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
上一章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话说玉芝道:“《礼记》有人用过,要罚一杯。”若花道:“这又奇了!刚才我看单子,无论正令旁令,并无‘礼记’二字。为何有人用过?只怕玉儿写错了。”玉芝把单子取来一看,只见“齐庄中正”之上写著“中庸”二字,这才明白,道:“原来是我未报《礼记》,报了《中庸》,无怪姐姐忽略过了。”题花道:“如今看著虽算重了一部,安知后世不将《中庸》另分一部哩。好在旁令所飞之书甚多,也补得过了。”兰言道:“我只喜起初是若花姐姐出令,谁知闹来闹去,还是若花姐姐收令,如此凑巧,这才算得有始有终哩。”众人因天色不早,当即出席,再三致谢而散。

次日,蒋、董、掌、吕四家小姐彼此知会,都禀知父亲,就借卞府邀请众才女聚了一日。闺臣、若花同史优探诸人也借凝翠馆还席。接著大家又替若花、兰音、红红、亭亭分著饯行。一连聚了几天。那“长安送别图”诗词竟有数千首,恰恰抄成四本,极尽一时之盛。登时四处轰传,连太后、公主也都赋诗颁赐。

这日钦限已到,若花同兰音、红红、亭亭前去叩别老师。方才回寓,礼部早有官员把敕命赍来,并催急速起身,以便覆旨。四人忙备香案接了御旨,上朝叩谢。适值国舅也因接了敕命上朝谢恩,一同回到红文馆。那九十六位才女也都会齐等候送行。众人因国舅虽系男装,并非男子,都来相见。闺臣预备酒饭。大家都是恋恋不舍,略略坐了一坐,当即出席。国舅家人已将三辆飞车陆续搭放院中,都向西方按次摆了。众人看时,那车只有半人之高,长不满四尺,宽约二尺有余;

系用柳木如窗棂式做成,极其轻巧;周围俱用鲛缩为幔;车内四面安著指南针;

车后拖一小木如船柁一般;车下尽是铜轮,大小不等,有大如面盆的,有小如酒杯的,横竖排列,约有数百之多,虽都如同纸薄,却极坚刚。当时议定:国舅、若花坐前车,红红、亭亭坐中车,兰音与仆人坐后车。国舅把钥匙付给仆人,又取三把钥匙递给红红道:“一是起匙,一是行匙,一是落匙,上面都有名目,用时不可惜误。如要车头向左,将柁朝右推去;向右,朝左推去:紧随我车。自无舛错。车之正面有一鲛绡小帆,如遇顺凤,将小帆扯起,尤其迅速。”并引红红、亭亭将车内如何运动钥匙之处交代明白,道声慢在,轻轻上了前面飞车。仆人上了后车。国舅道:“就请贤甥同二位学士及早登车,以便趱路。”

若花、兰音,红红、亭亭望著众才女下觉一阵心酸,那眼泪那里忍得住,如雨点一般直朝下滚,个个哽咽不止;众人无不滴泪,亭亭向闺臣位逍:“前寄家书,不知何时方到。贤妹回到岭南,千万丁嘱我母不可焦心。俟到彼国,自必即托若花妹妹遣人伴我前来迎接;设或此去不能安身,亦必得夜仍回岭南。我无著己之亲,只得寡母一人,今忽远隔外洋,不能侍奉,惟望妹妹俯念当日结拜之情,替我早晚照应,善为排解,使无倚闾之望,永感不忘。妹妹!你今受我一拜!”

不觉放声大哭,跪了下去,只管磕头道:“妹妹!你同我不啻嫡亲手足,这个千斤担子要放在你身上了!”霎时哭倒在地。闺臣正因姊妹离别伤感,适听亭亭嘱托堂上甘旨,猛然想起父亲流落天涯之苦,跪在地下,也是大放悲声,同亭亭抱头恸哭。众人看著,无不心酸。国舅在车内催了数遍。婉如、小春一面哭著,把亭亭、闺臣搀起。亭亭哭的如醉如痴,晕过几次。礼部官员又差人前米相催。亭亭那里舍得上车,只管望着闺臣恸哭。多九公惟恐误了钦限,暗暗分付众丫环,硬把亭亭搀著,同红红上了当中飞车。若花、兰音也只得寒悲上车。国舅同红红、仆人郁将钥匙上了,运动机关,只见那些铜轮,横的竖的,莫不一齐乱动:有如磨盘的,有如辘轳的,好象风车一般,个个旋转起来。转眼间离地数尺,直朝上升,约有十余丈高,直向两方去了。大家望眼连天,凄然各散。

隔了几日,红文馆众才女纷纷请假回籍,闺臣仍同林婉如、秦小春、田凤-、洛红蕖、廉锦枫、宋良箴、颜紫绡姊妹八人同回岭南;余丽蓉、司徒妩儿同林书香、阳墨香、崔小莺也回淮南;尹红萸、魏紫樱、薛蘅香、姚芷馨各自回家;其余众才女也就四散。

陰若花乘了飞车,自从长安起身,沿途因遇逆风,走了十余日才到本国。那知女儿国王因次子之变,受了惊恐,又因思想若花,竟至一病不起,及至若花赶到,业已去世。诸臣扶立若花做了国王。将兰音、红红、亭亭都封为护卫大臣;

即差使臣到天朝进表谢恩。亭亭因思亲心切,随即请了飞车,带了熟悉路境之人到了岭南,接了缁氏回女儿国去了。及至闺臣到家,亭亭早已起身。

林氏见众人回来,欢喜非常。闺臣把赴试光景及若花各事,都向母亲、叔、婶略略告诉一边,林氏命人大排筵宴,并命外面也摆筵席。原来小峰、廉亮近日都把书籍丢了,求唐敏请了两位教师,日日跟著习武。当时唐敏请多九公就在外面听房同教师坐了。饭罢,林婉如、秦小春、田凤-都拜辞,同多九公回去。颜紫绡因闻祖母去世,急急回家,同哥哥颜崖扶柩回籍去了。宋良箴仍把祁氏留下做伴。廉锦枫同良氏,廉亮在新房居住。红蕖、良箴、闺臣住在楼上。

次日,闺臣向林氏商议,因父亲至今不归,要到小蓬莱再会寻访。林氏道:

“此虽要紧之事;我因红蕖媳妇业已长成,意欲秋天替小峰成亲,你何不再耽搁几月,把这喜事办了再去呢?”闺臣道:“母亲既有此意,女儿自应在家照应,分分母亲之劳。”忙了几时,到了重阳吉期,小峰同红蕖成了百年之好,刚过满月,接著尹元差人来接廉亮、棉枫完姻,并接良氏同去。大家饯行,忙了几日,良氏带著儿女去了。闺臣心内虽急如星火,偏偏婉如同田凤-的哥哥田廷结了婚姻,因田廷父亲向任山南总兵,现在告老,必须等他来年三月回来方能迎娶,林之洋何能离开。闺臣只好呆呆等候。转眼到了新春。那时虽有许多媒人来替闺臣作伐,林氏同女儿商议,闺臣是要等父亲回来随父亲做主,林氏只得把媒人回了。

到了四月,-如姻事才毕。洛承志也遣人来接宋良箴到小瀛洲合卺;林氏替他备办妆奁,即托祁氏送去。匆匆忙忙,一直到了七月,才把上小蓬莱的行期定了。

闺臣因明日就要起身,这晚正在楼上收拾,忽听嗖的一声,撺进一片红光,仔细一看,原来是颜紫绡。连忙见礼让坐道:“妹子闻得姐姐扶柩回籍安葬,屡次遣人到府同情,总无消息,那知姐姐却已回来。为何夤夜至此?”颜紫绡道:

“咱自京师归家,适值咱哥哥颜崖也中武举回来。因父母灵柩久在异乡,心甚不安,同哥哥商量,把灵柩扶归故土,葬在祖茔,才同哥哥回来。到了家中,闻得贤妹就要远行,因此夤夜赶来,一者送行,二者还有一事相商:咱家中现在一无牵挂,贤妹此时迢迢数万里前去寻亲,婉如妹妹闻已婚配,此次谅不能同去,贤妹一人未免过于寂寞,咱情愿伴你同去。你意下如何?”闺臣听了,虽觉欢喜,奈自己别有心事,又不好宣言。踌躇半晌,只得说道:“虽承姐姐美意,但妹子此去,倘寻得父亲回来,那就不必说了,设或父亲看破红尘竟自不归,抑或寻不着父亲,妹子自然在彼另寻一个修练之计,归期甚觉渺茫。尚望姐姐详察。”紫绡道:“若以人情事务而论:贤妹自直把伯伯寻来,夫妻父子团圆,天轮乐聚,方了人生一件正事。但据咱想来:团圆之后,又将如何?乐聚之后,又将如何?

再过几十年,无非终归于尽,临期谁又逃过那座荒丘?咱此番同你前去另有痴想,惟愿伯伯不肯回来,不独贤妹可脱红尘,连咱也可逃出苦海了。”闺臣忖道:“怪不得碑记说他‘幼谙剑侠之术,长通元妙之机’,果然竟有道理。”连忙说道:

“姐姐即如此立意,与妹子心事相合,就请明日过来,以便同行。”紫绡点点头,将身一纵去了。次日,把行李搬来。林氏正愁女儿无伴,今见颜紫绡同去,甚是欢喜。

当时闺臣拜辞祖先,并向母亲、叔、婶洒泪拜别。因对小峰道:“你年纪今已不小,一切也不消再嘱。总之:在家须要孝亲,为官必须忠君,凡有各事,只要俯仰无愧,时常把天地君亲放在心上,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又向红蕖拜了下去。红蕖急忙跪下道:“姐姐为何行此大礼?”闺臣滴泪道:“你当年替母报仇,忿不顾身;又能不惮劳悴,侍奉祖父余年,如此大孝。将来母亲甘旨,妹妹自能侍奉承欢,无须谆嘱。但愚姐此番远去,缺了孝道,全仗妹妹一人偏劳,你当受我一拜。”二人-泪起来。林氏又嘱付一番,合家洒泪而别。

闺臣、紫绡带著侞母到了林之洋家,婉如同田凤-都从婆家过来送行。多九公因京中回来,一路过于辛苦,不能回去;小春有病,也未过来。林之洋又带了几样货物,托丈母江氏在家照应;带著儿子、吕氏、闺臣、紫绡,辞别众人,上了海船,一直望小蓬莱进发。沿途虽卖些货物,也不敢过于耽搁,只向抄近水面走去。

不知不觉过了新春,于四月下旬到了小蓬莱,闺臣同紫绡别了众人,上山去了。林之洋等到两月之后,不见回来,十分着急。每日上山探听,那有踪影。看看又是一月,海上秋凉,山林萧瑟。这日正在山上探望,忽遇一个采药的女道童。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镜花缘
李汝珍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第五回 俏宫娥戏夸金盏草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出豕喙乡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学桉妻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曲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觉旧踪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顶盛典奉命抡才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召众美赴华筵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在泣红亭 联新交情深凝翠馆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蒁亭八女写春扇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萧 隐俏体纱窗听课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第八十—回 白蒁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 逞风狂风姨泄旧忿第八十九回 阐元机历述新诗 溯旧迹质明往事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诵凄凉句 警芳心惊闻惨淡词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第九十二回 论果赢佳人施慧性 辩壶卢婢子具灵心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第九十五回 因旧恙筵上谈医 结新之庭中舞剑第九十六回 秉忠诚部下起雄兵 施邪术关前摆毒阵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冒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 启欲念被围巴刀阵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将军游幻境 发慈心仙子下凡尘第—百回 建奇勋节度还朝 传大宝中宗复位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