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一百二

○高天喜(鄂实三格)和起唐喀禄阿敏道满福豆斌端济布(诺尔本)

高天喜,甘肃西宁人。天喜本准噶尔人,雍正中为我师所俘。高氏抚为子,因从其族籍。从军,累擢保宁堡守备。乾隆二十二年,副将军兆惠击伊犁,天喜从参将迈斯汉赴援。遇噶勒杂特贼百馀,击杀之,获其驼马。既,闻兆惠被困济尔哈朗,议驰救,迈斯汉怯不进。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哈善以闻,上即夺迈斯汉官以命天喜。寻迁金塔协副将。再迁西宁镇总兵,授领队大臣。二十三年十月,师攻叶尔羌,兆惠议出间道袭取贼辎重,渡黑水。天喜督兵修桥渡师,未及半,贼大至。天喜闻兆惠陷贼阵,舍桥亟赴之,奋与贼战,与鄂实、三格、特通额俱没於阵。上赋诗惜之。谥果义,又赐其家白金千。

鄂实,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大学士鄂尔泰第二子。出为叔父鄂礼后。自荫生授三等侍卫。累迁本旗副都统、左翼前锋统领。兄鄂容安死阿睦尔撒纳之乱,鄂实请从军,授参赞大臣,佐定边将军成衮紥布,出西路。二十二年夏,成衮紥布令逐捕紥那噶尔布,鄂实以地险马疲,中道引还。上手诏诘责曰:“若谓地险,贼何以能行?若谓马疲,贼马何独能壮健?”左授蓝翎侍卫。是冬,鄂实逐紥哈沁贼,斩一百四十馀级,获牲械。上谓:“今当大雪,马力应疲乏,尚能剿贼。彼时鄂实为参赞大臣,有事但诿诸将军。兹以负罪,乃直前剿贼,朕知其隐矣。”量迁三等侍卫。死事,上令仍视前锋统领赐恤,谥果壮。

三格,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自诸生授蓝翎侍卫。累迁黑龙江副都统。命将索伦、巴尔呼兵三千,佐参赞大臣策楞出西路,为领队大臣。策楞以怯懦逮,三格亦坐夺官。旋复授正白旗蒙古副都统。攻呼尔璊台吉赛音伯勒克等,再战,掠其牧地,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二十二年春,定边将军成衮紥布令逐捕紥那噶尔布,未得。秋,师至博罗和罗,遇叛党额林沁达瓦等百馀户,三格与战。会布鲁古特台吉珲齐、呼尔璊台吉达瓦斩紥那噶尔布伪请降,并请招额林沁达瓦,三格信之,遽引师还,珲齐等旋遁去。坐夺官,并削世职,以兵伍自效。死事,上命仍视副都统赐恤,谥刚勇。

天喜、鄂实、三格并祀昭忠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回部平,图形紫光阁。特通额,策楞子也,附见策楞传。

和起,马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其先世阿音布,国初以军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和起袭职,授盛京协领。累擢宁夏副都统。乾隆十九年,命与侍卫海福将千人佐定西将军永常讨达瓦齐,迁宁夏将军。永常劾和起兵不及额,而和起先疏言将九百人以往,留百人护辎重,上得永常疏,不之罪也。寻又命偕提督豆斌为巴里坤办事大臣,策楞代永常为定西将军,复劾和起送兵马迟误,当夺官,留任。旋复官,授钦差大臣关防,召诣京师谘军事。达什达瓦所属宰桑讷默库、曼集、乌达瑚们都等在军私还游牧,命和起严鞫得实,以降人请予宽典,上不许,命正军法。

二十一年十一月,辉特台吉巴雅尔叛,掠紥哈沁五百馀户。定边右副将军兆惠令和起将索伦兵百人往按,檄吐鲁番伯克莽阿里克等集辟展,而噶勒杂特宰桑哈萨克锡喇、布鲁特台吉尼玛阴应巴雅尔,诡以兵五百会。和起望兵至,疑之。令莽阿里克诇之,绐告曰:“我兵也!”逾时,尼玛等操戈前,莽阿里克自后譟,贼众蜂集。和起所将兵仅百人,负重创,手刃数贼,股中枪,徒步转战,至夜力尽。和起垂死,命索伦侍卫努古德、彰金布突围出,以所戴孔雀翎为识报兆惠,遂死之。谥武烈,追封一等伯,以一等子世袭,祀贤良、昭忠二祠。二十三年,师还,获尼玛及其子槛送京师,命戮於和起墓前。子和隆武,自有传。

唐喀禄,他塔喇氏,蒙古正蓝旗人。自笔帖式再迁理藩院员外郎。乾隆十九年,赐副都统衔,命赴北路军董理新降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班珠尔等游牧地。唐喀禄疏言:“班珠尔所属多老稚不能耕,虑饥馁。”上以距耕时尚远,责其琐屑,命撤还。紥萨克林丕勒多尔济初命同董理游牧,将军别有指挥,唐喀禄疏请留。上责其不当,左迁理藩院笔帖式。寻复授员外郎,命送济隆呼图克图自巴林赴伊犁,董理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尔游牧。复赐副都统衔,授领队大臣,将驻防紥布堪兵千人,从定边右副将军哈达哈赴哈萨克,逐捕阿睦尔撒纳。贼渠固尔班和卓遁入乌梁海,唐喀禄报哈达哈督兵擒之,赐孔雀翎。阿睦尔撒纳令其徒达瓦藏布入掠,唐喀禄令索伦总管鄂博什将五百人御之,降其众三百。寻命屯科布多。授理藩院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唐喀禄行按诸部,辉特降人屯紥克赛,每自相劫夺,请移屯呼伦贝尔、齐齐哈尔诸地;喀尔喀俘获紥哈沁、特楞古特、奇尔吉斯、乌尔罕济兰诸部人万馀,请以紥哈沁人移驻卡伦内;特楞古特、奇尔吉斯、乌尔罕济兰人给东三省兵丁为奴;杜尔伯特游牧请移乌兰固木:上并从其请。师出西路击哈萨克锡喇,命唐喀禄屯额尔齐斯为声援。阿睦尔撒纳败走,唐喀禄诇知杜尔伯特贝勒巴图博罗特、台吉阿喇善等潜与相结;遣兵攻之辉巴朗山,擒阿喇善等,并戮乌梁海五十馀户,遂赴塔尔巴哈台逐捕阿睦尔撒纳及哈萨克锡喇,赐御用荷包、鼻烟壶。师至塔尔巴哈台,粮罄马乏,唐喀禄引师退,疏言遵旨撤兵,上怒,左授蓝翎侍卫,佐定边左副将军纳穆紥尔出北路。降人和硕齐,上擢用至散秩大臣,至是令护哈萨克来使入边,上命纳穆紥尔遣唐喀禄将二百人迎之。阿睦尔撒纳窜俄罗斯,上命唐喀禄偕和硕齐驻额尔齐斯侦御。

二十三年三月,土尔扈特舍棱等谋走俄罗斯,上命偕和硕齐逐捕。四月,师次布固图河,获舍棱弟劳章紥卜。劳章紥卜诡为兄乞降,唐喀禄未敢信,和硕齐遽纵之还。越日,舍棱诡约降,献酒,和硕齐饮之,邀唐喀禄过其营,贼噪而起。唐喀禄及侍卫富锡尔、穆伦保、佛尔庆额力战,均遇害,和硕齐更衣降。事闻,赐骑都尉世职,祀昭忠祠。富锡尔、佛尔庆额,皆满洲镶黄旗人;穆伦保,满洲正白旗人:皆赐云骑尉世职。

阿敏道,图尔格期氏,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父阿吉斯,康熙间讨噶尔丹,以员外郎从军,中道粮匮,兵苦饥。阿吉斯言於众曰:“我等官兵世受国恩,甘毙道路。誓竭力前进。”众皆诺。於是有昭莫多之胜。圣祖嘉其能,予拖沙喇哈番世职。卒。

阿敏道,袭职。雍正初,累迁二等侍卫。九年,命将巴里呼兵百人自固尔班塞堪赴巴尔坤佐军,又命偕侍读学士查克丹调喀尔喀兵三千率之往。寻复偕护军统领费雅思哈赴乌尔辉音紥罕练兵。乾隆元年,准噶尔乞和,撤军,阿敏道还京,授镶蓝旗察哈尔总管。十九年,师收乌梁海,将察哈尔兵以从,加副都统衔。二十年,迁所获巴尔沁人等於齐拉罕。师定伊犁,定北将军班第奏以阿敏道督台站。是年,阿睦尔撒纳叛,班第陷贼。阿巴噶斯、哈丹附逆肆掠,台站中断。阿敏道辄督兵巡徼,使驿递恒得相续。会定西将军永常自木垒退驻乌尔图布拉克,撤阿敏道还。上夺永常官,以策楞代将。命阿敏道将精骑诣伊犁求班第消息。策楞不即遣,上诘责之。寻将千人捕阿巴噶斯、哈丹贼众。

二十一年,授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时回酋布拉呢敦、霍集占有异志,定边右副将军兆惠诇知之,遣阿敏道将索伦兵百、厄鲁特兵三千赴叶尔羌、喀什噶尔慰抚,且使致二渠。至库车,霍集占布在焉,闭城拒我师。阿敏道斩游骑四十馀,围之。城人诡言曰:“厄鲁特吾仇,虑为害。撤还即纳降。”阿敏道遂命厄鲁特兵退,仅留索伦兵百。或虑有变,阿敏道曰:“吾招抚回众,惟期於国有济,何暇他虑?”遂入,为霍集占所执。

二十二年,上谕诸将檄霍集占送阿敏道还,不从,谋加害。库车伯克呼岱巴尔以告,阿敏道谋脱归,不克,死之。二等男署察哈尔营总旺紥勒及诸裨将绷科、耨金吹、紥木苏

七、巴克萨拾,并索伦兵百人,皆从死。事平,诸有功者图形紫光阁,阿敏道列后五十功臣,加世职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祀昭忠祠。旺札勒加云骑尉,绷科等皆予云骑尉世职。

满福,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自世管佐领累擢拉林副都统。乾隆二十二年,迁都统,驻巴里坤。命将吉林兵千人屯吐鲁番,寻授领队大臣。定边将军成衮紥布出珠勒都斯,令满福将三百人巡视阿勒辉至乌纳哈特十三台站,搜剿吗哈沁。沙拉斯、吗唬斯既降复叛,掠台站,上命满福自阿勒辉往剿,又令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帅师与会。阿里衮未至,满福师次肯色岭,与贼遇,击之,贼败走,伪遣人乞降,且言贼渠已就缚,请除道迎。满福信之,行次哈喇和落,径险林密,下临深沟。满福悟为贼所绐,急麾前队返。贼千馀突自林中出,围我师。满福厉声督兵力战,被创坠沟,死之。上以满福虽为贼所愚,愍其捐躯,命如阵亡例议恤,谥武毅,祀昭忠祠,图形紫光阁。

豆斌,陕西固原人。初以马兵入提标,累迁肃州镇标中营守备。雍正间,从征准噶尔。力战受创,赐白金四百。迁川陕督标前营游击。准噶尔犯科舍图,率兵击走之。乾隆初,累迁提督,自广东移广西。疏言:“各营鸟枪,旧式大小参差,坐卧倚伏,不能应手;又质薄易热,难收实用。请照陕西威字号缠丝枪式改制。”下两广总督议行。俄,调还固原。又命以提督衔领湖北宜昌镇总兵事。寻复历甘肃、安西提督。命讨准噶尔,帅将标兵出驻巴里坤,以输军马后时,下吏议。旋乞病,罢。

居数月,复授安西提督,仍令赴巴里坤兆惠师。师攻霍集占於库车,命斌将所部从,充领队大臣,徼巡鲁克察克、辟展、库车诸地驿路。兆惠被围黑水,斌从副将军富德自阿克苏兼程赴援。师次呼尔璊,霍集占以五千人迎战,我师分两翼,贼据高冈,斌率中军火器进攻。贼知我师马力乏,拥众相偪。阿里衮解马至,斌偕众将夹击,胁中创,仍力战,贼大败。创甚遂卒,谥壮节,祀昭忠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上制诗惜之。回部平,图形紫光阁。孙{雨澍},袭世职,官至山东登州镇总兵。

端济布,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自前锋累迁头等侍卫、镶黄旗察哈尔总管。乾隆二十二年,上令选兵千佐定边将军兆惠出西路。自朱尔图斯赴玛纳斯,获得木齐鄂罗斯,并所部三百人、马驼牛羊二千馀。紥哈沁头人巴哈曼集叛走,端济布偕侍卫奎玛岱追捕,至小卫和勒津,降所部二百户,又得掠台站贼札木布。师捕治厄鲁特头人噶尔藏多尔济、紥那噶尔布等,布鲁古特台吉珲齐、呼尔璊台吉达瓦斩紥那噶尔布,诣端济布军请降。端济布遽引师还,珲齐、达瓦复叛去。上惩端济布惟事姑息,命靖逆将军雅尔哈善按治。师至罗克伦孟古图岭,获噶尔藏多尔济宰桑罗卜札尼玛、得木齐敦多克,槛送巴里坤。上闻,命贷端济布罪。

紥哈沁得木齐哈勒拜等谋掠台站,参赞大臣哈宁阿檄端济布往捕,至玛纳斯,得间谍十馀。渡河至美罗托山,贼遁,收其游牧牲畜。师围库车,端济布将吉林、厄鲁特兵以从。霍集占将三千人自赛里木来援,屯高阜。端济布偕侍卫顺德纳等奋击,斩二千馀级。师攻叶尔羌,霍集占筑台城东北。端济布及侍卫诺尔本将右翼后队攻之,贼拒战,复斩二千馀级。兆惠被围於黑水,端济布从定边左副将军富德赴援,十馀战,至呼尔璊,与兆惠军会,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授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师逐贼,战於阿尔楚尔,再战於伊西洱库尔淖尔,端济布将二百人截贼逃路。侦山有贼寨,越岭攻之,被创,赐号塔什巴图鲁。师还,图形紫光阁,列前五十功臣。卒,赠都统,谥壮节,祀昭忠祠。谕以“端济布力战受伤,与阵亡者无异也”。

诺尔本,吴机格忒氏,满洲正蓝旗人。以前锋从军。富德获宰桑乌巴什,遣诺尔本送兆惠军。道遇贼,力战,赐号克筹巴图鲁。师围库车,霍集占来援。诺尔本偕公衮楚克,侍卫齐凌札卜、齐努浑等击贼右翼,贼败走,逐之六十馀里,至鄂根河口,斩获甚众;贼逃入苏巴什山,复偕齐努浑入山搜戮:温诏嘉焉。师攻叶尔羌,偕端济布战城东,败贼。师还,命在乾清门行走,赉银帛,赐骑都尉加一云骑尉世职,图形紫光阁。擢头等侍卫,从明瑞征缅甸,击贼被创。寻令将兵屯腾越。还京,擢围场总管,加副都统衔。卒。

论曰:高天喜骁勇善战,与鄂实、三格奋斗破阵,死事为最烈。和起等仓卒为贼陷,慷慨授命。斌与端济布以力战受创,得与战死者同其血食。旌勇励忠,当如是也。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