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上一章

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

晏婴 东方朔 边韶 袁次阳 伊籍 张裔 张裕 薛综 诸葛恪 费祎 王戎妻 邓艾 安陵人 杨修 孙子荆 蔡洪 陆机

----------------------------------------

晏婴

齐晏婴短小,使楚。楚为小门于大门侧,乃延晏子。婴不入,曰:"使狗国,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狗门入。"王曰:"齐无人耶?"对曰:"齐使贤者使贤王,不肖者使不肖王。婴不肖,故使王耳。"王谓左右曰:"晏婴辞辩,吾欲伤之。"坐定,缚一人来。王问:"何谓者。"左右曰:"齐人坐盗。"王视婴曰:"齐人善盗乎?"对曰:"婴闻桔生于江南,至江北为枳。枝叶相似,其实味且不同。水土异也。今此人生于齐,不解为盗。入楚则为盗,其实不同,水土使之然也。"王笑曰:"寡人反取病焉。"(出《启颜录》)

【译文】

春秋时期,齐国晏婴身材矮小,出使楚国。楚国在大门旁边开一个小门迎请晏婴。晏婴不走小门,说:"出使狗国,入狗门。现在晏婴出使的是堂堂的楚国,不应当从狗门走进去。"楚王问:"齐国没有人吗?"晏婴回答说:"齐国派遗贤德高尚的人出使贤德高尚的国王,派遣品德不好的人出使品德不好的国王。晏婴品德不好,因此出使楚王您哪。"楚王对身旁的大臣们悄声说:"晏婴善于雄辩,我想治治他。"于是,楚王坐好后,武士们从外面绑着一个人进来。楚王指着阶下绑着的人问:"他是什么人?"左右回答说:"是个犯偷窃罪的齐国人。"楚王看着晏婴,问:"齐人擅长偷窃吗?"晏婴回答说:"我听说桔生长在江南,移植到江北就变成了枳。枝干,叶片都相似,它结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是因为水土不一样啊。大王阶下绑着的这个人,在齐国时不懂得偷盗。来到楚国后就成了盗贼,本质变坏了。这是楚国的水土使他变坏的啊!"楚王听后笑着说:"我反倒被你给戏弄了!"

----------------------------------------

东方朔

汉武帝尝问东方朔曰:"先生视朕何如主?"朔对曰:"自唐虞之后,成康之际,未足以喻。臣伏观陛下功德,陈五帝之上,在三王之右。非徒若此而已。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警若以周邵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毕公高拾遗于后,卞严子为卫尉,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贡使外国,彦闵为博士,子夏为太常,益为右扶风,季路为执金吾,契为鸿胪,龙逢为宗正,伯夷为京兆,管仲为冯翊,鲁般为将作,仲山甫为光禄,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水衡,百里溪为典属国,柳下惠为大长秋,史鱼为司直,孔父为詹事,蘧伯玉为太傅,孙叔敖为诸侯相,王庆忌为期门,子产为郡守,夏育为鼎官,羿为旌头,(羿善射。)宋万为式道侯……上乃大笑,复问:"今公孙丞相、儿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仁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辨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对曰:"臣观其函齿牙,树颊胲,(音改。)吐唇吻,擢项颐,结股脚,连脽尻,遗蛇其迹,行步禹旅。臣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朔之进退澹词,皆此类也。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于盆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讚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非是守宫即蜥蜴。"帝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窭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为脍,干肉为脯。著树为寄生,盆下为窭薮。"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嗷嗷,尻益高。"舍人恚曰:"朔擅抵欺天子从官,当弃市。"上问朔:"何故诋之?"对曰:"臣非敢诋之,乃与为隐耳。"上曰:"隐云何?"朔曰:"夫口无毛者,狗窦也。声嗷嗷者,乌哺彀也。尻益高者,鹤俯啄也。"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何谓也?"朔曰:"令者命也,壶者所以盛也。龃者齿不正也,老者人所敬也。柏者B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伊优亚者,辞未穷(穷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也。狋吽呀者,两犬争也。"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鏠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以上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译文】

汉武帝有一次问东方朔:"先生看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啊?"东方朔回答说:"自唐虞之后,到周朝的成康盛世,没有一位国君可以和您相比。以臣看,皇上的功勋与品德、德居黄帝、颛顼、帝喾、康尧、虞舜五帝之上,功在夏禹、商汤、周武王之前。并非仅仅如此啊!以诚待人,就能广泛地得到普天下仁人志士的支持和拥戴,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能任用这些贤达的人。比如任周公、召公为丞相,任孔丘孔仲尼为御史大夫,任姜太公为将军,任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为拾遗在您身后检查有无遗漏,任骁勇的鲁国大夫卞严子为卫尉,任虞舜的臣子皋陶为大理寺卿,任虞舜的农官后稷为司农卿,任成谒的名臣伊尹为少府,任孔子的门生能言善辩的子贡为使节出使外国,任孔子的门生颜渊、闵指为博士,任擅长文字的子夏为太常卿,任伯益为右扶风,任季路为执金吾,任帝喾的儿子契为鸿胪卿,任龙逢为宗正掌管皇室亲族事物,任商朝孤竹君的儿子伯夷为京兆尹,任齐国的宰相管仲为拱已京师的冯翊郡守,任鲁国的巧匠公输班为掌管土木管透的将作大匠,任鲁献公次子德高望重的仲山甫为光禄大夫,任炎帝四狱的后裔申伯为太仆,任春秋时延陵吴公子季札为水衡都尉,任秦穆公的贤相百里奚为典属国,任鲁国大夫柳下惠为大长秋服侍皇后,任卫国大夫史鱼为协助丞相检举不法之事的司直,任宋国大夫孔父为詹事掌管皇后、太子的家事,任卫国人蘧瑗为太傅。任楚国令尹孙叔敖为诸侯相,任王庆忌为期门掌执兵麾从护卫,任郑国丞相公孙侨为郡守,任卫国勇士夏育为鼎官,任后羿为皇帝仪仗的排头兵,任宋万为司道侯为皇上在前开道……汉武帝听到这里大笑不止,又问:"现在在我朝为官的公孙丞相,儿大夫,董仲舒、夏侯昌、司马相如、吾仑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一类的人,他们都能言善辩,渊博通达,擅长文章辞赋。先生看看你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和这些人相比?"东方朔回答说:"我看到他们的包牙齿,长而多毛的脸,往外翻的嘴唇,长脖突下巴,罗圈腿,大肥庇股,象蛇行的歪歪斜斜的脚印,一瘸一拐的走路的姿式,我虽然长相不怎么样,还能兼有上述这些人的这些特征。"东方朔讲的,都是这样一类能进能退、随机应变的俏皮废话。一次,汉武帝让几位大臣玩猜物游戏。汉武帝在盆内扣放着一只壁虎,让几位大臣们猜,都没有猜中。东方朔自我吹虚说:"我曾学习周易,请皇上让我猜猜。"于是,他另用著草卜算一卦,回答说:"我认为它是条龙又没有长角,我说它是条蛇又长着脚。连续不断地爬行而且善于攀缘墙壁,不是壁虎就是蜥蜴。"汉武帝说:"好!果然让你猜中了。"于是赏赐给东方朔帛十疋。接着,汉武帝又让东方朔猜别的东西,都连连被他猜中,连连得到汉武帝的赏赐。当时,有一位汉武帝特别宠爱的歌舞杂技艺人叫郭舍人,能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滑稽动作,经常伴侍在汉武帝身边。郭舍人喊叫道:"东方朔侥幸猜中啦,不是真本事啊!我请求皇上让我放物叫东方朔猜。他猜中了,打我一百板子;他没有猜中,请皇上赏赐给我帛。"于是,郭舍人将依附树上生长的寄生置放在盆底下,让东方朔来猜。东方朔说:"是头上顶盆用的垫圈。"郭舍人大叫:"我就知道你东方朔不能猜中嘛!"东方朔说:"生肉叫脍,干肉叫脯。放在树上就叫寄生,放在顶盆底下就叫垫圈。"汉武帝听了让倡人的主管杖打郭舍人。郭舍人被打得疼痛难忍,大声呼叫。东方朔笑着说:"啊!嘴上没毛,喊声嗷嗷,屁股越抬越高!"郭舍人非常生气,说:"东方朔随意诽谤皇上的侍从官,罪当斩首示众!"汉武帝问东方朔:"你为什么诽谤我的侍从官啊?"东方朔回答说:"我不敢诽谤皇上的侍从官啊,我说的是隐语呀!"汉武帝问:"你隐示的是什么啊?"东方朔回答说:"口无毛,指的狗洞。声嗷嗷,指的是母鸟哺育小鸟崽。尻益高,指的是鹤俯身吸食兔子。"郭舍人不服气,说:"我请求再问东方朔隐语,如果说不出来也应该打板子。"随即胡乱说道:"今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呀。你说说都隐含的什么?"东方朔回答说:"'令'是命,'壶'是盛器,'龃'齿不正,'老'人要敬,'柏'长在院庭中的树,'涂'渐渐潮湿的路径,'伊优亚'是词未穷,'狋吽呀'是两狗相争斗。"郭舍人胡乱问的这些话,东方朔立即应声,对答如流,一点也问不住他。所有在场的文武大臣们都非常惊讶。汉武帝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长期得到宠爱。进入伏天后,一次,汉武帝下诏赏赐侍从官们肉,主持分肉的御膳总笼天很晚了也没有来。东方朔拔出宝剑对他的同事们说:"伏天热肉容易坏,应当早点将肉拿回家去,请你们赶快接受赏赐吧。"说完,用剑砍块肉拿着走了。主管分肉的御膳总管将这件事情上报给汉武帝。东方朔来了后,汉武帝问:"昨天我赏赐给你们肉,你不等着总管去分,自己割一块拿走,是怎么一回事啊?"东方朔摘下帽子表示敬意。汉武帝说:"先生请起,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再次拜谢,说:"朔来朔来,受赏赐不等待分,怎么是无礼呢?拔出宝剑割肉是何等豪壮的义举啊!没有多割肉,又是何等廉洁啊!回到家中交给妻子,又是何等的仁爱啊!"汉武帝笑着说:"本来是让先生自己责备自己,你反而自己夸奖自己了啊!"汉武帝说完,又赏赐给东方朔酒一石,肉百斤,让他拿回家中交给妻子。

----------------------------------------

边韶

后汉边韶字孝先,教授数百人。曾昼日假寐,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孝先潜闻之,应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启颜录》)

【译文】

五代时期,后汉有个叫边韶的人,字孝先,教授几百个弟子。一次,边韶白天睡觉。他的弟子暗中编一首顺口溜嘲笑他:"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偷偷听到弟子们说这首顺口溜后,应和道:"边是姓,孝是字,大腹便便,那是装书的箱子。想睡觉,是为了思考经书上的事。睡时跟周公在梦中相互勾通,静卧是在跟孔老夫子交换怎样理解经义。你们随便嘲弄师长,这是那本经书上告诉你们的啊?"编顺口溜嘲弄边韶的弟子们,听了后感到非常羞愧。

----------------------------------------

袁次阳

后汉袁次阳妻,扶风马季长女。初婚装遣甚盛,次阳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乎?"对曰:"慈亲垂爱,不敢违命。君若欲慕鲍宣、梁鸿之高者,妾亦请从少君、孟光之事矣。"次阳又问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如鄙薄,苟然而已。"次阳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出《本传》)

【译文】

东汉时,扶风袁次阳的妻子,是扶风马季长的女儿。刚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特别丰厚,袁妻每天都精心梳妆打扮。袁次阳问妻子:"已经作了媳妇,每天只是捧着箕畚、扫帚,料理家务而已。为什么这样过于打扮呢?"袁妻回答说:"我的父母陪送这么多的嫁妆是他们对我这个女儿的慈爱,我不能忤逆父母不用这些嫁妆。郎君如果想仰慕汉朝的鲍宣、梁鸿的高尚志节,为妻也一定效仿鲍宣的妻子少君、梁鸿的妻子孟艺,将饭菜高高地奉举到眉间来侍奉你啊!"袁次阳又问:"弟弟先于哥哥结婚,会被世人耻笑,现在你的姐姐还未出嫁呢,你先出嫁好吗?"袁妻回答说:"我姐姐品德高尚卓异,到现在还没有寻找到可以嫁给他的好丈夫。不象我啊这么卑下,管他好赖呢,找个男人嫁给他就算了。"袁次阳听了后沉默不语,但还不服气。在新房外面偷听人,很为袁次阳感到惭愧。

----------------------------------------

伊籍

蜀先主以伊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使吴。孙权闻其才辨,欲逆折其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籍应声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吴主大惭,无语对。(出《三国志》)

【译文】

蜀汉先主刘备任用伊籍为左将军行事中郎将,派他出使东吴。吴王孙权听说他很有辩才,想逆着说话,借以打乱伊籍的思维。伊籍刚刚进入吴宫正殿叩拜吴主孙权,孙权开口说道:"你这不是徒劳事奉无道的昏君吗?"伊籍应声回答道:"一拜一起,不算什么操劳。"吴主孙权听了深感惭愧,无话可答。

----------------------------------------

张裔

蜀张裔为益州太守,为郡人雍闿缚送孙权。武侯遣邓芝使吴,令言次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故许芝遣。裔临发,乃引见。问裔曰:"蜀卓氏寡女,亡奔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裔对曰:"愚以为卓氏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出《启颜录》)

【译文】

蜀汉益州太守张裔,被本郡人雍闿暗中绑架到东吴欲送给吴主孙权。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东吴,让邓芝拜见孙权时在言谈中向孙权提出请张裔回蜀。张裔自从被绑架到东吴后,便从雍闿手里逃出来各处流落躲藏。孙权并不知道他被绑架来,因此允许邓芝带他离吴回蜀。临行前,张裔被引见去拜辞吴主孙权。孙权问张裔:"蜀中卓氏寡妇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私奔。贵地的风俗怎么这样呢?"张裔回答说:"我认为卓氏寡妇卓文君,尽管跟人私奔,还比贵国吴县朱买臣的妻子嫌贫爱富易夫而嫁贤慧多了呢!"

----------------------------------------

张裕

□□□□□刘璋会涪,时张裕为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吾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大笑。先主无须,故裕云及之。(《艺文类聚》卷二五引《蜀志》[《蜀志》十二周群传文]文略同,疑出《启颜录》)

【译文】

蜀汉先主刘备与刘璋在涪州相见。当时,张裕任刘障的从事,在旁边坐陪。张裕脸上长着连鬓胡须,刘备嘲笑他说:"我的家乡河北涿县姓毛的特别多,东西南北,都是毛啊。涿县的县令自称为:'众多的毛绕着涿而居住啊!'"张裕听了反唇相讥说:"从前有个人任上党潞长,后迁任涿县县令,辞官回家了。当时有人给他写信,想在信头写'潞'就遗漏下'涿',写'涿'就遗下'潞'。于是,所兴写上'潞涿君'。"刘备听了后哈哈大笑。刘备脸上没长胡须,因此张裕这样讲。(按:"涿",另有一义为"阴器",即'生殖器";"潞",谐音为"露"。)

----------------------------------------

薛综

吴薛综见("吴薛综见"四字原空缺,据黄本补。)蜀使张奉,嘲尚书令阚泽姓名,泽不能答。薛综下行乃云:"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嘲君吴耶?"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也。(出《启颜录》)

【译文】

东吴的薛综见到蜀汉的使臣张奉嘲笑尚书令阚泽的姓名,阚泽一时反驳不了,于是走到张奉面前说:"'蜀'是什么?旁边有犬(按:犬同'犭'。)念'独',没有犬念'蜀';横'目''句'身,'虫'进入它的腹中。"张奉说:"我不应当再嘲笑您吴国的大臣啊。"薛综应声回答说:"无'口'为天,有'口'为吴,我们吴国君临在万邦之上,是天子的国都啊!"在坐的人听后哈哈大笑。张奉却没话可讲了。

----------------------------------------

诸葛恪

诸葛恪对南阳韩文晃,误呼其父字。晃诘之曰:"向人子而字父,("而字父"三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子为是礼也?"恪大笑,答曰:"向天穿针而不见者,非不明,意("不明"二字原空缺,"意"原作"澺",据黄本补改)有所在耳。"孙权使太子嘲恪曰:"诸葛元逊食马矢一("矢一"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石。"恪答曰:"臣得戏君,子得戏父。"答曰:"明太子未敢。"上曰:"可。"恪(可恪二字原空阙,据黄本补。)曰:"乞令太子食鸡卵三百枚。"上问恪曰:"人令君食马矢,君(矢君二字原空缺,据许本补。)令人食鸡卵,何也?"恪答曰:"所出同耳。"吴主大笑。(出《启颜录》)

【译文】

诸葛恪有一次无意中失口叫了韩文晃父亲的名字,韩文晃责问他:"当着儿子的面叫父亲的名子,您认为这样做有礼貌吗?"诸葛恪大笑着说:"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们向天穿纫七孔针,不是不知道天是黑的,难纫针,而是另有寓意啊!"吴主孙权指使太子孙亮嘲弄诸葛恪说:"诸葛之逊吃马粪一石!"诸葛恪问:"做臣子的可以戏弄国君吗?做儿子的可以戏弄父亲吗?"太子明回答说:"我不敢这样做啊。"吴主孙权接口说:"可以这样做。"诸葛恪听了后,说:"请皇上命令太子吃鸡蛋三百只。"孙权问:"太子让你吃马粪,你让太子吃鸡蛋,这是为什么呀?"诸葛恪回答说:"都出自同一缘由啊!"孙权听了,哈哈大笑。

----------------------------------------

费祎

孙权尝飨蜀使费祎,逆敕群臣:"使至,伏食勿起。"祎至,权为辍食,而群下不起。祎嘲云:"凤凰来翔,麒麟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诸葛恪曰:"爱植梧桐,以待凤凰。有何燕鸟,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咸称善。(出《启颜录》)

【译文】

一次,吴主孙权宴请蜀汉使臣费祎,事先告诉参加宴会的群臣们说:"呆会儿,费祎来了,诸位爱卿装成没看见,继续低头吃喝,不用站起来迎接。"费祎来了后,只孙权一个人停下杯筷,其他人没有一人起身迎接他。费祎看到这种情形,立即嘲讽地说:"凤凰飞来了,麒麟停下杯筷表示欢迎。愚昧无知的驴骡,却照旧在那里闷头继续吃。"诸葛恪听后抬起头来,说:"我们喜爱裁植梧桐树,是为了迎接凤凰来。从哪飞来的燕雀,自称是凤凰?为什么不同弹弓射它,将它赶回它的家乡去。"众臣起身叫好。

----------------------------------------

王戎妻

晋王戎妻。语戎为卿。戎谓曰:"妇那得卿婿,于礼不顺。"答曰:"我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戎笑遂听。(出《启颜录》)

【译文】

晋人王戎的妻子,称王戎为"卿"。王戎对妻子说:"妻子怎么能称丈夫为卿呢?这样称呼在礼上讲不通啊。"妻子回答说:"我亲卿爱卿,所以才卿卿。我不卿卿,那么谁来卿卿?"王戎听后笑了。(按:在古代,卿字除含有对男子的敬称,和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外,还含有夫妻情人间的爱称之意。)

----------------------------------------

邓艾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艾艾为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御览》四六四引作出《语林》,又四六六引作出《世说》,文同)

【译文】

邓艾口吃,经常说:"艾艾……"晋文王戏虐邓艾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呀?"邓艾回答说:"哦凤兮哦凤兮……"因此只是一凤。

----------------------------------------

安陵人

晋钟毓兄弟警悟过人,每嘲谑,未尝困踬。尝语会,闻有女善调谑,往观之。于是盛饰共载,行至西门。一女子笑曰:"车中央殊高。"毓等初不觉,车后门生云:"向已被嘲。"钟愕然。门生曰:"中央高,两头低也,盖言羝也。"兄弟多髯故云。

【译文】

晋朝时,钟毓兄弟机敏、顿悟超过一般的人,每次与人戏谑,从未被难倒过。一次,钟毓对钟会道:"听说有个女人非常会调笑戏谑,咱们去会会她啊?"于是两兄弟穿着华美的衣服,乘坐一辆车去会这个女子。他们走到西门,遇见一个女人指着他们笑着说:"车中央怎么那么高哇?"两兄弟起初一点也没有察觉出什么来。坐在车后面的弟子说:"方才你们已经被人家戏谑啦!"钟氏兄弟听后怔住了。弟子说:"那个女人说'中央高,两头低(按:低,谐音'羝',公羊。)'意思是说'原来是两头公羊'。"钟毓兄弟二人,都长着浓密的胡须,因此被那个女人戏称为"两头公羊"。

----------------------------------------

杨修

晋杨修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不在。杨修时为君平设。有果杨梅,君平以示修:"此实君家果。"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出《启颜录》)

【译文】

晋朝时,有个叫杨修的男孩,才九岁,特别聪明、慧颖。一次,孔君平到家来找杨修的父亲。偏巧杨父不在家,杨修代父亲摆放便宴招待孔君平。餐桌上有一道菜是鲜杨梅。孔君平指着桌上的杨梅问杨修:"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吗?"杨修应声回答说:"我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孔家的家禽啊!"

----------------------------------------

孙子荆

晋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云:"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子荆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出《世说新语》,明抄本作出《启颜录》)

【译文】

晋朝人孙子荆,年轻时想当隐士,对王武子说:"应当头枕石头,口饮溪水。"失口说成了'应当口饮石头,头枕溪水。"王武子问:"溪水可以头枕,石头怎么可饮呢?"孙子荆这才知道刚才失口说错了,于是狡辩道:"我之所以头枕溪水,是为了洗耳朵;之所以饮石头,是想磨砺牙齿啊!"

----------------------------------------

蔡洪

晋蔡洪赴洛,洛中问曰:"募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诸君得无是其苗裔乎?"(出《启颜录》)

【译文】

晋朝人蔡洪从江南去京城洛阳应举。洛阳城里有人问他:"现今刚开始招幕僚,你们这些人就拼命挤入京城。这里在卑微的人中选拔英才奇士,在山野岩洞中招览贤人俊杰。你们这些从江南吴、楚之地来到京城的人,原本是国破之家后侥幸生存下来的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来应此召?"蔡洪回答说:"价值连城的夜光宝珠,不必产在周武王会盟诸侯的孟津水中;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不必采在昆仑山上。有名的贤君大禹出生在东边夷人的蛮荒之地,以贤德著称的周文王出生在西羌胡人居住的地方。圣明贤良的人,为什么必得产生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当年周武王伐纣胜利后,迁移顽固不化的人到洛阳来。那么,你们这些现在的洛阳人,能不是这些顽民的后裔吗?"

----------------------------------------

陆机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有百斛羊酪。指以示之曰:"卿东吴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耳。"机在坐,潘安至,陆便起。安仁曰:"清风至,乱物起。"陆应声答曰"众鸟集。"(启出《颜录》)

【译文】

陆机到王武子家作客,王武子家存有一百斛羊奶酪。王武子指着这些羊奶酪问陆机:"在你们东吴,有什么名菜可以跟羊奶酪相媲美?"陆机回答说:"我们东吴有千里那儿产的莼菜烹制的羹汤、未下那儿产的盐豆豉,都是跟羊奶酪一样好吃的佳肴啊!"陆机正坐着呢,潘安来了,陆机站起身来。潘安说:"清风吹来了,各种废弃东西都被刮起来了。"陆机听后应声回答说:"群鸟集到一块儿来啦!"

太平广记
李昉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卷第九十 异僧四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卷第一百 释证二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卷第一百十 报应九(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卷第一百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 文章三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乐一卷第二百四 乐二卷第二百五 乐三卷第二百六 书一卷第二百七 书二卷第二百八 书三卷第二百九 书四卷第二百十 画一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卷第三百 神十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卷第三百十七 鬼二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卷第三百一十九 鬼四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卷第三百五十四 鬼三十九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卷第四百 宝一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卷第四百二 宝三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卷第四百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卷第四百十三 草木八卷第四百十四 草木九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卷第四百十六 草木十一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卷第四百三十三 虎八卷第四百三十四 畜兽一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兽二卷第四百三十六 畜兽三卷第四百三十七 畜兽四卷第四百三十八 畜兽五卷第四百三十九 畜兽六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卷第四百七十 水族七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第四百七十七 昆虫五第四百七十八 昆虫六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