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
上一章

卷五十一 省烦

抱扑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礼,弥纶人理,诚为曲备。然冠婚饮射,何烦碎之甚邪!人伦虽以有礼为贵,但当令足以叙等威而表情敬,何在乎升降揖让之繁重,拜起俯伏之无已邪!往者天下乂安,四方无事,好古官长,时或修之,至乃讲试累月,督以楚挞,昼夜修习,废寝与食。经时学之,一日试之,执卷从事,案文举动,黜谪之罚,又在其间,犹有过误,不得其意。而欲以为以此为生民之常事,至难行也。此墨子所谓累世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究其事者也。

古人询於草刍荛,博辨童谣,狂夫之言,犹在择焉。至於墨子之论,不能非也。但其张刑网,开途径,浃人事,备王道,不能曲述耳。至於讥葬厚,刺礼烦,未可弃也。

自建安之後,魏之武文,送终之制,务在俭薄,此则墨子之道,有可行矣。余以为丧乱既平,朝野无为,王者所制,自君作古。可命精学洽闻之士,才任损益,免於拘愚者,使删定三礼,割弃不要,次其源流,总合其事,类集以相从。其烦重游说,辞异而义同者存之,不可常行除之。无所伤损,卒可断约而举之,勿令沈隐,复有凝滞。其吉凶器用之物,俎豆觚觯之属,衣冠车服之制,旗章辨色之美,宫室尊卑之品,朝飨宾主之仪,祭奠殡葬之变,郊祀禘祫之法,社稷山川之礼,皆可减省,务令约俭。夫约则易从,俭则用少;易从则不烦,用少则费薄;不烦则涖事者无过矣,费薄则调求者无苛矣。拜休揖让之节,升降盘旋之容,使足叙事,无令小碎。条牒各别,令易案用。

今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更相贯涉。旧儒寻案,犹多所滞,驳难渐广异同无已,殊理兼说,岁增月长,自非至精,莫不惑闷。踌躇岐路之衢,悉劳群疑之薮,煎神沥思,考校判例,尝有穷年,竟不豁了。治之勤苦,决嫌无地,呻吟寻析,憔悴决角,修之华首不立,妨费日月,废弃他业,悉困後生,真未央矣。长致章句,多於本书。今若契合杂俗,次比种稷,删削不急,抗其纲,校其令,炳若日月之著明,灼若五色之有定,息学者万倍之役,弭诸儒争讼之烦,将来达者观之,当美於今之视周矣。此亦改烧石去血食之比,无所惮难,而恨恨於惜怀,推车迟於去巢居也。

然守常之徒,而卒闻此义,必将愕然创见,谓之狂生矣。夫三王不相沿乐,五帝不相袭礼,而其移风易俗,安上治民一也。或革或因,损益怀善,何必当乘船以登山,策马以涉川,被甲以升庙堂,重裘以当隆暑乎!若谓古事终不可变,则棺椁不当代薪埋,衣裳不宜改裸袒矣。

抱朴子
葛洪
内篇
卷一 畅玄卷二 论仙卷三 对俗卷四 金丹卷五 至理卷六 微旨卷七 塞难卷八 释滞卷十 明本卷十一 仙药卷十二 辨问卷十三 极言卷十四 勤求卷十五 杂应卷十六 黄白卷十七 登涉卷十八 地真卷十九 遐览卷二十 袪惑
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卷二十二 逸民卷二十三 勖学卷二十四 崇教卷二十五 君道卷二十六 臣节卷二十七 良规卷二十八 时难卷二十九 官理卷三十 务正卷三十一 贵贤卷三十二 任能卷三十三 钦士卷三十四 用刑卷三十五 审举卷三十六 交际卷三十七 备阙卷三十八 擢才卷三十九 任命卷四十 名实卷四十一 清鉴卷四十二 行品卷四十三 弭讼卷四十四 酒诫卷四十五 疾谬卷四十六 讥惑卷四十七 刺骄卷四十八 百里卷四十九 接疏卷五十 钧世卷五十一 省烦卷五十二 尚博卷五十三 汉过卷五十四 吴失卷五十五 守塉卷五十六 安贫卷五十七 仁明卷五十八 博喻卷五十九 广譬卷六十 辞义卷六十一 循本卷六十二 应嘲卷六十三 喻蔽卷六十四 百家卷六十五 文行卷六十六 正郭卷六十七 弹祢卷六十八 诘鲍卷六十九 知止卷七十 自叙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