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三十五

○许定国(刘良佐)左梦庚(郝效忠、徐勇、卢光祖)田雄(马得功)张天禄(弟天福、赵之龙)孙可望(白文选)

许定国,河南太康人。明崇祯间,官山西总兵官。李自成围开封,趣定国赴援,师次沁水,一夕师溃,逮治论死。寻复授援剿河南总兵官。福王时,驻军睢州。

顺治元年,豫亲王多铎下河南,次孟津,定国使请降。肃亲王豪格略山东,复上书请以其孥来附,肃亲王命遣子为质。二年,遣其子诣肃亲王军。明督师大学士史可法遣总兵高杰徇河南,次归德,闻定国已遣子纳款,招往会,不赴。杰乃与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就定国睢州,定国不得已郊迎。其杰劝杰勿入城,杰轻定国,不听。既入,定国宴杰,侑以妓。杰酣,为定国刻行期,并微及遣子纳款事。定国益惧,中夜伏兵杀杰。明日,杰部将攻定国屠城。定国走考城,遂来降。

豫亲王请以定国从征,留其孥曹县,命河道总督杨方兴厚赡之。定国妻邢有疾,乞还乡里,方兴为代奏。命暂居曹县,俟定国入觐。豫亲王师还,定国诣京师,隶汉军镶白旗。三年,卒。五年,以来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子尔安袭。十二年,诏求言,尔安为睿亲王多尔衮讼功德,请修其墓。语详睿亲王传。坐煽惑,减死流宁古塔。弟尔吉袭。

史可法置江北四镇,杰与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分领之。杰为定国所杀,得功战死芜湖。

刘良佐,直隶人,明总兵,预拥立福王。顺治二年,豫亲王下江南,良佐以兵十万来降。江南定,诣京师,隶汉军镶黄旗。五年,以来降功,授世职二等精奇尼哈番。从大将军谭泰讨金声桓。师还,授散秩大臣。十八年,授江南江安提督,加总管衔。寻改直隶提督,改左都督。康熙五年,以病乞休。六年,卒。刘泽清既降复叛,诛死。

左梦庚,山东临清人。父良玉,明史有传。良玉初授平贼将军,及封宁南伯,以平贼将军印授梦庚。福王时,良玉举兵自武昌东下,号“清君侧”。次九江,病卒。诸将推梦庚为帅。总督袁继咸御战,梦庚还驻池州,遣兵间道自彭泽下建德,遂取安庆。总兵黄得功破之铜陵,乃退保九江。

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逐李自成至九江,梦庚率众降。师还,入觐,宴午门内,命隶汉军正黄旗。疏言:“部将卢光祖、李国英从入京师,馀若张应祥、徐恩盛、郝效忠、金声桓、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俱奉英亲王调发防剿江西、湖广。诚恐诸将在外,踪迹未定,室家未安,讹惑之事,不可不筹。”命有司安插。五年,叙来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六年,从英亲王讨大同叛将姜瓖,攻左卫,克之。擢本旗固山额真。十一年,卒,谥庄敏。乾隆初,定封一等子。梦庚诸将,李国英最显,自有传。

郝效忠,辽东人,隶汉军正白旗。从英亲王定湖南,擢湖南右路总兵,加都督佥事,授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孙可望陷沅州,效忠率师克黎平。可望兵骤至,力战,马蹶被执,不屈,遂见杀,赠都督同知。

徐勇,亦辽东人。英亲王檄署九江总兵,调黄州,捕治九江、黄州土寇。明唐王使招之,勇斩使以闻,命移镇长沙。金声桓叛,招勇,复斩其使。与李锦战江中,中矢,裹创战愈奋。贼攻城,设策守御,锦遁去。迎郑亲王师击破明大学士何腾蛟。复调辰常总兵,授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明桂王遣将张光翠、张景春窥辰州,屯荔溪。勇督将士渡江战,击杀景春,擒裨将六,馘士卒数百,加左都督,进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桂王复遣白文选来攻,驱象为阵,破城,勇巷战死之,赠太子太保,进世职二等,谥忠节。以其兄子袭,入籍武昌卫。

卢光祖,辽东海州人,隶汉军镶蓝旗。从肃亲王下四川,破张献忠。授夔州总兵。击破明桂王将朱天麟等。取顺庆,屡捕治土寇。甘一爵、朱德洪据邻水、大竹为乱。光祖督师讨之,战七昼夜,斩一爵、德洪,降硐寨十馀。以功授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孙可望破叙州,将军李国翰率师赴援,光祖殿,遇敌,战败,命立功自赎。寻改川北总兵。卒。金声桓既降复叛,诛死。

田雄,直隶宣化人。马得功,辽东人。仕明皆至总兵。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下江南,明福王由崧走芜湖。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督兵截江断道,雄、得功缚福王及其妃来献,豫亲王令以原衔从征。寻授雄杭州总兵,得功镇江总兵。

雄佐总督张存仁、梅勒章京珠玛喇,驻军杭州。时明鲁王以海称“监国”绍兴,乘间渡钱塘江窥杭州,雄与存仁、珠玛喇等屡击破之。三年,擢浙江提督。六年,发李成栋逆书,加左都督。八年,叙来降功,授世职一等精奇尼哈番。

明鲁王与其臣阮进、张名振等据舟山,雄与固山额真金砺以舟师出海擒进,遂破舟山,隳其城,名振拥鲁王入海。十二年,进将阮思、陈六御等复据舟山,朝命宁海大将军伊尔德率师南征。雄预治战舰攻具,分兵遣裨将扼要隘,通声援,而以舟师会伊尔德击思,以横洋、金塘为舟山要路,分兵击破之。张两翼夹击,歼其众无算,思赴水死。捷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五年,疏请归旗籍,隶汉军镶黄旗。

郑成功兵扰浙境,陷遂安、平阳诸县。兵部劾雄,上命宽之。十六年,成功兵攻太平,击却之。复攻宁波,雄督战,分三路进剿,成功兵引退。十八年,进二等侯。康熙二年,卒,赠太傅,谥毅勇。

得功,亦隶汉军镶黄旗。江宁初定,明瑞昌王谊泐屯花山、龙潭间。顺治三年,谋攻江宁,事泄,走镇江。得功获谊泐,诛之。寻以收劫盗入伍,降调。四年,大学士洪承畴请以得功署副将。从浙闽总督张存仁剿建宁、邵武山寇,克松溪、政和、建阳、崇安、光泽诸县,即令驻松溪。复克庆元、永春、德化诸县。六年,授右路总兵,加都督佥事。克南安,破海寇林忠。复捕治兴化、仙游、惠安诸县海寇郑丹国等。

时郑成功据厦门。巡抚张学圣诇成功方出,令得功攻厦门,克之。成功还救,复陷。遂围漳州,破海澄。得功退守泉州,与固山额真金砺会师解漳州围。以得功初克厦门贪取财物为成功所乘,命逮治,援赦免。十一年,叙前功,赐一品顶带,出镇泉州。得功自陈与雄同降,援雄例乞世职,授一等精奇尼哈番,加都督同知。

十三年,擢福建提督。林忠复据永春、德化、尤溪、大田诸县,巡抚宜永贵令得功率师讨之。师行,寇自闽安迳攻会城,得功引师还,与城兵夹击,围解。十四年,与浙闽总督李率泰等合兵克闽安,成功屡内犯,得功击卻之。十八年,进三等侯。康熙元年,迁滨海居民内地,击败海寇阻民迁者。二年,师进攻厦门,得功克乌沙,以舟师出海。南风起,寇乘上流来战,得功奋击,没於阵。李率泰以闻,进一等侯,谥襄武。子三奇,袭爵,官至潮州总兵。乾隆十四年,定诸侯、伯封号,雄曰顺义,得功曰顺勤。

张天禄,陕西榆林人。明季与弟天福以义勇从军,积功至总兵。福王时,大学士史可法督师,令屯瓜洲为前锋。豫亲王师下江南,天禄、天福率所部三千人从赵之龙迎降,豫亲王令以原官从征,隶汉军镶黄旗。

明佥都御史金声家休宁,受唐王命,纠乡勇十馀万据徽州。贝勒博洛遣固山额真叶臣率师击之,天禄及总兵卜从善、李仲兴、刘泽泳并从。师自旌德入,战绩溪,获声及中军吴国祯、副将成有功、守备万全等,送江宁杀之。徽州平。

明大学士黄道周率兵犯徽州,天禄击之,斩其将程嗣圣等十馀人,获总兵李尧光等。顺治三年,战婺源,获道周,亦送江宁杀之。分兵出祁门、江湾、街口、黄源,四道逐捕道周馀众。以功加都督同知,授徽宁池太总兵官。天禄屯徽州城外,依山为营。值雨,父老迎天禄入城,天禄曰:“三军方在泥涂,何忍独安?”终不下山。军民皆称之。明嵩安王常淇纠众数千扰婺源,天禄率副将许汉鼎等击之,获常淇及监军江于东等。四年,授江南提督。五年,叙来降功,授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八年,进三等精奇尼哈番。

九年,郑成功围漳州,命天禄赴援,成功引退。天禄留驻延平,捕治山寇。十一年,明鲁王将张名振攻崇明,天禄还松江御战。名振既出海,复侵吴淞。我水师与战,败绩。江南总督马鸣佩劾天禄失舟师三百馀及炮械,匿未报;闽浙总督佟泰劾天禄与名振通书:逮下刑部,谳通书无据,坐匿失炮械等,夺官,降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十六年,卒。

天福初降,从征昆山、嘉定。民不薙发,据城抗我师,天福与总兵李成栋讨平之。顺治五年,授陕西汉羌总兵。叙来降及战功,授世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明山阴王鼎济聚兵据毛坝关,署单一涵为元帅。年六,天福自汉中率师入山,获鼎济,一涵投崖死。参将王永祥叛延安,山寇刘宏才攻同官,天福先后讨平之。以病还京师,授散秩大臣。十七年,授本旗都统。康熙六年,卒。

赵之龙,江南虹县人。崇祯时,以忻城伯镇南京。福王立,与拥戴,干政。豫亲王师至,与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大学士王铎,尚书钱谦益,侍郎朱之臣、梁云构、李绰等迎降。之龙授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允爵等皆置勿用。铎等诣京师。先是北都降者多授原官,御史卢传言南都新人不得与旧臣比。铎至,命以尚书管弘文院学士,累擢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安。谦益语在文苑传。

孙可望,陕西延长人。从张献忠为贼,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并为献忠养子。献忠据四川,使分将其众,可望号平东将军。顺治三年,肃亲王豪格师定四川,献忠败死。可望与定国等率残众南窜,道重庆、綦江、遵义入贵阳。阿迷土司沙定洲乱云南,可望率众兼程赴之。定洲方攻楚雄,迎战大败,走归阿迷。可望入云南会城,遣定国徇迤东,而与文秀率兵西出,得副使杨畏知,相誓扶明室,与俱至楚雄,略迤西诸府。定国亦定迤东诸府。可望遂尽有云南,自号平东王,以干支纪年,铸钱曰“兴朝通宝”。时能奇已前死,可望并将其众。定国、文秀故等夷,不为可望下。可望假事杖定国,欲以威众,隙益深。

明桂王在肇庆,乃遣畏知奉表乞王封,桂王封可望景国公,赐名朝宗。使以敕印往,而桂王诸将争欲得可望为强援。堵胤锡驻梧州,承制改封平辽王;陈邦傅守泗城,又矫命封秦王;可望乃不受景国公命。会我师克韶州,桂王走梧州。可望复遣使请封,议封澂江王。使者谓非秦不敢复命,大学士严起恒持不可,议中寝。可望袭贵阳,复遣文秀攻嘉定,入四川。我师定两广,桂王至南宁,乃遣使封可望冀王,可望犹不受,复使畏知诣桂王,而遣其将贺九仪等以五千人先驱,取起恒及诸臣阻秦封者尽杀之。桂王乃真封可望秦王,而留畏知授大学士。可望闻之怒,召至贵阳面数之,畏知以冠击可望,亦被杀。

桂王遣大学士文安之督师四川,将以招川中诸镇。可望遣兵伺於都匀,邀止之。可望将移桂王自近,挟以作威。桂王奔广南,可望遣兵迎入安隆所,改为安龙府,岁供银八千、米百石,穷迫不可堪;而马吉祥、庞天寿辈方欲戴可望行禅让,可望遂自设内阁六部等官,立太庙,定朝仪,改印文为八叠。桂王益忧惧。

初,定国自广西入湖广,兵益强,不复禀可望约束。会定国败於衡州,使召诣沅州议事,将以为罪而杀之;定国辞不赴,又自柳州攻肇庆,下高、廉、雷诸府。至是,桂王闻定国兵强,密诏使入卫。可望闻,使执大学士吴贞毓等,凡预谋者尽杀之。议移桂王贵阳,使其将白文选督行期。文选心不直可望,以情输桂王,缓其行。俟定国至,奉桂王自安南卫走云南。时文秀守云南,亦怨可望,迎桂王入云南会城。可望举兵反桂王,以双礼留守,令文选统诸军前行。定国、文秀率师御之,次三岔河,夹水而军。文选轻骑奔定国。可望遣其将张胜、马宝等自寻甸间道袭云南,而自率劲卒击定国等。战方合,其将马惟兴先奔,遂大溃,定国遣文秀等追之。

可望至贵阳,双礼绐言追兵且至。可望知事去,将诣经略洪承畴请降,遣使先纳款。文秀等遣将杨武追之,及於沙子岭。承畴援兵至,乃得脱,将妻子诣长沙降,时顺治十四年十月也。诏封义王,慰谕之。寻遣学士麻勒吉等赍敕印册封。十五年,诣京师,命简亲王济度等郊迎。入觐,宴中和殿,赐白金万,官其部将陈杰,刘天瑞等百馀人,命隶汉军正白旗。可望请从讨云南自效,下王大臣议,寝其奏。十七年,疏辞封爵,复慰谕之。寻卒,谥恪顺。

子徵淇袭,未几卒。徵淳袭,卒,谥顺愍。徵灏请袭,御史孟飞熊疏言:“可望,献忠馀党,久据滇、黔,负固不服。及为定国所败,穷蹙来归,滥膺非分。宜即停止,或以次降等。”下部议,降袭慕义公,官至兵部尚书,谥清端。子降袭一等阿达哈哈番。乾隆三十六年,命停袭。

文选,陕西吴堡人,亦从献忠为贼。献忠败,从可望入贵州。其缓桂王使得入云南也,桂王封为巩国公,令还贵阳慰谕可望,可望夺其兵,置军中。及将举兵,诸将说可望原得文选为大将,可望使将前锋,遂降定国,可望以是败。桂王封文选巩昌王。

顺治十六年,我师下云南,定国战屡败,令文选为殿;战於玉龙关,文选复败,走木邦。桂王入缅甸,居赭硜。十七年,文选攻阿瓦,弗克,与定国会师孟艮;再攻阿瓦,求出桂王,终不获,我师益深入。文选据锡箔,凭江拒守。我师出木邦,造筏将渡,文选奔茶山。总兵马宁将偏师追之,及於猛养,文选降。诏封承恩公,亦隶汉军正白旗。康熙元年,命予三等公俸。七年,加太子少师。十四年,卒。子绘,降袭一等精奇尼哈番。卒,停袭。

论曰:邦家新造,师行所至,逆者诛,顺者庸。虽其人叛故国,贼旧君,苟为利於我,固不能不以为功也。可望独以台官言降爵,终见削夺。唐通降自成,既复来归,授世职,康熙间即停袭,事又在其前;而定国、梦庚、雄辈及他诸降将,皆袭封如故。民间传雄负福王出,王咬其项,遂溃死。雄死时,明亡已二十年。其言诚无稽,然民之所恶,盖亦可见矣。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