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演义
上一章

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

话说左都御史胡坤,前者儿子胡伦,死在狄青之手,反被包公将他开释,几次杀他不成,如今又是狄太后内侄,当今御戚,官封一品,哪敢动他。一天孙兵部与胡御史,并车排道,来见庞太师,计议一番。庞太师定下一计,道:“胡贤兄与贤婿,不必心烦。老夫想来,杨宗保一连数本,催讨征衣,已经赶制完成,定本月十五日起运。且待老夫保奏狄青做名正解官,那石玉小畜生,也是容他不得,保荐他为副解官,好将两条狗命,一刻倾消。”孙秀道:“岳父大人,解送征衣,如何害得他二人性命?”庞洪道:“贤婿未知其详。前仁安县王登有书到来,说他金亭驿舍中有妖魔作怪伤人,王县丞乃老夫的门下,待吾修书一封,托他照书而行,这二畜生还不中计么?”孙秀未及回言,胡坤道:“石玉曾斩过白蟒怪蛇,狄青曾降伏龙马,这两名奴才,何曾畏惧什么妖邪?倘然此计不成,也是枉然。”庞太师冷笑道:“我此计不成,还有奇谋打算,修书一封,寄交潼关马总兵。此人名应龙,是吾心腹家丁保升的,一见了老夫的信,岂敢迟误。教他如此如此,他不在仁安县死,也必在潼关身亡,你等思此计妙否?”孙秀、胡坤听了大悦道:“此计大妙!”登时二人告别。

到了次日,庞太师奏知圣上道:“三十万军衣,已经制备完成,惟缺能员押解。臣通观满殿文武,皆不可领此重任,惟狄王亲、石郡马智勇双全,此去可保万全。乞吾主准奏。”天子旨下:“依卿所奏!”即旨召二英雄至金阶,朝谒已毕,旨命钦赐平身道:“二位卿家,只因边关杨元帅催取军衣,以应急用,三十万军衣已经赶齐,惟缺英勇解官。兹有庞卿保荐二卿解送征衣,狄表弟为正解官,石郡马作副解官,不知二卿可往否?”狄青一闻此旨,想道:又是庞洪用的奸谋,吾今若不领旨,被他笑我无能,没此胆量。解送军衣,也非难事,即差吾往边关破敌也何妨。想罢,即奏道:“臣无尺寸功劳,身受陛下之恩,不啻天高地厚,敢不遵旨而往。”天子又道:“石卿之意何如?”石玉想:狄青已领旨,本官岂得推辞?即奏道:“国家有事,臣下自当代劳,臣何敢忤旨?”天子又道:“狄卿,解送一事,律有限期,限一月解至。如违一天,打军棍二十,如误两天,耳环插箭,若三日不至者,随到随斩。这是军法无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杨元帅执法,即寡人也不便讨饶。卿家二人,也须立定意见,可行则行,不欲前往者,待寡人另派差官解送。”数句言词,乃圣上暗点狄青勿往之意。

岂期狄青会意差了,想道:圣上也用反激,但我有现月龙驹,不消半月可至,有何惧哉!即奏道:“臣愿遵定限期,如若违误,甘当军法!”天子道:“倘卿果误了限期,杨元帅执法无情,必然处治,母后定然着恼,即朕也不安。”狄青道:“臣既不误限期,难道杨元帅还要执法吗?”天子听了,舒颜点首道:“传旨与兵部,挑选三千锐兵,备下文书旨意。且待调回招讨使曹伟,为后队进发。”当时狄青又想:李义、张忠二人,尚留于囹圄之中,不如趁此机会,奏明圣上,将他二人释放出狱,庶不负当初结义之情,又得同伴前往,有何不妙?即奏道:“臣启陛下,臣未遇之时,与张、李二人,在酒肆中饮酒招灾,误伤了胡公子,曾经包待制判询明白,发于狱中。但误伤人者,原无抵偿之律,二士虽系小民,但武艺超群,不在臣下,当初结义金兰之日,许以患难相扶。伏乞陛下开恩,旨赦二人,与臣共往边关,以防路途险阻,或可将功抵罪。”圣上准奏,即命包拯询明定夺。是日退朝不表。

单提狄爷回衙,坐下未久,有内役禀知石郡马拜访。狄爷闻言,即开中门迎接进内,分宾主坐下。只因二人乃年少英雄,情投意合,今者又共往边关,故石爷传来拜望。当时二人见礼已毕,石爷道:“狄哥哥,吾料庞洪荐吾二人解送军衣,谅非好意,须要提防小心。”原来石玉年长狄青三岁,只因狄爷是王家内戚,故有少兄长弟之称。狄爷微笑道:“虽然庞贼群奸,设了奸谋,难困吾英雄之汉。贤弟,你若介怀畏怯,吾自抵挡。”石爷道:“哥哥,说哪里话来?小弟岂是怯弱卑劣之夫,如惧彼奸谋百出,吾亦不愿在朝为官了,一心还要报复不共戴天之仇呢!”狄爷听了,点头说:“足见英雄胆量,如今须早打点动身。”石爷道:“这也自然,还要请问,方才启奏,这张忠、李义的缘故,请诉与弟知。”狄爷即将与二人结义,在万花楼上打死胡公子之事,一一说知。石爷听了,微笑道:“哥哥既然结交两位生死兄弟,理当救出牢笼,及早关照包大人,好教他复奏圣上。”狄爷大悦道:“贤弟高见不差。”时交中午,狄爷款留,双双持盏欢叙,闲谈一言难尽。

酒膳已毕,石爷谢别,随从多人回府,内有彩霞郡主动问丈夫:“未知圣上相宣何事?还祈达知。”石爷道:“郡主未知其详,只因庞太师这奸贼,在圣上驾前,荐举本官与狄家哥哥,解送征衣往边关应用,故有旨宣召。”郡主听了,登时不说道:“君家,你今领旨否?”石爷笑道:“君王有命,为臣岂得推辞?”郡主道:“君家,你可知庞贼奸谋狠毒,当时已把老公公谋害了。如今又妒忌你为官近帝,犹恐君家要报复父仇,是以平地立起风波。今荐你往边关,定然差心腹人,在前途等候暗算,要斩草除根,如何去得?”石爷道:“郡主休得多虑,本官与狄兄乃是英雄烈汉,岂畏庞贼诡谋?今既领旨,岂容推却?即赴汤蹈火,亦所不辞。郡主何用挂牵!但愿平安回朝,夫妻再叙。”

当时郡主花容惨淡,眉锁不开,咬牙切齿,大骂奸贼,只得将此情由,上达双亲。高王爷闻得此言,心头大怒,郡太夫人气忿不过,骂道:“庞贼,万恶奸刁,千刀万剐,不足尽其辜。贤婿在朝,吾得相依,今又使甚么奸谋,荐他前往边关。吾年老夫妇,止有一女,贤婿此去,吉凶未卜。倘被奸臣害了,倚靠谁人?”勇平王也是一般愁闷。

慢表高爷不乐,再言狄太后娘娘,心中烦恼,即日宣至狄青,开言唤道:“侄儿,缘何全无主见,只听奸臣调弄?况今隆冬在即,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倘然风雪将侄儿阻挡,违误限期,杨宗保的军法如山,岂认得你是王亲国戚,定然受亏了。教吾不胜挂念,不免待吾打发王儿伴汝同往。”狄青道:“姑母,休得挂牵,侄儿有此龙驹,一月光阴,也能转回。”太后想起侄儿乃是卤直之人,即道:“你一人自然仗了龙驹,一月可以回来,只今三千兵丁,难道都有好坐骑么?侄儿还是不往为妙。”狄青道:“吾乃烈烈男子大丈夫,些些小事,看得甚为平常,管教此去,即月回朝,毫无阻碍。”狄太后想道:“侄儿乃是执性的硬汉,须由他去,只命王儿伴他同往。”

原来太后爱惜狄青,一来惧庞洪暗算,二来恐他耽误了限期,杨宗保执法无情,故要潞花王同往,可保无碍。此是妇人情爱之见,岂期狄青看得不甚介意,再三推辞。潞花王道:“倘果然误了限期,杨元帅岂肯谅情,况且又是庞洪所荐,不知他又玩用什么阴谋?莫若待弟伴你前往,方可无虑。”狄青听得厌烦了,即言道:“姑母娘娘,侄儿性命,只付于天,或死或生,自有定数。若仗姑母千岁势头,压制别人,反被群奸晒笑,非为丈夫。”说罢,辞别娘娘,回街去了。

当时太后娘娘,想下一个主意,即传懿旨,往天波无佞府,宣召佘氏老太君。旨下,佘太君不敢停延,即离天波府,驾銮车径至王府,恭朝太后,三呼行礼。狄太后命宫娥扶起,赐坐于旁,佘太君开言道:“不知太后娘娘宣召,有何懿旨?”太后道:“劳太君到来,只因侄儿狄青,小小年纪,初仕朝廷,不知厉害,领了当今之令,解送军衣前往边关。但此去只愁关山险阻,雨雪连绵,违却限期,只恐令孙执法森严,有干未便。”佘太君听了道:“原来娘娘为此挂怀。何不先传懿旨到边关,吾孙儿怎敢违却?”太后道:“吾的旨意,不如太君的手书更有效力,故而请你到来商议,由太君作书一封,由吾侄亲投与令孙,即便途中耽搁几天,也无妨了。”太君道:“折枝小事,有何难处,待臣妾就此修书。”太后大喜,即唤宫娥取到文房四宝,佘太君举笔,大意只言:“狄钦差领旨解送军衣,因他是太后娘娘嫡侄,狄门继后一人,倘然违了日期,须要看太后娘娘金面,从宽不究,凡事周全。”书罢,送与狄太后,太后看毕,欣然喜悦。当日佘太君不曾带得图印,立即差人到天波府取了珍藏印鉴,打上封面。太后娘娘收藏过,即排宴相待,佘太君领谢了,少停回归天波府而去。

话分两头,再说狄青是日打道亲自去见包公,只为张、李弟兄,商请包公明察,从宽复奏之意。包公道:“下官原知二人可为武职,今得狄王亲奏明圣上,下官可以从宽复旨。但王亲此去,押解征衣,是庞贼荐的,谅有奸谋,路途须要提防。倘然途险阻隔,误了批期,杨元帅执法无情,不认你是王亲国戚,定然正法不饶。如今下官预修书一封,你且带在身旁,倘违了限期,关中有礼部文员,此人姓范名仲淹,可将此书投送,自有照应。”狄青领书称谢,登时告别回衙。

次日包公上朝,奏明圣上道:“张忠、李义二人,果无抵偿之罪,实乃误伤人命。二人现仍禁狱中,等候圣旨,再行释放。”圣上道:“胡伦既是跌扑而死,焉能牵连张、李二人抵罪,今准狄青之奏,恩赦二人,护从押解征衣,将功抵罪,回朝赏劳升职。”包公领旨。当时气得庞、孙、胡三奸,咬牙切齿,深恨包公开释二凶,料想狄青先奏明二人护解征衣,再奏圣上恩准。

当日退朝,有包公回衙,释出张忠、李义,二人拜谢包大人,包公言道:“狄青是太后内戚,今已官居九门提督,你二人是他保奏出狱,可到衙门拜谢。”二人听了,喜从天降,拜别包大人,一路飞奔提督衙门而来。狄爷忙吩咐两旗牌官,引进二人,沐浴更衣,然后进了中堂。三人晤会,彼此欣然。狄爷道:“二位贤弟请坐。”张忠道:“如今哥哥是王亲大人了,我们何等之人,焉敢望坐?”狄爷道:“此言差矣!想当初结义之时,各愿苦乐相均,患难相济,岂料祸生不测,致二位贤弟身禁囹圄之中,为兄非但不能同患难,亦不能早为解纷,今始脱罪,伏望贤弟大度海涵,不怪愚兄。”

不知张、李二人听了如何回答,且看下回分解。

狄青演义
西湖居士
第一回 选秀女内监出京 赴皇都娇娥洒泪第二回 八王爷蒙恩获美 狄千金慰母修书第三回 寇公劝驾幸澶州 刘后阴谋换太子第四回 遭洪水狄青遇救 犯中原西夏兴兵第五回 小英雄受困求签 两好汉怜贫结义第六回 较技英雄分上下 闲游酒肆惹灾殃第七回 打死凶顽除众害 开脱豪杰顺民情第八回 说人情忠奸辩驳 演武艺英杰纵横第九回 急求名题诗得祸 报私怨越律伤人第十回 受伤豪杰求医急 济世高僧赠药良第十一回 爱英雄劝还故里 恨奸佞赐赠金刀第十二回 伏猛驹误入牢笼 救故主脱离罗网第十三回 脱圈套英雄避难 逢世谊吏部扶危第十四回 感义侠同伴离奸 圆奇梦贤王慰母第十五回 团圆梦力荐英雄 奉懿旨勇擒龙马第十六回 感知遇少年诉身世 证鸳鸯太后认亲人第十七回 狄公子乘醉寻奸 包大人夜巡衡事第十八回 狄皇亲索马比武 庞国丈妒贤生心第十九回 御教场俊杰扬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第二十回 奖英雄实至名归 会侠烈情投意合第二十一回 荐解征衣施毒计 喜承王命出牢笼第二十二回 离牢狱三杰谈情 解征衣二雄立志第二十三回 现金躯玄武赐宝 临凡界王禅收徒第二十四回 出潼关刘庆追踪 入酒肆狄青遇母第二十五回 设机谋智拿虎将 盗云帕巧伏英雄第二十六回 军营内传通消息 路途中痛惩强徒第二十七回 因心急图奸惹祸 为国事别母登程第二十八回 报恩寺得遇高僧 磨盘山险逢恶寇第二十九回 信奸言顽寇劫征衣 出偈语高僧解大惑第三十回 李将军寻觅钦差 焦先锋图谋龙马第三十一回 勇将力剿大狼山 莽汉误投五云汛第三十二回 贪酒英雄遭毒计 冒功肖小设奸谋第三十三回 李守备冒功欺元帅 狄钦差违限赶边关第三十四回 杨元帅怒失军衣 狄钦差忿追功绩第三十五回 帅堂上小奸丧胆 山涧中莽将呼援第三十六回 莽先锋质证冒功 刁守备强辞夺理第三十七回 守备无能军前出丑 钦差有术马上立功第三十八回 思投效强盗进征衣 念亲恩英雄荐姐丈第三十九回 临潼关刘庆除奸 五云汛张文上任第四十回 庞国丈唆讼纳贿 尹贞娘正语规夫第四十一回 逞刁狡沈氏叩阍 暗请托孙武查库第四十二回 封仓库儒臣设计 打权奸莽汉泄机第四十三回 杨元帅上本劾奸 庞国丈巧言惑主第四十四回 骂奸党贞娘自缢 捏供词莽汉遭殃第四十五回 佘太君金殿说理 包待制乌台审冤第四十六回 行色匆匆星夜登程 狂飘飒飒中途落帽第四十七回 郭海寿街头卖菜 李太后窖内逢臣第四十八四 诉冤情贤臣应梦 甘淡泊故后安贫第四十九回 包待制当殿劾奸 沈御史欺君定罪第五十回 贤命妇获救回生 忠直臣溯原翻案第五十一回 包待制领审无私 焦先锋直供不讳第五十二回 复审案扶忠抑佞 再查库假公济私第五十三回 孙兵部领旨查库 包待制惊主伸冤第五十四回 宋仁宗闻奏思亲 王刑部奉旨审案第五十五回 刁愚妇陷夫不义 无智臣昧主辜恩第五十六回 王刑部受贿欺心 包待制夜巡获证第五十七回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第五十八回 怀母后宋帝伤心 审郭槐包拯棘手第五十九回 假鄷都郭监招供 真惶恐刘后自裁第六十回 迎国母君王起驾 还凤阙李后辞窑第六十一回 殡刘后另贬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第六十二回 安乐王喜谐花烛 西夏主妄动干戈第六十三回 杨宗保中锤丧命 飞山虎履险遭擒第六十四回 丢失毒锤西军败阵 安排酒宴宋将庆功第六十五回 悼功臣加恩后嗣 虑边患暗探军情第六十六回 稽婚姻狄青尽职 再进犯夏主鏖兵第六十七回 美逢美有意求婚 强遇强灰心思退第六十八回 赵元昊兵败求和 宋将帅凯旋完娶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