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演义
上一章

第二十回 奖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

当下嘉祐君王听了庞太师之奏,未及回答,即有潞花王道:“臣思比武者,各逞技艺,况有御前众臣,人人共见,立下生死文书,是乃铁案,断无异言。即王天化伤了狄青,亦不能加罪,老国丈不知是何居心,既唆言立生死状,何以出尔反尔。欲拟狄青之罪,则唆使立状者,其谁之咎?”天子闻言,点头开言道:“御弟之言,明而更公,庞卿勿得多辩!”即宣狄青更换一品朝衣,当日天子英明,将庞太师面光扫尽,此老奸贼羞惭满面,呆呆不敢声辩。孙、冯、胡三人也恼得脸涨通红。

狄青卸下金盔金铠,着人送回南清宫收管,九环金刀,送还王府收藏。狄青更换朝衣一品蟒袍,气象轩昂,俯伏君前。君王降旨道:“钦赐御表弟平身,你有武艺奇能,即受王天化之职,勿得固辞。”狄青谢恩起来,排驾回銮,众文武随驾相送。君王又降旨道:“恩赠用侯礼收殓王提督,世禄其子。”王天化夫人闻报,哀哀痛哭,满门老少,恼恨庞太师害了王提督。

不表收殓事情,却说潞花藩王,手挽狄青同归王府,进宫朝见,太后娘娘好生喜悦道:“难得贤侄儿年少英雄,今日已足抑尽众奸,可与先人争光,并为你姑母壮气。”

闲文少表,即日潞花王传旨,着令王提督家属人口,限三天以内迁出衙署,以待狄王亲接印。新任提督先往呼延府拜见净山王,谢了前日赠刀除奸之情,复去谢韩倚叔父,然后拜望各位王侯大臣,并谢石御史于教场内作证。皆是款留酒宴,有的领,有的辞,不能尽述。

次日狄青朝罢回来,又往拜包公,谈论一番,不觉已交辰刻。包爷款留,狄爷不好推辞,叙间说起庞、孙翁婿二权奸,狄青道:“未知缘何与晚生结此深仇?好教吾难以揣测。”包爷听了,微笑道:“狄王亲,你还不明,据下官看来,不因别故,只为胡伦之父胡坤,他乃庞洪党羽,拜他门下,孙秀是以相助。如今朝中奸党成群,犹如蛆附蝇聚,焉有美虫。你前者伤了胡伦,下官看你是个有用英雄,又除民害,特此开释免究,故此贼怀恨在心。上日借着演武厅题诗为由,将你执责要斩,也是为此。”狄青听至此间,方觉醒悟道:“包大人明见,猜测不差。?

包爷道:“王亲大人,下官想来,也要怪你。是你原有差处,当日也不该恃勇将胡伦打死。他虽犯法,害民不少,死有余辜,论理惟官吏可杀。若非下官知你是有用英雄,将你开豁,一经别官办理,定然依律偿命了。”狄青道:“这原是大人恩德。”包爷又道:“前日既奉命执金钻刀杀这孙秀,事已不成,缘何又力除狂马,使庞府家丁诱去,是你躁莽,不知机之过。并且前夜大醉如泥,又要持刀往杀孙兵部,亦你之差。况子民杀官.事关重大,杀不成,又醉中被他拿下,这原是你少年心性轻妄,不谙事体。今既拘于官箴,以后须要切戒,方不误大事。”狄青听了道:“大人金石之言,多方教谕,晚生敢不佩服。种种提拔之恩,没世不忘!”包爷道:“休得言重,下官不过度理而言。即令你虽高官御戚,但庞老贼是圣上所爱之臣,宠妃之父,从不畏惧别人。官高势重,暗害明谋,人人怯惧,你宜刻刻当心。”狄青点头应诺,又道:“敢问大人,这张忠、李义,未知怎样处分?”包爷道:“下官原知二人亦是少年英雄,不愿他归入重典,只拟个误伤人命,断个缓决之罪。”狄爷道:“足见大人保赤之诚。”包爷又道:“比武之事,下官想来,可发一笑。”狄爷道:“敢问大人为何可笑?”包爷道:“笑这庞、孙、胡三奸,千般打算,厚交党羽,又唆使立下生死文书,欺你再无本事可胜王天化。这王天化乃武状元出身,故有千斤臂力,今奸党庞洪,将你计算,反把王天化一命断送了。可笑这般奸党,空费心思,今王天化已死,反害他妻少无夫,于幼无父,也觉可怜。”狄青道:“包大人,不是我晚生夸能,倘有日捉得奸徒破绽,定然斩草除根。”

包爷听了,只是点首称是,暗道:你虽是英雄,原是个鲁直之人。朝中多少能臣,也扳他不倒,初任的少年,虽有些志气,焉能即可办得来?当日谈论多时,重酌交酬已毕,狄青作谢而别,却归王府,别无多叙。

再说王提督夫人米氏,遵着潞花王钧旨,三天之限,衙署已迁清楚。择了吉时,狄青进衙内,有相得大臣多来作贺,衙役伶人数百恭迎,别有一番庆闹。

又表狄太后喜得狄青,惜爱他如亲儿一般。缘他是个将门之子,要将太祖金盔铠甲,赐赠侄儿,狄青推辞道:“先王之物,为臣下者不敢动用。”太后又传旨照式造成盔铠一副,九环金刀一柄,又将血结鸳鸯一对,镶嵌在金盔左右。此宝能除诸邪妖物,刀枪箭石不入。狄青谢恩拜受。

却说石御史这日闲坐衙中,想道:我与庞洪有不共戴天之仇,父亲一命,被他暗害。又想上年与母初至汴京,屈指光阴又已一载,早经送母还乡,托了姐丈夫妻二人,代本官承欢膝下,略觉无虑。但思去秋与母亲分别,到了汴京,寻觅父亲,中途困乏,后来得授御史之职。可恨庞老贼伤吾父亲,未知何日得雪深冤!不觉为官一载,毫无成就。又想这奸贼又与狄青作对,不知为甚因由?前数天狄青比武,这些武将都不是他对手,又伤了王提督,当日老奸臣满面愁容,定然二人合谋暗算狄青,故请旨立生死状,亦是此意。吾自幼习武,多言本官狠勇,岂期又出一狄青英雄,不在吾下。但我二人都是庞洪眼中钉,况狄青乃狄太后一脉之亲。上日他来拜望在先,前时因他在王府中,不便答拜,如今已归署所,不免前往答谢他。

当日石郡马端正衣冠,高乘银骔白马,十六对家丁拥护相随,一时来至提督府门,急令人通报进内。若照官规,自有尊卑之叙,狄青因他是勇平王之婿,又曾与自己作证人,是个义快之辈。况御史与提督,文武不相统属,吩咐大开中堂门,恭身迎接进后堂。分宾主坐下,叙说寒温一番。复提及庞太师,石爷道:“那贼是个弄权不法的大奸臣,不知何以与王亲大人作对?乞道其详。”狄爷将包公忖度胡伦之事,一一说明,御史听了,微笑道:“这老贼好没分晓,为着他人事情,将这个冤家担在自己身上。但思王亲虽是英雄之汉,怎奈庞贼阴谋狠毒,甚于蛇虎,倘被他暗起波澜计算,难出奸臣圈套,这便如何是好?”狄爷听了冷笑道:“石大人,庞洪奸谋,吾也早为防备。且削除奸佞,此志不忘。”石爷听了,点头道:“倘然如愿,本官也感大人之恩。”狄爷道:“郡马何出此言?”石爷道:“一言难尽!”即将庞洪陷害父命,此仇未报,细细说明。

狄爷听罢,说道:“原来郡马也是有心人了。”石爷道:“狄王亲欲削除奸佞,只消请了太后娘娘懿旨,何难削除庞贼众奸佞乎?”狄爷道:“哪里话来!若靠了太后娘娘势力,将人压制,则尽可杀人不偿命了。此言说来恐被人晒笑。难道庞贼就没权势倾消的日子吗?”石爷听罢,自觉失言没趣,即道:“足见狄王亲丈夫气概,下官失言了。”登时告别,狄爷道:“下官出言狂妄,莫非郡马大人见怪?”石爷道:“非也,莫逆之交,岂因言语芥蒂?”狄爷道:“如不见怪,再请坐片刻,奉敬数杯薄酒,略表敬心,然后回府如何?”石爷道:“不敢叨拢,后日再领情,告辞了。”狄爷殷勤款留不住,只得送别了。

石御史回到府中,心想狄青原是气度清高之英雄,只因吾思报亲仇,心急口快,不觉失言了。

不表石爷赞美狄青志量宏高,心中敬爱,且表狄青闲中无事,思量身仕王家显贵,想出几条心事:一者撇不下生身之母,未知死活存亡。二来抛不下张忠、李义两英雄,自万花楼一别,吾今日已身荣安享,他们还在牢中受苦,不知何日得出?吾一心还期安邦定国,扫除佞贼,灭尽内奸,方遂吾志。

不表英雄思念,却言狄氏娘娘,这天心中大悦,只因想起:姑侄重逢,狄门香烟有靠,追思往事,如同梦境。自离故土,已经二十年,南清宫内身作王妃,生了王儿赵壁,未及半载,陈琳救得太子进宫,八王爷收育为己子,抚育一十六年。自太子一经救出,即晚碧云宫即遭焚毁,可怜李后遭难,只落得刘氏太后,安享逍遥,当今王儿哪里得知真情,认仇人为嫡母。数载之后,八王爷殡天,又经数载,先帝真宗得胜还朝,不一载亦驾崩,立太子登基嗣位,至今二载。老身今已安享大福,但心牵故土,难得今日姑侄重逢。喜得侄儿虽然年少,生来烈烈英雄,心性清高,不肯无功受禄,自要教场比武,立下生死状,令人惊心。岂料他自有本领,伤却王提督,目今已受一品高官,但未成配,须要寻觅贤淑娇娥匹配,重整先人庙宇坟茔,振作家声,方不负侄儿显贵,也完了我的心愿。但连日不会侄儿,心殊怅怅,不免宣来,谈谈此事便了。顷刻即传懿旨。狄青闻召,端正衣冠,来至王府内拜见。

太后娘娘心头冶悦,一旁赐座,内监递过龙井茶一盏,狄太后开言道:“侄儿,你父弃世,母子相依,又逢水难,你得仙师搭救,但母亲未知生死,你今思念否?”狄青道:“提及吾母,使吾心更为悲切,一自耽搁仙山七载,日日思念母亲。但想当初身入波涛之内,怎得复有人相救,想来娘亲定然不在世了。”狄太后听了,不禁心酸下泪,不语半晌,叹道:“贤侄儿,你今已身荣一品,无如故居府第,光祖庙宇坟茔,被水坍塌,已成白土,今须重整门墙为是,未知侄儿意下如何?”狄青离位道:“姑母大人训谕,敢不如命!”太后道:“虽然如此,但你乃一武员,哪能抽捧办理,待吾发出黄金四千两,差两名得力官员,前往料理可也。”狄青谢道:“姑母大人费心。”狄太后又呼道:“贤侄儿,为姑母还有要事说与你知,你今年少,官居一品,无如内助尚缺,待吾与你细选贤淑作配,以主中馈便了。”狄青道:“姑母此说,且慢酌量,待侄儿觅得母亲着落,如若他果不在世,便终身不娶了。”太后听了摇首道:“如此是痴儿了!枉你是一英雄汉子,理上欠通,你不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子岂能斩绝宗枝!即你母亲不在阳世,亦要继后传流,愿你今日听信吾言,倘得你香烟有赖,吾做姑母的复有何优。”狄青道:“谨依训谕金言。”

谈言未毕,潞花王已至内宫,表兄弟相见,欣然喜色。叙礼复坐,谈论一刻,设筵对酌,欢叙间已是红日西沉。狄爷吃酒至半酣,用过晚膳。狄太后恐防侄儿酒醉糊涂,又往外厢生事,故只打发随从人等回衙,将狄青留宿王府,次日饭后,狄青方拜别太后娘娘,又辞过潞花王,回至署中。后来狄太后择了吉期,发出黄金四千两,文武官两员,竟往山西西河修建坟茔第字而去。不关正传,不须详言。

不知后文如何交代,且看下回分解。

狄青演义
西湖居士
第一回 选秀女内监出京 赴皇都娇娥洒泪第二回 八王爷蒙恩获美 狄千金慰母修书第三回 寇公劝驾幸澶州 刘后阴谋换太子第四回 遭洪水狄青遇救 犯中原西夏兴兵第五回 小英雄受困求签 两好汉怜贫结义第六回 较技英雄分上下 闲游酒肆惹灾殃第七回 打死凶顽除众害 开脱豪杰顺民情第八回 说人情忠奸辩驳 演武艺英杰纵横第九回 急求名题诗得祸 报私怨越律伤人第十回 受伤豪杰求医急 济世高僧赠药良第十一回 爱英雄劝还故里 恨奸佞赐赠金刀第十二回 伏猛驹误入牢笼 救故主脱离罗网第十三回 脱圈套英雄避难 逢世谊吏部扶危第十四回 感义侠同伴离奸 圆奇梦贤王慰母第十五回 团圆梦力荐英雄 奉懿旨勇擒龙马第十六回 感知遇少年诉身世 证鸳鸯太后认亲人第十七回 狄公子乘醉寻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第十八回 狄皇亲索马比武 庞国丈妒贤生心第十九回 御教场俊杰扬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第二十回 奖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第二十二回 离牢狱三杰谈情 解征衣二雄立志第二十三回 现金躯玄武赐宝 临凡界王禅收徒第二十四回 出潼关刘庆追踪 入酒肆狄青遇母第二十五回 设机谋智拿虎将 盗云帕巧伏英雄第二十六回 军营内传通消息 路途中痛惩强徒第二十七回 因心急图奸惹祸 为国事别母登程第二十八回 报恩寺得遇高僧 磨盘山险逢恶寇第二十九回 信奸言顽寇劫征衣 出偈语高僧解大惑第三十回 李将军寻觅钦差 焦先锋图谋龙马第三十一回 勇将力剿大狼山 莽汉误投五云汛第三十二回 贪酒英雄遭毒计 冒功肖小设奸谋第三十三回 李守备冒功欺元帅 狄钦差违限赶边关第三十四回 杨元帅怒失军衣 狄钦差忿追功绩第三十五回 帅堂上小奸丧胆 山涧中莽将呼援第三十六回 莽先锋质证冒功 刁守备强辞夺理第三十七回 守备无能军前出丑 钦差有术马上立功第三十八回 思投效强盗进征衣 念亲恩英雄荐姐丈第三十九回 临潼关刘庆除奸 五云汛张文上任第四十回 庞国丈唆讼纳贿 尹贞娘正语规夫第四十一回 逞刁狡沈氏叩阍 暗请托孙武查库第四十二回 封仓库儒臣设计 打权奸莽汉泄机第四十三回 杨元帅上本劾奸 庞国丈巧言惑主第四十四回 骂奸党贞娘自缢 捏供词莽汉遭殃第四十五回 佘太君金殿说理 包待制乌台审冤第四十六回 行色匆匆星夜登程 狂飘飒飒中途落帽第四十七回 郭海寿街头卖菜 李太后窖内逢臣第四十八四 诉冤情贤臣应梦 甘淡泊故后安贫第四十九回 包待制当殿劾奸 沈御史欺君定罪第五十回 贤命妇获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第五十一回 包待制领审无私 焦先锋直供不讳第五十二回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第五十三回 孙兵部领旨查库 包待制惊主伸冤第五十四回 宋仁宗闻奏思亲 王刑部奉旨审案第五十五回 刁愚妇陷夫不义 无智臣昧主辜恩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证第五十七回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第五十八回 怀母后宋帝伤心 审郭槐包拯棘手第五十九回 假鄷都郭监招供 真惶恐刘后自裁第六十回 迎国母君王起驾 还凤阙李后辞窑第六十一回 殡刘后另贬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第六十二回 安乐王喜谐花烛 西夏主妄动干戈第六十三回 杨宗保中锤丧命 飞山虎履险遭擒第六十四回 丢失毒锤西军败阵 安排酒宴宋将庆功第六十五回 悼功臣加恩后嗣 虑边患暗探军情第六十六回 稽婚姻狄青尽职 再进犯夏主鏖兵第六十七回 美逢美有意求婚 强遇强灰心思退第六十八回 赵元昊兵败求和 宋将帅凯旋完娶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