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
作者:
柯劭忞
《新元史》是清末民初学者柯劭忞所编纂的重要史书,涵盖本纪、表、志与列传共计一百五十七卷,是二十五史中最新入选的正史。经过三十年的精心研究与修订,《新元史》不仅修正了明代《元史》的多处错误,还增补了许多重要人物的传记,提供了更加详实的元代历史。然而,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失《艺文志》及未注明引用资料出处,使后续研究时遇到困难。《新元史》对元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目录
本纪
本纪第一 序纪
本纪第二 太祖上
本纪第三 太祖下
本纪第四 太宗
本纪第五 定宗
本纪第六 宪宗
本纪第七 世祖一
本纪第八 世祖二
本纪第九 世祖三
本纪第十 世祖四
本纪第十一 世祖五
本纪第十二 世祖六
本纪第十三 成宗上
本纪第十四 成宗下
本纪第十五 武宗
本纪第十六 仁宗上
本纪第十七 仁宗下
本纪第十八 英宗
本纪第十九 泰定帝
本纪第二十 明宗
本纪第二十一 文宗上
本纪第二十二 文宗下宁宗
本纪第二十三 惠宗一
本纪第二十四 惠宗二
本纪第二十五 惠宗三
本纪第二十六 惠宗四昭宗
表
表第一 宗室世表
表第二 氏族表上
表第三 氏族表下
表第四 三公表
表第五 宰相年表
表第六 行省宰相年表上
表第七 行省宰相年表下
志
志第一 历一
志第二 历二
志第三 历三
志第四 历四
志第五 历五
志第六 历六
志第七 历七
志第八 天文上
志第九 天文下
志第十 五行上
志第十一 五行中
志第十二 五行下
志第十三 地理一
志第十四 地理二
志第十五 地理三
志第十六 地理四
志第十七 地理五
志第十八 地理六
志第十九 河渠一
志第二十 河渠二
志第二十一 河渠三
志第二十二 百官一
志第二十三 百官二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三
志第二十五 百官四
志第二十六 百官五
志第二十七 百官六
志第二十八 百官七
志第二十九 百官八
志第三十 百官九
志第三十一 选举一
志第三十二 选举二
志第三十三 选举三
志第三十四 选举四
志第三十五 食货一
志第三十六 食货二
志第三十七 食货三
志第三十八 食货四
志第三十九 食货五
志第四十 食货六
志第四十一 食货七
志第四十二 食货八
志第四十三 食货九
志第四十四 食货十
志第四十五 食货十一
志第四十六 食货十二
志第四十七 食货十三
志第四十八 礼一
志第四十九 礼二
志第五十 礼三
志第五十一 礼四
志第五十二 礼五
志第五十三 礼六
志第五十四 礼七
志第五十五 礼八
志第五十六 礼九
志第五十七 礼十
志第五十八 乐一
志第五十九 乐二
志第六十 乐三
志第六十一 乐四
志第六十二 舆服一
志第六十三 舆服二
志第六十四 舆服三
志第六十五 兵一
志第六十六 兵二
志第六十七 兵三
志第六十八 兵四
志第六十九 刑法上刑律上
志第七十 刑法下刑律下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
列传第二 烈祖诸子
列传第三 太祖诸子一
列传第四 太祖诸子二
列传第五 太祖诸子三拖雷上
列传第六 太祖诸子四拖雷中
列传第七 太祖诸子五拖雷下
列传第八 太宗诸子
列传第九 定宗诸子
列传第十 世祖诸子上
列传第十一 世祖诸子下
列传第十二 特薛禅
列传第十三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
列传第十四 札木合塔而忽台脱黑脱阿
列传第十五 客烈亦王罕桑昆札合敢不乃蛮太阳罕不月鲁克古出鲁克抄思别的因
列传第十六 木华黎上(孛鲁塔思、霸都鲁安童、兀都带、拜住)
列传第十七 木华黎下
列传第十八 博尔术 博尔忽
列传第十九 速不台兀良合台阿术卜怜吉歹也速□儿
列传第二十 者勒蔑也孙帖额忽必来者别
列传第二十一 术赤台怯台哈答畏答儿博罗欢伯都
列传第二十二 答阿里台蒙力克脱架伯人儿阔阔出豁儿赤兀孙察合安不洼纳牙阿
列传第二十三 忽都虎曲出阔阔出察罕木华黎塔出亦力撒合立智理威韩嘉讷
列传第二十 耶律楚材铸 希亮有尚
列传第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缺)
列传第二十七 阔阔不花按札儿 肖乃台 吾也而拔不忽槊直腯鲁华 乃丹忒木台
列传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列传第三十
列传第三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列传第四十
列传第四十一
列传第四十二
列传第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四
列传第四十五
列传第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五十
列传第五十一
列传第五十二
列传第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七
列传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九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列传第六十二
列传第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七
列传第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九
列传第七十
列传第七十一
列传第七十二
列传第七十三
列传第七十四
列传第七十五
列传第七十六
列传第七十七
列传第七十八
传第七十九
列传第八十
列传第八十一
列传第八十二
列传第八十三
列传第八十四
列传第八十五
列传第八十六
列传第八十七
列传第八十八
列传第八十九
列传第九十
列传第九十一
列传第九十二
列传第九十三
列传第九十四
列传第九十五
列传第九十六
列传第九十七
列传第九十八
列传第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
列传第一百一
列传第一百二
列传第一百三
列传第一百四
列传第一百五
列传第一百六
列传第一百七
列传第一百八
列传第一百九
列传第一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十一
列传第一百十一
列传第一百十二
列传第一百十三
列传第一百十四
列传第一百十五
列传第一百十六
列传第一百十七
列传第一百十八
列传第一百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忠义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忠义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忠义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忠义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儒林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儒林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儒林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文苑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文苑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笃行上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笃行下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隐逸
列传一百三十九 方技
列传第一百四十 释老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列女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列女中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宦者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云南湖广四川等处蛮夷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外国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外国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外国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外国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 外国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外国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外国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外国八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外国九
柯劭忞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六韬
佚名
《六韬》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成书于战国时代,传统上认为由姜尚所著,采用问答形式探讨军政议题。作为《武经七书》之一,它在军事和政治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包含丰富的古代军事史料,如兵器和编制等。其深远影响使其成为兵家权谋思想的开创之作,广泛传播至日本和欧洲等地,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日本的传说显示,它在《虎韬》中被视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进一步证明了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性。
大方等无想经
昙无谶
《大方等无想经》是汉传佛教大乘经典之一,属于般若舍利的重要经典。其核心思想探讨了无我、无相、无作的哲理,强调超越形象和概念的真实智慧。经文通过对因缘、空性及菩萨道的深入剖析,指引修行者放下执念,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部经文不仅是佛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信众提供了慈悲与智慧的实践指南,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弘扬无私的爱与关怀,是理解大乘佛教思想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西厢记
王实甫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经典爱情戏剧,源自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故事围绕书生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展开,描绘了他们在社会压力与家庭阻碍下的坚定追求。此剧不仅在中国各大剧种中广泛传唱,也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其经典角色“红娘”成为媒人的代名词,突出表现了爱情超越封建礼教的主题,奠定了中国戏曲中的爱情叙事传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孽海花
曾朴
《孽海花》是曾朴创作的重要小说,展现了1870年代至1900年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变迁。以清末动荡为背景,主角洪钧与赛金花的故事,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了当时的复杂局面。小说的场景不仅局限于中国,也涉及德国、俄罗斯,体现国际关系对中国的影响。经历多个阶段,最终于1938年发布完整版本。该书以丰富情节和精湛文笔,成为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鲁迅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与历史见证。
随园食单
袁枚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重要食谱,首次系统论述了南北菜肴及烹饪技术。这本书成书于1792年,涵盖了从14世纪到18世纪流行的326种菜肴,并分为14个部分,涉及海鲜、杂菜、点心等。袁枚强调原材料选择及烹饪技巧的重要性,提出色香味美的原则,并视烹饪为一门系统工程。他还将传统道德观融入饮食文化,设立戒单以指导饮食行为,是研究清朝饮食风貌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