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一百六十四

○鲍桂星顾莼吴孝铭陈鸿鄂木顺额徐法绩

鲍桂星,字双五,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九年,典试河南,留学政。十三年,典试江西。十五年,督湖北学政。累迁至内阁学士。十八年,任满,既受代,闻林清之变,疏陈十事,急驰至京,仁宗嘉之,曰:“汝所奏已次第施行矣。”擢工部侍郎,充武英殿总裁。桂星性质直,勇於任事。十九年,疏陈刊书及校勘事宜。又劾提调刘荣黼等不职,命王大臣按之。荣黼面讦桂星曾言满总裁熙昌所校,不过偏旁点画,修改徒延时日;且言近日有旨,旗人不足恃,故督抚多用汉人。上闻之,怒,命传询。桂星对闻自侍郎周兆基,且言在部与满员共事,多有徇私背公,而兆基不承;又指同官熙昌及庆溥嘱讬部事,两人亦不承。以任性妄言,下部严议,诏斥桂星指讦庆溥、熙昌嘱讬无据,其咎小;妄言朝廷轻满洲重汉人,乱政之大者:革职,不准回籍,令在京闭门思过,责五城御史严察;如私著诗文有怨望诽谤之词,从重治罪。越五年,上意解,复官编修。宣宗即位,召对,谕曰:“汝昔所劾,今已罢斥。”擢侍讲,又擢通政司副使,意颇乡用。道光四年,擢詹事。未几,卒。

桂星少从同县吴定学,后师姚鼐,诗古文并有法,著有进奉文及诗集,又尝用司空图说辑唐诗品。

顾莼,字南雅,江苏吴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大考一等,擢侍读。督云南学政,道经河南,见吏多贪墨,奸民充斥,密疏陈谓不早根治,恐酿巨患。仁宗问枢臣,枢臣微其事,不以为意,明年遂有滑县之乱。在云南,课士严而有恩,以正心术端行谊为首,次治经史、辨文体。按试所至,闻贤士必礼遇之,士风丕振。任满,充日讲官。二十五年,迁侍讲学士。值宣宗初政,疏请停捐例。再疏陈崇君德、正人心、饬官方三事。上召对,嘉纳其言。故事,大臣子弟不得充军机章京,时值考选,许一体与试。莼谓贵介不宜与闻枢要,请收回成命。事寻止。

左都御史松筠出为热河都统,莼上疏,谓松筠正人,宜留置左右,失上意,降编修,九岁不调。先是嘉庆中莼在史馆,撰和珅传,及进御,经他人窜改,和珅曾数因事被高宗诘责,并未载入传。仁宗怒其失实,严诏诘问。大臣以莼原稿进,仁宗深是之,而夺窜改者官。宣宗一日阅实录至此事,嘉莼直笔,因言前保留松筠,必非阿私,特擢莼右中允。未一岁,复侍讲学士原职。

时回疆张格尔乱甫定,莼疏:“请於喀什噶尔沿边增重兵,以控制安集延,杜回人窥伺;又其地密迩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皆有水草可耕牧,宜募民屯田,为战守备。更请慎选大臣,无分满、汉,务得读书知大体有方略者任之,而以廉静明信能拊循民、回者为之佐,庶可永永无事。”

道光十一年,迁通政司副使。湖南北、江南、江西、浙江大水,莼疏言:“饥民与盐枭纠合易生事,盐枭不尽去,终为巨患。缓治之则养祸深,急治之则召祸速,欲禁其妄行,必先谋其生路。现两淮盐场漂没,三江、两湖势必仰给芦、粤之盐,宜听民往贩,随时纳课,收课后,不问所之,俟盐产盛,丁力纾,即令课归丁,不限疆域。”事下所司,格未行。

莼性严正,尚气节,晚益负时望,从游者众,类能砥励自立,滇士尤归之,其秀异者至京师多就问业焉。十三年,卒。

吴孝铭,字伯新,江苏阳湖人。嘉庆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充军机章京。十八年,林清之乱甫定,大军会攻滑县,孝铭从大臣行,参军事。累迁郎中。道光中,回疆用兵,首逆张格尔潜逋未获,议者欲以克复四城,分封回部酋长。孝铭密言於枢臣曰:“是可行於乾隆时,不可行於今日,行之边患且益甚。”议中止。张格尔旋就俘,赐花翎。

濒年大水,江、浙、两湖被灾尤数,承回疆兵事后,度支大绌。户部拟议,宗室日以蕃衍,衣食悉仰之官,耗财之大者,请自系出世祖以上子孙皆改为觉罗,为觉罗者以次递革。孝铭曰:“兹事当密陈,不宜显言。法当缓更,不宜骤易。宗室久受恩养,一旦降爵减粮令下即大困,因而呼籥,朝廷不得已,将必复之,是良法美意终於不行也。”部臣是其言,即使草奏上之。历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顺天府丞,仍留直军机处。十四年,擢太仆寺卿,再迁宗人府丞。

孝铭前后在枢廷二十馀年,练於掌故,持议悉合机宜;屡膺文衡,有公明称。母忧,以毁致疾,服阕,至京。寻乞病归,卒於家。

陈鸿,字午桥,浙江钱塘人。嘉庆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刚直有声。典试山西还,力陈驿站烦扰,请申定例,肃邮政。二十五年,疏陈浙江水利,略曰:“杭城地当省会,用上下两塘之水,溉仁和、钱塘、海宁之田数万馀顷。源出西湖,近废不治。水淤葑积,塘河津耗,夏旱少雨,上塘枯涸,菑害尤剧。海宁长安镇号产米之乡,许村黄湾场为产盐之地,杭、嘉、湖、宁、绍诸郡赖是挽运。拟请仿江苏浚吴淞例,归民间按亩出赀,并饬疆臣躬履属境,凡堤塘徬坝,悉复旧制,俾农田旱潦有备。”又请:“北省多辟水田,兼收秔稻之利,庶使畿辅为沃野,无凶年。”皆被采纳。道光初年,疏陈浙鹾不纲,请裁盐政,归巡抚兼理,令整顿缉私,严禁掣规重斤科派供应诸弊,如议行。纠劾工部弊窦最多,不避权贵。迁给事中。

二年,奉命稽察银库,其妻固贤明,曰:“今而后可送妾辈归矣!”惊问之,曰:“银库美差也,苟为所染,昵君者麕至。祸且不测,妾不忍见君菜市也。”鸿指天自誓,禁绝赂遗。中庭已列花数盆,急挥去,堕地盆碎,中有藏钅强,益耸惧。遂奏库衡年久铁陷,请敕工部选精铁易之。送库日,责成管库大臣率科道库员较验,然后启用。禁挪压饷银、空白出纳及劈鞘诸弊。库吏百计餂之,不动。复请户部逐月移送收银总簿,别立放银簿,钤用印信,以资考覈。先是御史赵佩湘驭吏严,其死也,论者疑其中毒。鸿莅库,勺水不敢饮。出督云南学政,奏革陋规,严束书吏,弊风顿革。迁通政司参议,卒於官。

鄂木顺额,字复亭,钮祜禄氏,满洲正蓝旗人。父明安泰,江苏按察使。鄂木顺额,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右庶子。道光四年,大考一等,擢翰林院侍讲学士,迁少詹事。扈从东巡,命分视御道,内监前驱者多率意驰践,鄂木顺额执而鞭之,则愬於御前。召问,鄂木顺额对曰:“关外地与关内异,先驱蹂践则路坏,虑惊乘舆。且御道非大驾不得行,臣不敢不执法。”上韪之。命为湖南学政,以在母忧,引礼力辞。服阕,督安徽学政,迁光禄寺卿。十一年,大雨江溢,学政驻当涂,鄂木顺额捐廉以赈,督守令劝捐,士民踊跃。知县赵汝和尽心民事,而戆直忤大吏,调为乡试同考官。鄂木顺额坚留治赈,事得办,后上闻。宣宗以为贤,期满留任,迁大理寺卿。十二年,乡试,往江宁考录遗才,卒於试院。

鄂木顺额以气节自励,在满洲京僚中称最。大学士松筠尤重之,曰:“君光明挺直,行且大用,原自爱。”为英和门下士,在翰林,非有故不通谒。及英和谪戍,独送至数十里外。英和太息曰:“吾愧不知人,平日何曾好待君耶?”尝谒掌院学士玉麟,阍人弗为通,怒叱曰:“英相国获罪,即若曹为之,奈何犹不知儆!”翼日,玉麟自往谢。

徐法绩,字熙庵,陕西泾阳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亲老归养,家居十年。道光九年,迁御史,谓谏臣当识大体,不宜毛举细故渎上听,致久浸生厌。疏陈求人才、捐文法、重守令、绳贪墨四事。会直隶、河南地震成灾,劾罢监司不职者二人。迁给事中,稽察银库,无所染。十二年,分校会试,同官与吏乘隙为奸,匿云南饷银,法绩出闱亟按之,谋始沮。典试湖南,其副病殁,独专校阅,遍搜遗卷,拔取多知名士,而得於遗卷者六人,大学士左宗棠其首也。以荐赴东河,学习河工,周历两岸,详询利弊,著录为东河要略一篇。十四年,迁太常寺少卿。寻以病乞归,逾二年卒。

论曰:鲍桂星、顾莼以鲠直获谴,卒见谅於明主,莼之建白,尤卓卓矣。吴孝铭通达政体,鄂木顺额朴诚持正,陈鸿、徐法绩清操相继,冀挽颓风,而库藏大狱,卒发於十数年之间,甚矣实心除弊之罕覯其人也!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