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上一章

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

武都女 东方朔 双头鸡 张遗 翟宣 臧仲英 顿丘人 王基 应璩 公孙渊 诸葛恪 零陵太守女 荥阳廖氏 陶璜 赵王伦 张骋 怀瑶 裴楷 卫瓘 贾谧 刘峤 王敦

王献 刘宠 桓温府参军 郭氏

----------------------------------------

武都女

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女(明抄本"女"作"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主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角"原作"商",据明抄本改。)武担是也。(出《华阳国志》)

【译文】

甘肃武都有一个男人变化成女子,十分娇艳美丽,实际上是个女妖。蜀王把这女妖纳为妃子。女妖不服水土,想走,蜀王再三挽留,并让歌伎演唱东平之歌来讨她的欢心。没有多久,那女妖死了,蜀王非常悲哀,派了五名大力士,从那妃子的家乡武都挑来土为她作坟。坟墓占了好几亩地,高七丈,上有石镜。现在成都北城根上的武担,就是那女妖妃子的墓地。

----------------------------------------

东方朔

汉武帝东游,至函谷关,有物当道,其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精,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惊惧,东方朔乃请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忧,患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罪人徙作地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博物之士,至于此乎?"(出《搜神记》)

【译文】

汉武帝刘彻东巡走到函谷关时,被一个怪物挡住了道。这怪物身长好几丈,形状像牛,黑色的眼睛闪闪发光,四只脚深深陷进土中谁也挪不动它,官员们又惊又怕。东方朔出主意让拿酒灌那怪物,灌了几十斛酒后,那怪物终于消失。汉武帝问是什么怪物,东方朔说,"这怪物叫'忧',是'患'所生的。此地必然是秦监狱的所在地,罪犯们在这里聚在一起,只有喝醉了酒才能忘'忧',所以我才让人用酒消除这怪物。"皇帝赞叹说,"你可真是比谁都博学多才的人啊!"

----------------------------------------

双头鸡

汉太初二年,大月氏贡双头鸡,四足一尾,鸣则俱鸣。武帝致于甘泉馆,更有余鸡媲之,得种类也。而不能鸣,非吉祥也,帝乃送还西域。至西关,鸡返顾,望汉宫而哀鸣,言曰:"三七末,鸡不鸣,犬不吠。宫中荆棘乱相移,当有九虎争为帝。"至王莽篡位,将军九虎之号。其后丧乱弘多,宫掖中并生蒿棘,家无鸡犬。此鸡未至月支,乃飞,而声似鹍鸡,翱翔云里。(出《拾遗录》)

【译文】

汉朝太初二年,西域的大月氏(读肉支)国进贡了一只双头鸡。这鸡四只脚一只尾巴,两只头如果打鸣时都叫。武帝把它放在甘泉馆里,心想如果有其它的母鸡和它交配,双头鸡不就会越来越多了吗。然而双头鸡却从此不再打鸣,武帝认为不吉利,命人送回西域。到了嘉峪关,那双头鸡突然回头望着汉家的宫殿哀叫起来,象人言道,"三七末,鸡不鸣,犬不吠,宫中荆棘乱相移,当有九虎争为帝。"后来果然有号称九虎将军的王莽篡位。从那以后,战乱不断发生,宫庭中荒凉得生出了野草荆棘,老百姓逃荒失所,家中鸡犬皆无。那双头鸡没到月支就飞走了。听声音像是天上的仙鸟鹍鸡,一直飞上了云端不见了。

----------------------------------------

张遗 (《搜神记》"遗"作"辽")

桂阳太守江夏张遗,字叔高,居傿("居"上原有"隐"字,据明抄本删。"傿"字原阙,据《法苑珠林》三一补。)陵。田中有大树,十围余,盖六亩,枝叶扶疏,蟠地不生谷草。遣客斫之,斧数下,树大血出。客惊怖,归白叔高,叔高怒曰:"老树汗出,此等何怪?"因自斫之,血大流出,叔高更斫之。又有一空处,白头发翁长四五尺,突出趁("趁"原作"称",据《法苑珠林》三一改。)叔高,叔高以刀迎斫,杀之,四五老翁并出。左右皆惊怖伏地,叔高神态恬然如旧。诸人徐视之,似人非人,似兽非兽,此所谓木石之怪。夔魍魉者乎。其伐树年中,叔高辟司空御史兖州刺史。(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四二作出《搜神记》)

【译文】

桂阳太守张遗,是江夏人,字叔高,家住在傿陵。家附近的田中有株十几围粗的大树,树荫能盖住六亩地,枝叶茂密。树下的土地不能长庄稼,张遗就派人想把树砍掉。刚砍了几斧,树忽然流出鲜血,砍树人大惊,跑回去告诉张遗。张遗生气地说,"这是老树出汗,有什么奇怪的?"说罢自己跑去砍,果然一砍就出血。张遗不理继续砍,树突然出了个大洞,里面是空的,从洞时钻出一个四五尺高的老头直扑张遗而来,张遗迎面一斧把他砍死。接着又钻出来四五个老头,人们吓得都伏在地上,张遗毫不畏惧,泰然自若地看着。大家仔细看那些老头,不像人也不像兽,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夔龙魍魉之类的木石之怪吧。张遗砍树这年,被提升为司空御史兼兖州刺史。

----------------------------------------

翟宣

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知其将篡也,谋举兵。兄宣,教授诸生满堂,群雁数十中庭,有狗从而啮之。皆惊,比救之,皆断头。狗走出门,求不知处。宣大恶之,数日,莽夷其三族。(出《搜神记》)

【译文】

王莽篡位当政之前,东郡大守崔义知道他将篡位,打算兴兵讨伐。翟义的哥哥翟宣,当时正在教学生读书,突然有几十只雁落在学堂的院中,接着闯进来一条狗扑咬大雁。大家都很吃惊,跑去救雁,救下的雁已经都被狗咬断了头,狗跑出门后不知去处。翟宣越想心里越厌恶。果然几天后,王莽篡位后,诛杀了翟宣、翟义的三族老少。

----------------------------------------

臧仲英

扶风臧仲英为侍御史,家人作食,有尘垢在焉;炊熟,不知釜处;兵弩自行。火从箧中起,衣尽烧而箧簏如故;儿妇女婢使,一旦尽亡("亡"原作"之"。据明抄本改。)其镜,数日后,从堂下投庭中。言:"还汝镜。"女孙年四岁,亡之,求之不知处,二三日,乃于圊中粪下唬。若此非一。许季山上之曰:"家当有青狗,内中御者名盖喜,与共为之,诚欲绝之。"杀此("此"原作"之",据明抄本改。)狗,遣盖喜归乡里,从之遂绝,仲英迁太尉长史鲁相。(出《搜神记》)

【译文】

陕西扶风人臧仲英曾任侍御史,他家中常出怪事。作饭时,饭里会被拌上灰土,有时饭作熟了,饭锅却不见了。兵器会自己到处走,衣箱会突然起火,里面衣服全烧毁了但箱子却完好无损。有时家中女眷们用的镜子会一齐丢失,几天后那些镜子又从房上扔进院子里,同时空中还有声音说,"还你们镜子!"这家孙女四岁时突然不见,到处找不到,两三天后竟发现孙女在厕所粪坑中啼哭。像这样的怪事不断出现,臧仲英十分烦恼。后来有个下属许季山说,"大概你家里有个青狗成了精在作妖。宫内有个车夫叫盖喜,他也和那青狗一起作怪。"臧仲英非常想除掉祸患,就杀了家中的青狗,并把那个叫盖喜的车夫遣送回乡,从此才太平了。后来臧仲英升任为太尉长史、兼任鲁相。

----------------------------------------

顿丘人

黄初中,顿丘界骑马夜行者,见道中有物,大如兔,两眼如镜。跳梁遮马,令不得前。人遂惊惧堕马,魅便就地犯之。人惧惊怖,良久得解,遂失魅,不知所往。乃更上马,前行数里,逢一人相("相"字原"阙",据明抄本补。)问讯,("问"下原有"曰"字,据明抄本删。)因说向者之事变如此,今相得甚欢。人曰:"我独行,得君为伴,快不可言。君马行疾前,我在后相随也。"遂共行,乃问:"向者物何如,乃令君如此怖?"对曰:"身如兔,眼如镜,形状可恶。"人曰:"试顾我眼。"又观视之,犹复是也,魅就跳上马,人遂堕地,怖死。家人怪马独归,即行推索,于道边得之,宿昔乃苏,说事如此状。(出《搜神记》)

【译文】

魏文帝黄初年间,河南顿丘县有个人骑马夜行,看见大道当中有个像兔子般大的东西,两只眼像镜子一样闪光,不断地蹦跳着挡在马前,那人被吓得掉下马来。那怪物就上去扑咬那骑马人,过了好久那人才得脱身,怪物也不见了。那人又上马,往前走了几里地,遇见一个行人,就向他说了刚才的事,两个人谈得很融洽。行人对顿丘人说,我能和你作伴真是太好了。你现在骑在前面快些跑,我在后面跟着。"于是两个人一起走。那个行人又问,"刚才你遇见什么东西把你吓成那样?"顿丘人说,"那怪物身子像兔子,眼睛像镜子,形貌非常丑恶。"那人说,"现在你看看我的双眼。"顿丘人回头一看,那人果然就是那怪物变的。说话间怪物就跳上马,顿丘人一下子被推跌到地下,吓死了。家人见只有那马独自回来了,非常奇怪,就回去找,只见顿丘人躺在道边。过了一夜他才复苏,说了他遇见怪物的事。

----------------------------------------

王基

安平太守王基,家数有怪,使管辂筮之。卦成,辂曰:"君之卦,当有一贱人生一男,堕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当有一大蛇衔笔,大小共视,须臾便去;又鸟来入室,与燕斗,燕死鸟去。有此三卦?"王基大惊曰:"精义之致,乃至于此。幸为处其吉凶。"辂曰:"非有他祸,直以官舍久远,魑魅魍魉,共为妖耳。儿生入灶,宋无忌之为也;大蛇者,老书佐也;鸟与燕斗者,老铃下也。夫神明之正者,非妖能乱也;万物之变,非道所止也;久远之浮精,必能之定数也。今卦中不见其凶,故知假托之类,非咎妖之征。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雊;太戊之阶,非桑所生。然而妖并至,二年俱兴,安知三事不为吉祥?愿府君安神养道,勿恐于神奸也。"后卒无他,迁为安南将军。(出《搜神记》)

【译文】

安平太守王基家里常常出些怪事,就找来会算卦的管辂,让他算算都发生过什么怪事。管辂算完后对王基说,"你们家曾有一个女仆生了个孩子,孩子一落地就跑到灶房里死了。你家床上还有过一条大蛇口里衔着笔,看见人们来,大蛇就不见了。还有一次屋里进来一只鸟和燕子斗,鸟把燕子咬死,鸟也飞走。有这样三卦吧?"王基大惊说,"你的卦算得太准了,真是不可思议。那就再请你算算是吉是凶?"管辂说,"没有什么大祸,都因为你的房宅太古老了,就会有很多妖魔鬼怪出来兴妖作怪。孩子生下来钻进了炉灶,这是火神宋无忌干的。大蛇是过去一个老书佐的精魂。鸟和燕子争斗,是一个早已死去的老门官的魂在作怪。原来神明如果有威严,妖物就不敢作怪,万物的千变万化,就是多高的道术也不能使它停止。年代久远的精怪们,它们的能耐是有限的。现在我给你算的卦中并没有凶卦,可以说明这些小妖小怪不会给你带来什么灾祸,它们只不过本能地假托蛇、鸟等动物,玩一点小妖术而已。当年汉高祖的天下,虽然有吕雉弄权,但终于还是被消灭掉了。商朝君王太戊的大殿台阶上是不会长出桑树的。然而如果群妖都一齐作怪,闹上二年,就不敢说刚才给你算的卦中三件怪事都是吉祥的了。唯愿大人安神养道,不要怕那些妖魔作怪。"后来王基一直没出什么事,还升任为安南将军。

----------------------------------------

应璩

朱建平善相,相应璩曰:"君年六十二,位为常伯。先此一年,当独见白狗也。"璩年六十一,为侍中,直内省,忽见白狗。众人悉不见。作急游观,饮宴自娱,六十二卒。(出《魏志》)

【译文】

朱建平很会相面,他给应璩看相后说,"你寿命是六十二岁,那时可以官作到常伯(皇帝的近臣),死的前一年,你会独自看见一只白狗。"应璩六十一岁时果然当了宫内省的侍中。后来有一次他果然独自看见一只白狗,别人都看不见。他知道自己只能活到六十二岁,就抓紧时间吃喝玩乐,六十二岁时果然去世。

----------------------------------------

公孙渊

魏司马太傅懿平公孙渊,斩渊父子。先时渊家有犬,著朱帻绛衣。襄平城北市,生肉,有头目,无手足而动摇。占者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出《搜神记》)

【译文】

三国时,魏国的太傅司马懿平定公孙渊,杀了公孙渊父子。在这之前,公孙渊家有一条狗,穿着绛衣扎着红头巾。还有人在襄平市的街上看见一块生肉,肉上有头有眼却没有手脚,这块生肉到处晃荡。根据这些怪事,算卦的人说:"有形不成,有体无声,这个国家必亡。"

----------------------------------------

诸葛恪

诸葛恪为丹阳太守,出猎两山之间。有物如小儿,伸手欲引人。恪令伸之,仍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参佐问其故,以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泽图》内。曰:'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俟',引去故地则死。'无谓神明而异之,诸君偶未之见耳。"(出《搜神记》)

【译文】

诸葛恪当丹阳太守时,到西山之间去打猎,遇见一个怪物像个小孩,伸手要拉他,诸葛恪就让他伸手来拉,拉他离开原地,怪物马上就死了。当时旁边的官员们问那小孩是不是神灵,诸葛恪说,"这事在《白泽图》里有,上面说'两山之间,有一种妖怪像小孩,见人就伸手来拉,名字叫俟,使之离开原来的地方怪物就死。'千万不要把它当成什么神灵,你们只是少见多怪罢了。"

----------------------------------------

零陵太守女

零陵太守史,(阙其名)有女,悦书吏,乃密使侍婢,取吏盥残水饮之。遂有孕,十月而生一子。及晬,太守令抱出门,儿匍匐入吏怀,吏推之,仆地化为水。穷问之,省前事,太守遂以女妻其吏。(出《搜神记》)

【译文】

零陵太守史某的女儿看上了府中的书吏,就偷偷派丫环将书吏洗嗽的剩水喝了,喝了后竟怀上了孕,十月后生了个孩子。孩子满周岁后,太守让把孩子抱出门。孩子一见到书吏,就爬到他的怀中,书吏把他推开,倒在地上化为一滩水。太守追问女儿,女儿说了实情,太守就把女儿嫁给了书吏。

----------------------------------------

荥阳廖氏

荥阳郡有一家,姓廖,累世为盅,以此致富。后取新妇,不以此语之。曾遇家人咸出,唯此妇守舍。忽见屋中有大缸,妇试发之,见有大蛇,妇乃作汤,灌杀之。及家人归,妇具白其事,举家惊惋。未几,其家疾疫,死亡略尽。又有沙门昙游,戒行清苦。时剡县有一家事盅,人啖其食饮,无不吐血而死。昙游曾诣之,主人下("下"原作不,据明抄本改。)食,游便咒焉。见一双蜈蚣,长尺余,于盘中走出,游因饱食而归,竟无他。(出《灵鬼志》及《搜神记》)

【译文】

河南荥阳有个姓廖的人家,辈辈以养殖毒虫为生,并以此致富。后来廖家娶进来一个新媳妇,事先没告诉她家中养有毒虫。这天家里人都外出了,留新媳妇看家。她见屋里有个大缸,打开一看,见里面有大蛇,就跑去烧了一锅开水倒缸里把大蛇烫死了。等家里人回来,新媳说了这事,全家又惊又惋惜。没过多久,全家就得了瘟疫,几乎全都病死了。还有一个法名叫昙游的和尚,持戒很严恪守清规。当时剡县也有一家专养毒虫,凡是到他家去的客人,吃了他家的饭喝了他家的水,就会吐血而死。昙游和尚听说后就到这家去看。主人给他端来食物,他就念起咒来。不一会就见一双尺多长的蜈蚣从饭碗中爬出来,和尚这才把饭吃了,而且什么事也没有。

----------------------------------------

陶璜

卢王将陶璜掘地,于土穴中得一物,白色,形似蚕,长数丈。大十围余,蠕蠕而动,莫能名。("名"原作"多",据明抄本改。)剖腹,内如猪肪,遂以为臞。甚香美,璜啖一杯,于是三军尽食之。《临海异物志》云,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大","长"原作"长大",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五寸,中有肠,无目,有三十足,如钗股。大者一头长尺余,中肉味。又有阳遂虫,其背青黑,肠下白。有五色,长短大小皆等,不知首尾所在。生时体软,死则干脆。(出《感应经》)

【译文】

卢王的部将陶璜,有一次挖地时在地洞中挖出一个东西,这东西白色,形状像蚕,有好几丈长十几围粗,还不断地蠕动,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切开它的肚子,内面像猪的脂肪,就用它作了肉羹,很好吃。陶璜先吃了一碗,于是三军将士们都吃光了。《临海异物志》这本书里曾说过,有一种名叫"土肉"的东西,颜色是纯黑的,像小孩手臂那样大,五寸长,里面有肠子,没有眼睛,有三十只像女人头钗样子的脚。"土肉"最大的有一尺多长,可以吃它身子里的肉,和别的肉味一样。还有一种阳遂虫,背是青黑色,肠下白色,这种虫子有五种颜色,长短大小都一样,活着时虫子是软的,死后则变得又干又脆了。

----------------------------------------

赵王伦

永康初,赵王伦篡位。京师得一鸟,莫能名。伦使人持出,周旋城邑以问人。积日,有一小儿见之,自言曰:"鸺鹠。"即还白伦,伦使更求,又见之,乃将入宫。密笼鸟,并闭小儿。明日视之,封闭如故,悉不见。时伦有目瘤之疾,故言鸺鹠。伦寻被诛。(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东汉恒帝永康年初,赵王伦篡位。当时宫中得了一只怪鸟,不知叫什么。赵王伦叫人拿出宫去在城里到处问,看谁知道这是个什么鸟。过了几天,有个小孩说那鸟叫"鸺鹠",就回来告诉赵王伦。又命令把那小孩找到宫中,把鸟装进笼子,把小孩也关押起来。第二天一看,笼子关着,关小孩的门也锁着,但小孩和鸟都不见了。当时赵王伦眼睛上长个瘤子,所以很讨厌那鸟名叫"鸺鹠"("羞瘤"的谐音)。赵王伦不久就被杀死。

----------------------------------------

张骋

晋大安中,江夏功曹张骋,乘车周旋,牛言曰:"天下方乱,吾甚极为,乘我何之?"骋及从者数人,皆惊惧,因绐之曰:"令汝还,勿复言。"乃中道还。至家,未释驾,牛又言曰:"归何也?"骋益忧惧,秘而不言。安陆具有善卜者,骋从之,卜之曰:"大凶,非一家之祸,天下将有起兵。一郡之内,皆破亡乎。"骋还家,牛("牛"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许本、黄本补。)又人立而行,百姓聚观。其秋,张昌贼起,先略江夏,诳曜百姓,以汉祚复兴,有凤凰之瑞,圣人当世。从军者皆绛抹额,以彰火德之祥。百姓波荡,从乱如归。骋兄弟并为将军都尉,未期而败。于是一郡残破,死伤者半,而骋家族矣。京房《易妖》曰:"牛能言,如其言,占吉凶。"(出《搜神记》)

【译文】

晋代大安年间,江夏县(今南京)当功曹的张骋有一次乘车出游,拉车的牛忽然说了话,"天下这么乱,我也卖尽了力气,你们还坐我的车干什么?"张骋和同行的人都十分惊恐,就骗那牛说,"我们放你走,你别再说话了行不行?"于是驾着牛车半路上就返了回去。到家后还没把牛卸下来,牛又说,"回来干什么?"张骋更加害怕担忧,但没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安陆县有一个善于算卦的,张骋去请他给算一算。算卦的说,"你将有大灾难,而且不是一家的祸。天下将有人起兵造反,全郡百姓都要家破人亡了。"张骋回家后,又见那牛站起来用两条腿走路,很多人围观。果然,这年秋天,张昌起兵造反,先占领了江夏,蒙骗百姓说要复兴汉朝皇室,并说有凤凰为他们预兆祥瑞,将有新王降世。造反的军队都用红色抹额头,说是借火神助威。百姓们人心浮动,不少人投了叛军。张骋兄弟也都当了叛军的将军都尉,不久就都被打败,全郡都遭到战乱的蹂躏,百姓死伤了一半,而张骋家被诛灭了九族。西汉易学的创始者京房曾在他的《易妖》中说,"如果牛说了话,就可以按它的话来预卜吉凶祸福。"

----------------------------------------

怀瑶

晋元康中,吴郡娄县怀瑶家,闻地中有犬子声隐隐。其声上有小穿,大如蚓。怀以杖刺之,入数尺,觉如有物。及掘视之,得犬,雌雄各一,目("目"原作"穴",据明抄本改。)犹未开,形大于常犬也。哺之而食,左右咸往观焉。长老或云,此名犀犬,得之者家富昌,宜当养活。以为目未开,还置穿中,覆以磨砻。宿昔发视,左右无孔,而失所在,瑶家积年无他福祸也。(出《搜神记》)

【译文】

晋代元康年间,吴郡娄县怀瑶家的地下能隐隐听到小狗的叫声,声音是从一个小洞传上来的,洞有蚯蚓那么粗。怀瑶用棍往下试探,深入几尺后,觉得碰到个东西,就把地挖开,挖出了一公一母两只小狗,眼睛尚未睁开,身形和平常的狗一样,于是就喂它们吃食。邻居们都跑来看,其中一位长老说,"这东西叫犀犬,得到它的家里就会富裕兴旺,应该好好养活着它。"怀瑶看它们眼还没睁开,就又放回洞里,用磨石盖上。第二天揭开看,左右都没有洞,但犀犬却不见了。不过怀瑶家以后多年也没有什么大福大祸的事发生。

----------------------------------------

裴楷

晋裴楷家中炊,黍在甑,或变为拳,或化为血,或作芜菁子。未几而卒。(出《五行记》)

【译文】

晋时有个叫裴楷的人,他家里作饭,把米下锅里以后,不是变成拳头就是化成血,有时还变成蔓青菜。过了不久,裴楷就死了。

----------------------------------------

卫瓘

卫瓘家人炊,饭堕地,悉化为螺,出足而行。寻为贾后所诛。(出《五行记》)

【译文】

卫瓘家里人作饭,饭洒在地上立刻变成了田螺,而且伸出脚来爬行。过了不久,他就被贾后杀了。

----------------------------------------

贾谧

贾谧字长渊,元康九年六月,夜暴雷电。谧斋柱陷,压毁床帐。飘风吹其服,上天数百丈,久乃下。(出《异苑》)

【译文】

贾谧字长渊。晋惠帝元康九年六月的一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雷电交加。贾谧家里屋中的柱子坍倒,把床帐都砸坏了,狂风把他的衣服吹到几百丈高的天空,过了很久才落下来。

----------------------------------------

刘峤

永嘉末,有刘峤居晋陵。其兄早亡,嫂寡居。夜,嫂与婢在堂中眠,二更中,婢("婢"原作"嫂",据明抄本改。)忽大哭,走往其房。云:"嫂屋中及壁上,奇怪不可看。"刘峤便持刀然火,将妇至。见四壁上如人面,张目吐舌,或虎或龙,千变万形。视其面长丈余,嫂即亡。(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晋怀帝永嘉年末,有个叫刘峤的人住在晋陵,他的哥哥早年死了,嫂子寡居。一天夜晚,嫂子和婢女在堂屋里睡觉,二更时分,婢女忽然大哭着跑到刘峤屋里,说他嫂子屋里和墙上有可怕的怪物。刘峤点上灯拿着刀跟着丫环来到嫂子屋里,只见四面墙上都有人脸,瞪眼吐舌,一会又出现了龙虎,不断变化。看那面孔都有一丈多长。嫂子马上就死了。

----------------------------------------

王敦

元帝时,王敦在于武昌。铃下仪杖生花,如莲花,五六日而萎落。干宝曰:"荣华之盛,如狂花之不可久也。"敦以逆命自死,加戮其尸焉。(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东晋元帝时,王敦在武昌作官。有一天,发现大门前的仪杖上长出花来,形状像荷花,过了五六天凋谢了。干宝说,"这就像富贵荣华都像盛开的花一样不会永不衰落。"果然,后来王敦因违抗圣命自杀,还被皇帝派人用刀砍碎了尸体。

----------------------------------------

王献

王献失镜,镜在罂中,罂才数寸,而镜尺余。以问郭璞,曰:"此乃邪魅所为。"使烧车辖以拟镜,镜即出焉。(出《搜神记》)

【译文】

王献的镜子丢了,后来发现镜子在酒瓮里。瓮口才有几寸,而镜子一尺多大。王献问郭璞这是怎么回事,郭璞说,"这是妖怪干的。"让王献烧了车轴上的铜闩做成一面铜镜,掉在瓮里的镜子自己就出来了。

----------------------------------------

刘宠

东阳刘宠字道弘,居姑熟。每夜,门庭自有血数斗,不知所从来,如此三四日。后宠为折冲将将军,见遣北征,将行而炊饭尽变为虫,其家蒸炒亦为虫,火愈猛而虫愈壮。宠遂北征,军败于檀丘,为徐龛之所杀。(出《搜神记》)

【译文】

东阳县有个刘宠,字道弘,住在姑塾(今江苏吴县)。每天夜里他家门口都有好几斗鲜血,不知从何而来。这样连续过了三四天。后来刘宠当了折冲将军,被派到北方打仗。军队要开拔时,军营中作好的饭都变成了虫子,他家人作的饭炒的菜也变成虫子,火越旺虫子长得越大。刘宠北征中,在檀丘被打败,被徐龛之杀死。

----------------------------------------

桓温府参军

穆帝末年,桓温府参军夜坐,忽见屋梁上有伏兔,张目切齿向之,兔来转近。以刀砟之,见正中兔,而实及伤膝流血。复以刀重砟,又还自伤。幸刀不利,不至于死。(出《幽明录》)

【译文】

晋穆帝末年,大司马桓温的公府中有个参军官夜里值班,忽然看见屋梁上趴着一只兔子,对他瞪着眼睛磨牙发狠。那兔子渐渐爬近了参军,参军举刀砍去,明明看见砍中了兔子,却把自己的膝盖砍伤血流不止。参军又举刀再砍,还是砍伤自己。幸亏刀不快,没能把自己砍死。

----------------------------------------

郭氏

毕修之外祖母郭氏,尝夜独寝,唤婢,应而不至。郭屡唤犹尔。后闻蹋床声甚重,郭厉声呵婢,又应诺诺不至。俄见屏风上有一面。如方相,两目如升,光明一屋。手中如簸箕,指长数寸。又挺动其耳目。郭氏道精进,一心至念,凡物乃去。久之,婢辈悉来,云:"向欲应,如有物镇压之者,体轻便来。"(出《幽明录》)

【译文】

毕修的外祖母郭氏有一次夜晚独自睡在屋里,她召唤婢女,不见婢女来。郭氏又喊了几声,还是如此。就听见有很重的脚踏床板的声音,郭氏大声呵斥,婢女只是应声而不来。这时她突然看见屏风上有一个大脸,好像是民间送丧时举的方相神,两眼像升那么大,目光照得屋里通亮,手像簸箕,手指好几寸长,还不时地扇动耳朵眨巴眼睛。郭氏向来修炼道术,这时心中专注的默念道经,那怪物就消失了。不久婢女来说,"我刚才就想起来侍护你,但觉得有个很重的东西压着我。现在身子轻爽了我才来了。"

太平广记
李昉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卷第九十 异僧四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卷第一百 释证二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卷第一百十 报应九(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卷第一百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 文章三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乐一卷第二百四 乐二卷第二百五 乐三卷第二百六 书一卷第二百七 书二卷第二百八 书三卷第二百九 书四卷第二百十 画一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卷第三百 神十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卷第三百十七 鬼二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卷第三百一十九 鬼四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卷第三百五十四 鬼三十九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卷第四百 宝一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卷第四百二 宝三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卷第四百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卷第四百十三 草木八卷第四百十四 草木九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卷第四百十六 草木十一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卷第四百三十三 虎八卷第四百三十四 畜兽一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兽二卷第四百三十六 畜兽三卷第四百三十七 畜兽四卷第四百三十八 畜兽五卷第四百三十九 畜兽六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卷第四百七十 水族七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第四百七十七 昆虫五第四百七十八 昆虫六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