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上一章

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

吉顼 成王千里 张亶 王旭 京师三豹 张孝嵩 王弘义 谢祐 河内王懿宗 酷吏 

杨务廉 李全交

----------------------------------------

吉顼

周明堂尉吉顼,夜与监察御史王助同宿。王助以亲故,为说綦连耀男大觉、小觉,云应两角麒麟也。耀字光翟,言光宅天下也。顼明日录状付来俊臣,敕差河内王懿宗推,诛王助等四十一人,皆破家。后俊臣犯事,司刑断死,进状三日不出,朝野怪之。上入苑,吉顼拢马。上问在外有何事意,顼奏曰:"臣幸预控鹤,为陛下耳目。在外唯怪来俊臣状不出。"上曰:"俊臣于国有功,朕思之耳。"顼奏曰:"于安远告虺贞反,其事并验。今贞为成州司(司原作可,据明抄本改)马,俊臣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冤魂满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上令状出,诛俊臣于西市,敕追于安远还,除尚食奉御。顼有力焉。除顼中丞,赐绯。顼理綦连耀事,以为己功,授天官侍郎平章事,与河内王竞,出为温州司马卒。(出《朝野佥载》)

【译文】

在武后称帝的周朝时,明堂县尉吉顼,夜里与监察御史王助住在一起,王助因为自己与吉顼是亲戚的缘故,便对他说綦连耀有两个儿子大觉和小觉,说綦连耀是长了对应两角的麒麟,而耀字是由光翟组成,说是要光宅(占据)整个天下。第二天吉顼便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交给了来俊臣。皇帝下诏书此案由河内王武懿宗追查审理,结果诛杀王助等四十一人,全都毁了他们的家。后来来俊臣犯了事,刑部判决他死刑,可状子进呈给皇帝三天也不批复,朝野对此都觉得奇怪。有一天武则天到一处园林去,吉顼为她牵马,武则天问他外面有什么事情,吉顼奏道:"我有幸当了皇上的近侍,做了陛下的耳目。现在外边唯独奇怪来俊臣的状子为何不批复。"武则天说:"来俊臣对国家有功,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吉顼又奏道:"于安远曾告发虺贞反叛,他的事实已经验证,可是现在虺贞仍为成州司马。来俊臣聚结的党羽还没显露出来。他诬陷贤良,贪赃受贿堆积如山,到处都有屈死的冤魂,是个国贼,哪里值得惋惜。"武则天立即下令,将来俊臣斩于西市。并下敕追于安远回京,授予他殿中尚食奉御之职。吉顼因有功,授予他御史中丞,并赏赐他绯色官服。吉顼认为自在处理綦连耀一案时有功,因此在朝中任命天官侍郎平章事一职时,与河内王武懿宗相竞争,结果被贬为温州司马,后死在那里。

----------------------------------------

成王千里

唐成王千里使岭南,取大蛇,长八九尺。以绳缚口,横于门限之下。州县参谒者,呼令入门,但知直视,无复瞻仰,踏蛇而惊,惶惧僵仆,被蛇绕数匝,良久解之,以为戏笑。又取龟及鳖,令人脱衣,纵龟等啮其体,终不肯放,死而后已。其人酸痛号呼,不可复言。王与姬妾共看,以为玩乐。然后以竹刺龟鳖口,遂啮竹而放人。艾灸鳖背,灸痛乃放口。人被惊者,皆失魂,至死不平复矣。(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成王千里出使岭南取回一条大蛇,有八九尺长。他用绳子绑住蛇嘴,把它横放在门坎下边。州县有来参拜他的官员,他便叫他们进门来,那些人只知照直向前看,不能上下乱瞅,踏到蛇身上便会大吃一惊,恐慌地仆倒在地上,于是被大蛇紧紧地缠绕数圈,良久才会松开,他就是以此来取笑别人。又拿来龟和鳖。叫人脱去衣服,怂恿龟鳖去咬他的身体,只要咬住便始终不放,一直到死去。被咬的人疼痛得狂呼乱叫,不可言状。成王和姬妾们在一旁观看,以此来玩乐开心。之后再用竹杆子刺龟鳖的嘴,于是龟鳖去咬竹杆而放开人。或者用点燃的艾蒿去烫鳖的脊背,烫得痛了它就松口了。人一旦被惊吓,都被吓得失魂落魄,直到死也不能恢复正常。

----------------------------------------

张亶

唐朔方总官张亶好杀。时有突厥投化,亶乃作檄文,骂默啜,言词甚不逊。书其腹背,凿共肌肤,涅之以墨,灸之以火,不胜痛楚,日夜作虫鸟鸣。然后送与默啜。字者宣讫,脔而杀之。匈奴怨望,不敢降。(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朔方总官张亶好杀人。当时有突厥人来投诚的。张亶还要写声讨他的檄文,骂他是默啜,语言极为不逊。之后再把檄文写在他的前腹和后背上,用凿子把写在肌肤上的字划破,染上墨汁,再用火去烤,使他极为疼痛,那人像虫鸟鸣叫一样日夜不停地哼叫。然后再送回到匈奴人中间去。檄文展示完毕。再用刀子把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把他杀死。凶奴人对他极为怨恨,都不敢来投降。

----------------------------------------

王旭

唐殿中侍御史王旭,括宅中及别宅女妇风声目色(明抄本目色作色目),有不承者,以绳勒其阴,令壮士弹竹击之,酸痛不可忍。倒悬一女妇,以石缒其发,遣证与长安尉房恒奸,经三日不承。女妇曰:"侍御如此苦毒,儿死,必诉于冥司。若配入宫,必申于主上,终不相放。"旭惭惧,乃舍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的殿中侍御史王旭,搜括自己家及别人家的女子当宫妓,有不肯承当的,便用绳子勒她的阴部,然后叫壮士用竹棍击打。使那些不顺从的女子们疼痛得难以忍受。他曾把一个女子倒悬起来,又在她的头发上缒上一块石头,再让长安县尉房恒去奸淫她。可是把她折磨了三天也不肯顺从。那女子道:"侍御史竟这般恶毒,我就是死了,也要告到阴曹地府。如果我要被选送入宫,一定要申诉于皇上,永远不会放过你的!"王旭十分惭愧惧怕,只好放了她。

----------------------------------------

京师三豹

唐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殿中王旭,京师号为三豹。嵩为赤黧豹,交为白额豹,旭为黑豹。皆狠虐不轨,鸩毒无仪,体性狂疏,精神惨刻。每讯囚,必铺棘卧,削竹签指,方梁压髁,碎瓦搘膝,遣作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犊子悬拘(拘原作驹,据明抄本改)、驴儿拔橛、凤凰晒翅、猕猴钻火、上麦索、下阑单。人不聊生,囚皆乞死。肆情锻炼,证是为非。任意指麾。传空为实。周公、孔子,请伏杀人;伯夷、叔齐,求其劫罪。讯劾干堑,水必有期;推鞠湿泥,尘非不入。来俊臣乞为弟子,索元礼求作门生。被追者皆相谓曰:"牵羊付虎,未有出期。缚鼠与猫,终无脱日。妻子永别。朋友长辞。"京人相要,作咒曰:"若违心负教,横遭三豹。"其毒害也如此。(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的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和殿中侍御史王旭,被京城的人称为三豹。李嵩叫赤黧豹,李全交叫白额豹,王旭叫黑豹。他们都极暴虐而不守法度,极狠毒而无法无天。体性放荡不羁,心神歹毒刻薄。每次审讯囚犯,都要铺上荆棘让囚犯躺卧,或削竹签刺他的指甲缝,或用方型梁木压他的胯骨,或让他跪碎瓦片。或者命令他做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犊子悬拘、驴儿拔橛、凤凰晒翅等,直到垂下脑袋,身子精疲力尽。人无法活下去,囚徒们都求一死。他们肆意罗织罪名,颠倒是非,随意发令调遣材料,传来的材料没有事实的就去捏造。这样审讯,即使周公、孔子在世,也会服罪说杀了人,伯夷、叔齐也会求他说自己犯了抢劫罪的。即使审讯的是干壕,总有一天会有水的;审讯的是湿泥,也会有尘土飞进来的。他们这三个人,即使是最歹毒的来俊臣也会乞求做他们的弟子,最残忍的索元礼也会请求收他作门徒的。凡是被审讯的都相互说道:"这是牵着羊送给了老虎,不会有出去的日子;是绑了老鼠送给猫,永远不会有逃脱的那一天了。妻儿永别,朋友长辞了。"京城里的人在相互立约时,作咒语都说:"如果我要违背自己的良心辜负了你的教诲,就会突然遭遇三豹!"他们竟是这样的恶毒厉害。

----------------------------------------

张孝嵩

京兆人高丽家贫,于御史台替勋官递送文牒。其时令史作伪帖,付高丽追人,拟吓钱。事败,令史逃亡,追讨不获。御史张孝嵩捉高丽拷,膝骨落地,两脚俱挛,抑遣代令史承伪。准法断死讫。大理卿状上。故事,准名例律,笃疾不合加刑。孝嵩勃然作色曰:"脚挛何废造伪?"命两人(两人二字原作乃,据明抄本改)舁上市斩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京都人高丽家里很穷。在御史台为勋官们传送文书。当时有个令史伪制一个假帖子,让高丽拿去送人,打算用它去恐吓诈骗钱财。事情败露后,令史逃走,去追捕而没有捉到,御史张孝嵩便把高丽捉来拷打,直打得膝骨落在地上,两尺脚都痉挛抽缩在一起,还要叫他代替令史承担伪造之罪。判他死刑的状文批复下来之后,大理卿上了一份状文,意思是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准则律条。残废人是不该加刑的。张孝嵩勃然大怒道:"脚痉挛难道能停止他去假骗吗?"于是命令两个人把他抬到街市上斩首。

----------------------------------------

王弘义

王弘义,衡水人也,告变授游击将家。天授中,拜御史,与俊臣罗告衣冠。俊臣败,义亦流于岭南。妄称敕追,时胡无礼以御史使岭南,次于襄邓,会而按之,弘义词穷,乃谓曰:"与公气类。"元礼曰:"足下昔任御史,礼任洛阳尉;礼今任御史,公乃流囚。复何气类。"乃榜杀之。弘义每暑月系囚,必于小房中,积蒿而施毡褥,遭之者,期须气将绝矣,苟自诬或他引,则易于别房。俊臣常行移牒,州县慑惧,自矜曰:"我之文牒,有如狼毒冶葛也。"弘义尝于乡里求旁舍瓜,瓜主吝之。义乃状言。瓜园中有白兔。县吏会人捕逐,期须苗尽矣。内史李照德曰:"昔闻苍鹰狱吏,今见白兔御史。"(出《御史台记》)

【译文】

王弘义,衡水人,是因为揭发了别人要反叛而被授予游击将军的。武后称帝的天授年间,被任命为御史,与来俊臣一起专干诬告士大夫的勾当,来俊臣的事情败露被处死,王弘义也被流放到岭南。后来他胡说皇帝下令要追他回京,当时御史胡元礼被派遣到岭南,暂住于襄邓,找到他查问这件事,王弘义无话可讲,便对他说:"别忘了,我跟你可是一样的人啊。"胡元礼道:"你当年任御史,我任洛阳县尉;而我今天任御史,你却是个被流放的囚犯,这怎么能说是一样的人呢?"于是将他用鞭子打死。王弘义每年酷暑季节拘留囚犯时,都是把人关在一个小房子里,里面堆上蒿子并铺上毡褥,关进去的人,很快就被熏呛得喘不上气来,于是便会随意地诬陷自己或乱咬别人,然后再给他换到别的房间去。来俊臣常给人发放文书,州县官员十分害怕。他常自我夸耀说:"我的文书,就像狼毒、野蒿(均为巨毒药草)一样!"王弘义曾在乡村向临舍的人要瓜,瓜主对他很吝啬,王弘义便绘声绘色地说,瓜园里有白兔,县衙役便立即集合人去追捕,霎时间瓜秧被扫荡一空。内史李昭德说:"过去常听说有苍鹰狱卒,今日却看到了白兔御史!"

----------------------------------------

谢祐

周黔府都督谢祐凶险忍毒。则天朝,徙曹王于黔中,祐吓云:"则天赐自尽,祐亲奉进止,更无别敕。"王怖而缢死。后祐于平阁上卧,婢妾十余人同宿,夜不觉刺客截祐首去。后曹王破家,簿录事,得祐首漆之,题谢祐字,以为秽器。方知王子令刺客杀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武氏周朝时,黔府都督谢祐十分凶险狠毒。武则天称帝后,把曹王迁移到黔中。有一天谢祐恐吓他道:"则天已赐自尽,我奉命来亲自监督你的行动,再不另下敕书了。"曹王很害怕而上吊自尽。谢祐住在平阁上,他是与十几个婢妾同住一起的,可是竟在一天夜里不知不觉地被刺客把他的头割掉拿走了。后来曹王被抄家,在登记财务的时候,发现了谢祐的头骨,已经涂上了漆,上写谢祐二字,是用它做了盛大少便的家什。此时才知道是曹王的儿子派刺客杀了他。

----------------------------------------

河内王懿宗

周默啜贼之陷恒定州。和亲使杨齐庄,敕授三品,入匈奴,遂没贼。将至赵州,襄(明抄本襄作褒)公段瓆同没,唤庄共出走。庄惧不敢发,瓆遂先归。则天赏之,复旧任。齐庄寻至,敕付河内王懿宗鞠问。庄曰:"昔有人相庄,位至三品,有刀箭厄。庄走出被赶,砍射不死,走得脱来。愿王哀之。懿宗性酷毒,奏庄初怀犹豫,请杀之。敕依。引至天津桥南,于卫士铺鼓格上,缚磔手足,令段瓆先射。三发皆中,又段瑾射之中,又令诸司百官谢,箭如猬毛,仍气弽弽然微动。即以刀当心直下,破至阴,剖取心掷地,仍趌趌跳数十回。懿宗之忍毒也如此。(出《朝野佥载》)

【译文】

武后称帝的周朝时,匈奴攻陷了恒定州。和亲使杨齐庄,皇帝下诏授予他三品官阶,出使到匈奴,结果沦落于敌手。将要到赵州时,遇到了沦于敌营的襄公段瓆,段瓆召呼杨齐庄一起逃走,杨齐庄惧怕而不敢行动。段瓆先归来,武则天赏赐了他,恢复了他原来的职务。杨齐庄不久也归来,武则天下令交由河内王懿宗对他审讯。杨齐庄道:"以前是有人帮助了我。才使我的官阶达到三品。这一次是陷入了刀箭相遇的困境,我逃出的时候曾被追赶,刀砍箭射而未死,才算逃脱出来。希望王能给与怜悯。"懿宗性情残酷而又阴毒,他上奏皇帝说谢齐庄刚刚沦入敌营时曾犹豫动摇过,请求杀了他。皇帝下敕依准,于是把他拉到天津桥南的卫士铺鼓格,把他手脚分扯开绑在上面,命令段瓆第一个举弓射他,三箭全中,又命段瑾再射也射中,最后下命诸司百官一齐射,杨齐庄身上的箭简直如刺猬身上的刺毛,但仍然在喘息着微微扭动。懿宗又用刀插进他的胸口,一直豁到阴部,然后又剖出心来抛在地上,那心在地上还呼呼嗒嗒地跳动了几十下。懿宗竟然如此残忍狠毒!

----------------------------------------

酷吏

来俊臣、侯思止、王弘义、郭霸等数十人,为推官。俊臣父操。与乡人蔡本善。本与操樗蒲,赢本钱数十万。本无以酧。遂将其妻冯折。及至操家,已有娠,而产俊臣于禾州。犯盗,遂因密告。则天以忠,累拜侍御史。按制狱,无不会意,拜左台中丞。道路以目。与侯思止等,以告事为罗织。则天于丽景门侧,别置推院,令俊臣等按之。但入新开门。百不全一。弘义戏为例竟门。俊臣与其党朱南山等,造《罗织经》一卷。每鞠囚,无轻重,先以醋灌鼻,禁地牢中。以火围绕,绝其粮,多抽衣絮以啗之。将有赦,必先尽杀其囚。又作大枷凡十(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得死、十曰求破家。)遭其枷者,闷转于地,莫不自诬。则天尤赏之。朝士每入朝,多与妻子诀别。及禁狄仁杰,仁杰置书于绵衣中,请狱吏付家人。家人得之,讼于则天。则天令验之,果冤。问仁杰何以自诬,对曰:"若不承反,即已死于枷棒矣。"俊臣后坐赃,御史劾之,除殿中丞,又拜中丞。复坐赃,出为同州参军,夺同列参军妻。旋为合官尉,又拜洛阳令。复图西番酋长阿史那斛瑟罗婢,称其谋反。其党剺面诣阙讼之,得免。将告诸武太平公主,乃反为其所发,弃市。人竞脔其肉。中宗诏酷吏并配流远恶处,子孙不得仕进。周兴累为司刑少卿,上疏请除李家属籍,后徙岭表,为仇人所杀。傅游艺除左补阙,上书言武氏革命,拜给事中,又为鸾台平章事。天授元年,改姓武氏。梦登湛露殿,陈于所亲,及事发伏诛。游艺一年内,青绿绯紫皆遍转,号为"四时仕宦"。请则天置六道使,死后竟从其言。于是万国俊、丘神勣皆酷虐。思止告舒王元名反,授游击将军。初元礼教思止,上必问候大不识字,但云:"獬豸岂识字,只能触邪。"果问而对,则天大悦,授左台侍御史。又教,上若问要宅,得赐没官者,但云:"臣恶其名,不愿居止。"上又悦。尝按魏元忠曰:"急承白司马,不然吃孟青。"孟青者,姓孟名青,即杀琅邪王冲者也。白司马,坂名。思止庸奴,常以此语吓元忠。元忠不挠,思止以其拒制命、倒曳之。元忠曰:"我如乘恶驴而坠,为镫所挂。"思止又怒,欲奏斩之。元忠曰:"汝为御史,须识礼数。若要元忠头,便将去,何必以锯截将。"思止惊悚,与之坐。思止言音不正,霍献可笑之。思止怒,奏之。则天知,亦大笑。时俊臣逼娶太原王庆诜女,思止亦奏娶赵郡李自挹女,昭德抚掌谓诸宰相曰:"往年来俊臣贼劫王庆诜女,已大辱国。今此奴又请索李自挹女,无乃又辱乎?"竟为昭德榜杀。万国俊按岭南,流人三百余人,拥于水次,一时杀之。来子珣除右台监察,时朝士有不著靴带而朝者,必弹之曰:"臣闻束带立于朝。"举朝大噱。后赐武氏家臣,多按制狱,常衣锦半臂。郭霸应革命举,为监察,又为侍御史。见则天曰:"往年征除敬业,臣愿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上大悦。人呼为"郭四其"。御史大夫魏元忠患病,霸请嚐其粪。元忠不许,竟尝之曰:"其味苦,病即愈。"元忠以以其佞,大恶之。尝推苏州刺史索(明抄本索作李)思微,微不胜其捶拷而死。后屡见思微。遂设斋转经。俄见思微止于庭曰:"汝陷我,今来取汝。"霸恐惧,遂自刳腹而卒。时洛桥初成,人便之。则天问人曰:"外有何好事"。舍人张元一素滑稽,曰:"喜洛桥成,幸郭霸死。"(出《神异经》)

【译文】

来俊臣、侯思止、王弘义、郭霸等数十人,都是掌管刑狱的推官。来俊臣的父亲来操,与同乡人蔡本很友好,蔡本和来操赌博,来操赢了蔡本数万钱,蔡本没钱偿还,便用自己的妻子冯氏顶了债。等去了来操家,冯氏已经怀孕,在禾州生下了来俊臣。来俊臣曾因偷盗而犯法,是由于他上书密告,武则天认为他对自己很忠诚,便屡屡提拔使他当了侍御史,专门审理皇帝交办的案子,而且没有不合意的,后来又授予他御史左台中丞。人们慑于其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他与侯思止等一起,专干诬告和罗织罪名的勾当。武则天还在丽景门的一侧,另设了监狱,命令来俊臣等人在那里审讯犯人。只要进入新开门(丽景门之别称),一百个人没有一个能保住活命的。王弘义戏称这里叫"例景门"。来俊臣还与其党羽朱南山等,造了一册《罗织经》。每次宰讯囚犯,不论罪刑轻重,先给犯人往鼻子里灌醋。在牢房中,用火把犯人围在当中,不给饭吃,犯人多是抽衣服中的棉絮吃下去充饥。每次将要有大赦时,他们便提前把囚犯杀尽。他们还制作了十个大枷(一叫定百脉,二叫喘不得,三叫突地吼,四叫著即承,五叫失魂胆,六叫实同反,七叫反是实,八叫死猪愁,九叫求得死,十叫求破家。),凡遭受枷刑的人,立刻就会晕倒在地,没有不自己诬陷自己的。武则天对这些尤为赞赏。朝官们每次上朝,都要和妻儿老小作生死告别。在囚禁狄仁杰的时候,狄仁杰把一封上告信藏在棉衣里,求狱卒将棉衣送给家人,家人得到信后,上诉于武则天,武则天派人去验证,果然是冤案,她问狄仁杰为什么要自己诬陷自己,狄仁杰道:"若不承认谋反,早已死在枷棒下了。"来俊臣后来犯了贪赃罪,被御史揭发,降职为殿中丞,不久又任命他为御史中丞。后来又犯贪赃罪,被贬为同州参军。在那里强占了同僚参军的妻子,再降职为合官县尉,后来又升为洛阳县令。为谋取西番酋长阿史那斛瑟罗的婢女,便说斛瑟罗要谋反,由于斛瑟罗的下属们用刀划破面孔到朝廷来为他申冤,才幸免遭难。来俊臣又想要诬告武氏齐王和太平公主,结果反被他们抢先一步告发。被押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人们竟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后来中宗曾下诏对酷吏要发配流放到最边远最恶劣的地方去,他们的子弟不得做官。周兴官至司刑少卿。他上疏请求废除李氏皇族的族籍,后被发配到岭南,被仇人所杀。傅游艺任左补阙时,上书说武则天应当革命。而后便被任命为给事中,接着升任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天授元年,赐予他武姓。梦中登上湛露殿,并把此事说给了亲戚,事情被告发后处死。傅游艺在一年之内,青(八、九品官服)、绿(六、七品官服)、绯(四、五品官服)、紫(三品以上官服)四种官服全穿了一遍,被号称为"四时仕官"。他曾请求武则天设六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人道、天道)史,死后他可以去应其所言了。正因为酷吏得宠,于是万国俊、丘神勣等争相残酷暴虐。侯思止告发舒王谋反,被授予游击将军。初元礼教给侯思止,皇帝一定会说你不识字,你可以说,獬豸哪里识字,可它能用角顶坏人。皇帝果然这样问了他而他照此作了回答,武则天极为欢喜,授予他左台侍御史。又教给他说,皇帝要问要不要好住宅,赐予你没收充公的,你只要说,臣厌恶那些名誉,不愿去居住。这样问答后武则天又很喜悦。他曾审讯魏元忠说:"快承认就去白司马,不然就吃孟青的棒子!"所谓孟青,是个姓孟名青的将军,他曾棒杀过琅琊王冲。白司马是洛阳郊外的山坡名。侯思止是个庸才,常以此话吓唬元忠,元忠没有屈服,侯思止便以他拒绝接受皇帝命令的罪名,倒过来拖他。魏元忠说:"我就像骑了一头恶驴而坠地,脚被驴镫挂住。"侯思止又怒,准备奏请皇帝将他处斩,魏元忠道:"你是御史,须懂得礼数。如想要我的头,拿去好了,何必还要用锯来截!"侯思止惊惧,让他坐起来。侯思止语音不正,霍献可讥笑他,他很生气,奏与皇帝。武则天听说也大笑。当时来俊臣曾逼娶太原王庆诜的女儿,侯思止也上奏要娶赵郡李自挹的女儿,李昭德拍着手对各位宰相道:"当年来俊臣强娶王庆诜的女儿,已经使国家蒙受极大的耻辱,如今此奴又娶即李自挹的女儿,这不是又要使国家蒙受耻辱吗?"后来侯思止竟被李昭德棒杀。"万国俊到岭南巡察,他把流入在那里的三百余人,集合在水边,一齐杀死。来子珣任右台监察御史,当时有朝官不穿靴子不系袍带上朝的,他必然会纠弹说:"我听说束带立于朝。"满朝大笑。后来赐他为武姓家臣,多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子,经常穿着短袖衣服。郭霸是由于他响应武氏革命而被推举上来的,先是授予监察御史,后又升侍御史。有一次他见到武则天说:"那年征讨徐敬业,我真想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极为欢喜。人们都称他为"郭四其"。御史大夫魏元忠患病,郭霸请求尝他的粪便,魏元忠不准,他终于还是尝了,并说:"味道很苦,病很快就会好。"魏元忠看不惯他那套巧言谄媚的样子,因而很厌恶他。他曾审讯过苏州刺史索思微,索思微忍受不了他拷打而死,后来他屡屡见到索思微。于是他设斋传经。一会儿看见索思微站在庭院里对他说:"你陷害了我,今天我来捉拿你!"郭霸极为恐惧,便剖腹自杀。当时洛阳桥刚刚建成,人们走着很方便,武则天问道:"外边有什么好事啊?"舍人张元一平时很滑稽,说:"高兴洛桥建成,庆幸郭霸死去。"

----------------------------------------

杨务廉

唐杨务廉,孝和时,造长宁安乐宅仓库成,特授将作大匠,坐赃数千万免官。又上章,奏开陕州三门,凿山烧石,岩侧施栈道牵船。河流湍急,所顾夫并未与价值,苟牵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取顾夫钱籴米充数,即注夫逃走,下本贯,禁父母妻子。其牵船夫,皆令系二銽子胸背(背原作皆,据明抄本改),落栈著石,百无一存。道路悲号,声动山谷,皆称杨务廉为人妖。天生此妖,以破残百姓。(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代人杨务廉。孝和年间,建成了长宁安乐宅仓库,皇帝特授予他将作大匠一职。后来因他贪赃数千万而被免职。以后他又上书,奏请在陕州三门峡开道。开山凿石,在悬崖上架起栈道供牵夫行走。那里的河水十分湍急,所有雇用来的民工都不给工钱,假如牵绳一断,或者栈一折,就击杀数十人,然后用这些民工的工钱买成粮食来顶上这些死者的数目,并注明这些人是逃走的,通知当地官衙,囚禁他们的父老妻儿。对于拉船的牵夫,则命令在每个人的前胸后背拴上两个砣子,一旦落栈着石,百人之中也难活一人。整个道路都响着悲痛的号子,声音振动了山谷,人们都把杨务廉称作人妖。天生此妖,就是来残害百姓的啊!

----------------------------------------

李全交

唐监察御史李全交等,以罗织酷虐为业,台中号为"人头罗刹"。殿中王旭,号为"鬼面夜叉。"讯囚引枷柄向前,名为"驴驹拔橛"。缚枷头著树,名曰"犊子悬车";两手捧枷,累砖于上,号为"仙人献果";立高木之上,枷柄向后拗之,名"玉女登梯"。拷郴州典廖福、司门令史张性,并求神狐魅,皆遣唤鹤作凤,证蛇成龙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监察御史李全交等,专以残酷暴虐为职业,被御史台中的人们称之为"人头罗刹"。殿中侍御史王旭,被称为"鬼面夜叉。"在审讯犯人的时候,他们让犯人牵着枷柄向前走,叫做"驴驹拔橛";给犯人上枷并把他们的脑袋绑在树上,起名叫"犊子悬车",两手捧枷,并在上面摞砖的,称为"仙人献果";让犯人活在木桩上,使他的枷柄向后别弯的,取名"玉女登梯"。在拷打郴州刺史廖福、司门令史张性时,让他们祈求神、狐、魅,而被称作"唤鹤作凤"、"证蛇成龙"。

太平广记
李昉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卷第九十 异僧四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卷第一百 释证二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卷第一百十 报应九(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卷第一百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 文章三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乐一卷第二百四 乐二卷第二百五 乐三卷第二百六 书一卷第二百七 书二卷第二百八 书三卷第二百九 书四卷第二百十 画一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卷第三百 神十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卷第三百十七 鬼二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卷第三百一十九 鬼四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卷第三百五十四 鬼三十九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卷第四百 宝一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卷第四百二 宝三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卷第四百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卷第四百十三 草木八卷第四百十四 草木九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卷第四百十六 草木十一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卷第四百三十三 虎八卷第四百三十四 畜兽一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兽二卷第四百三十六 畜兽三卷第四百三十七 畜兽四卷第四百三十八 畜兽五卷第四百三十九 畜兽六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卷第四百七十 水族七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第四百七十七 昆虫五第四百七十八 昆虫六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