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僧宝传
上一章

大觉琏禅师

禅师名怀琏。字器之。漳州陈氏子也。初其母祷于泗州僧伽像。求得之。故其小字泗州。幼有远韵。聪慧绝人。长为沙门。工翰墨声称甚著。游方爱衡岳胜绝。馆于三生藏有年。丛林号琏三生。闻南昌石门澄禅师者。五祖戒公之嫡子也。往拜谒。师事之十余年。去游庐山圆通。又掌书记于讷禅师所。皇祐二年正月。有诏。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二月十九日。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斋毕传宣。效南方禅林仪范。开堂演法。又宣左街副僧录。慈云大师清满。启白倡曰。帝苑春回。皇家会启。万乘既临于舜殿。两街获奉于尧眉。爰当和煦之辰。正是阐扬之日。宣谈祖道。上副宸衷。问答罢乃曰。古佛堂中曾无异说。流通句内诚有多谈。得之者妙用无亏。失之者触途成滞。所以溪山云月。处处同风。水鸟树林。头头显道。若向迦叶门下。直得尧风荡荡。舜日高明。野老讴歌。渔人鼓舞。当此之时。纯乐无为之化。焉知有恁么事。皇情大悦。与琏问答诗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上书献偈。乞归老山中。偈曰。千簇云山万壑流。归心终老此峰头。余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满石楼 上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不许。修撰孙觉莘老。书问宗教。琏答之书。其略曰。妙道之意。圣人尝寓之于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亡。然后奇言异术。间出而乱俗。迨我释迦入中土。醇以第一义示人。而始末设为慈悲。以化众生。亦所以趣时也。自生民以来。淳朴未散。则三皇之教简而素春也。及情窦日凿。则五帝之教详而文夏也。时与世异。情随日迁。故三王之教密而严秋也。昔商周之诰誓。后世学者。有所难晓。彼当时人民。听之而不违。则俗与今如何也。及其弊而为秦汉也。则无所不至。而天下有不忍愿闻者。于是我佛如来。一推之以性命之理。教之以慈悲之行冬也。天有四时循环。以生成万物。而圣人之教。迭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犹是而已矣。至其极也。皆不能无弊。弊迹也。道则一耳。要当有圣贤者。世起而救之也。自秦汉至今。千有余岁。风俗靡靡愈薄。圣人之教裂而鼎立。互相诋訾。不知所从。大道寥寥莫知返。良可叹也。琏虽以出世法度人。而持律严甚。上尝赐以龙脑钵盂。琏对使者焚之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钵食。此钵非法。使者归奏 上嘉叹久之。琏居虔服玩。可以化宝坊也。而皆不为。独于都城之西。为精舍。容百许人而已。有晓舜禅师。住栖贤。为郡吏临以事民其衣。走依琏。琏馆于正寝。而处偏室。执弟子礼。甚恭。王公贵人来候者。皆怪之。琏具以实对曰。吾少尝问道于舜。今其不幸。其可以像服。二吾心哉。闻者叹服 仁庙知之。赐舜再落发。仍居栖贤寺。治平中。琏再乞还山坚甚 英宗皇帝留之不可。诏许自便。琏既渡江。少留于金山西湖。遂归老于四明之育王山广利寺。四明之人。相与出力。建大阁藏所赐诗颂。榜之曰宸奎。命翰林学土兼侍读端明殿学士苏轼。为之记。时京师始建宝文阁。诏取其副本藏焉。琏归山二十余年。年八十二。无疾而化。

赞曰。琏公生长于寒乡。栖迟于荒远。钵饭布衲。若将终身。一旦道契 主上。名落天下。而能焚龙脑。让正寝。非其素所畜养。大过于人者。何以至是哉。至于与士大夫论宗教。则指物连类。折之以至理。使其泮然无疑。则亦知为比丘之大体者欤。

禅林僧宝传
慧洪觉范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重刻禅林僧宝传序禅林僧宝传引
卷一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卷二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卷三
汝州风穴沼禅师汝州首山念禅师汾州太子昭禅师
卷四
福州玄沙备禅师漳州罗汉琛禅师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卷五
潭州石霜诸禅师邵武龙湖闻禅师筠州九峰虔禅师吉州禾山殷禅师
卷六
云居宏觉膺禅师澧州洛浦安禅师
卷七
天台韶国师筠州九峰玄禅师南康云居齐禅师瑞鹿先禅师
卷八
圆通缘德禅师南塔光涌禅师洞山守初禅师南安岩严尊者
卷九
龙牙居遁禅师永明智觉禅师云居简禅师
卷十
重云晖禅师瑞龙璋禅师林阳端禅师双峰钦禅师九峰诠禅师龟洋忠禅师
卷十一
洞山聪禅师雪窦显禅师天衣怀禅师
卷十二
荐福古禅师
卷十三
福昌善禅师大阳延禅师
卷十四
神鼎諲禅师谷山崇禅师慧林圆照本禅师
卷十五
衡岳泉禅师法华举禅师
卷十六
广慧琏禅师翠岩芝禅师
卷十七
浮山远禅师投子青禅师天宁楷禅师
卷十八
大觉琏禅师兴化铣禅师
卷十九
余杭政禅师西余端禅师
卷二十
言法华华严隆禅师
卷二十一
慈明禅师
卷二十二
黄龙南禅师云峰悦禅师
卷二十三
黄龙宝觉心禅师泐潭真净文禅师
卷二十四
仰山伟禅师东林照觉总禅师
卷二十五
大沩真如喆禅师云居祐禅师隆庆闲禅师云盖智禅师
卷二十六
圆通讷禅师净因臻禅师法云圆通秀禅师延恩安禅师
卷二十七
明教嵩禅师蒋山元禅师金山达观颖禅师
卷二十八
法昌遇禅师杨岐会禅师白云端禅师
卷二十九
大通本禅师报本元禅师禾山普禅师云居佛印元禅师
卷三十
宝峰英禅师保宁玑禅师黄龙佛寿清禅师
五祖演禅师云岩新禅师南岳石头志庵主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