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
上一章

五帝德第二十三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禹汤文武周公,不可胜以观也,而上世黄帝之问,将谓先生难言之故乎。”言禹汤已下不可胜观乃问上世黄帝将为先生长老难言之故问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采之辩,采事也辩说也卒终也其事之说也闇忽之意,闇忽友远不明非君子之道者,则予之问也固矣。”固陋不得其问孔子曰:“可也,吾略闻其说。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齐叡,庄敦敏诚信,长聪明,治五气,五行之气设五量,五量权衡升斛尺丈里步十百抚万民,度四方,商度四方而无安定服牛乘马,扰驯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炎帝神农氏之后也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白与黑谓之黼若斧文黑与青谓之黻若两已相戾治民以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生死存亡之说,播时百谷,时是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考日月星辰,劳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财物以生民。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

宰我曰:“请问帝颛顼。”孔子曰:“五帝用说,三王有度,五帝久远故用说也三王迩则有成法度汝欲一日遍闻远古之说,躁哉予也。”宰我曰:“昔予也闻诸夫子曰:‘小子毋或宿。’故敢问。”有所问当问勿令更宿也

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曰高阳,渊而有谋,疏通以知远,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而制义,治气性以教众,洁诚以祭祀,巡四海以宁民,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抵流沙,东极蟠木,动静之神,小大之物,日月所照,莫不底属。”底平四远皆平而来服属之也宰我曰:“请问帝喾。”孔子曰:“玄枵之孙,乔极之子,曰高辛,生而神异,自言其名,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顺天地之义,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焉,抚教万民而诲利之,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动也时,其服也哀,春夏秋冬育护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化。”

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氏之子,曰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能降,伯夷典礼,夔龙典乐,舜时夔典乐龙作纳言然则尧时龙亦典乐者也舜时而仕,趋视四时,务元民始之,务先民事以为始也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海之内,舟舆所及,莫不夷说。”夷平心说古通以为悦字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瞍之子也,曰有虞,舜孝友闻于四方,陶渔事亲,为陶器躬捕鱼以养父母宽裕而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承受大命,依于二女,尧妻舜以二女舜动静谋之于二女叡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尧旧职,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狩四海,五载一始,三十年在位,嗣帝五十载,陟方岳,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宰我曰:“请问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也,曰夏后,敏给克齐,其德不爽,爽忒其仁可亲,其吾可信,声为律,身为度,以身为法度也亹亹穆穆,为纪为纲,其功为百神之主,禹治水天下既平然后百神得其所其惠为民父母,左准绳,右规矩,左右言常用也履四时,所行不违四时之宜据四海,任皋繇伯益,以赞其治,兴六师以征不序,四极之民,莫敢不服。”孔子曰:“予大者如天,小者如言,民悦至矣,予也,非其人也。”言不足以明五帝之德也宰我曰:“予也不足以戒,敬承矣。”他日,宰我以语子贡,子贡以复孔子,子曰:“吾欲以颜状取人也,则于灭明改矣;吾欲以言辞取人也,则于宰我改之矣;吾欲以容貌取人也,则于子张改之矣。”宰我闻之,惧,弗敢见焉。

孔子家语
孔子
卷一
相鲁第一始诛第二王言解第三大婚解第四儒行解第五问礼第六五仪解第七
卷二
致思第八三恕第九好生第十
卷三
观周第十一弟子行第十二贤君第十三辩政第十四
卷四
六本第十五辩物第十六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五
颜回第十八子路初见第十九在厄第二十入官第二十一困誓第二十二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六
五帝第二十四执辔第二十五本命解第二十六论礼第二十七
卷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郊问第二十九五刑解第三十刑政第三十一礼运第三十二
卷八
冠颂第三十三庙制第三十四辩乐解第三十五问玉第三十六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本姓解第三十九终记解第四十正论解第四十一
卷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