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上一章

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

吴馔 御厨 五侯鲭 刘孝仪 鮔议 鮔表 热洛河

名食 败障泥 尚食令 大饼

能食 范汪 宋明帝 苻坚三将

菲食 茅容 陆机 羊曼

----------------------------------------

吴馔

吴郡献海鮸乾鲙四瓶,瓶容一斗。浸一斗,可得径尺数盘。并状奏作乾鲙法。帝示群臣云:"昔术人介象于殿庭钓得海鱼,此幻化耳。亦何足为异?今日之鲙,乃是真海鱼所作,来自数千里,亦是一时奇味。"虞世基对曰:"术人之鱼既幻,其鲙固亦不真。"出数盘以赐达官。作乾鲙之法:当五六月盛热之日,于海取得鮸鱼。大者长四五尺,鳞细而紫色,无细骨不腥者。捕得之,即于海船之上作鲙。去其皮骨,取其精肉缕切。随成随晒,三四日,须极干,以新白瓷瓶,未经水者盛之。密封泥,勿令风入,经五六十日,不异新者。取啖之时,并出乾鲙,以布裹,大瓮盛水渍之,三刻久出,带布沥却水,则皦然。散置盘上,如新鲙无别。细切香柔叶铺上,筋拨令调匀进之。海鱼体性不腥,然鱕鮸鱼肉软而白色,经干又和以青叶,皙然极可噉。又献海虾子三十梴。梴长一尺,阔一寸,厚一寸许,甚精美。作之法:取海白虾有子者,每三五斗置密竹篮中,于大盆内以水淋洗。虾子在虾腹下,赤如覆盆子,则随水从篮目中下。通计虾一石,可得子五升,从盆内漉出。缝布作小袋子,如径寸半竹大,长二尺。以虾子满之,急击头,随袋多少,以末盐封之,周厚数寸。经一日夜出晒,夜则平板压之,明日又出晒。夜以前压十日干,则拆破袋,出虾子梴。色如赤琉璃,光彻而肥美,盐于鲻鱼数倍。又献鮸鱼含肚千头,极精好。作之法:当六月七月盛热之时,取鮸鱼长二尺许,去鳞净洗。停二日,待鱼腹胀起,方从口抽出肠,去腮留目。满腹内纳盐竟,即以末盐封周遍,厚数寸。经宿,乃以水净洗。日则曝,夜则收还。安平板上,又以板置石压之。明日又晒,夜还压。如此五六日乾,即纳乾瓷瓮,封口。经二十日出之,其皮色光彻,有如黄油,肉乾则如糗。又如沙棋之苏者,微醎而有味,味美于石首含肚。然石首含肚亦年常入献,而肉强不及。此法出自随口味使大都督杜济,济会稽人,能别味,善于盐梅。亦古之符郎,今之谢讽也。(出《大业拾遗记》)

又吴郡献松江鲈鱼乾鲙六瓶,瓶容一斗。作鲙法,一同鮸。然作鲈鱼鲙,须八九月霜下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玉鲙",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鲙,亦鲜洁可观。吴郡又献蜜蟹三千头,作如糖蟹法。蜜拥剑四瓮。拥剑似蟹而小,二螯偏大。《吴郡赋》所谓"乌贼拥剑"是也。(出《大业拾遗记》)

【译文】

隋炀帝大业年间,吴郡向朝廷进献来海鮸鱼干鲙四瓶,瓶的容量为一斗。浸泡一斗鮸鱼干鲙,可得一尺长的鮸鱼丝几盘。同时,吴郡的使臣还带来了烹饪这种鮸鱼鲙的方法。隋炀帝告诉群臣说:"从前仙人介象在宫殿庭院内的池水中钓上来海鱼,那是幻化出来的,没有什么奇异的。现在,吴郡进献的鮸鱼鲙,才是真海鱼制作的。它来自几千里以外的吴郡,才是一时稀有的珍奇美味呀。"虞世基跟皇帝说:"从前术士钓上来的海鱼既然是虚幻的,那么,用他钓上来的海鱼作成的鲙也不是真的。请皇上将吴郡进献的鮸鱼干鲙拿出几盘来赏赐给我们尝尝可以吗?"制作干鲙的方法:在五六月盛暑的时候,从海中捕获的鮸鱼中,挑选个头长大的,每条约四五斤重,细鳞而紫色,没有细骨不腥的,当即在海船上,将它们制做成鲙。制作时,先去掉鮸鱼的皮骨,割取它身上的精肉切成条状。随切随晒,晒三四天,晒到特别干的程度,将它盛入没盛过水的新白瓷瓶中,用泥密封好,不能透风。这样制做的鮸鱼干鲙,放个五六十天,吃时跟新鲜的鮸鱼一点不差味儿。吃的时候,将干鲙取出来后,用布裹上,放在盛水的大瓮里浸泡,约三刻工夫,带着布沥去水,打开一看,精白光亮啊。散放在盘子上面,象新出网的海鮸没有什么两样。再将切细的香柔叶放在上面,用筷子将它们调拌均匀,就可以进食了。海鱼体性不腥,特别是鱕鮸鱼,肉细软而色白,弄干后再配上青菜叶,白、绿分明,极好吃!吴郡还进献海虾籽三十梃。每梃长一尺,宽、厚各约一寸,非常精美。制作虾籽梃的方法是:挑取海白虾有籽的,每选出三五斗就将它们盛入一只密封的竹篮中,再将竹篮放在一只大盆内用水淋洗,虾籽长在虾腹下面,是红色的,象覆盆子。随着淋下的水,从竹篮的缝隙中流入大盆中。大约一石白虾,可得五升虾籽。之后,再从大盆中将虾籽捞出来。用布缝成小袋,象直经一寸半的竹子那样宽大,长二尺。将捞出来的虾籽盛入布袋,盛满为止,赶快用绳扎住袋口。不管一次有多少袋,都用盐末封上,周围封的盐末约几寸厚。封上一昼夜后,将布袋取出来放在外面晒。晚上则取下来放在木板下面压,第二天再晒。这样晒压十天,看它完全干透后,拆开布袋,便得到虾籽梃了。颜色象红琉璃,色泽光艳而质地肥美,比鲻鱼咸好几倍。吴郡又进献鮸鱼含肚一千条,极其精好。制作鮸鱼含肚的方法是:在六七月盛暑的时候,挑选二尺长左右的鮸鱼,刮去鱼鳞,用水洗净,放在一边放二天,待鱼腹胀起,方从鱼嘴抽出肠子,去掉鱼腮,留着鱼眼睛,将鱼腹内塞满盐,再用盐末将它的周身全封上,厚几寸,过了一宿,再用水洗净,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到晚上取下来,放在两板之间,上面压上石头,第二天再曝晒。这样晒压五六天,直到真的干透了,就将它们盛入干瓷瓮中,封上口,过了二十天再取出来。鮸鱼的皮色光亮透明,象黄油,鱼肉则象干粮,就象沙棋酥一样啊!微咸而有味,比石首含肚还味美好吃。石首含肚也是每年时常进献来。但是,它的肉发僵,不及鮸鱼含肚好吃。这种制作鮸鱼含肚的方法,出自于隋朝的口味使大都督杜济。杜济是会稽人,善于辨别各种味道,还擅长制做盐梅。他乃是古时候的符郎,当今的谢讽啊!

又:吴郡进献松花鲈鱼干鲙六瓶,瓶的容积为一斗。将鲈鱼制作成干鲙的方法,跟鲙鱼一样。然而,制作鲈鱼干鲙时,须等到八九月下霜之后。挑选三尺以下的鲈鱼作成干鲙,浸泡之后,用布裹好沥净水,散放在盘中,再将切细的香柔花叶放上,和鲙一起抖匀,就可以食用了。下霜后的鲈鱼,肉白如雪,一点也不腥。就是人们常说的"金脐玉鲙",是东南沿海一带极美的佳肴啊!你看紫花碧叶,还有白莹如雪的鲈鲙丝,也是鲜丽皎洁得让人喜欢。吴郡又进献蜜蟹三千只,象糖蟹那样作法。蜜渍拥剑,共四瓮。拥剑象蟹而比蟹小,二螯偏大。就是《吴郡赋》中所说的"乌贼拥剑"!

----------------------------------------

御厨

御厨进馔,凡器用有少府监进者。用九饤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于其间。置上前,亦谓之看食。见京都人说,两军每行从进食,及其宴设,多食鸡鹅之类。就中爱食子鹅,鹅每只价值二三千。每有设,据人数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谓之"浑羊殁忽"。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滋味香美,呼为"诸王修事"。(出《卢氏杂说》)

【译文】

宫廷里的厨房,向皇帝奉上食物菜肴时,一切器皿用具都由少府监供给。先上九样陈设的食品,用象牙盘九只,将要上的食物菜肴放在上面,送到皇帝面前,也叫做"看食"。听京城里的人说,两军的侍从每次进食或设筵席,多数时候都吃鸡鹅一类的菜肴。其中最爱吃的是童子鹅。童子鹅每只价值二三千钱。每次设宴,都按人数去拿鹅,燖去毛,取出五脏,往里面填上肉和糯米饭,再用各种佐料调好。之后,弄来一羊,也将它剥皮去毛,取出脏腑,将上面做好的童子鹅放入羊腹中,缝合好在地火上烤。待到羊肉烤得象熟了的时候,便将羊剥去不要,取出羊腹中的童子鹅,就那么捧在手中吃。称这种吃法为"浑羊殁忽"。翰林院的学士们,每逢皇上赏赐给他们菜肴饭食时,其中都有一种象"毕罗"一样的食品,形状粗大,滋味香美,叫作"诸王修事"。

----------------------------------------

五侯鲭

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出《语林》)

或云,护兼善五侯,不偏食。故合而为之鲭也。(出《世说》)

又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往来。娄护丰辞,传会五侯间。各得其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出《西京杂记》)

【译文】

类护,字君卿,遍访五位侯爷的家。每天,五位侯爷都各自派人送来饭食菜肴给他吃。类护吃得有些腻烦了,于是试着将五位侯爷家送来的鲭鱼折放在一起再烩了吃,味道特别好。从此,多了一种佳肴,就是世人所说的"五侯鲭"!这道菜是娄护创造出来的。

又有人说:娄护跟五位侯爷的关系都很好,不偏爱某一位侯爷送来的菜肴,因此将他们送来的鲭鱼放在一块儿吃。

又有人说:五位侯爷之间关系不和,宾客不能上这位侯爷家又上那位侯爷家。但是娄护非常善于说话,来往于五位侯爷之间,都博得到他们的欢心。因此,竞赛着给类护送美食佳肴。娄护将他们送来的用五种方法烧制的鲭鱼,合到一块儿吃,世上人称为"五侯鲭"。因为它味道奇特!

----------------------------------------

刘孝仪

梁刘孝仪食鲭鲊曰:"五侯九伯,今尽征之。"魏使崔劼、李骞在坐。劼曰:"中丞之任,未应已得分陕。"骞曰:"若然,中丞四履,当至穆陆陵。"孝仪曰:"邺中鹿尾,乃酒肴之最。"劼曰:"生鱼熊掌,孟子所称。鸡跖猩唇,吕氏所问。鹿尾乃有奇味,竟不载书籍,每用为恨。"孝仪曰:"实自如此,或古今好尚不同。梁贺季曰:'青州蟹黄。乃为郑氏所记。'此物不书,未解所以。"骞曰:"郑亦称益州鹿錗,但未是尾耳。"(出《酉阳杂俎》)

【译文】

南北朝时期,梁朝中丞刘孝仪吃了腌的鲭鱼后说:"吴郡进献的腌鲭鱼真好吃,看来五侯九伯都应征伐夺取过来。"当时,魏国的使臣崔劼、李骞也在坐。崔劼说:"中丞这样的官员,不应当早就到下边任一方的要员了。"李骞说:"如果这样,刘中丞的四只脚应当踏上穆陆陵的大地上啦!"刘孝仪说:"邺中的鹿尾,可是最好的下酒菜哟!"崔劼说:"生鱼熊掌是孟子最称道的佳肴,鸡爪猩唇是吕不韦最后要的名菜。鹿尾这么有奇味,竟然书籍上没有记载。每次吃它的时候都感到非常遗憾。"刘孝仪说:"确实是如此。这大概是古人和今人喜好的不一样吧。梁贺季说过:'青州的蟹黄,是郑氏将它记载在书中的。'鹿尾没有记在里面,不知道为什么?"李骞说:"郑氏也称赞过益州的鹿錗是美味。但不是鹿尾。"

----------------------------------------

鮔议

何胤侈于味,食必方丈。后稍欲去其甚者,犹食白鱼鮔腊糖蟹,使门人议之。学士钟岍议曰:"鮔之就腊,骤于屈申;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仁人用意,深怀恻怛。至于车螯蚶蛎,眉目内缺,惭浑沦之奇。唇吻外缄,非金人之慎。不荣不悴,曾草木之不若;无馨无臭,与瓦砾而何异。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出《酉阳杂俎》)

【译文】

何胤在饮食上非常奢侈,每次吃饭都必须摆上极为丰盛的菜肴。后来,稍稍节俭一点,还是经常吃白鱼鮔腊糖蟹,致使属僚们都议论他。学士钟鮔品评说:"将鮔鱼制成肉干,它一定是拼命的屈伸挣扎过;将螃蟹浸渍上糖,它一定是在里面左突右撞,不堪忍受。品德高尚的人,应该在内心深处多怀恻隐,而富有同情心的。至于车螯蚶蛎,它们原本就没有眉毛眼睛,对外面的浑浊世界羞于见到;它们的唇吻是自己从外面封闭上的,不是象铜铸的人那样永不开口。它们不知道荣华也不懂得忧伤,竟连草木都不如;它们没有芳香也没有臭味,与瓦砾没有什么不同。因此,适宜长期充当厨房里的材料,永远是人口中的食物。"

----------------------------------------

鮔表

后梁韦林,京兆人。南迁于襄阳,天保中为舍人。涉猎有才藻,善剧谈。尝为鮔表以讥刺时人。其词曰:"臣鮔言:'伏见除书,以臣为糁敖将军,油蒸校尉,膗州刺史。脯腊如故。肃承将命,含灰屏息,凭笼临鼎,载战载兢。臣美愧夏鳣,味惭冬鲤。常恐鲐腹之讥,惧贻鳖岩(五甘反。)之诮。是以嗽流湖底,枕石泥中。不意高赏殊临。曲蒙钧拨,遂得超升绮席,忝预玉盘,远厕玳筵。猥颁象箸,泽覃紫腴,恩加黄腹。方当鸣姜动桂,纡苏佩檔。轻瓢才动,则枢盘如烟。浓汁暂停,则兰肴成列。宛转绿脐之中,逍遥朱唇之内。衔恩噬泽,九殒弗辞。无任屏营之诚,谨诣铜铛门,奉表致谢以闻。'"诏答曰:"省表具悉。卿池沼缙绅,陂渠俊乂。穿蒲入荇,肥滑有闻。允堪兹选,无劳致谢。"(出《酉阳杂俎》)

【译文】

后梁时的韦林,京都地区人。南迁到襄阳后,在梁明帝天保年间,韦林任中书舍人。韦林读书面广,有才华文彩,喜爱畅谈。他曾假托鮔鱼的名义撰写过一篇《鮔表》,用来讥讽当时崇尚美味佳肴的达官贵人。《鮔表》的大意如下:鮔鱼说:"我刚刚接到陛下签发的任命,授予我为米羹将军、油蒸校尉,肉羹刺史。与从前一样,将我制成干肉。我恭敬地接受陛下的任命,忍含着沮丧,屏息住呼吸,任凭你们将我放在笼屉上蒸,或者放进鼎镬里煮,每时每刻都战战惊惊啊!比肥美,我愧对夏天里的鲟鱼;论味鲜,我羞见冬日里的鲤鱼。我常常恐慌鲐腹的讽刺,时时畏惧鳖岩的讥诮。因此,我吮吸潮底的流沙为食,枕着石泥睡觉。不料,崇高的奖赏还是降临到我的头上。承蒙提拔,于是高升到丰盛的华宴上,列到玉盘中,远远地置放在豪华、珍贵的筵席旁边。有劳象牙筷子大人,将我亲昵地夹起来,送入一张张肥大的嘴里,进入一个个长满黄油的肚子中。刚刚放上姜沫桂皮,再置入紫苏茱萸。轻便的葫瓢刚刚勺动,精美的山榆木盘就象烟一样地聚来。浓浓的汤汁才停止沸腾,一排排的兰膏油灯就点燃了。周旋在绿色的腌菜中间,逍遥于红色的口唇之内。含着你们的恩德,吃着你们的泽惠,虽然九死而不辞。没有任何惶恐可以诚告,只是谨慎地走进铜釜之门,奉上此表表示谢意。圣上颁下诏书回答说:"奏上的表章全读过了。爱卿乃是池沼中的晋绅,岸渠里的俊杰。穿行于菖蒲、荇菜之间,以肥嫩滑腻而闻名于人世。正应当接受挑选,不用致谢。

----------------------------------------

热洛河

玄宗命射生官射鲜鹿,取血煎(明抄本"煎"作"鲜"。)鹿肠。("肠"原作"赐",据明抄本改。)食之,谓之"热洛河",赐安禄山及哥舒翰。(出《卢氏杂说》)

【译文】

唐玄宗命令打牲官射杀活鹿,用新鲜的鹿血煎鹿肠吃,称为"热洛河",赏赐给安禄山以及哥舒翰等武将。

----------------------------------------

名食

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其汤不肥,可以瀹茗;庾家粽子,白莹如玉;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又能造冷胡突,鲙鳢鱼臆,连蒸獐獐皮索饼。将军曲良翰能为驴鬃驼峰炙。(出《酉阳杂俎》)

【译文】

当今的达官贵人们吃的著名菜肴食品有:肖家的馄饨,沥去汁,汤汁一点也不肥腻,还可以煮茶。庾家的粽子,白而有光泽如美玉。韩约作的樱桃毕罗,它的颜色不改变。他还能作"冷胡突"。还有鲙鲙鱼胸骨,连蒸獐獐皮面条。将军曲良翰能将驴鬃驼峰炙烤着吃。

----------------------------------------

败障泥

贞元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说:"无物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尝取败障泥胡盝,修理食之,其味佳。(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一位将军,他家什么东西都能作着吃。这位将军说:"天下没有不能吃的东西,诀窍在于火候掌握的怎么样,善不善于调味。"这位将军曾经将败障泥拿回家中,用盛箭矢的胡盝修理后吃,说味道特别好。

----------------------------------------

尚食令

冯给事入中书祗候宰相,见一老官人衣绯,在中书门立,候通报。时夏谯公为相,留坐论事多时。及出,日势已晚,其官人犹尚在。乃遣人问是何官。官人近前相见曰:"某新除尚食局令,有事相见相公。"因令省官通之。官人入,给事偶未去。官人见宰相了,出谢云:"若非给事恩遇,某无因得见相公。某是尚食局造包子手,不知给事宅在何处?"曰:"在亲仁坊。"曰:"欲说薄艺,但不知给事何日在宅?"曰:"来日当奉候。然欲相访,要何物。"曰:"要大台盘一只,木楔子三五十枚,及油铛灰火,好麻油一二斗,南枣烂面少许。"给事素精于饮馔,归宅便令排比。乃垂帘,家口同观之。至日初出,果秉简而入。坐饮茶一瓯,便起出厅。脱衫靴带,小帽子,青半肩,(明抄本"肩"作"臂")三幅袴,花襜袜肚,锦臂沟。遂四面看台盘,有不平处,以一楔填之,后其平正。然后取油铛烂面等调停。袜肚中取出银盒一枚,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候油煎熟,于盒中取包子豏。("豏"原作"傔",据明抄本改)以手于烂面中团之,五指间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郤,便置包子于铛中。候熟,以笊篱漉出。以新汲水中良久,郤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圆故也。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出《卢氏杂说》)

【译文】

冯给事到中书省去恭候宰相接见,见到一位着红衣的老官人站在中书省门前等候通报。当时是夏谯任宰相,留下冯给事谈论公务,谈了很长时间。等到冯给事从中书省出来,天已经不早了,那位老官人还在门前等着通报呢。于是,冯给事让人上前询问他是干什么的?老官人走到冯给事身前,说:"我刚刚被任命为尚食局令,有事情想见宰相。"冯给事乃让中书省的官员给通报一下。老官人进到中书省里。冯给事偶然耽搁一下,待老官人出来时还没有离去。老官人上前致谢说:"若不是给事帮通报,我就没有机会见到宰相啦。我是尚食局做蒸饼的,不知道给事府第在那条街?"冯给事回答说:"在亲仁坊。"老官人说:"我想向你显示一下我的这点手艺,不知给事什么时候在府上?"冯给事说:"明天我在家等你。但你到我家献艺,不知道需要为你准备哪些用品?"老官人说:"需要准备大台盘一只,木契三五十枚。还有油釜、炭火、上好的麻油一二斗,南枣、普通面粉少许,就可以了。"冯给事平素对饮食馔肴也很通晓,回到家里后,便让家人按老官人说的安排准备。并且事先安排好,在厨房外面挂上一幅帘子,他和家人在帘子里观看老官人如何献艺。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出来,老官人果然手持宫中的简牍来了。稍坐,喝了一杯茶,便起身走出客厅到厨房里去。只见他脱去外面的长衫、脚下的靴子,戴上一顶小帽,穿上青色半袖衫,三幅裤,系上花围裙袜兜,套上皮套袖。之后,围着事先备好的平台盘仔细看看,见有不平的地方就用木契填上,将它整平。然后,拿过来油釜,将面粉等放在里面和好后,从袜兜中取出银盒一只,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只。等油煎热后,从银盒中取出做蒸饼用的豆馅儿,将面团在手里,从手指缝中挤出来,用银篦子刮下去,放在釜中热油里煎。煎好后用银笊篱捞出来,放在新打来的水中。过了好一会儿,将它们捞出来再放入釜中热油里炸三五个开后,捞出,抛放在台盘上,转个不停,因为包子太圆的缘故。这种包子,口感酥脆,味道鲜美,你都说不出来它有多么好吃。

----------------------------------------

大饼

王蜀时,有赵雄武者,众号赵大饼。累典名郡,为一时之富豪。严洁奉身,精于饮馔。居常不使膳夫,六局之中,中有二婢执役,常厨者十五余辈,皆着窄袖鲜洁衣装。事一餐,邀一客,必水陆俱备。虽王侯之家,不得相倣焉。有能造大饼,每三斗面擀一枚,大于数间屋。或大内宴聚,或豪家有广筵,多于众宾内献一枚。裁剖用之,皆有余矣。虽亲密懿分,莫知擀造之法,以此得大饼之号。(出《北梦琐言》)

【译文】

五代前蜀王氏王朝时期,蜀中有个叫赵雄武的人,大家都称他为"赵大饼"。他的名字多次载入地方史志中,是当时蜀中的一位大富翁。赵雄武从来都穿戴整齐洁净才下厨房,他精通饮食菜肴,平常家中不使用厨师,都是他亲自下厨。他家里后勤这一摊各有二个婢女掌管。到他这辈儿,他家有十五辈人从事厨师工作,都是穿窄袖干净整洁的服装下厨。而且,每餐饭只邀请一位客人,山珍海味都有,虽然是王侯之家也不能比。赵雄武还会作大饼,擀一张大饼需用三斗面,饼有几间屋子那么大。或是宫廷里举行宴会,或是豪门贵族人家广筵宾朋,常常请他给擀作一张大饼,用刀割着吃。不论你来了多少宾客,也富富有余。就是再亲密的朋友,他也不告诉你擀做这种大饼的方法。因此,赵雄武得了个"赵大饼"的雅号。

----------------------------------------

能食

范汪

晋范汪能噉生梅。有人致一斛,汪食之,须臾而尽。(出《晋书》)

【译文】

晋朝人范汪能吃生梅。有人给他送来十斗生梅,他不一会儿就都吃没了。

----------------------------------------

宋明帝

宋明帝韦彧,能食蜜渍鱁鮧,一食数升。噉猪肉炙,常至二百块。(出《宋书》)

【译文】

南北朝时期,宋明帝韦彧非常能吃用蜂蜜腌渍的鱁鮧,一次可以吃几升。这位皇帝吃烤猪肉,一次能吃二百块。

----------------------------------------

苻坚三将

苻坚以乞活夏默为左镇郎,胡人("人"原作"又",据明抄本改。)护磨那为右镇郎,奄人申香为拂盖郎。并身长一丈三尺,多力善射。三人每食,饭一石,肉三十斤。(出《前秦录》)

【译文】

南北朝时期前秦的君主苻坚任乞活夏默为左镇郎,胡人护磨那为右镇郎,阉人申香为拂盖郎。这三位武将都身高一丈三尺,力大无穷,而且擅长骑马射箭。他们一顿饭要吃一石米,三十斤肉。

----------------------------------------

菲食

茅容

后汉茅容字季伟,郭林宗曾寓宿焉。及明旦,容杀鸡为馔,林宗初以为己设。既而容独以供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因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劝之就学,竟以成德。(出《陈留耆旧传》)

【译文】

后汉人茅容,字季伟,郭林宗曾经在他家里住过一宿。第二天早晨,茅容杀一只鸡做菜。起初,郭林宗以为是为了招待他这位客人的呢。等鸡做好了后,茅容单独将鸡给母亲吃。他自己和郭林宗一起儿只吃一般的蔬菜下饭。郭林宗起身参拜茅容,说:"你很高尚啊!"并劝他拜个老师很好地学习,后来竟然有所成就。

----------------------------------------

陆机

陆机诣王武子,有数斛羊酪。指示陆曰:"卿江东无(明抄本"无"作"何以"二字)敌此。"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出《世说》)

【译文】

陆机到王武子那去,带去几斛羊奶酪,问王武子:"你们江东没有比羊奶酪还好的食品了吧。"王武子回答说:"有啊。千里那地方用莼菜做的羹汤,还有未下那地方的盐豆豉,都很好吃啊!"

----------------------------------------

羊曼

晋羊曼为丹阳尹。时朝士过江,初拜官,必饰供馔。曼拜丹阳尹,客来早者得佳设,日晏即渐罄,不复精珍。随客早晚,不问贵贱。有羊固者拜临海太守。备馔,竟日皆精,虽晚至者,犹有盛馔。论者以固之丰腆,不如曼之真率也。(出《晋书》)

【译文】

晋朝人羊曼任丹阳郡尹。晋朝的首都南迁建邺后,朝廷的文武百官也随着过江。当时,凡是刚上任的官员都要设宴请客的。羊曼刚任丹阳郡尹时,也设宴请客。来得早的客人占据好位置。宴席吃的差不多了,就不再上什么好菜了。羊曼设宴请客,不论你的身份高低,来早的就坐好位置,来晚的你就将就着坐。有个叫羊固的人被授任临海太守,也设宴请客,一整天都是佳肴美食,就是晚到的人,也能吃到丰盛的菜肴。人们议论说:"羊固的宴席虽然特别丰盛,却没有羊曼真诚啊!"

太平广记
李昉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卷第九十 异僧四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卷第一百 释证二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卷第一百十 报应九(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卷第一百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 文章三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乐一卷第二百四 乐二卷第二百五 乐三卷第二百六 书一卷第二百七 书二卷第二百八 书三卷第二百九 书四卷第二百十 画一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卷第三百 神十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卷第三百十七 鬼二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卷第三百一十九 鬼四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卷第三百五十四 鬼三十九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卷第四百 宝一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卷第四百二 宝三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卷第四百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卷第四百十三 草木八卷第四百十四 草木九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卷第四百十六 草木十一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卷第四百三十三 虎八卷第四百三十四 畜兽一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兽二卷第四百三十六 畜兽三卷第四百三十七 畜兽四卷第四百三十八 畜兽五卷第四百三十九 畜兽六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卷第四百七十 水族七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第四百七十七 昆虫五第四百七十八 昆虫六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