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上一章

列传第二十八 邢卲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魏太常贞之后。父□,魏光禄卿。卲小字吉,少时有避,遂不行名。年五岁,魏吏部郎清河崔亮见而奇之,曰:“此子后当大成,位望通显。”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族兄峦,有人伦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尝与右北平阳固、河东裴伯茂、从兄罘、河南陆道晖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饮,相与赋诗、凡数十首,皆在主人奴处。旦日奴行,诸人求诗不得,卲皆为诵之,诸人有不认诗者,奴还得本,不误一字。诸人方之王粲。吏部尚书陇西李神□大相钦重,引为忘年之交。

释巾为魏宣武挽郎,除奉朝请,迁著作佐郎。深为领军元叉所礼,叉新除尚书令,神□与陈郡袁翻在席,叉令卲作谢表,须臾便成,以示诸宾。神□曰:“邢卲此表,足使袁公变色。”孝昌初,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对典朝仪。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每洛中贵人拜职,多凭卲为谢表。尝有一贵胜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坐。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属尚书令元罗出镇青州,启为府司马。遂在青土,终日酣赏,尽山泉之致。

永安初,累迁中书侍郎,所作诏诰,文体宏丽。及尒朱荣入洛,京师扰乱,卲与弘农杨愔避地嵩高山。普泰中,兼给事黄门侍郎,寻为散骑常侍。太昌初,□令恒直内省,给御食,令覆按尚书门下事,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然后施行。除□将军、国子祭酒。以亲老还乡,诏所在特给兵力五人,并令岁一入朝,以备顾问。丁母忧,哀毁过礼。

后杨愔与魏收及卲请置学。(奏曰:

"世室明堂,显于周、夏;一黉两学,盛自虞、殷。所以宗配上帝,以着莫大之严;宣布下土,以彰则天之轨。养黄发以询哲言,育青衿而敷教典,用能享国长久,风徽万祀者也。爰暨亡秦,改革其道,坑儒灭学,以蔽黔黎。故九服分崩,祚终二代。炎汉勃兴,更修儒术。故西京有六学之义,东都有三本之盛。逮自魏、晋,拨乱相因,兵革之中,学校不绝。仰惟高祖孝文皇帝禀圣自天,道镜今古,列校序于乡党,敦诗书于郡国。但经始事殷,戎轩屡驾,未遑多就,弓剑弗追。世宗统历,聿遵先绪,永平之中,大兴板筑。续以水旱,戎马生郊,虽逮为山,还停一篑。而明堂礼乐之本,乃郁荆棘之林;胶序德义之基,空盈牧竖之迹;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功;墉构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非所谓追隆堂构,仪刑万国者也。伏闻朝议以高祖大造区夏,道侔姬文,拟祀明堂,式配上帝。今若基址不修,乃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阙于国阳,宗事之典,有声无实。此臣子所以匪宁,亿兆所以伫望也。

"臣又闻官方授能,所以任事,事既任矣,酬之以禄。如此则上无旷官之讥,下绝尸素之谤。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天下。夫礼乐所以养人,刑法所以杀人,而有司勤勤,请定刑法,至于礼乐,则曰未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臣以为当今四海清平,九服宁宴,经国要重,理应先营,脱复稽延,则刘向之言征矣。但事不两兴,须有进退。以臣愚量,宜罢尚方雕靡之作,颇省永宁土木之功,并减瑶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镌琢之劳,及诸事役非世急者,三时农隙,修此数条。使辟雍之礼,蔚尔而复兴;讽诵之音,焕然而更作。美榭高墉严壮于外,槐宫棘寺显丽于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如此则元、凯可得之于上序,游、夏可致之于下国,岂不休欤!

"灵太后令曰:“配飨大礼,为国之本,比以戎马在郊,未遑修缮。今四表晏宁,当□有司,别议经始。”")

累迁太常卿、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是时朝臣多守一职,带领二官甚少,卲顿居三职,并是文学之首,当世荣之。文宣幸晋阳,路中频有甘露之瑞,朝臣皆作甘露颂,尚书符令卲为之序。及文宣皇帝崩,凶礼多见讯访,□撰哀策。后授特进,卒。

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噉。天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妻弟李季节,才学之士,谓子才曰:“世间人多不聪明,思误书何由能得。”子才曰:“若思不能得,便不劳读书。”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合,为狗所吠,言毕便抚掌大笑。性好谈赏,不能闲独,公事归休,恒须宾客自伴。事寡嫂甚谨,养孤子恕,慈爱特深。在兖州,有都信云恕疾,便忧之,废寝食,颜色贬损。及卒,人士为之伤心,痛悼虽甚,竟不再哭,宾客吊慰,抆泪而已。其高情达识,开遣滞累,东门吴以还,所未有也。有集三十卷,见行于世。子大宝,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识字焉。

北齐书
李百药
帝纪
帝纪第一 神武上帝纪第二 神武下帝纪第三 文襄高澄帝纪第四 文宣高洋帝纪第五 废帝高殷帝纪第六 孝昭高演帝纪第七 武成高湛帝纪第八 后主高纬 幼主高恒列传第一 神武娄后 文襄元后 文宣李后 孝昭元后 武成胡后 后主斛律后 胡后 穆后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列传第五 赵郡王琛(子睿) 清河王岳(子劢)列传第六 广平公盛 阳州公永乐弟长弼 襄乐王显国 上洛王思宗子元海 弟思好 平秦王归彦 武兴王普 长乐太守列传第七 窦泰 尉景 娄昭(兄子睿) 厍狄干(子士文) 韩轨 潘乐列传第八 段荣(子韶) 孝言列传第九 斛律金(子光 羡 兄平)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列传第十一 贺拔允 蔡儁 韩贤 尉长命 王怀 刘贵 任延敬 莫多娄贷文 高市贵 厍狄回洛 厍狄盛 薛孤延 张保洛 侯莫陈相列传第十二 张琼 斛律羌举 尧雄 宋显 王则 慕容绍宗 薛修义 叱列平 步大汗萨 慕容俨列传第十三 高干弟慎 弟昂 弟季式 封隆之子子绘 从子孝琬 孝琰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族弟密 族人愍 族叔景遗 卢文伟孙询祖 族人勇 李义深列传第十五 魏兰根 崔?(子瞻)列传第十六 孙搴 陈元康 杜弼列传第十七 张纂 张亮 张耀 赵起 徐远 王峻 王纮列传第十八 薛琡 敬显儁 平鉴列传第十九 万俟普 子洛 可朱浑元 刘丰 破六韩常 金祚 韦子粲列传第二十 元坦 元斌 元孝友 元晖业 元弼 元韶列传第二十一 李浑浑弟绘 李玙 郑述祖
列传
列传第二十二 崔暹 高德政 崔昂列传第二十三 王昕 弟晞列传第二十四 陆法和 王琳列传第二十五 萧明 萧祗 萧退 萧放 徐之才列传第二十六 杨愔 燕子献 可朱浑天和 宋钦道 郑颐列传第二十七 裴让之(弟诹之) 谳之 皇甫和 李构 张宴之 陆卬 王松年 刘祎列传第二十八 邢卲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列传第三十 辛术 元文遥 赵彦深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列传第三十二 尉瑾 冯子琮 赫运子悦 唐邕 白建列传第三十三 暴显 皮景和 鲜于世荣 綦连猛 元景安 独孤永业 傅伏 高保宁列传第三十四 阳斐 卢潜 崔劼 卢叔武 阳休之 袁聿修列传第三十五 李稚廉 封述 许惇 羊烈 源彪列传第三十六 儒 林列传第三十七 文 苑列传第三十八 循吏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列传第四十 外戚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列传第四十二 恩幸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