 州郡四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志第三十 百官下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
列传第二 刘穆之 王弘
列传第三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列传第四 谢晦
列传第五 王镇恶 檀韶 向靖 刘怀慎 刘粹
列传第六 赵伦之 到彦之阙 王懿 张邵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刘敬宣 檀祗
列传第八 硃龄石 弟超石 毛修之 傅弘之
列传第九 孙处 蒯恩 刘钟 虞丘进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
列传第十一 宗室
列传第十二 庾悦 王诞 谢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谢方明 江夷
列传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保 沈昙庆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
列传第十六 谢瞻 孔琳之
列传第十七 蔡廓 子兴宗
列传第十八 王惠 谢弘微 王球
列传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冲 淡 张暢 何偃 江智渊
列传第二十 范泰 王淮之 王韶之 荀伯子
列传第二十一 武三王
列传第二十二 羊欣 张敷 王微
列传第二十三 王华 王昙首 殷景仁 沈演之
列传第二十四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列传第二十五 吉翰 刘道产 杜骥 申恬
列传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
列传第二十八 武二王
列传第二十九 刘湛 范晔
列传第三十 袁淑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
列传第三十二 文九王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
列传第三十四 臧质 鲁爽 沈攸之
列传第三十五 王僧达 颜竣
列传第三十六 硃修之 宗悫 王玄谟
列传第三十七 柳元景 颜师伯 沈庆之
列传第三十八 萧思话 刘延孙
列传第三十九 文五王
列传第四十 孝武十四王
列传第四十一 刘秀之 顾琛 顾觊之
列传第四十二 周朗 沈怀文
列传第四十三 宗越 吴喜 黄回
列传第四十四 邓琬 袁鳷 孔觊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
列传第四十六 殷孝祖 刘勔
列传第四十七 萧惠开 殷琰
列传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
列传第四十九 袁粲
列传第五十 明四王
列传第五十一 孝义
列传第五十二 良吏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
列传第五十六 鲜卑 吐谷浑
列传第五十七 夷蛮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
列传第五十九 二凶
列传第六十 自序
沈约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小尔雅
佚名
《小尔雅》是汉代孔鲋编著的训诂学著作,旨在解释古书中的词语,仿照《尔雅》的形式。原书失传,现存版本则摘录自《孔丛子》,共分为十章,涵盖了广泛的词汇和用法。在《小尔雅》中,孔鲋将古代的度量衡与现实相结合,发现诸多值得考证的内容。尽管汉代对经典的解释尚显不足,但该书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训诂资料。其文虽非旧本,但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
佚名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是佛教经典的重要文献,深刻阐释了佛法的无上义理和功德的重要性。书中汇聚了诸佛对修行者的护念与加持,强调修行人应当以诚心向佛,修善积德,以获得智慧与保护。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邃的教导,读者不仅能够理解佛教中因果法则的运作,也能感受到诸佛的慈悲心与救度愿望。是信徒修行、增长信心的珍贵指南,帮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女娲石
海上独啸子
《女娲石》是清朝作家海天独啸子于1904年出版的一本重要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腐败。书中讲述了一位名叫钱挹芳的年轻女子,年仅二十九,才貌双全,深通书史与政治。面对家国的危机与外敌的威胁,她感到极度忧虑。尽管社会上涌现出一些爱国志士,言辞激昂,却缺乏实际的能力与行动。通过女主的思考与感慨,揭示了当时的困境与无奈,展现了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冲突。
持人菩萨经
法护
《持人菩萨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持人菩萨的修行和智慧。该经文通过深入的教义阐述,强调慈悲、智慧与无私奉献的重要性。持人菩萨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行者形象,鼓励信众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对他人的关怀,努力修行,以达成自我解脱和利益众生的目标。经文中还包含许多生动的故事和比喻,展示了菩萨道的精神,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对信仰佛教的人而言,诵读《持人菩萨经》不仅是对佛法的学习,也是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东西均
方以智
《东西均》是清代哲学家方以智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1652年,分为28篇,探讨了宇宙奥秘和对立统一的道理。书中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主张“二而一,一而二”,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与运动。方以智通过“交、轮、几”的概念揭示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心为其哲学核心,倡导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超越对立,形成统一的公心意识。虽然该书在历史上鲜有关注,但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增多,对其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贡献给予认可,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