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书

作者:郭璞
《葬书》是晋代郭璞所著的一部风水典籍,最早提出了“风水”一词,阐述了气的流动与水的止息。尽管传说郭璞接受过更早的风水经典《青囊中书》,但关于《葬书》的真实归属尚存争议,原本仅为一卷,后世经过增删,最终定为八篇。在《葬书》中,郭璞探讨了族葬与葬地选择的关系,强调风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折射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目录

内篇外篇杂篇

郭璞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儿女英雄传
文康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作家文康创作的经典小说,描绘了安学海父子在官场的经历,揭示了腐败与黑暗。小说中的侠女十三妹,勇敢智勇双全,帮助落难贵族公子安骥,成为经典女性英雄。然而,随着情节发展,她逐渐变成循规蹈矩的贵妇,展示了封建对女性的压迫与限制,促使读者思考自由与束缚的关系。这是中国小说史上首部融合侠义与言情的作品,共40回。
梦溪笔谈
沈括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于1086年至1093年间所著的一部笔记体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共分为二十六卷,涵盖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详细记录了当时社会科技成就与人民贡献。沈括不仅在数学中开创了新的技艺,天文领域提出了重要理论,甚至率先引入“石油”一词。此书不仅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全面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精粹。
仪礼
佚名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详细记载了周代士大夫的礼仪,涵盖冠婚、朝聘、丧祭等不同类别。虽然秦代前的篇目不详,但汉代高堂生传承下来的《仪礼》共包括十七篇,古文版本则多达五十六篇,现已遗失。从商周时期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到汉代只存的十七篇,《仪礼》如同一幅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记录了宫室、服饰、饮食及丧葬等礼仪。尽管其文本艰涩,仍对后世的礼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康熙侠义传
贪梦道人
《康熙侠义传》是一部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侠义公案小说,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该作品展现了侠客与清官携手铲除邪恶、维护正义的故事,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政治清明和强大正义力量的渴望。作者贪梦道人生活在清朝,曾创作《彭公案》与《永庆生平后传》,但其生卒年份和真实姓名等细节已无考。小说虽有历史局限,但其对民众心声的映照,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孝经注疏
玄宗,邢昺
《孝经注疏》是由宋代学者邢昺撰写的重要经典注疏,基于唐代元行冲的疏文而成,成为《十三经注疏》的定本。该书整理参考了明代泰定本及清代阮元的研究成果,经过勘误补缺,标点清晰,方便读者研究。书中提到,《孝经》传为孔子为曾子阐述孝道之作,是篇幅最小的经典之一,汉代则有今古文两种注本。整理者金良年先生在《注疏》研究领域造诣深厚,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