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
上一章

列传第五

耶律觌烈弟羽之耶律铎臻弟古突品不王郁耶律图鲁窘耶律觌烈,字兀里轸,六院部蒲古只夷离堇之后。父偶思,亦为夷离堇。

初,太祖为于越时,觌烈以谨愿宽恕见器使。既即位,兄曷鲁典宿卫,以故卖觌烈入侍帷幄,与闻政事。神册三年,曷鲁薨,命觌烈为迭刺部夷离堇,属以南方事。会讨党项,皇太子为先锋,觌烈副之。军至天德、云内,分道并进。觌烈率遍师渡河力战,斩获甚众。

天赞初,析迭刺部为北、南院,南夷离堇。时大元帅率师由古北口略燕地,觌烈徇山西,所至城堡皆下,太祖嘉其功,锡赍甚厚。从伐渤海,拔扶余城,留觌烈与寅底石守之。

天显二年,留守南京。十年卒,年五十六。弟羽之。

羽之,小字兀里,字寅底晒。幼豪爽不群,长嗜学,通诸部语。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渤海平,立皇太子为东丹王,以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时人心未安,左大相迭刺不逾月薨,羽之荏事勤恪,威信并行。

太宗即位,上表曰:“我大圣天皇始有东土,择贤辅以抚斯民,不以臣愚而任之。国家利害,敢不以闻。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卫,居忽汗城。今去上京辽邈,既不为用,又不罢戍,果何为哉?先帝因彼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天授人兴,彼一时也。遗种浸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后患。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地衍土沃,有木铁盐鱼之利。乘其微弱,徙还其民,万世长策也。彼得故乡,又获木铁盐鱼之饶,必安居乐业。然后选徒以翼吾左,突厥、党项、室韦夹辅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成圣祖未集之功,贴后世无疆之福。”表奏,帝嘉纳之。是岁,诏徙东丹国民于梁水,时称其善。

人皇王奔唐,羽之镇抚国人,一切如故。以功加守太傅,迁中台省左相。会同初,以册礼赴阙,加特进。表奏左次相渤海蓟贪墨不法事,卒。子和里,终东京留守。

耶律铎臻,字敌辇,六院部人。祖蒲古只,遥辇氏时再为本部夷离堇。耶律狼德等既害玄祖,暴横益肆。蒲古只以计诱其党,悉诛夷之。

铎臻幼有志节,太祖为于越,常居左右。后即位,梁人遣使求辕轴材,太祖难之。铎臻曰:“梁名求材,实觇吾轻重。

宜答曰:‘材之所生,必深山穷谷,有神司之,须白鼻赤驴祷词,然后可伐。’如此,则其语自塞矣。”已而果然。

天赞三年,将伐渤海,铎臻谏曰:“陛下先事渤海,则西夏必蹑吾后。请先西讨,庶无后顾忧。”太祖从之。及淳钦皇后称制,恶铎臻,囚之,誓曰:“铁锁朽,当释汝!”既而召之,使者欲去锁,铎臻辞曰:“铁未朽,可释乎?”后闻,嘉叹,趣召释之。天显二年卒。弟古、突吕不。

古,字涅刺昆,初名霞马葛。太祖为于越,尝从略地山右。

会李克用于云州,古侍,克用异之曰:“是儿骨相非常,不宜使在左右。”以故太祖颇忌之。时方西讨,诸弟乱作,闻变,太祖间古与否,曰无。喜曰:“吾无忠矣!”趣召古议。古陈殄灭之策,后皆如言,以故锡赍甚厚。

神册未,南伐,以古佐右皮室详稳老古,与唐兵战于云碧店。老古中流矢,伤甚,太祖疑古阴害之。古知上意,跪曰:“陛下疑臣耻居老古麾下耶?及今老古在,请遣使问之。”太祖使问老古,对曰:“臣于古无可疑者。”上意乃释。老古卒,遂以古为右皮室详稳。

既卒,太祖谓左右曰:“古死,犹长松自倒,非吾伐之也。”

突吕不,字铎衮,幼聪敏嗜学。事太祖见器重。及制契丹大字,突吕不赞成为多。未几,为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知制浩。明年,受诏撰决狱法。

太祖略燕,诏与皇太子及王郁攻定州。师还至顺州,幽州马步军指挥使王千率众来袭,突吕不射其马踬,擒之。天赞二年,皇子尧骨为大元帅,突吕不为副,既克平州,进军燕、赵,攻下曲阳、北平。至易州,易人来拒,逾濠而阵。李景章出降,言城中人无斗志。大元帅将修攻具,突吕不谏曰:“我师远来,人马疲惫,势不可久留。”乃止。军还,大元帅以其谋闻,太祖大悦,赐赍优渥。

车驾西征,突吕不与大元帅为先铎,伐党项有功,太祖犒师水精山。大元帅东归,突吕不留屯西南部,复讨党项,多获而还。太祖东伐,大諲撰降而复叛,攻之,突吕不先登。渤海平,承诏铭太祖功德于永兴殿壁。班师,已下州郡往往复叛,突吕不从大元帅攻破之。

淳钦皇后称制,有飞语中伤者,后怒,突吕不惧而亡。太宗知其无罪,召还。天显三年,讨乌古部,俘获甚众。伐唐,以突吕不为左翼,攻唐军霞沙寨,降之。十一年,送晋主石敬瑭入洛。及大册,突吕不总礼仪事,加特进检校太尉。会同五年卒。王郁,京兆万年人,庸义武军节度使处直之孽子。伯父处存镇义武,卒,三军推其子郜袭,处直为都知兵马使。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攻定州,郜遣处直拒于沙河。兵败,入城逐郜,郜奔太原。乱兵推处直为留后,遣人请事梁王。梁与晋王克用绝好,表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

初郜之亡也,郁从之。晋王克用妻以女,用为新州防御使。

处直料晋必讨张文礼,镇亡,则定不独存,益自疑。阴使郁北导契丹入塞以牵晋兵,且许为嗣。郁自奔晋,常恐失父心,得使,大喜。神册六年,奉表送欤,举室来降,太祖以为养子。

未几,郁兄都囚父,自为留后,帝遣郁从皇太子讨之。至定州,都坚壁不出,掠居民而还。

明年,从皇太子攻镇州,遇唐兵于定州,破之。天赞二年秋,郁及阿古只略地燕、赵,攻下磁窑务。从太祖平渤海,战有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崇义军节度使。

太祖崩,郁与妻会葬,其妻泣诉于淳钦皇后,求归乡国,许之。郁奏曰:“臣本唐主之婿,主已被弑,此行夫妻岂能相保。愿常侍太后。”后喜曰:“汉人中,惟王郎最忠孝。”以太祖尝与李克用约为兄弟故也。寻加政事令。还宜州,卒。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肃祖子洽窅之孙,勇而有谋略。

太宗立晋之役,其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殁于兵,帝即以其职授图鲁窘。会同元年,改北院大王,尝屏左右与议大事,占对合上意。

从讨石重贵,杜重威拥十万余众拒浮沱桥,力战数日,不得进。帝曰:“两军争渡,人马疲矣,计安出?”诸将请缓师,为后图,帝然之。图鲁窘厉色进曰:“臣愚窃以为陛下乐于安逸,则谨守四境可也;既欲扩大疆宇,出师远攻,讵能无厪圣虑。若中路而止,适为贼利,则必陷南京,夷属邑。若此,则争战未已,吾民无奠枕之期矣。且彼步我骑,何虑不克。况汉人足力弱而行缓,如选轻锐骑先绝其饷道,则事蔑不济矣。”

帝嘉曰:“国强则其人贤,海巨则其鱼大。”于是塞其饷道,数出师以牵挠其势,重威果降如育。以功获赐甚厚。明年春,卒军中。

论曰:“神册初元,将相大臣拔起风尘之中,翼扶王运,以任职取名者,固一时之材;亦由太祖推诚御下,不任独断,用能总揽群策而为之用欤!其投天隙而列功庸,至有心腹、耳目、手足之喻,岂偶然哉!讨党项,走敌鲁,平刺葛,定渤海,功亦伟矣。若黔记治狱不冤,颇德持论不挠,延徽立经陈纪,绍勋箫节而死,图鲁窘料敌制胜,岂器博者无近用,道长者其功远欤?称为佐命固宜。”

辽史
脱脱
本纪
本纪第一 太祖上本纪第二 太祖下本纪第三 太宗上本纪第四 太宗下本纪第五 世宗本纪第六 穆宗上本纪第七 穆宗下本纪第八 景宗上本纪第九 景宗下本纪第十 圣宗一本纪第十一 圣宗二本纪第十二 圣宗三本纪第十三 圣宗四本纪第十四 圣宗五本纪第十五 圣宗六本纪第十六 圣宗七本纪第十七 圣宗八本纪第十八 兴宗一本纪第十九 兴宗二本纪第二十 兴宗三本纪第二十一 道宗一本纪第二十二 道宗二本纪第二十三 道宗三本纪第二十四 道宗四本纪第二十五 道宗五本纪第二十六 道宗六本纪第二十七 天祚皇帝一本纪第二十八 天祚皇帝二本纪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本纪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志第一 营卫志上志第二 营卫志中行营志第三 营卫志下部族下志第四 兵卫志上志第五 兵卫志中御帐亲军志第六 兵卫志下五京乡下志第七 地理志一 上京道志第八 地理志二 东京道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志第十二 历象志上 历志第十三 历象志中 闰考志第十四 历象志下 朔考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北面朝官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志第十七 百官志三 南面朝官志第十八 礼志一 古仪志第十九 礼志二 凶仪志第二十 礼志三军仪 礼志四志第二十一 礼志五 嘉仪上志第二十二 礼志六 嘉仪下志第二十三 乐志志第二十四 仪卫志一舆服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国服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志第二十七 仪卫志四仪仗志第二十八 食货志上志第二十九 食货志下志第三十 刑法志上志第三十一 刑法志下
表第一表第二表第三表第四表第五表第六表第七表第八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列传第二 宗室列传第三列传第四列传第五列传第六列传第七列传第八列传第九列传第十列传第十一列传第十二列传第十三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列传第十六列传第十七列传第十八列传第十九列传第二十 列传第二十一列传第二十二列传第二十三列传第二十四列传第二十五列传第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七列传第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九列传第三十列传第三十一列传第三十二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列传第三十六 卓行列传第三十七 列女列传第三十八 方技列传第三十九列传第四十 奸臣上列传第四十一 奸臣下列传第四十二 逆臣上列传第四十三 逆臣中列传第四十四 逆臣下列传第四十五 二国外记列传第四十六 国语解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