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上一章

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

李泌 纸衣师 明思远 周士龙 李长源 双圣灯 路神通 五福楼 鱼目为舍利

目老叟为小儿 于世尊 捉佛光事 大轮咒 陈仆射 解元龟 蔡畋 张守一

----------------------------------------

李泌

李泌以虚诞自任。尝对客:教家人遣洒扫,今夜洪崖来。有人遗美酒一榼,会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与君同倾。"倾未毕,阍者云:"某侍郎取榼,泌命倒还,亦无愧色。(出《国史补》)

【译文】

李泌这个人以虚妄而自我放任。一次,他曾经当着客人的面,告诉家人打扫房间,说今夜洪崖要来。有人送来一榼美酒,恰巧来了个客人,李泌就对他说:"这是麻姑神仙送来的酒,咱们一同把它喝了吧。"尚未喝完,看门的人喊:某侍郎来取榼子了!李泌赶紧让人把酒倒出来后,才把榼还给人家,脸上毫无羞愧之色。

----------------------------------------

纸衣师

大历中,有一僧,称为苦行。不衣缯絮布絁之类,常衣纸衣,时人呼为纸衣禅师。代宗武皇帝召入禁中道场安置,令礼念。每月一度出外,人转崇敬。后盗禁中金佛,事发,召京兆府决杀。(出《辩疑志》)

【译文】

唐代大历年间,有一个和尚称为苦行僧,他不穿棉布绸子之类的纺织品,专门穿纸做的衣服,当时人们称他为纸衣禅师。代宗召他进宫,安排他做道场,让他念经,每月一次。出宫之后,人们对他转变了态度,崇敬起他来。后来,他因偷宫中金佛一事败露,招致杀身之祸,被京兆府处决。

----------------------------------------

明思远

华山道士明思远,勤修道箓,三十余年。常教人"金水分形之法",并闭气存思,师事甚众。永泰中,华州虎暴。思远告人云:"虎不足畏,但闭气存思,令十指头各出一狮子,但使向前,虎即去。"思远兼与人同行,欲暮,于谷口行逢虎。其伴惊惧散去,唯思远端然,闭气存思。俄然为虎所食。其徒明日于谷口相寻,但见松萝及双履耳。(出《辩疑志》)

华山有位道士叫明思远,勤奋地钻研道教典籍,三十多年,常常教人所谓"金水分形法",并告诉人家要屏住呼吸靠意念行事。来向他求教拜师的人很多。唐永泰年间,华州闹起了虎患。明思远告诉人们说:"老虎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屏住呼吸靠意念行事,想象十个手指头各出来一只狮子,然后就让它们冲上前,老虎立刻就会跑掉。"他并与人同行去找老虎,天快黑的时候,在谷口遇上了老虎。同伴吓得四处逃散,只有明思远泰然端坐,屏住呼吸靠意念行事。结果,顷刻之间被老虎吃掉了。第二天,他的徒弟们进山寻找,只看见松萝上面有一双鞋子。

----------------------------------------

周士龙

周士龙者,婺州东阳人。能辨山冈,卜择坟墓之地,与叔父齐名。每至岁月大通,门庭车马如市,人之夭寿官位,吉凶利害,一切以地断。大历五年,至邺中,邺中兵马使姚希晟新葬母氏于青都村,士龙占其冢:"一年合家破。"到明年,希晟犯事至死。邺中之人,无不惊骇,相与谓之神人。又有兵马使娄瓘举大事,遂恳祈士龙卜地,前后饷千余贯。士龙大喜,遂与月余日寻访山原。忽得一处,说其地势回抱,是龙腹,三年内必得节度使。瓘亦以自负。岁中,邺中军变,瓘因此谓地势有凭,便有异图。事发。遂斩于军门,举家无复遗类。(出《辩疑志》)

【译文】

周士龙是婺州东阳县人,能够看风水选择坟茔地,与其叔父齐名。每当遇上好日子,他家总是门庭若市,人们对寿命的长短、官职的升降,以及其他的吉凶祸福均都请他以坟地来断定。唐代大历五年,周士龙来到邺郡,邺郡兵马使姚希晟刚刚把死去的母亲埋葬在青都村,周士龙去看看坟地,说:"一年之内,这个家就得破呵!"到了第二年,果然,希晟因犯了事,连命也搭上了。邺城里的人,没有不感到震惊的,都在私下里称他为神人。又有一个兵马使娄瓘一心想干大事,随即恳请周士龙为祖上选一块好的坟茔地,前前后后给他一千多贯钱。周士龙大喜,当即奔波一个多月,寻访郡中所有的山川,意外找到一个好地方,说这里地势回抱,是龙之腹部,实乃风水宝地,三年之内保他当上节度使。娄瓘听罢信以为真,且颇自负。当年,邺郡兵变,娄瓘满以为那坟地有准儿,认为这兵变是个好机会,便生了野心,企图谋反。结果,事情犯了,他被斩于营门口,全家也没有留下一个人。

----------------------------------------

李长源

李长源常服气导引,并学禹步方术之事,凡数十年。自谓得灵精妙,而道已成。远近辈亲敬师者甚多。洪州昼日火发,风猛焰烈,从北来。家人等狼狈,欲拆屋倒篱,以断其势。长源止之,遂上屋禹步禁咒。俄然火来转盛,长源高声诵咒,遂有迸火飞焰,先著长源身,遂堕于屋下。所居之室,烧荡尽。器用服玩,无复孑遗。其余图箓持咒之具,悉为灰烬。(出《辩疑志》)

【译文】

李长源曾经练过气功,并学过巫师的步法和方术,几十年了,自称已经领悟了其中的精妙和要领,道法也练成了。远远近近,不少人前来拜他为师。一天,洪州白天起了大火,风助火威,自北而来。李长源家里人显得十分狼狈,想推倒篱笆扒倒房子,切断火源。李长源制止了他们,随即上了房顶,迈着巫师的步法,念起了咒语。不料,那火势一会儿变得更加凶猛。李长源高声诵念着咒语,马上就有火焰迸射到他身上,他当即滚到了房下。结果,他们所住的房子,烧得片瓦不剩,所有的用具、服装、古玩等等,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其余的那些图谶咒符等巫师用的东西,也全化成了灰烬。

----------------------------------------

双圣灯

长安城南四十里,有灵母谷,呼为炭谷。入谷五里,有惠炬寺。寺西南渡(渡原作庭。据明抄本改。)涧,水缘崖侧,一十八里至峰,谓之灵应台。台上置塔。塔中观世音菩萨铁像。像是六军散将安太清置造。众传观世音菩萨曾见身于此台。又说塔铁像常见身光。长安市人流俗之辈,争往观谒,去者皆背负米曲油酱之属。台下并侧近兰若四十余所,僧及行童,衣服饮食有余。每至大斋日送供,士女仅至千人,少不减数百,同宿于台上,至于礼念,求见光。兼云:常见圣灯出,其灯或在半山,或在平地,高下无定。大历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西南近台,见双圣灯。又有一六军健卒,遂自扑,叫唤观世音菩萨,步步趋圣灯向前,忽然被虎拽去。其见者乃是虎目光也。(出《辩疑志》)

【译文】

出长安城向南走四十里,有灵母谷,也称为炭谷。进谷五里处,有座惠炬寺,越过寺西南面那道水拍云崖的深涧,再走十八里就到了峰顶。这峰顶叫灵应台,台上建了一座塔,塔里有观世音菩萨的铁像。这铁像是朝廷军队中的散将安太清置造。人们传说菩萨曾经在这里现过原形,又说铁像身上经常闪出佛光。长安城里的一些低俗之人,争先恐后前去拜谒,去的人都背着粮油酱醋之类。台下并排建起了四十多所寺庙,僧人以及杂役,吃穿都不用愁。每到大的斋日都会送来不少供品,男男女女近千人,最少也不少于几百人。他们同宿于台上,怀着虔诚的信念,祈求见到佛光。同时有人讲:曾经看到圣灯出现;那灯有时在山腰,有时在山下,忽高忽低不定位。唐代大历十四年四月八日晚上,人们正同声祈祷,靠近台顶的西南方出现了一对圣灯。这时,有一个健壮的朝廷士卒立即扑过去。他一边呼唤着观世音菩萨,一边一步步靠上前,忽然被老虎拽跑了。原来,他看见的"双圣灯",乃是老虎的眼睛在闪亮呵。

----------------------------------------

路神通

段成式门下驺路神通,每军较,力能戴石,簦靸六百斤石,龇破石粟数十。背扎天王,自言得神力,入场神(神原作人。据明抄本改。)助之(之原作多。据明抄本改。)则力生。当至朔望日,具乳糜,焚香袒坐,使妻儿供养其背而拜焉。(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代文学家段成式门下有个掌驾车马的人叫路神通。每次与人比武的时候,力气大的能把石头顶起来;顶起六百斤重的大石头,就像戴斗笠穿拖鞋一样容易,而且能一连咬碎几十颗石栗果。背扎天王。他自称得到了神力,一上场神就来帮助他,身上自然就有了力气。每到初一、十五这两天,摆下乳糜,点上香火袒胸而坐,让妻子儿女在他的背后供奉好而揖拜之。

----------------------------------------

五福楼

元和初,阴阳家言五福太一在蜀,故刘辟造五福楼。符载为文记。(出《国史补》)

【译文】

唐代元和初年,风水先生们说五福天神来到了蜀郡,因此刘辟建造了一座五福楼。这种说法符合书上的记载。

----------------------------------------

鱼目为舍利

泽州僧洪密请舍利塔,洪密以禅宗谜语鼓扇愚俗,自云身出舍利。曾至太原,豪民迎请,妇人罗拜。洪密既辞,妇人于其所坐之处拾得百粒。人验之,皆枯鱼之目也。将辞去山中,要十数番粗毡。半日获五百番。其惑人也如此。(出《北梦琐言》)

【译文】

泽州的僧人洪密来到了舍利塔前,他以禅宗的一些隐语扇动盅惑百姓,宣称自己是由佛骨变化而成。一次,他来到太原,一个富豪把他迎进家中,他的妻子向他跪拜。洪密起身告辞之后,富豪的夫人在他坐过的地方拾到一百多粒骨头碴儿。找人一检验,全是干巴鱼的眼珠子呵。他对百姓们说自己要离开这里返回山中,要十几番粗毡子,结果半天就得到了五百番。他就是这样骗人的呀。

----------------------------------------

目老叟为小儿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如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术丹,横经请益者,门如肆市。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士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欺婴孩矣。(出《玉堂闲话》)

【译文】

长安城最繁荣兴盛的时候,有一个学道术的人,自称得到了精妙的仙丹,面容像二十来岁的样子,自己却说三百多岁了,京城里的人们都很羡慕他。那些拿着东西来换仙丹,举着经纱来讨药方的人,使这里门庭若市。一次,当时有几个在朝廷里供职的人到他家拜访,酒足饭饱,有个看门人来报告说:"你的儿子从村里进京来了,想看一看你。"那个学道术的人不悦地将他喝退。客人们说:"令郎远道而来,不妨一见。"道士皱眉有顷,便说:"那就让他进来吧。"一会儿,只见进来个老头儿,鬓发皆白,伛偻着身子,老迈不堪。他上前就向道士跪拜。拜毕,道士将他喝进中门,然后缓缓地对客人们说:"小儿愚蠢呆笨,不肯服食仙丹,以至于变成了这副样子。他还未满一百岁,便形容枯槁,已被我驱逐到山村的茅屋里了呵。"听罢,客人们更加信以为真,将他当神崇拜。后来,有人暗地里盘问道士的亲戚朋友,这才得知:那位伛偻身子的老头儿,乃是道士的父亲呵。喜好道术的人们,受到了他的欺骗和盅惑,就像婴孩儿受到大人的欺骗一样。

----------------------------------------

于世尊

遂州巡属村民,姓于,号世尊者,与一女,皆逆知人之吉凶,数州敬奉,舍财山积。錾凿崖壁,列为佛像,所费莫知纪极。节度许公存,以其妖妄,召至府衙,俾其射覆。不中,乃械而杀之,一无神变。于其所居,得五色文麻絙,以牛载僅百驮,钱帛即可知也。每夜会,自作阿弥陀佛,宫殿池沼,一如西方。男女俱集,念佛而已。斯亦下愚之流,岂术神耶,将有物凭之耶?(出《北梦琐言》)

【译文】

遂州巡属有位姓于的村民,号称世尊。他和一个女儿,全能预先知道人的吉凶祸福,附近几个州部将他们奉若神灵,施舍的财物堆积如山。他们便开凿悬崖陡壁,想刻上一排佛像,所花的费用不知道极限。当政的节度使许公存认为于世尊二人为妖妄作乱,把他们召进府衙,看他们射覆置的盆,结果没有射中,就用棍棒把他们打死了。他们神色坦然。后来在他们的住处翻到一批五色花纹的棉线,用牛载了将近一百驮,穿钱的彩绳多得数不清,钱和布帛便可想而知了。他们每天晚上聚在一起,自设佛堂,还有宫殿池沼等,如同西天佛祖圣地。男男女女集中一起,念佛而已,受骗的也都是些愚昧之人。难道说他们向神祈祷求术早成,还用得着这么些东西吗?

----------------------------------------

捉佛光事

高燕公镇蜀日,大慈寺僧申报,堂佛光见。燕公判曰:"付马步使捉佛光过。"所司密察之,诱其童子,具云:"僧辈以镜承隙日中影,闪于佛上。"由此乖露,擒而罪之。(出《北梦琐言》)

【译文】

高燕公镇守蜀郡时,大慈寺的僧人来报告说:大殿上有佛光闪现。燕公判断说:付马步使捉佛光过。派去的人密地进行调查,诱使小孩露出线索,他们说:"那和尚用镜子吸来太阳从门缝中射入的光影,再反射到大佛身上。"此事就这样暴露了,那位僧人被抓去判了罪。

----------------------------------------

大轮咒

释教五部持念中,有大(大据书前题作火。)轮咒术,以之救病,亦不甚效。然其摄人精魄,率皆狂走,或登屋梁,或龇瓷碗。闾阎敬奉,殆似神圣。此辈由是广获金帛。陵州贵平县牛鞞村民有周达者,贩鬻此术,一旦沸油煎其阴,以充供养,观者如堵,或惊或笑。初自忘痛,寻以致殂也。中间僧昭浦说,朗州有僧号周大悲者,行此咒术,一旦炼阴而毙。与愚所见何姓氏恰同,而其事无殊也?盖小人用道欺天,残形自罚,以其事同,因而录之。(出《北梦琐言》)

【译文】

佛教的五部持念中,有一种大轮咒术。用它治病救命,成效甚微,但它摄人的精气和魂魄,使人全都不知不觉地狂奔乱走,或登上屋顶,或啃咬瓷碗。平民百姓对通此咒术的人奉若神灵,虔心敬奉,这种人于是便广收礼品发了大财。陵州贵平县牛鞞村有个叫周达的村民,竟以此术为业。一天,他用沸油煎自己的阴部,充当献佛的供养品,看热闹的人把他围个水泄不通,有人惊奇有人嘲笑。周达开始忘了疼痛,但很快就死了。中间僧昭浦说:"朗州有位法号叫周大悲的僧人行此大轮咒术,一天煎炼阴部而死。为什么他与我所看见的这位姓氏恰恰相同?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没有区别的呵。"小人用道术欺侮上天,自我摧残,自我惩罚,得到了一样的下场。因而我便把它记载下来。

----------------------------------------

陈仆射

唐军容使田令孜擅权,有回天之力。尝致书于许昌,为其兄陈敬瑄求兵马使职,节将崔侍中安潜拒而不与。迩后崔公移镇西川,陈敬瑄与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以打球争三川,敬瑄获头筹,制授右蜀节度,以代崔公。中外惊骇。报状云陈仆射之命,莫知谁何。青城县妖人作弥勒会,窥此声势,伪作陈仆射行李,云,山东盗起,车驾必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军府未谕,亦差迎侯。至近驿,有指挥索白马四匹,察事者觉其非常,乃羁糜之。未及旋踵,真陈仆射速辔而至,其妖人等悉擒缚而俟命,颍州俾隐而诛之。识者曰:"陈太师由阉宦之力,无涓尘之效。盗处方镇,始为妖物所凭,终亦自贻(贻原作殆。据明抄本改。)诛灭,非不幸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代军容使宦官田令孜擅自专权,势力极大,专横跋扈。他曾经给许昌令写过一信,为其兄陈敬瑄谋求兵马使的职务,侍中崔安潜节度使拒绝了他。后来,崔安潜镇守西川去了。陈敬暄和杨师立、牛勖、罗元杲等人,以打球来赌博,争夺三川之地。陈敬暄得头筹获大胜,朝廷授他蜀节度使之要职,顶替了崔安潜,使得朝廷上下震惊不已。报状上评论说,陈仆射这个职务,不知道能否胜任?青城县的妖人们举办弥勒斋会,探听到这个消息,做了一套行李,伪称是陈仆射的,并说:山东起了盗寇,皇帝必然要临蜀巡视,先派陈公走马上任。他们推举出一个头目,前呼后拥来到蜀地。军府虽然没有得到通知,也只好派人迎候。接到附近的驿站,妖人中有个头目向军府索要四匹白马,心细的人感到事态非常,就故意拖延时间。未等转身,真陈仆身骑马赶到。于是,那伙妖人等全被擒缚看押起来,听候处理。后来,让他们在颍州将这伙妖人秘密处死。有见识的人评论说:"陈太师凭借宦官的势力升迁,却无一点微末的功绩,盗寇起来之后才去镇压。他起初被妖人们所利用,最后还是他自己把他们剿灭,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

解元龟

道士解元龟,本西蜀节将下军校。明宗入纂,言自西来,对于便殿,进诗歌圣德,自称太白山正一道士。上表乞西都留守、兼三川制置使,要修西京宫阙。上谓侍臣曰:"此老耄自远来朝此,期别有异见,乃为身名,甚堪笑也。"赐号知白先生,赐紫。斯乃狂妄人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道士解元龟,原来是西蜀节度使将军手下的军校,五代后唐明宗时进京入朝,他说自己从西方来,与皇帝对坐在便殿里,赋诗歌颂皇帝的圣明和贤德。他自称是太白山正一道士,上表乞请西都留守兼三川制置使,要修缮西京的宫殿。皇帝对侍臣说:"这老头儿远道而来朝见我,希望他能发表什么高见,可没想到就是为了想出出名,真是太可笑了!"于是,皇帝赐他为"知白先生",赐一身紫衣。这老头真是一个狂妄的人呵。

----------------------------------------

蔡畋

唐高骈镇成都,甚好方术。有处士蔡畋者,以黄白干之,取瓦一口,研丹一粒,涂半入火,烧成半截紫磨金,乃奇事也。蔡生自贫,人皆敬之,以为地仙。燕公求之不得,久而乖露,乃是得药于人,眩惑卖弄,为元戎杀之。(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代高骈镇守成都,特别喜好方术。有个叫蔡畋的隐士,凭法术可以求取黄金和白银。拿来一口陶瓦,将一颗仙丹研碎,涂在半口陶瓦上再放进火里烧,最后竟然烧成半截紫磨金,真是奇事呵。蔡畋自己虽然很贫穷,但人们都很敬仰他,把他当成了居于人世间的神仙。高骈欲将他请到府中却未成。时间一长,蔡畋便暴露了,原来他是从别人手中得到一种药,便四处炫耀卖弄,盅惑百姓。后来元戎把他杀了。

----------------------------------------

张守一

张守一者,沧景田里人也。少怠惰,不事生计。自言能易五金,以溺好利者。其后贫弊,不能自存,乃负一柳箧,鬻粉黛以贸衣食,流转江淮间。吕用之以妖妄见遇,遂来广陵,客于萧胜门下。久不得志,将舍胜去。用之闻之,止之曰:"男子以心诚期物,何患无知己?倘能与用之同,即富贵之事,当共图之。"由是为用之所荐。高骈见其鄙朴,常以真仙待之。及得志,虽僣侈不及用之,贪冒之心特甚。二都建,为左镆 军使,累转检校左仆射,其礼敬次于用之。每话道对酌,自旦及暮,不能自舍。诳惑之计,与用之常相表里,以致数年其事不泄。光启二年,伪朝授守一德州刺史。明年,渤海以闽川奏守一,事未受而败。乃从杨行密入城,又请为诸将合太还丹。药未就,会有康知柔者,本郑昌图家吏,昌图判户部,以知柔为发运使。院胥伍讽,尝得罪于知柔,鞭之。杨行密入城,讽遂发知柔赃罪二十余事。至是讽及知柔,俱系于军侯狱。知柔素与守一善,曰:"愿入财以赎罪。"守一即白于杨公。公以守一、知柔洎讽,事迹皆不可原,遂命就狱杀之。(出《妖乱志》)

【译文】

张守一这个人,是沧县景田里人氏,从小懒惰散慢,不考虑谋生之道,自称能够把金、银、铜、铁、锡相互变换,使一些好利者沉湎于此。后来他贫困交集,不能维持生活,便背着一个柳条小箱,靠贩卖化妆品换取衣食。他流落到江淮一带时,由于他的妖妄被吕用之看重,随即将他带到广陵,送到萧胜门下。在这里,张守一长时间郁郁而不得志,便想离开萧胜而去。吕用之听说此事,制止他说:"男子汉只要能诚心诚意地去做一件事情,还担心没有知己吗?你倘若能与我同甘共苦,那么富贵之事,咱们就应该一块争取。"于是,他被引荐给成都镇守使高骈。高骈看他挺质朴,常常以真仙人对待他,他得志了。虽然还不及吕用之那样奢侈,但贪婪和嫉妒之心特别严重。二都建立起来之后,张守一被任命为左莫邪军使,接着又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待遇仅次于吕用之。每次他们二人一边饮酒一边谈话,总是从白天到晚上,谁也离不开谁。施展诳骗诱惑他人之计时,他与吕用之总是互相配合,互为表里,以致数年这件事都没有泄密。唐僖宗光启二年,扬吴授予张守一德州刺史职务。第二年,渤海国以闽川进献于他,未成而败露。他跟随杨行密进了扬州城,又请求为诸位将领炮制太还丹,药还没有做成,正赶上有个叫康知柔的人来了。这位康知柔本是郑昌图家的小吏,昌图任职户部时,任命康知柔为发运使。院胥伍讽曾经得罪过康知柔,被他打过鞭子。杨行密入城之后,伍讽立即揭发康柔二十多件贪污受贿等罪行,结果二人都被绑捆在军侯狱中。康知柔平时和张守一不错,就说自己愿意用财产抵罪,张守一便将这话转告了杨行密。杨行密认为这是张守一和康知柔对伍讽的迫害,他们做的事情是不可原谅的,当即命令他们二人在狱中处死。

太平广记
李昉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卷第九十 异僧四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卷第一百 释证二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卷第一百十 报应九(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卷第一百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 文章三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乐一卷第二百四 乐二卷第二百五 乐三卷第二百六 书一卷第二百七 书二卷第二百八 书三卷第二百九 书四卷第二百十 画一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卷第三百 神十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卷第三百十七 鬼二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卷第三百一十九 鬼四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卷第三百五十四 鬼三十九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卷第四百 宝一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卷第四百二 宝三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卷第四百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卷第四百十三 草木八卷第四百十四 草木九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卷第四百十六 草木十一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卷第四百三十三 虎八卷第四百三十四 畜兽一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兽二卷第四百三十六 畜兽三卷第四百三十七 畜兽四卷第四百三十八 畜兽五卷第四百三十九 畜兽六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卷第四百七十 水族七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第四百七十七 昆虫五第四百七十八 昆虫六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