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作者:庄周
庄子,名周,生于战国时代,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南华真人”。其主要著作《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容涉及哲学和文学,强调“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追求精神自由,倡导淡泊名利,反对对“圣人”的崇拜,认为人应顺应自然、保持内心平和。他以寓言独特的文学风格而闻名,影响深远,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常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哲学思想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生存观与价值观有重要影响。

目录

内篇
逍遥游第一齐物论第二养生主第三人间世第四德充符第五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七
外篇
骈拇第八马蹄第九胠箧第十在宥第十一天地第十二天道第十三天运第第十四刻意第十五缮性第十六秋水第十七至乐第十八达生第十九山木第二十田子方第二十一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徐无鬼第二十四则阳第二十五外物第二十六寓言第二十七让王第二十八盗跖第二十九说剑第三十渔父三十一列御寇三十二天下第三十三

庄周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北史
李延寿
《北史》是由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写的重要历史著作,共100卷,涵盖了北魏至隋的历史,记录了233年的重大事件。这部书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和编纂,文字精练且风格优美,是研究北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李延寿致力于追溯历史,传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使《北史》成为继《南史》之后的重要史书,受到后世广泛重视。尽管存在不足之处,如对部分历史事件的删削和对迷信现象的描写,但其在认识北朝历史和人物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
水注经
郦道元
《水注经》是一部古代经典著作,主要探讨水的性质、流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书中详细描述了水源的选择、引水渠道的建造,以及水在农业、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水注经》不仅是农业和水利学者的重要参考,也是古代中国对自然环境认知的体现。其独特的水文化观念,对后世的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古代科学与技术不可或缺的文献。
金史
脱脱
《金史》是元朝脱脱等编撰的金代历史,分为135卷,内容涵盖从女真人兴起至金朝兴衰的各个方面。该书由本纪、志、表、列传四大部分构成,详细记载了金朝历史、政治、文化等,较为全面且系统。编纂始于元世祖时期,汇集了丰富的史料,力求真实反映历史。虽然存在一些史实错误和逻辑矛盾,但《金史》在三史中被认为成书最为精良,成为金代研究的重要文献。清代施国祁对此进行了详细校勘,是现今学习金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绣云阁
魏文中
《绣云阁》是清代魏文中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讲述了以李三缄为主角的修道之旅。故事围绕紫霞真人的弟子虚无子下凡传道、收徒和降妖的经历展开,强调修身养心的重要性。李三缄历经波折,看破名利,忠于道义,最终与弟子们飞升仙界,入居绣云阁。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秘密宗教和邪教的压制,以及对正道和人伦礼仪的呼唤,试图通过夹杂的神话元素传达对世人的警示。全书情节丰富,展现了人与妖、人与心魔之间的斗争与和解。
论语注疏
何晏,邢邴
《论语注疏》是三国时期何晏与北宋邢昺共同注释的经典著作,共二十卷,归属于“十三经注疏”系列。它在保护和吸收前人注释的同时,针对古代名物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成为《论语》的标准注疏。书中对古词义的精确阐释,帮助现代读者理解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背景,如“攻乎异端”的真实含义。此外,古注虽有局限,却通过校勘与释义有助于澄清历史与文化的误解,展示了儒学的深厚底蕴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