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乐府诗集》是由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总集,旨在总结我国古代乐府歌辞。该集现存100卷,记录了自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及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共计5000多首作品,内容丰富,各类歌辞均有总序和题解,包括著名的《昭君怨》和项羽的《垓下歌》。作为最完备的乐府歌辞汇编,《乐府诗集》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录

卷一 郊庙歌辞一卷二 郊庙歌辞二卷三 郊庙歌辞三卷四 郊庙歌辞四卷五 郊庙歌辞五卷六 郊庙歌辞六卷七 郊庙歌辞七卷八 郊庙歌辞八卷九 郊庙歌辞九卷十 郊庙歌辞十卷十一 郊庙歌辞十一卷十二 郊庙歌辞十二卷十三 燕射歌辞一卷十四 燕射歌辞二卷十五 燕射歌辞三卷十六 鼓吹曲辞一卷十七 鼓吹曲辞二卷十八 鼓吹曲辞三卷十九 鼓吹曲辞四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卷二十一 横吹曲辞一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卷二十三 横吹曲辞三卷二十四 横吹曲辞四卷二十五 横吹曲辞五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卷二十七 相和歌辞二卷二十八 相和歌辞三卷二十九 相和歌辞四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卷四十 相和歌辞十五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卷四十六 清商曲辞三卷四十七 清商曲辞四卷四十八 清商曲辞五卷四十九 清商曲辞六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卷五十一 清商曲辞八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卷五十三 舞曲歌辞二卷五十四 舞曲歌辞三卷五十五 舞曲歌辞四卷五十六 舞曲歌辞五卷五十七 琴曲歌辞一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卷五十九 琴曲歌辞三卷六十 琴曲歌辞四卷六十一 杂曲歌辞一卷六十二 杂曲歌辞二卷六十三 杂曲歌辞三卷六十四 杂曲歌辞四卷六十五 杂曲歌辞五卷六十六 杂曲歌辞六卷六十七 杂曲歌辞七卷六十八 杂曲歌辞八卷六十九 杂曲歌辞九卷七十 杂曲歌辞十卷七十一 杂曲歌辞十一卷七十二 杂曲歌辞十二卷七十三 杂曲歌辞十三卷七十四 杂曲歌辞十四卷七十五 杂曲歌辞十五卷七十六 杂曲歌辞十六卷七十七 杂曲歌辞十七卷七十八 杂曲歌辞十八卷七十九 近代曲辞一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卷八十一 近代曲辞三卷八十二 近代曲辞四卷八十三 杂歌谣辞一卷八十四 杂歌谣辞二卷八十五 杂歌谣辞三卷八十六 杂歌谣辞四卷八十七 杂歌谣辞五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卷八十九 杂歌谣辞七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卷九十一 新乐府辞二卷九十二 新乐府辞三卷九十三 新乐府辞四卷九十四 新乐府辞五卷九十五 新乐府辞六卷九十六 新乐府辞七卷九十七 新乐府辞八卷九十八 新乐府辞九卷九十九 新乐府辞十卷一百 新乐府辞十一

郭茂倩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后分
若那跋陀罗
《大般涅槃经后分》是《大般涅槃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关于佛性、涅槃和解脱的教义。在这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深入探讨了众生的本性,强调每个人皆具佛性,强调理解和觉悟的重要性。后分通过对各种法门的论述,引导修行者走向智慧与慈悲的道路,揭示了涅槃的真实意义与庄严。作为佛教徒和学者深入研究的重要文本,它不仅为修行提供了指导,也为信仰者带来了内心的平静与启迪。
太平广记
李昉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等人奉命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共500卷、10卷目录,始于977年,次年完成。该书广泛搜集了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杂著,涵盖92类主题,尤其以神仙、鬼、报应等内容为主,占据全书半数。虽然编纂时引用了四百多种书籍,部分源流有误,但它仍被认为是后世小说的重要参考,承载了大量已失传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小说研究的重要基础。
贾谊新书
贾谊
《贾谊新书》是西汉杰出思想家贾谊的文集,由刘向整理,现存10卷58篇,涵盖政治经济思想和历史教训。开篇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中央集权和民本思想等主张。书中文体多样,包括论文、答问和告诫,反映出贾谊的教育活动。尽管历代研究者多聚焦于其文赋,《新书》却是深入理解贾谊思想的重要资料,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是政论散文的典范之作。
史记
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重要历史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高峰。全书涵盖了从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采用了创新的纪传体编写方式,将历史按时间与主题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130篇,字数超过52万字。《史记》不仅是一部权威的历史记录,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巨作,影响深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学术价值与文学性,奠定了后世史书撰写的基础,成为中国史学的重要典范。
品花宝鉴
陈森
《品花宝鉴》是清代作家陈森的长篇小说,描绘了狎优风气,主要反映文人与男旦之间复杂的情感与欲望关系。书中着重描绘京师梨园的繁华景象,展现出梅子玉和杜琴言等人物的爱情和道德追求。尽管具有丰富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因其露骨的性描写曾多次遭到禁毁,被视为同性恋的百科全书。鲁迅评价此书未能摆脱传统模式,而胡适则强调其历史价值,彰显了社会对男色的曲解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