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上一章

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

孔雀

交趾 罗州 王轩 燕

汉燕 胡燕 千岁燕 晋瑞 元道康 范质

鹧鸪

飞数 飞南向 吴楚鹧鸪

鹊(鸽附)

知太岁 张 颢 条支国 黎景逸 张昌期 崔圆妻 乾陵 鸽信 鸡

陈仓宝鸡 楚鸡 卫女 长鸣鸡 沉鸣鸡 孙休 吴清 广州刺史

祝鸡公 朱综 代郡亭 高嶷 天后 卫镐 合肥富人

----------------------------------------

孔雀

交趾

交趾郡人多养孔雀,或遗人以充口腹,或杀之以为脯腊。人又养其雏为媒,旁施网罟,捕野孔雀。伺其飞下,则牵网横掩之,采其金翠毛,装为扇拂。或全株,生截其尾,以为方物。云,生取则金翠之色不减耳。(出《岭表录异》)

【译文】

交趾郡人大多饲养孔雀,或是送给别人吃肉,或是杀了做成肉脯。还有的人饲养小孔雀做诱饵,在旁边安好网,捕捉野孔雀。等野孔雀飞下地时就牵动网绳将孔雀罩住,然后拔取孔雀身上金翠色的羽毛,制造成拂尘的扇子。有时要完整的羽毛,就活着截断孔雀的尾巴,当作土特产品,还说:“活着取毛,毛上的金翠色一点不变。”

----------------------------------------

罗州

罗州山中多孔雀,群飞者数十为偶。雌者尾短,无金翠。雄者生三年,有小尾,五年成大尾。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复凋,与花萼相荣衰。然自喜其尾而甚妬,凡欲山栖,必先择有置尾之地,然后止焉。南人生捕者,候甚雨,往擒之,尾沾而重,不能高翔,人虽至。且爱其尾,恐人所伤,不复骞翔也。虽驯养颇久,见美妇人好衣裳与童子丝服者,必逐而啄之。芳时媚景,闻管弦笙歌,必舒张翅尾,盼睇而舞,若有意焉。山谷夷民烹而食之,味如鹅,解百毒。人食其肉,饮药不能愈病。其血与其首,解大毒。南人得其卵,使鸡伏之即成。其脚稍屈,其鸣若曰“都护”。土人取其尾者,持刀于丛篁可隐之处自蔽,伺过,急断其尾,若不即断,回首一顾,金翠无复光彩。(出《纪闻》)

【译文】

罗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几十只为一群在一起飞翔。雌孔雀尾巴短,也没有金翠色,雄孔雀出生三年,开始长出小尾巴,五年长成大尾巴。立春时尾羽开始生长,三四个月后又凋落了,和花朵同时繁荣和凋谢。孔雀喜爱自己的尾羽并且非常忌妒,凡是想在山林里休息,一定要先选择好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栖息在那里,南方人要捕捉活孔雀,要等到下大雨的时候才去,这时孔雀的尾巴上沾上雨水变得很沉重,不能高飞。虽然有人走近,但是因为它太爱自己的尾巴,恐怕被人损坏,就不再飞翔了。孔雀即使是驯养了很久,但是如果看见了漂亮女人穿着好看衣服和穿鲜艳丝绸衣服的小孩,也一定要追上去啄她们。如果遇到美好的天气,美丽的景色,听到管弦乐器演奏的曲调,一定要舒展开翅膀和尾巴,目光流转地跳舞,好象是很有情意的样子。住在山谷里的少数民族把孔雀煮熟了吃,味道象鹅肉一样,能解百毒。人要是吃了孔雀肉,吃药就没有治病的效验了。孔雀的血和头,能解巨毒。南方人得到孔雀蛋,让鸡孵化就可以了。孔雀的脚稍稍弯曲,它的叫声象是在说:“都护”。当地的土人想得到孔雀尾羽,就拿着刀在丛竹中隐蔽,等孔雀经过时,赶快砍断它的尾巴,如果不能立即砍断,孔雀回头看上一眼,尾羽就会失去金翠的颜色和光彩。

----------------------------------------

王轩

卢肇住在京南海,见从事王轩有孔雀。一日奴来告曰:“蛇盘孔雀,且毒死矣。”轩令救之,其走卒笑而不救,轩怒,卒云:“蛇与孔雀偶。”(出《纪闻》)

【译文】

卢肇住在京城南海,看见从事王轩有只孔雀。有一天,仆人来告诉说:“蛇盘住孔雀,快要毒死孔雀了。”王轩让兵丁快去救孔雀,他的手下笑着却不去救,王轩生气了,手下人说:“蛇与孔雀在交配。”

----------------------------------------

汉燕

蓐泥为窠,声多稍小者汉燕。陶胜力注《本草》云,紫胸轻小者是越燕,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其作巢喜长,越燕不入药用。越与汉,亦小差耳。(出《世说》)

  【译文】

用草和泥做巢,叫声频繁体形较小的燕子是汉燕。陶胜力注《本草》说:胸前是紫色,重量轻体形小的是越燕。胸前有黑斑点,叫声宏亮的是胡燕,胡燕做巢喜欢做长形的巢。越燕不能做药用。越燕和汉燕,也只不过是稍有差别罢了。

----------------------------------------

胡燕

凡狐白貂鼠之类,燕见之则毛脱,或燕蛰于水底。旧说燕不入室,取桐为男女各一,投井中,燕必来。胸斑黑声大,名胡燕,其窠有容匹素者。(出《酉阳杂俎》)

【译文】

凡是狐狸和白貂鼠一类的动物,燕子看见它们羽毛就脱落了,藏伏多水的泥洞中。传说燕子如果不进屋里,取桐木来雕刻成男女各一人扔到井里,燕子一定进屋。胸前有黑色斑点叫声宏亮的,名叫胡燕,它的巢有的能放下一匹生绢。

----------------------------------------

千岁燕

齐鲁之间,谓燕为乙,作巢避戊己。《玄中记》云,千岁之燕户北向。《述异要》云,五百岁燕生胡髯。(出《酉阳杂俎》)

【译文】

齐鲁那个地方的人把燕叫做乙。燕子做巢躲避戊日己日。《玄中记》中说:千年燕子的巢口向北开。《述异要》中说:五百年的燕子长胡须。

----------------------------------------

晋瑞

魏禅晋岁,北阙下有白光如鸟雀之状,时有飞翔去来。有司即闻奏,帝使罗者张之,得一白燕,以为神物,以金为笼,致于宫内,旬日不知所在。论者云:“金德之瑞。”昔师旷时,有白燕来巢,检瑞应图,果如所论。师旷,晋人也,古今之议相符焉。(出《拾遗录》)

【译文】

魏把帝位禅让给晋的那一年,京城北面的城楼下有白光象是鸟雀的形状,经常地飞来飞去。官署将这件事报告给皇上,皇上派人用网去捉,结果捉到一只白燕,认为是神物,用金丝做了个笼子,放在皇宫内,十天之后白燕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评论说:“这是兴盛繁荣的好兆头,从前师旷的时候,就有白燕来筑巢,考察这个祥瑞现象,正应验了图谶上的话。”果然就象这个人说的一样。师旷是晋人也罢,古代和今天的议论是相符合的。

----------------------------------------

元道康

后魏元道康字景怡,居林虑山,云栖幽谷,静掩衡茅,不下人间,逾二十载。服饵芝木,以娱其志。高欢为丞相,前后三辟不就。道康以时方乱,不欲应之。至高洋,又征,亦不起。道康书斋常有双燕为巢,岁岁未尝不至。道康以连征不去,又(“又”原作“有”,据明抄本改。)惧见祸,(“祸”原作“抑”,据明抄本改。)不觉嗟咨。是夕,秋月朗然,清风飒至。道康向月微思,忽闻燕呼康字云:“景怡,卿本澹然为乐,今何愁思之深耶?”道康惊异,乃知是燕。又曰:“景怡景怡,乐以终身。”康曰:“尔为禽而语,何巢我屋?”燕曰:“我为上帝所罪,暂为禽耳。以卿盛德,故来相依。”道康曰:“我忘利,不售人间,所以闭关服道,宁昌其德,为卿所谓?”燕曰:“海内栖隐,尽名誉耳。独卿知道,卓然嚣外,所以神祇敬属,万灵归德。”燕曰:“我来日昼时,往前溪相报。”道康乃策杖南溪,以伺其至。及昼,见二燕自北岭飞来而投涧下,一化为青衣童子,一化为青衣女子。前来谓道康曰:“今我便归,以卿相命,故来此化。然无以留别,卿有隐志,幽阴见嘉,卿之寿更四十岁,以此相报。”言讫,复为双燕飞去,不知所往。时道康已年四十,后果终八十一。

【译文】

后魏有人叫元道康,字景怡,隐居在林虑山。云雾笼罩着幽深的山谷,静静地掩闭着横木为门的茅草屋,他从不下山到尘世中去,一直过了二十多年。他服用灵芝仙草,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和志向。高欢做了丞相,前后三次来请他出山做官他都没有去,元道康认为那时正要发生动乱,不想答应他。等到高洋做了丞相,又来请他出山,他仍然没有去。元道康的书房里有一对燕子,每年都飞来筑巢的。元道康因为朝廷连年征召自己都没有去,害怕引来灾祸,不觉地暗自叹气。这天晚上,秋月朗朗地照着,清风一阵阵吹来,元道康面向明月思索,忽然听到燕子招呼元道康的字说:“景怡,你本来心情淡泊,自得其乐,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忧愁和思虑呢?”元道康很惊奇,这才知道是燕子在说话。燕子又说:“景怡景怡,要一辈子快乐。”元道康说:“你是禽鸟却会说话,为什么在我的屋里筑巢?”燕子说:“我被上帝责罚,暂时做禽鸟了。因为你道德高尚,所以才来依附于你。”元道康说:“我忘却名利,不愿步入尘世,所以才关上门学习道家学说,发扬光大道家学说,就象你所说的那样。”燕子说:“天下隐居的人,全是沽名钓誉的人。只有你真正懂得道法,卓然独立尘世之外。所以神灵尊敬你、关注你,千万种生灵都佩服于你的德行。”燕子接着又说:“我明日天亮时,到前面的溪水边有话对你说。”元道康便拄着木杖到南面的溪水边去等候燕子,等到天亮,看见两只燕子从北面的山岭飞来落到山涧下面。一只变成一个穿黑衣的男童,一只变成一个穿黑衣的少女,走上前来对元道康说:“今天我们就要回天上去了,为了给你预测命运,所以才到这里来点化你,否则就没有什么留作纪念的了。你有隐居的志向,神灵都给予好评,你的寿命还有四十岁,就以此来作为对你的报答吧。”说完,又变成一对燕子飞走了,不知道哪里去了。这时元道康已经四十岁了,后来果然八十一岁才死去。

----------------------------------------

范质

汉户部侍郎范质言,尝有燕巢于舍下,育数雏,已哺食矣。其雌者为猫所搏食之,雄者啁啾,久之方去。即时又与一燕为匹而至,哺雏如故。不数日,诸雏相次堕地,宛转而僵。儿童剖腹视之,则有蒺藜子在嗉中,盖为继偶者所害。(出《玉堂闲话》)

【译文】

汉代户部侍郎范质说,曾经有一对燕子在他家的屋下筑巢,养育了几只雏燕,已经进入哺育喂食阶段。那只雌燕被猫捉住吃了,雄燕鸣叫着很久才飞走,不多时又和另一只雌燕配成一对回来了,还象从前一样地哺育雏燕。不几天,所有的雏燕一个接一个地掉到地上,辗转着死去。儿童剖开雏燕的肚子观察发现有蒺藜子在雏燕的胃里,都是被燕子后来的配偶给害死的。

----------------------------------------

鹧鸪

飞数

鹧鸪飞数逐月,如正月,一飞而止于窠中,不复起矣。十二月十二起,最难采,南人设网取之。(出《酉阳杂俎》)

【译文】

鹧鸪飞翔的次数随着月份而变化。如果是正月,飞一次后就呆在巢中,不再起飞了。十二月十二日开始,最难捕捉,南方人就张网捕捉鹧鸪。

----------------------------------------

飞南向

鹧鸪似雌雉,飞但南,不向北。杨孚《交州异物志》云:“鸟像雌雉,名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徂。”(出《旷志》,明抄本作出《广记》)

【译文】

鹧鸪的样子象雌野鸡,只向南飞,不向北飞。杨孚的《交州异物志》中说:“有一种鸟象雌野鸡,名叫鹧鸪。它心里只是想着南方,不愿意朝北方走。”

----------------------------------------

吴楚鹧鸪

鹧鸪,吴楚之野悉有。岭南偏多此鸟。肉白而脆,远胜鸡雉。能解冶葛并菌毒,臆前有白圆点,背上间紫赤毛。其大如野鸡,多对啼。《南越志》云:“鹧鸪虽东西回翔,然开翅之始,必先南翥。其鸣自呼‘社(明抄本“社”作“杜”)薄州。’”又《本草》云:“自呼‘鉤輈格磔。’”李群玉《山行闻鹧鸪》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鉤輈格磔声。”(出《岭南录异》)

【译文】

吴楚一带都有鹧鸪的踪迹,然而岭南最多。鹧鸪的肉白而且脆嫩,远远超过家鸡和野鸡的味道,并且能化解和治疗葛草和菌类中毒。鹧鸪胸前有白色圆点,背上间隔生长着紫色和红色的羽毛。它的大小象野鸡,大多数喜对面鸣叫。《南越志》上说:“鹧鸪鸟虽然东西来回地飞翔,可是刚展翅起飞的时候,一定先向南飞。鹧鸪鸣叫的声音似乎是在呼唤‘社薄州’”。另外《本草》上说:“鹧鸪鸟常常自己呼叫‘鉤輈格磔’”。李群玉的《山行闻鹧鸪》诗中说:“刚刚穿过艰难曲折的山路,又听见鹧鸪鸟‘鉤輈格磔’的叫声。”

----------------------------------------

鹊知太岁

鹊知太岁之所在,《博物志》云:“鹊窠背太岁。”此非才智,任自然尔。《淮南子》曰:“鹊识岁多风,去(去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乔木,巢傍枝。”(出《说文》)

又 鹊构窠,取在树杪枝,不取堕地者,又缠枝受卵。端午日午时,焚其巢,灸病者,疾立愈。(出《酉阳杂俎》)

【译文】

喜鹊知道太岁星所在的方向,《博物志》上说:“鹊巢背着太岁星。”这不是因为喜鹊有智慧,而是靠喜鹊天生的本能。《淮南子》上说:“喜鹊知道哪一年风大,就离开高大的乔木,去到傍出的树枝上筑巢。”

喜鹊建巢,常选取树梢上的细枝,不取落在地上的干枝,然后缠起树枝做巢下蛋。端午节这一天的中午,火烧喜鹊的巢,用来给病人烧炙治病,病立刻就全好。

----------------------------------------

张颢

常山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稍下堕地,民拾取,即化为一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颢后官至太尉,后议郎汝南樊行夷校书东观,上表言:“尧舜之时,尝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应复。”

【译文】

常山的张颢是梁国的丞相。有一天雨过天晴,有一只象山鹊的鸟坠落到地下,被一个老百姓拾起来以后变成一块圆圆的石头。张颢砸破石头,得到一金印,上面的文字是:“忠孝侯印”。张颢把这件事报告给皇上,金印被收藏在宫内册府里。张颢后来官至太尉。议郎汝南人樊行夷在东观书府校对书稿,给皇上上书说:“尧舜的时候,曾经设过忠孝侯个官职,现在上天降下这颗金印,应该重设这个官职。”

----------------------------------------

条支国

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有来进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言。其国太平,鳷鹊群翔。昔汉武时,四夷宾服,有致此鹊,驯善。有吉乐事,则鼓翼翔鸣。按庄周云:“雕陵之鹊,盖其类也。”(出《拾遗记》)

【译文】

东汉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派人来进献不平常的吉祥物,有一只鸟名鳷鹊,身高七尺,能听懂人说的话。哪个国家太平,就会有鳷鹊成群地飞翔。从前汉武帝时,四边的少数民族归顺,有的国家就奉献过这种鳷鹊,驯养得很好,要是有了吉祥快乐的事,它就振动双翅一边飞翔一边鸣叫。按,庄子说的,“雕陵之鹊”,就是指的这种鸟。

----------------------------------------

黎景逸

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餧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以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三日而赦果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太宗贞观末年,南康的黎景逸住在空青山上,有喜鹊在他住的地方附近筑巢,他每天用饭喂喜鹊。后来,他的邻居中有个丢了布的人,诬告黎景逸偷布,黎景逸被关押在南康的监狱中。一个多月的时间,黎景逸都没有承认偷布,官府正准备刑讯。那只喜鹊停在狱楼上,向着黎景逸显示出很欢喜的样子,似乎是在向他传递话语。当天就有人传言说要有大赦,官府问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说:“路上遇到一个穿黑色衣服白色领子的人所说的。”三日后大赦的公文果然传到,黎景逸被放还归山,这才知道黑衣白领的人,就是喜鹊去传的话。

----------------------------------------

张昌期

汝州刺史张昌期,易之弟也,恃宠骄贵,酷暴群僚。梁县有人白云,有白鹊见。昌期令司户杨楚玉捕之,部人有鹞子七十笼矣,以蜡涂爪。至林见白鹊,有群鹊随之,见鹞迸散,唯白者存焉。鹞竦身取之,一无损伤,而笼送之。昌期笑曰:“此鹊赎君命也。”玉叩头曰:“此天活玉,不然,投河赴海,不敢见公。”拜谢而去。(出《朝野佥载》)

【译文】

汝州刺史张昌期,是张易之的弟弟。他依仗哥哥的权势而骄横自大,对待同事也残酷暴虐。梁县有人对他说,有白喜鹊出现。张昌期就命令司户杨楚玉捕捉。杨楚玉的部下有七十笼雀鹰,他们用蜡涂到雀鹰的爪子上;到了树林里以后,看见有一只白喜鹊在前边飞,还有一群喜鹊跟着在这只喜鹊后边飞,看见鹞子以后都飞散了,只有白鹊还在。鹞子去捉白喜鹊,白鹊一点也没受到损伤。用笼子装着白喜鹊送给张昌期,张昌期笑着说:“这只白喜鹊赎了你一条命。”杨楚玉磕头说:“这是上天让我活着,不然的话,就是去投河跳海,也不敢来见您。”

----------------------------------------

崔圆妻

鹊窠中必有栋。崔圆相公妻在家时,与姊妹于后园见一鹊构窠,共衔一木,大如笔管,长尺余,安窠中,众悉不见。俗言见鹊上梁必贵。(出《酉阳杂俎》)

【译文】

喜鹊的巢里一定有一根“栋梁”。崔圆丞相的妻子在家的时候,和姐妹们在后园看见一对喜鹊在筑巢。两只喜鹊共同衔着一根木棍,粗细象笔管一样,长短有一尺多,安放到巢中,而别的人都没有看见。俗话说,看见喜鹊上梁的人一定尊贵。

----------------------------------------

乾陵

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之尊殿,有双鹊衔柴及泥,补葺隙坏十五处。宰臣表贺之。(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朝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的殿楼上,有一对喜鹊鸟衔着木柴棍和泥,修补殿楼上的裂缝和损坏的地方十五处。辅政大臣给皇上上书祝贺这件事。

----------------------------------------

鸽信

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出《酉阳杂俎》)

【译文】

大理丞郑复礼说,波斯人的船上大多都养着鸽子,鸽子能飞行数千里,过一段时间就放一只鸽子回家,当做是一封平安的家信。

----------------------------------------

陈仓宝鸡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曰:“此为媪述,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之,逐二童子,二童化为雉,飞入于林。陈仓人告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立祠,名陈宝。雄者飞南集,今南阳雉飞县,即其地也。(出《列异传》)

【译文】

秦穆公的时候,陈仓人挖地得到一个动物,象羊又不是羊,象猪又不是猪,便牵着它准备去献给秦穆公。路上遇到两个童子对他说:“这个动物叫媪述。经常生活在地下,吃死人的脑子,如果想要杀它,可以用柏树枝插进它的头里。”媪述说:“这两个童子名叫鸡宝,如果捉到雄的,就能做国王,捉到雌的,就能够做伯爵。”陈仓人就舍掉媪述,去追赶两个童子。两个童子变成野鸡,飞进树林。陈仓人把事情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就派人进行大规模地捕猎,果然捉到了那只雌的,雌的又变成石头,被放到汧山和渭水之间。等到秦文公时为它建祠堂,把那块石头叫做“陈宝”。那只雄鸡飞到南集,现在南阳的雉飞县,就是那只雄鸡停留的地方。

----------------------------------------

楚鸡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出《笑林》)

【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挑着山鸡,在路上遇到有人问他:“这是什么鸟?”他欺骗那人说:“是凤凰。”那人说:“我听说有凤凰已经很久了,现在才算真正看见了,你卖吗?”回答说:“卖。”于是路人出价千金,挑担人不同意,要求加倍出钱,这才把山鸡卖给了路人。路人正准备把它献给楚王时,过了一宿鸟就死了,路人不去可惜花掉的那些钱,只恨不能把鸟献给楚王。人们传说着这件事,全都认为那是只真正的凤凰,因而路人才要把它献给楚王。事情传到楚王的耳朵里,楚王为路人想把凤凰献给自己行为所感动,便把路人叫来厚厚地赏赐了路人,超过买鸟时所花的钱数的十倍。

----------------------------------------

卫女

《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赴(“赴”原作“当”,据明抄本改。)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有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卒,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授琴作操,故曰《雉朝飞》。(出杨雄《琴清英》)

【译文】

《雉朝飞》琴曲,是卫女的女师傅创作的。卫侯的女儿嫁给齐国的太子,走到半路上听说太子死了,就问师傅说:“怎么办呢?”师傅说:“暂且去参加丧礼。”丧礼结束后,卫女不肯再回娘家,一直到死。师傅后悔这件事,拿过来卫女生前使用的琴,在卫女的坟前弹了起来。忽然有两只野雉一起从坟墓里飞出来。师傅抚摸着雌雉说:“你果然变成雉鸟了吗?”话未说完,两只雉鸟一起飞起来,一会儿就不见了。师傅很悲痛,弹着琴创作了一支乐曲,所以叫《雉朝飞》曲。

----------------------------------------

长鸣鸡

汉成帝时,交趾越隽献长鸣鸡伺晨鸡,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长鸣一食顷不绝,长距善斗。(出《西京杂记》)

【译文】

汉成帝的时候,交趾的越隽贡献了一只能长鸣报晓的司晨鸡。成帝立即命令人用滴漏计时器来验证,司晨鸡鸣叫的时刻和计时器的刻度一点不差。司晨鸡鸣叫起来能连续一顿饭的时间不停歇。这种鸡的脚爪很长,善于搏斗。

----------------------------------------

沉鸣鸡

建安三年,胥图献沉鸣石鸡,色如丹,大如燕。常在地中,应时而鸣,声能远彻。其国闻其鸣,乃杀牲以祀之。当声处掘地,得此鸡。若天下平,翔飞颉颃,以为嘉瑞,亦谓宝鸡。其国无鸡,人听地中,以候晷刻。道师云:“昔仙人相君采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鸡,舂碎为药。服者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昔汉武宝鼎元年,四方贡珍怪,有琥珀燕,置之静室,自然鸣翔,此之类也。《洛书》云:“胥图之宝,土德之征。大魏嘉瑞焉。”(出王子年《拾遗记》)

【译文】

建安三年,胥图国贡献沉鸣石鸡,红色,大小象燕子一样。石鸡经常生活在地下,按时鸣叫,叫声能清楚地传到很远的地方。胥图国的人听到了石鸡的叫声,就杀牲畜祭祀它。在它发出叫声的地方挖地,就得到这只鸡。如果天下太平,石鸡就上下翻飞,人们把这种现象当成祥瑞,所以又把这种鸡叫作宝鸡。胥图国没有普通的鸡,人们听地下石鸡的鸣叫,来计算时间。有个道士说:“从前仙人相君去采石料,入洞穴几里深,得到了红色石鸡。捣碎了做药,服了能使人加强声音和气息,在先天的寿数之后才死去。”从前汉武帝宝鼎元年,四方国家都来贡献珍奇的宝物,其中有个琥珀燕,把它放在一间静室里,会自然地鸣叫飞翔,就是沉鸣石鸡这一类的珍奇宝物。《洛书》上说:“胥图国的宝物,乃是土德的象征。这正是大魏国的祥瑞之兆。”

----------------------------------------

孙休

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往夕返。群臣莫不上谏曰:“此小物,何足甚耽?”答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之所以好也。”(出《语林》)

【译文】

孙休喜好射猎雉鸡,到了适合打猎的季节他就早晨出去晚上才返回。大臣们没有不提意见劝阻的,他们说:“这是小动物,为什么那么爱好呢?”孙休回答说:“它虽然是小动物,耿直刚正却超过了人,所以我才喜欢它。”

----------------------------------------

吴清

徐州民吴清,以太元五年被差为征。民杀鸡求福,煮鸡头在盘中,忽然而鸣,其声甚长。后破贼帅邵宝,宝临阵战死。其时僵尸狼藉,莫之能识。清见一人著白袍,疑是主帅,遂取以闻。推校之,乃是宝首。清以功拜清河太守,越自什伍,遽升荣位。鸡之妖,更为吉祥。(出《甄异记》)

【译文】

徐州的百姓吴清,在吴国太元五年被派遣出征。吴清杀鸡祈求赐福,煮熟的鸡头在盘子里,忽然鸣叫起来,叫声悠长。后来打败了贼兵主帅邵宝,邵宝战死在沙场上。沙场上僵硬的尸体乱七八糟,没有人能识别。吴清看见一具尸体穿着白袍,怀疑是主帅,就搬过尸体来研究推断,那鸡头也正是邵宝首级之征。吴清因此功被任命为清河太守。从士兵越级提升,一下子就登上了高贵荣耀的位子。鸡表现出的妖异现象,更是吉祥的征兆。

----------------------------------------

广州刺史

广州刺史丧还,其大儿安吉,元嘉三年病死,第二儿,四年复病死。或教以一雄鸡置棺中,此鸡每至天欲晓,辄在棺里鸣三声,甚悲彻,不异栖中鸣,一月日后,不复闻声。(出《齐谐记》)

【译文】

广州刺史死后被运回故乡。他的大儿子安吉在南朝元嘉三年得病死了,第二个儿子元嘉四年又得病死了。有人让把一只公鸡放在棺材里避灾,这只鸡每天天要亮时,都在棺材里叫三声,叫得很悲惨,同在鸡窝里叫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一个月以后,也听不到这只鸡的叫声了。

----------------------------------------

祝鸡公

祝鸡公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皆有名字,千余头。暮栖树下,昼放散之。欲取呼名,即种别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池鱼。后登吴山,鸡雀数百,常出其旁。(出《列仙传》)

【译文】

祝鸡公是洛阳人,住在尸乡的北山下。他养了一百多年的鸡,养的鸡全都有个名字,一共有一千多只。晚上鸡就睡在树下,白天就散放着。他呼唤哪一只鸡的名字,哪一只鸡就自动来到他的身边。他卖大鸡和鸡蛋,得到一千多万贯钱。就放好钱来到吴国,又开始干起用池塘养鱼。后来他攀登吴山,经常有几百只鸡和雀出现在他的身边。

----------------------------------------

朱综

临淮朱综遭母难,恒外处住。内有病,因见前妇。(“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妇曰:“丧礼之重,不烦数还。”综曰:“自荼毒已来,何时至内?”妇云:“君来多矣。”综知是魅,敕妇婢,候来,便即闭户执之。及来,登往赴视,此物不得去,遽变老白雄鸡。推问是家鸡,杀之遂绝。(出刘义庆《幽明录》)

【译文】

临淮朱综的母亲去世了,长期在外面居住守丧。听说妻子病了,于是回去看望妻子。妻子说:“丧礼是大事,不要经常回来了。”朱综说:“自从母亲去世,我什么时候到内室去过?”妻说:“你来的次数很多啊。”朱综知道是妖魅作怪。就命令妻子的婢女等到他来时,就立即关上门窗捉拿。等到那装扮成他的怪物来了,朱综立刻前去探视捉拿,这个怪动无法离开,马上变成一只白色的老公鸡。一追问原来是家养的鸡,杀了鸡以后再没有怪事发生。

----------------------------------------

代郡亭

代郡界中一亭,作怪不可止。有诸生壮勇者,暮行,欲止亭宿,亭吏止之。诸生曰:“我自能消此。”乃住宿食。夜诸生前坐,出一手,吹五孔笛,诸生笑谓鬼曰:“汝止(“止”原作“上”,据明抄本改。)有一手,那得遍笛,我为汝吹来。”鬼云:“卿为我少指耶?”乃复引手,即有数十指出,诸生知其可击,因拔剑砍之,得老雄鸡。(出《幽明录》)

【译文】

代郡的边界处有一座供行人住宿吃饭的亭站,经常有妖精作怪。有一个姓诸的书生,很勇敢傍晚走路,想在亭站中住宿,官吏制止他,他说:“我自己能消除灾祸。”于是便住下来吃饭休息。夜里书生坐在前厅,这时,出现了一只手,吹着一支五个孔的笛子。书生笑着对鬼说:“你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按住所有的笛孔,我替你吹吧。”鬼说:“你以为我手指少吗?”于是又伸出手来,竟有几十个手指。书生知道可以攻击鬼了,于是就拔出剑来砍去,结果砍死的是一只老雄鸡。

----------------------------------------

高嶷

唐渤海高嶷巨富,忽患月余日,帖然而卒,心上仍暖,经日而苏。云,有一白衣人,眇目,把牒冥司,讼杀其妻子。嶷对元不识此老人,冥官云:“君命未尽,且放归。”遂悟白衣人乃是家中老瞎麻鸡也,令射杀,魅遂绝。

【译文】

唐代渤海的高嶷非常富有,忽然得了一个多月的病就安然地死去了。但他死去后心口上还温暖,过了几天又苏醒过来。他说:“有一个穿白衣服瞎了一只眼的人,拿着状子到阴司去告我,说我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高嶷申辩说从来就不认识这个老人,冥府的官员说:‘你的寿命未尽,放你回阳间去吧。’”他明白了那个白衣人就是家中瞎了一只眼的白公鸡,便让人杀死了这只鸡,怪异的事也没有了。

----------------------------------------

天后

唐文明已后,天下诸州,进雌鸡变为雄者甚多,或半已化,半未化,乃则天正位之兆。

【译文】

唐代中宗文明年代之后,天下各个州贡献的母鸡变成公鸡的很多。有的已经变化了一半,还有一半没变。这是武则天要正式登基做皇帝的预兆。

----------------------------------------

卫镐

卫镐为县官,下县,至里人王幸在家,方假寐,梦一乌衣妇人引十数小儿,著黄衣,咸言乞命,叩头再三,斯须又至。镐甚恶其事,遂催食欲前。适镐所亲者报曰:“王幸在家穷,无物设馔,有一鸡,见抱儿,已得十余日,将欲杀之。”镐方悟,乌衣妇人果乌鸡也,遂命解放。是夜复梦,感欣然而去。(并出《朝野佥载》)

【译文】

卫镐当县令时下乡去,到了里正王幸在家。他打了个盹,梦见一个穿黑衣服的妇人领着十多个穿黄色衣裳的小孩,都说请饶命,再三磕头,过了一会又来一次。卫镐醒了后心中很烦,就催着快点吃饭。同卫镐关系好的人报告说,王幸在家穷,没有什么菜,养了一只鸡正在孵蛋,已经十多天了,王幸在想把这只鸡杀了。卫镐这才明白,黑衣妇人就是这只黑母鸡,就告诉不要杀。这天夜里他又做了一个梦,黑母鸡十分感谢他,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

合肥富人

合肥有富人刘某,好食鸡,每杀鸡,必先刖双足,置木柜中,血沥尽力,乃烹,以为去腥气。某后病,生疮于鬓,既愈,复生小鸡足于疮瘢中。每巾栉,必伤其足,伤即流血被面,痛楚竟日。如是积岁,无日不伤,竟以是卒。(出《稽神录》)

【译文】

合肥有个姓刘的富人,喜欢吃鸡。每次杀鸡时,一定要先砍去鸡的双脚,放在木柜子里,等到血流光了,力气也没有了,才煮着吃,认为这样能解除腥气。刘某后来生了病,在鬓角处生了个疮,疮治好后,又在疮瘢的地方长出一只小鸡爪。每次洗脸梳头,一定会碰伤那只鸡爪而血流满面,疼痛一整天。象这样过了一年,没有一天不受伤流血,竟因此而死去。

太平广记
李昉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神仙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术一卷第七十二 道术二卷第七十三 道术三卷第七十四 道术四卷第七十五 道术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异人一卷第八十二 异人二卷第八十三 异人三卷第八十四 异人四卷第八十五 异人五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卷第八十七 异僧一卷第八十八 异僧二卷第八十九 异僧三卷第九十 异僧四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卷第九十四 异僧八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卷第一百 释证二卷第一百一 释证三卷第一百二 报应一(金刚经)卷第一百三 报应二(金刚经)卷第一百四 报应三(金刚经)卷第一百五 报应四(金刚经)卷第一百六 报应五(金刚经)卷第一百七 报应六(金刚经)卷第一百八 报应七(金刚经)卷第一百九 报应八(法华经)卷第一百十 报应九(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一 报应十(观音经)卷第一百十二 报应十一(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三 报应十二(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四 报应十三(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五 报应十四(崇经像)卷第一百十六 报应十五(崇经像)卷第一百十七 报应十六(阴德)卷第一百十八 报应十七(异类)卷第一百十九 报应十八(冤报)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四 报应二十三(冤报)卷第一百二十五 报应二十四(冤报)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报应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报应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报应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报应三十(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报应三十一(杀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应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应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应五(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邦国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应七(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应八(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应十(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应十一(人臣咎征)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数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数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数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数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数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数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数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数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数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数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数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数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数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数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应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应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谶应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俭(吝啬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气义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气义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气义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贡举二卷第一百八十 贡举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贡举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贡举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贡举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铨选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铨选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职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权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将帅一卷第一百九十 将帅二(杂谲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骁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骁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 文章三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乐一卷第二百四 乐二卷第二百五 乐三卷第二百六 书一卷第二百七 书二卷第二百八 书三卷第二百九 书四卷第二百十 画一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绝艺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戏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诡诈卷第二百三十九 谄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谄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谄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谬误(遗忘附)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卷第二百四十四 褊急卷第二百四十五 诙谐一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七 诙谐三卷第二百四十八 诙谐四卷第二百四十九 诙谐五卷第二百五十 诙谐六卷第二百五十一 诙谐七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卷第二百五十三 嘲诮一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诮二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诮三卷第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卷第二百五十七 嘲诮五卷第二百五十八 嗤鄙一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卷第二百六十 嗤鄙三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卷第二百六十三 无赖一卷第二百六十四 无赖二卷第二百六十五 轻薄一卷第二百六十六 轻薄二卷第二百六十七 酷暴一卷第二百六十八 酷暴二卷第二百六十九 酷暴三卷第二百七十 妇人一卷第二百七十一 妇人二卷第二百七十二 妇人三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卷第二百七十四 情感卷第二百七十五 童仆(奴婢附)卷第二百七十六 梦一卷第二百七十七 梦二卷第二百七十八 梦三卷第二百七十九 梦四卷第二百八十 梦五(鬼神上)卷第二百八十一 梦六卷第二百八十二 梦七卷第二百八十三 巫(附厌咒)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卷第二百八十五 幻术二卷第二百八十六 幻术三卷第二百八十七 幻术四卷第二百八十八 妖妄一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卷第三百 神十卷第三百一 神十一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卷第三百三 神十三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淫祠附)卷第三百十六 鬼一卷第三百十七 鬼二卷第三百一十八 鬼三卷第三百一十九 鬼四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卷第三百二十一 鬼六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卷第三百二十七 鬼十二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卷第三百三十三 鬼十八卷第三百三十四 鬼十九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卷第三百四十二 鬼二十七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四 鬼二十九卷第三百四十五 鬼三十卷第三百四十六 鬼三十一卷第三百四十七 鬼三十二卷第三百四十八 鬼三十三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卷第三百五十 鬼三十五卷第三百五十一 鬼三十六卷第三百五十二 鬼三十七卷第三百五十三 鬼三十八卷第三百五十四 鬼三十九卷第三百五十五 鬼四十卷第三百五十六 夜叉一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卷第三百五十八 神魂一卷第三百五十九 妖怪一卷第三百六十 妖怪二卷第三百六十一 妖怪三卷第三百六十二 妖怪四卷第三百六十三 妖怪五卷第三百六十四 妖怪六卷第三百六十五 妖怪七卷第三百六十六 妖怪八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卷第三百六十八 精怪一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卷第三百七十 精怪三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卷第三百七十二 精怪五卷第三百七十三 精怪六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四 雷二卷第三百九十五 雷三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风虹附)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卷第三百九十九 水(井附)卷第四百 宝一卷第四百一 宝二(金玉附)卷第四百二 宝三卷第四百三 宝四(杂宝上)卷第四百四 宝五(杂宝下)卷第四百五 宝六(钱、奇物附)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卷第四百一十 草木五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卷第四百十二 草木七(五谷、茶、荈附)卷第四百十三 草木八卷第四百十四 草木九卷第四百一十五 草木十卷第四百十六 草木十一卷第四百一十七 草木十二卷第四百一十八 龙一卷第四百一十九 龙二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卷第四百二十一 龙四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卷第四百二十九 虎四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卷第四百三十二 虎七卷第四百三十三 虎八卷第四百三十四 畜兽一卷第四百三十五 畜兽二卷第四百三十六 畜兽三卷第四百三十七 畜兽四卷第四百三十八 畜兽五卷第四百三十九 畜兽六卷第四百四十 畜兽七卷第四百四十一 畜兽八卷第四百四十二 畜兽九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卷第四百四十四 畜兽十一卷第四百四十五 畜兽十二卷第四百四十六 畜兽十三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卷第四百五十 狐四卷第四百五十一 狐五卷第四百五十二 狐六卷第四百五十三 狐七卷第四百五十四 狐八卷第四百五十五 狐九卷第四百五十六 蛇一卷第四百五十七 蛇二卷第四百五十八 蛇三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卷第四百六十 禽鸟一卷第四百六十一 禽鸟二卷第四百六十二 禽鸟三卷第四百六十三 禽鸟四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卷第四百六十五 水族二卷四百六十六 水族三卷第四百六十七 水族四卷第四百六十八 水族五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卷第四百七十 水族七卷第四百七十一 水族八卷第四百七十二 水族九(龟)卷第四百七十三 昆虫一卷第四百七十四 昆虫二卷第四百七十五 昆虫三卷第四百七十六 昆虫四第四百七十七 昆虫五第四百七十八 昆虫六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第四百八十 蛮夷一卷第四百八十一 蛮夷二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