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志一 天文一

历代天文志,自史记天官书后,唯晋、隋两志,备述天体、仪象、星占,唐、宋加详,皆未尽也。至元,景测益精明,占候较密,然疆宇所囿,声教未宏,齐政窥玑,尚多略焉。有清统一区夏,圣圣相承。圣祖亲釐象数,究极精微,前后制新仪七,测日月星辰,则穷极分秒;度舆图经纬,则穹历幅陨。世宗复以岁久积差,准监臣改用椭圆术。高宗又以旧记星纪,间有疏漏,御制玑衡抚辰仪,重加测候。迨平定回疆及两金川,复令重度里差,增入时宪。理明数确,器精法密,自古以来,所未有也。今为天文志,备载推验之法,其天象昭垂,见於历朝实录及所司载记者,亦悉书之。乾隆六十年以后,国史无徵,则从阙焉。

天象地体里差

天象历象考成天象篇云:“楚辞天问曰:‘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后世历家,谓天有十二重,非天实有如许重数,盖言日月星辰运转於天,各有所行之道,即楚辞所谓圜也。欲明诸圜之理,必详诸圜之动,欲考诸圜之动,必以至静不动者准之,然后得其盈缩。盖天道静专者也,天行动直者也。至静者自有一天,与地相为表里,故群动者运於其间而不息。若无至静者以验至动,则圣人亦无所成其能矣。人恒在地面测天,而七政之行无不可得者,正为以静验动故也。

“十二重天,最外者为至静不动;次为宗动,南北极赤道所由分也。次为南北岁差;次为东西岁差;此二重天,其动甚微,历家姑置之而不论焉。次为三垣二十八宿,经星行焉。次为填星所行;次为岁星所行;次为荧惑所行;次则太阳所行,黄道是也。次为太白所行;次为辰星所行;最内者则太阴所行,白道是也。要以去地之远近而为诸天之内外,然所以知去地之远近者,则又从诸曜之掩食及行度之迟疾而得之。盖凡为所掩食者必在上,而掩之食之者必在下。月体能蔽日光而日为之食,是日远月近之徵也。月能掩食五星,而月与五星又能掩食恒星,是五星高於月而卑於恒星也。五星又能互相掩食,是五星各有远近也。

“又宗动天以浑灏之气挈诸天左旋,其行甚速。故近宗动天者,左旋速而右移之度迟。渐远宗动天,则左旋较迟而右移之度转速。今右移之度,惟恒星最迟,土木次之,火又次之。日、金、水较速而月最速,是又以次而近之证也。”

考成后编日躔历理云:“西法自多禄某以至第谷,立为本天高卑、本轮、均轮诸说,近世刻白尔、噶西尼等,又以本天为椭圆。”月离历理云:“自西人创为椭圆之法,日距月天最高有远近,则太阴本天心有进退。地心与天心相距,两心差有大小。”合观诸论,天象备矣。

恒星天无地半径差及次轮消息,故志土星以下七天距地心数,著考测之详焉。

诸天距地心数:

土星最高一十一又一百零四万二千六百分之三十五万二千六百日天半径;

木星最高六又一百九十二万九千四百八十分之一百三十万五千九百日天半径;

火星最高二又六百三十万二千七百五十分之五百五十五万二千二百五十日天半径;

日均轮术最高一千一百六十二地半径,椭圆术最高二万零九百七十五地半径;

金星最高高於日一千万分日天半径之七百五十四万五千六百四十四,最下下於日如之;

水星最高高於日一千万分日天半径之四百五十三万二千一百五十五,最下下於日如之;

月均轮术最高朔望时五十八又百分之一十六地半径,椭圆术最高六十三又百分之七十七地半径。

地体浑天家谓天包地如卵裹黄,内经:“黄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曰:‘凭乎?’曰:‘大义举之也。’”大戴礼:“单居离问於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诚有之乎?’曾子曰:‘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参尝闻诸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宋儒邵子曰:“天何依?依乎地;地何附?附乎天。天地何所依附?自相依附。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气。”程子曰:“据日景以三万里为中,若有穷,然有至一边已及一万五千里,而天地之运盖如初。然则中者亦时中耳。”又曰:“今人所定天体,只是且以眼定,视所极处不见,遂以为尽。然向曾有於海上见南极下有大星十,则今所见天体盖未定。日月升降,不过三万里中,然而中国只到鄯善、沙车,已是一万五千里。若就彼观日,尚只是三万里中也。伯淳在泽州,尝三次食韭黄,始食怀州韭,次食泽州,次食并州,则知数百里间,气候已争三月矣。若都以此差之,则须争半岁。如是,则有在此冬至、在彼夏至者,只是一般为冬夏而已。”朱子天问注云:“天之形圆如弹丸,其运转者亦无形质,但如劲风之旋。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於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堕耳。”西人谓地体浑圆,四面皆有人,冬夏互异,昼夜相反,与内经、戴记及宋儒之言若合符节。今以天周三百六十度徵之,南行二百里,则北极低一度;北行二百里,则北极高一度。东西当赤道下行二百里,则见月食之早晚亦差一度。其在赤道南北纬圈下行,虽广狭不同,然莫不应乎浑象。则知地之大周皆三百六十度,东西南北皆周七万二千里,以古尺八寸计之,则周九万里;以围三径一率之,则径三万里;亦与古三万里为中之说相符。然则地体浑圆,无疑义矣。距纬应大周里数不同,为志其要。

赤道南北距纬东西每度相距里数:

距纬一度,一百九十九里三百四十步;

距纬五度,一百九十九里八十步;

距纬十度,一百九十六里三百四十步;

距纬十五度,一百九十三里六十步;

距纬二十度,一百八十七里三百二十步;

距纬二十五度,一百八十一里八十步;

距纬三十度,一百七十三里六十步;

距纬三十五度,一百六十三里二百八十步;

距纬四十度,一百五十三里八十步;

距纬四十五度,一百四十一里一百二十步;

距纬五十度,一百二十八里二百步;

距纬五十五度,一百一十四里二百四十步;

距纬六十度,九十九里三百四十步;

距纬六十五度,八十四里二百步;

距纬七十度,六十八里一百四十步;

距纬七十五度,五十一里二百四十步;

距纬八十度,三十四里一百六十步;

距纬八十五度,一十七里八十步;

距纬八十九度,三里一百六十步。

里差者,因人所居有南北东西之不同,则天顶地平亦异,可以计里而定,故名里差,其所关於仰观甚钜。盖恒星之隐见,昼夜之永短,七曜之出没,节气之早晚,交食之深浅先后,莫不因之而各殊。惟得其所差之数,则各殊之故,皆可豫知,不致诧为失行而生饰说矣。新法算书所载各省北极高及东西偏度,大概据舆图道里定之,多有未确。今以康熙年间实测各省及诸蒙古高度、偏度,并乾隆时宪所增省分,与回疆部落、两金川土司等,昼夜永短,节气早晚,推得高度、偏度备列焉。

北极高度:

京师高三十九度五十五分;

盛京高四十一度五十一分;

山西高三十七度五十三分三十秒;

朝鲜高三十七度三十九分十五秒;

山东高三十六度四十五分二十四秒;

河南高三十四度五十二分二十六秒;

陕西高三十四度十六分;

江南高三十二度四分;

四川高三十度四十一分;

湖广高三十度三十四分四十八秒;

浙江高三十度十八分二十秒;

江西高二十八度三十七分十二秒;

贵州高二十六度三十分二十秒;

福建高二十六度二分二十四秒;

广西高二十五度十三分七秒;

云南高二十五度六分;

广东高二十三度十分;

布垅堪布尔嘎苏泰高四十九度二十八分;

额格塞楞格高四十九度二十七分;

桑锦达赉湖高四十九度十二分;

肯特山高四十八度三十三分;

克噜伦河巴尔城高四十八度五分三十秒;

图拉河汗山高四十七度五十七分十秒;

喀尔喀河克勒和硕高四十七度三十四分三十秒;

杜尔伯特高四十七度十五分;

鄂尔坤河额尔得尼昭高四十六度五十八分十五秒;

崆格紥布韩堪河高四十六度四十二分;

紥赉特高四十六度三十分;

推河高四十六度二十九分二十秒;

科尔沁高四十六度十七分;

郭尔罗斯高四十五度三十分;

阿噜科尔沁高四十五度三十分;

翁吉河高四十五度三十分;

萨克萨克图古里克高四十五度二十三分四十五秒;

乌朱穆沁高四十四度四十五分;

浩齐特高四十四度六分;

固尔班赛堪高四十三度四十八分;

巴林高四十三度三十六分;

紥噜特高四十三度三十分;

阿巴哈纳尔高四十三度二十三分;

阿巴噶高四十三度二十三分;

奈曼高四十三度十五分;

克什克腾高四十三度;

苏尼特高四十三度;

哈密高四十二度五十三分;

翁牛特高四十二度三十分;

敖汉高四十二度十五分;

喀尔喀高四十一度四十四分;

四子部落高四十一度四十一分;

喀喇沁高四十一度三十分;

茂明安高四十一度十五分;

乌喇特高四十度五十二分;

归化城高四十度四十九分;

土默特高四十度四十九分;

鄂尔多斯高三十九度三十分;

阿拉善山高三十八度三十分。

右康熙年间实测。

雅克萨城高五十一度四十八分;

黑龙江高五十度一分;

三姓高四十七度二十分;

伯都讷高四十五度十五分;

吉林高四十三度四十七分;

甘肃高三十六度八分;

安徽高三十度三十七分;

湖南高二十八度十三分;

越南高二十二度十六分;

阿勒坦淖尔乌梁海高五十三度三十分;

汗山哈屯河高五十一度十分;

唐努山乌梁海高五十度四十分;

乌兰固木杜尔伯特高四十九度二十分;

额尔齐斯河高四十八度三十五分;

斋桑淖尔高四十八度三十五分;

阿勒台山乌梁海高四十八度三十分;

阿勒辉山高四十八度二十分;

科布多城高四十八度二分;

乌里雅苏台城高四十七度四十八分;

哈萨克高四十七度三十分;

塔尔巴哈台高四十七度;

布勒罕河土尔扈特高四十七度;

巴尔噶什淖尔高四十七度;

乌陇古河高四十六度四十分;

赫色勒巴斯淖尔高四十六度四十分;

和博克萨哩土尔扈特高四十六度四十分;

紥哈沁高四十六度三十分;

斋尔土尔扈特高四十六度十分;

哈布塔克高四十五度;

吹河高四十四度五十分;

博罗塔拉高四十四度五十分;

拜达克高四十四度四十三分;

晶河土尔扈特高四十四度三十五分;

库尔喀喇乌苏土尔扈特高四十四度三十分;

安济海高四十四度十三分;

哈什高四十四度八分;

伊犁高四十三度五十六分;

塔拉斯河高四十三度五十分;

穆垒高四十三度四十五分;

济木萨高四十三度四十分;

巴里坤高四十三度三十九分;

崆吉斯高四十三度三十三分;

乌鲁木齐高四十三度二十七分;

珠勒都斯高四十三度十七分;

吐鲁番高四十三度四分;

塔什干高四十三度三分;

和硕特高四十三度;

那林山高四十三度;

特穆尔图淖尔高四十二度五十分;

鲁克沁高四十二度四十八分;

乌沙克塔勒高四十二度十六分;

哈喇沙尔高四十二度七分;

库尔勒高四十一度四十六分;

布尔古高四十一度四十四分;

赛哩木高四十一度四十一分;

纳木干高四十一度三十八分;

库车高四十一度三十七分;

布噜特高四十一度二十八分;

安集延高四十一度二十八分;

霍罕高四十一度二十三分;

阿克苏高四十一度九分;

乌什高四十一度六分;

鄂什高四十度十九分;

喀什噶尔高三十九度二十五分;

巴尔楚克高三十九度十五分;

英吉沙尔高三十八度四十七分;

叶尔羌高三十八度十九分;

斡罕高三十八度;

色埒库勒高三十七度四十八分;

喀楚特高三十七度十一分;

哈喇哈什高三十七度十分;

克里雅高三十七度;

和阗高三十七度;

伊里齐高三十七度;

博罗尔高三十七度;

三珠高三十六度五十八分;

玉陇哈什高三十六度五十二分;

鄂啰善高三十六度四十九分;

什克南高三十六度四十七分;

巴达克山高三十六度二十三分;

三杂谷高三十二度一分;

党壩高三十一度五十六分;

绰斯甲布高三十一度五十三分;

金川勒乌围高三十一度三十四分;

金川噶拉依高三十一度十九分;

瓦寺高三十一度十七分;

革布什咱高三十一度八分;

布拉克底高三十一度四分;

小金川美诺高三十一度;

巴旺高三十度五十八分;

沃克什高三十度五十六分;

明正高三十度二十八分;

木坪高三十度二十五分;

右乾隆时宪所增。

东西偏度:

盛京偏东七度十五分;

浙江偏东三度四十一分二十四秒;

福建偏东二度五十九分;

江南偏东二度十八分;

山东偏东二度十五分;

江西偏西三十七分;

河南偏西一度五十六分;

湖广偏西二度十七分;

广东偏西三度三十三分十五秒;

山西偏西三度五十七分四十二秒;

广西偏西六度十四分四十秒;

陕西偏西七度三十三分四十秒;

贵州偏西九度五十二分四十秒;

四川偏西十二度十六分;

云南偏西十三度三十七分;

朝鲜偏东十度三十分;

郭尔罗斯偏东八度十分;

紥赖特偏东七度四十五分;

杜尔伯特偏东六度十分;

紥噜特偏东五度;

奈曼偏东五度;

科尔沁偏东四度三十分;

敖汉偏东四度;

阿禄科尔沁偏东三度五十分;

喀尔喀河克勒和邵偏东二度四十六分;

巴林偏东二度十四分;

喀喇沁偏东二度;

翁牛特偏东二度;

乌朱穆秦偏东一度十分;

克什克腾偏东一度十分;

蒿齐忒偏东三十分;

阿霸哈纳尔偏东二十八分;

阿霸垓偏东二十八分;

苏尼特偏西一度二十八分;

克鲁伦河巴拉斯城偏西二度五十二分;

四子部落偏西四度二十二分;

归化城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土默特偏西四度四十八分;

喀尔喀偏西五度五十五分;

毛明安偏西六度九分;

吴喇忒偏西六度三十分;

肯忒山偏西七度三分;

鄂尔多斯偏西八度;

图拉河韩山偏西九度十二分;

翁机河偏西十一度;

固尔班赛堪偏西十一度;

布龙看布尔嘎苏泰偏西十一度二十二分;

阿兰善山偏西十二度;

厄格塞楞格偏西十二度二十五分;

鄂尔昆河厄尔德尼招偏西十三度五分;

推河偏西十五度十五分;

桑金答赖湖偏西十六度二十分;

萨克萨图古里克偏西十九度三十分;

空格衣紥布韩河偏西二十度十二分;

哈密城偏西二十二度三十二分。

右康熙年间实测。

三姓偏东十三度二十分;

黑龙江偏东十度五十八分:

吉林偏东十度二十七分;

伯都讷偏东八度三十七分;

安徽偏东三十四分;

雅克萨城偏西十七分;

湖南偏西三度四十二分;

越南偏西十度;

甘肃偏西十二度三十六分;

乌里雅苏台城偏西二十二度四十分;

巴里坤偏西二十三度;

紥哈沁偏西二十三度十分;

唐努山乌梁海偏西二十四度二十分;

哈布塔克偏西二十四度二十六分;

拜达克偏西二十五度;

穆垒偏西二十五度三十六分;

乌兰固木杜尔伯特偏西二十五度四十分;

鲁克沁偏西二十六度十一分;

吐鲁番偏西二十六度四十五分;

济木萨偏西二十六度五十二分;

科布多城偏西二十七度二十分;

乌鲁木齐偏西二十七度五十六分;

布勒罕河土尔扈特偏西二十八度十分;

乌沙克塔勒偏西二十八度二十六分;

阿勒台山乌梁海偏西二十八度三十五分;

阿勒坦淖尔乌梁海偏西二十八度四十分;

汗山哈屯河偏西二十九度;

乌陇古河偏西二十九度十五分;

赫色勒巴斯淖尔偏西二十九度十五分;

哈喇沙尔偏西二十度十七分;

库尔勒偏西二十九度五十六分;

塔尔巴哈台偏西三十度;

珠勒都斯偏西三十度五十分;

安济海偏西三十度五十四分;

和硕特偏西三十一度;

和博克萨哩土尔扈特偏西三十一度十五分;

库尔喀喇乌苏土尔扈特偏西三十一度五十六分;

崆吉斯偏西三十二度;

布古尔偏西三十二度七分;

额尔齐斯河偏西三十二度二十五分;

斋桑淖尔偏西三十二度二十五分;

哈什偏西三十三度;

斋尔土尔扈特偏西三十三度;

博啰塔拉偏西三十三度三十分;

晶河土尔扈特偏西三十三度三十分;

库车偏西三十三度三十二分;

克里雅偏西三十三度三十三分;

伊犁偏西三十四度二十分;

赛哩木偏西三十四度四十分;

哈萨克偏西三十四度五十分;

玉陇哈什偏西三十五度三十七分;

和阗偏西三十五度五十二分;

伊里齐偏西三十五度五十二分;

哈喇哈什偏西三十六度十四分;

阿勒辉山偏西三十六度五十分;

阿克苏偏西三十七度十五分;

三珠偏西三十七度四十七分;

巴尔噶什淖尔偏西三十八度十分;

乌什偏西三十八度二十七分;

特穆尔图淖尔偏西三十九度二十分;

巴尔楚克偏西三十九度三十五分;

叶尔羌偏西四十度十分;

英吉沙尔偏西四十一度五十分;

吹河偏西四十二度;

喀什噶尔偏西四十二度二十五分;

色埒库勒偏西四十二度二十四分;

喀楚特偏西四十二度三十二分;

鄂什偏西四十二度五十分;

博罗尔偏西四十三度三十八分;

巴达克山偏西四十三度五十分;

塔拉斯河偏西四十四度;

布噜特偏西四十四度三十五分;

安集延偏西四十四度三十五分;

什克南偏西四十四度四十六分;

那林山偏西四十五度;

斡罕偏西四十五度九分;

鄂啰善偏西四十五度二十六分;

纳木干偏西四十五度四十分;

霍罕偏西四十五度五十六分;

塔什干偏西四十七度四十三分;

瓦寺偏西十二度五十八分;

木坪偏西十三度三十七分;

沃克什偏西十三度五十一分;

三杂谷偏西十三度五十六分;

小金川美诺偏西十四度七分;

布拉克底偏西十四度二十二分;

金川噶拉依偏西十四度二十九分;

党壩偏西十四度二十九分;

金川勒乌围偏西十四度三十四分;

巴旺偏西十四度三十四分;

绰斯甲布偏西十四度四十四分;

明正偏西十四度四十九分;

革布什咱偏西十四度五十一分。

右乾隆时宪所增。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