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
上一章

孝养第二十五

文学曰:“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ヱ菽饮水,足以致其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养虽不备,可也。《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礻龠祭也。’故富贵而无礼,不如贫贱之孝悌。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朋友之道尽信焉,三者,孝之至也。居家理者,非谓积财也,事亲孝者,非谓鲜肴也,亦和颜色、承意尽礼义而已矣。”

丞相史曰:“八十曰耋,七十曰耄。耄,食非肉不饱,衣非帛不暖。故孝子曰甘毳以养口,轻暖以养体。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无端纟免,虽公西赤不能以为容。无肴膳,虽闵、曾不能以卒养。礼无虚加,故必有其实然后为之文。与其礼有余而养不足,宁养有余而礼不足。夫洗爵以盛水,升降而进粝,礼虽备,然非其贵者也。”

文学曰:“周襄王之母非无酒肉也,衣食非不如曾皙也,然而被不孝之名,以其不能事其父母也。君子重其礼,小人贪其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由不取也。君子苟无其礼,虽美不食焉。故礼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是馈轻而礼重也。”

丞相史曰:“孝莫大以天下一国养,次禄养,下以力。故王公人君,上也,卿大夫,次也。夫以家人言之,有贤子当路于世者,高堂邃宇,安车大马,衣轻暖,食甘毳。无者,褐衣皮冠,穷居陋巷,有旦无暮,食蔬粝荤茹,?娄腊而后见肉。老亲之腹非唐园,唯菜是盛。夫蔬粝,乞者所不取,而子以养亲,虽欲以礼,非其贵也。”

文学曰:“无其能而窃其位,无其功而有其禄,虽有富贵,由跖、?乔之养也。高台极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谓孝。老亲之腹非盗囊也,何故常盛不道之物?夫取非有非职,财入而患从之,身且死祸殃,安得?娄腊而食肉?曾参、闵子无卿相之养,而有孝子之名;周襄王富有天下,而有不能事父母之累。故礼菲而养丰,非孝也。掠?而以养,非孝也。”

丞相史曰:“上孝养色,其次安亲,其次全身。往者,陈余背汉,斩于氵氐水;五被邪逆,而夷三族。近世,主父偃行不轨而诛灭,吕步舒弄口而见戮,行身不谨,诛及无罪之亲。由此观之:虚礼无益于己也。文实配行,礼养俱施,然后可以言孝。孝在实质,不在于饰貌;全身在于谨慎,不在于驰语也。”

文学曰:“言而不诚,期而不信,临难不勇,事君不忠,不孝之大者也。孟子曰:‘今之世,今之大夫,皆罪人也。皆逢其意以顺其恶。’今子不忠不信,巧言以乱政,导谀以求合。若此者,不容于世。《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不外援,共其职而已。’故卑位而言高者,罪也,言不及而言者,傲也。有诏公卿与斯议,而空战口也?”

盐铁论
桓宽
卷一
本议第一力耕第二通有第三错币第四禁耕第五复古第六
卷二
非鞅第七晁错第八刺权第九刺复第十论儒第十一忧边第十二
卷三
园池第十三轻重第十四未通第十五
卷四
地广第十六贫富第十七毁学第十八褒贤第十九
卷五
相刺第二十殊路第二十一讼贤第二十二遵道第二十三论诽第二十四孝养第二十五刺议第二十六利议第二十七国疾第二十八
卷六
散不足第二十九救匮第三十箴石第三十一除狭第三十二疾贪第三十三后刑第三十四授时第三十五水旱第三十六
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备胡第三十八执务第三十九能言第四十取下第四十一击之第四十二
卷八
结和第四十三诛秦第四十四伐功第四十五西域第四十六世务第四十七和亲第四十八
卷九
繇役第四十九险固第五十论勇第五十一论功第五十二论邹第五十三论?第五十四
卷十
刑德第五十五申韩第五十六周秦第五十七诏圣第五十八大论第五十九杂论第六十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