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三十九

○甘文焜(子国璧)范承谟(子时崇)马雄镇傅弘烈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其先自丰城徙沈阳。父应魁,从入关,官至石匣副将。

文焜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摄,文焜曰:“言之而居之,是利之也。”固辞。六年,授直隶巡抚,奏复巡历旧制。单车按部,適保定、真定所属诸县患水灾,疏请蠲岁赋。总督白秉真以赈费浩繁,请听官民输银米。文焜斥廉俸以助。议叙,加工部侍郎。

七年,迁云贵总督,驻贵阳。时吴三桂镇云南,欲藉边衅固兵权,诡报土番康东入寇,绐文焜移师,又阴嗾凯里诸苗乘其后。文焜策康东无能为,凯里近肘腋,不制将滋蔓,先督兵捣其巢,斩苗酋阿戎。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繇是益惮之。文焜巡历云、贵各府州皆遍。十年,遭母忧,上命在任守制。文焜又遣兵击杀臻剖苗酋阿福。疏乞归葬,许给假治丧。三桂请以云南巡抚兼督篆,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啗之,冀为己用。

十二年,文焜还本官,適撤藩议起。三桂反,杀巡抚朱国治,遣其党偪贵阳。文焜闻变,使族弟文炯赍奏入告,牒贵州提督李本深率兵扼盘江。本深已怀贰,先以书觇文焜意。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本标兵已受三桂饵,纷溃弗听调。文焜度贵阳不可守,令妾盛率妇女七人自经死,独携第四子国城赴镇远,思召湖北兵扼险隘,使贼不北出。十二月丙申朔,癸卯至镇远,守将江义已受伪命,拒弗纳。文焜渡河至吉祥寺,义遣兵围之。文焜望阙再拜,拔佩刀将自杀,国城大呼请先死,夺其刀以刎而还之,尸乃踣,血溅文焜衣。文焜曰:“是儿勇过我!”遂自杀,年四十有二。从者笔帖式和善雅图殉。

乱平,贵州巡抚杨雍建以文焜治绩及死事状上闻,予优恤。遣其长子宣化同知国均迎丧还京师,使内大臣佟国维迎奠卢沟桥,赠兵部尚书,谥忠果。建祠贵阳,上赐“劲节”二字颜其额。子七,国璧尤知名。

国璧,字东屏,以任子授陕州知州,改苏州同知,擢山西平阳、浙江宁波知府,名循吏。圣祖南巡,幸杭州,御书朱子诗及“永贞”额以赐。谕曰:“汝父尽节,朕未尝忘,此为汝母书也。”累迁云南巡抚。坐事罢。雍正间,起为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三年,授绥远城右翼副都统。复罢。十二年,卒。

范承谟,字觐公,汉军镶黄旗人,文程次子。顺治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累迁秘书院学士。康熙七年,授浙江巡抚。时去开国未久,民流亡未复业,浙东宁波、金华等六府荒田尤多。总督赵廷臣请除赋额,上命承谟履勘。承谟遍历诸府,请免荒田及水冲田地赋凡三十一万五千五百馀亩。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府被水,民饥,承谟出布政使库银八万,籴米湖广平粜,最贫者得附老弱例,肩盐给朝夕,全活甚众。并疏请“漕米改折,石银一两。明年麦熟,补徵白粮,以三年带徵。灾重者如例蠲免”。得旨允行。十年,以疾请解职,召还。总督刘兆麒、提督塞白理疏言浙民请留承谟一百五十馀牒,给事中姜希辙、柯耸,御史何元英等亦言:“承谟受事三载,爱民如子,不通请谒馈遗。劾罢贪墨,廉治巨猾,剔除加耗、陋规、私派诸弊。浙民爱戴,深於饥渴。”上命承谟留任。十一年,承谟复疏言湖、嘉两府白粮加耗,多寡不一,请每石加四斗五升为限;又奏蠲温、台二卫康熙九年以前逋赋及石门、平阳未完轻赍月粮:皆下户部议行。

十月,擢福建总督,疏辞未允,请入觐。十二年七月,至京师,入对。承谟疾未愈,命御医诊视,赐药饵。疾稍差,趣赴官,赐冠服、鞍马。福建总督初驻漳州,至是以将撤藩,命移驻福州。吴三桂反,承谟察精忠有异志,时方议裁兵,承谟疏请缓行。又报巡历边海,欲置身外郡,便徵调防御。事未行而精忠叛,阳言海寇至,约承谟计事。巡抚刘秉政附精忠,趣同行。承谟知有变,左右请擐甲从,承谟曰:“众寡不敌,备无益也。”遂往。精忠之徒露刃相胁,承谟挺身前,骂不绝口。精忠拘之土室,加以桎梏,绝粒十日,不得死。精忠遣秉政说降,承谟奋足蹴之仆,叱左右掖之出,曰:“贼就僇当不远,我先褫其魄!”为贼困逾二年,日冠赐冠,衣辞母时衣,遇朔望,奉时宪书一帙悬之,北乡再拜。所居室迫隘,号曰蒙谷。为诗文,以桴炭画壁上。

时有部曲张福建者,手刃夺门入,连斩数贼,力竭死。蒙古人嘛尼为伪散骑郎,精忠遣守承谟,感承谟忠义,谋令出走。事泄,精忠将磔之,大言曰:“吾宁与忠臣同死,不原与逆贼同生!”

十五年,师克仙霞关,精忠将降,冀饰词免死,惧承谟暴其罪。九月己酉朔,甲子夜半,精忠遣党偪承谟就缢。幕客嵇永仁、王龙光、沈天成,从弟承谱,下至隶卒,同死者五十三人。语互详忠义传。旧役王道隆奉遣他出,还至延平,闻变,自刎死。贼焚承谟尸,弃之野,泰宁骑兵许鼎夜负遗骸藏之。十六年,丧还京师。上遣内大臣侍卫迎奠,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忠贞,御书碑文赐其家。十九年,精忠伏诛。赴市曹日,承谟子时崇脔其肉祭墓。福建民请建祠祀之,御书“忠贞炳日”扁於楣。承谟所为画壁集,上亲制序。

时崇,字自牧。以难荫出知辽阳州,迁直隶顺德知府,有惠政。累迁福建按察使。陛辞日,上顾谓群臣曰:“此开国名臣孙,殉难忠臣子也!”四十七年,擢广东巡抚,兼盐政。越二年,擢福建浙江总督。五十四年,入为左都御史。明年,授兵部尚书。命出塞筑莫代察罕廋尔、鄂尔斋图杲尔台站凡四十有七所。又明年,还朝。寻卒。闽人思其德,附祀承谟祠。

马雄镇,字锡蕃,汉军镶红旗人,鸣佩子。以荫补工部副理事官,历迁左佥都御史、国史院学士。康熙八年,授山西巡抚。未上,改广西。时群盗猬起,构瑶、僮掠梧州、平乐二府,不数月讨平之。累疏请平鹾价,建学宫,定有司边俸,省军粮运费,并罢诸采买累民者,皆得旨允行。

十二年,吴三桂反。十三年,孙延龄以广西叛应之,围雄镇廨,胁降。时巡抚无标兵,雄镇督家人拒守。密令守备易友亮赴柳州趣提督马雄来援,弗应。雄镇自经,为家人救免,以蜡丸驰疏请兵。延龄诇知之,幽雄镇,置家人别室。三桂使招降,雄镇不为屈。会傅弘烈劝延龄反正,延龄踌躇未决,雄镇得以间遣长子世济赍疏诣京师,友亮导之出,客杨启祥护行,至赣州,江西巡抚董卫国以闻。上遣使护入京,至,授世济四品京卿。居数月,雄镇又具疏陈粤西可复状,付长孙国桢,俾与客朱昉凿垣出。既,又遣州人唐守道、唐正发潜负次子世永出,次第诣京师。又为延龄知,系其孥於狱。雄镇愤自刭,复为贼所夺,幽之别室。

十六年十月,三桂遣其从孙世琮杀延龄,拥雄镇至贼垒,迫使降,雄镇大呼曰:“吾义守封疆,不能寸斩汝以报国,死吾分也!”贼戕其幼子世洪、世泰怵之,骂益厉,贼杀之,时年四十有四。从者马云皋、唐进宝、诸兆元等九人同时死,妻李,妾顾、刘,女二人,世济妻董、妾苗,并殉。语互详列女传。雄镇尸暴四十馀日,友亮收其骸骨,藁葬焉。

雄镇被絷三年,日著书赋诗。既死,客孙成、陈文焕乘间脱走,抵苍梧,以所著击笏楼遗稿及汇草辨疑归世济。十七年,弘烈以雄镇死状入告,命议恤。擢世济大理寺少卿。成以举人授同知,文焕授知县。旋又授友亮、守道、正发、启祥游击、守备有差。十八年,世济如广西迎雄镇丧至京师,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文毅。三桂既平,岁正,上宴群臣,特命世济及陈启泰子汝器至御座前赐酒。世济官至遭运总督,世永历运使;国桢官江南常镇道,督饷入藏,卒於军。

傅弘烈,字仲谋,江西进贤人。明末,流寓广西。顺治时,以总督王国光荐,授韶州同知,迁甘肃庆阳知府。

吴三桂蓄逆谋久,康熙七年,弘烈密以告,逮治,坐诬,论斩。九年,上特命减死戍梧州。及三桂反,将军孙延龄、提督马雄以广西叛应之。弘烈欲集兵图恢复,阳受三桂伪职,入思州、泗城、广南、富川诸土司,历交阯界,募义军得五千人,遂移檄讨贼,从尚可喜军规肇庆。三桂甚惎之,使马雄如柳州害其家百口。弘烈说延龄反正。镇南将军觉罗舒恕军赣州,弘烈密致书言延龄妻孔四贞,定南王有德女,未忘国恩,延龄可招抚。又致书奉诏招抚督捕理事官麻勒吉,言王师速进南安,弘烈自韶州策应,则两粤可定。舒恕、麻勒吉先后以闻,上嘉其忠诚,授广西巡抚、征蛮灭寇将军,俾增募义兵,便宜行事。

弘烈克梧州,下昭平、贺、郁林、博白、北流、陆川、兴业诸州县,进复浔州,遣平乐知府刘晓赍疏上方略。论功,加太子少保,并加晓参议道。当是时,马雄据柳州,三桂诸将分据平乐、南宁、横州,势汹汹。弘烈虽屡捷,惟新军缺炮马,假於尚之信,弗应。吴世琮既杀延龄,陷平乐,袭弘烈梧州,弘烈击败之。十七年,与将军莽依图围平乐,战失利,弘烈与互讦。诏谓弘烈兵未支俸饷,奋勇收复诸路。莽依图自平乐退贺县,又言粮乏,再退梧州,使弘烈所复郡县尽弃於贼,因饬莽依图图效。弘烈督兵进,贼数万渡左江,弘烈战败。贼陷藤县,逼梧州。十八年,之信军至,弘烈分兵水陆,乘贼攻城时三面夹击,贼溃走,遂下藤县,克平乐,进复桂林。

弘烈密疏言延龄旧部宜善为解散,又言之信怙恶反覆,当早为之所。马雄死,子承荫仍附三桂,受伪封怀宁公,诡言乞款附,弘烈许之,为疏闻。诏授承荫昭义将军统其众。弘烈规取云、贵。十九年二月,次柳州,承荫期弘烈会议,弘烈至,承荫以其众叛,袭破其营,执送贵阳。世璠诱以伪职,弘烈曰:“尔祖未反时,吾已劾奏,料汝家必为叛逆。汝敢以此言污我邪?”世琮百计说之,骂益厉。十月辛丑,遇害。十一月,征南将军穆占复贵阳,收遗骸,以死状闻,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谥忠毅。二十二年,允广西巡抚郝浴请,建双忠祠於桂林,祀弘烈及马雄镇。

论曰:方诸藩盛强,朝廷所置督抚,势不足以相抗。文焜虽与三桂分疆而治,所部贰於三桂久矣。若承谟之於精忠,雄镇之於延龄,皆同城逼处,惟以身殉,无他术也。弘烈异军特起,又与莽依图相失,势孤,遂困於承荫。要其忠义激烈,作士气,怵寇心,皆不为徒死者。呜呼,烈已!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