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一百九十七

○彭玉麟杨岳斌(王明山孙昌凯杨明海谢濬畬)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父鸣九,官安徽合肥梁园巡检。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夺其田产,避居郡城,为协标书识以养母。知府高人鉴见其文,奇之,招入署读书,为附生。新宁匪乱,从协标剿捕。叙功,大吏误以为武生,拔补临武营外委,不就。至耒阳,佐当商理事。粤匪至,罄所有资助县令募勇筹防。贼知有备,不来攻,城获全。玉麟不原叙功,但乞偿所假钱,以是知名。

咸丰三年,曾国藩治水师,成十营,辟领一营。其九营多武员,白事悉倚玉麟,隐主全军,草创规制多所赞画。四年,初出师规岳州,不利,退长沙。玉麟偕杨岳斌援湘潭,会塔齐布陆师夹攻,贼舟连樯十里,分三队合击,同时纵火焚其辎重皆尽。贼弃城走,复湘潭,叙功以知县选用。六月,再进岳州,贼据南津以拒。玉麟伏君山,岳斌伏雷公湖,遣小舟挑战,贼舟争出,两翼钞之,毁百馀艘,贼来,迭败之。进攻擂鼓台,贼舟多於官军十倍。玉麟偕岳斌各乘舢板冒炮烟冲入,烧其坐船,贼还救,阵乱,大破之,玉麟伤指,血染襟袖,军中推二人勇略为冠。既而总兵陈辉龙至,率新军出战,军容甚盛,玉麟偕诸营从观战,拕罟胶浅,为贼所乘,急往救,水急风利,陷贼屯中,遂大败。辉龙等战殁,玉麟单舸退,自是水师专任彭、杨。

时陆军累捷,贼退走,水师并进。八月,屯沌口,规武昌。玉麟与诸军议,请渡江先破城外贼屯。贼自塘角至青山,缘岸列炮,丸发如雨。将士皆露立舢板,棹船徐进,无一俯侧避炮者。贼望见夺气,沿江贼屯尽溃,悉烧屯垒及其舟。武昌、汉阳同日皆复,论功擢同知。群贼麕聚田家镇,夹江为五屯,依半壁山,连舟断江,缆以铁索,布竹木为大筏,施大炮。筏外护以舟,后列辎重,望之如大城。武昌既克,水师欲下攻,而为蕲州江岸贼所挠。玉麟掠江直下,十月,进逼田家镇。与杨岳斌议分四队,约陆师同时合击。头队皆小船,具炉椎斧,融炭以待。顺流急趋,至筏下,断锁缆得隙,挤而过,后者从之。大呼曰:“铁锁开矣!”贼惊噪,争走相践堕水。玉麟率二队顺流而下,岳斌率三队乘风而上,风起火烈,烧毁贼舟四千馀艘,夺获五百馀艘。玉麟虑军士互争,尽焚之。捷入,以知府记名。诏采其战法颁下江南北诸水军。遂会诸军进攻九江,连破贼於小池口、湖口。贼於九江夜袭水师大营,帅舟被燔,曾国藩移驻陆军。玉麟部将萧捷三追贼入鄱阳湖,贼断湖口。玉麟往救不利,乃还新堤筹济师。

五年,武、汉复陷,玉麟更募士造船,立新军,合三千人,与杨岳斌分统之。胡林翼约同攻汉口,玉麟自金口进,败贼鲇鱼套;北岸陆军为贼所挫,玉麟率众登岸截击,破之,攻塘角,焚贼船二百馀:授浙江金华知府。七月,自沌口进拔蔡店,及南北两岸石城。五显庙者,贼坚巢也。阻湖而屯,玉麟攻之不下,曰:“已入虎穴,非血战不能成功。”张两翼急桨而进,冲贼船尾,摧其卡,夺其船。复督队径越贼船,循两岸包钞。出襄河口,断铁锁浮桥,毁北岸火药库,仍入襄河。乘夜扑汉阳,擒贼酋萧朝富、吴会元。麾军攻拔五显庙,毁晴川阁木城,又破之叶家洲,烧贼船二百馀。初由沙口移军沌口,过经贼垒,炮如雨下,所乘船桅折覆水。玉麟援横枚漂江中流,杨岳斌舟掠过,掉舢板拯之还。胡林翼疏陈称其忠勇冠军,胆识沉毅,诏以道员记名。

时曾国藩在江西,水军频挫,迭召往助。玉麟乞假回长沙,急赴之。袁、瑞两郡并陷贼,水陆道绝,易衣装为贾客,徒步数百里达南昌。重整内湖水师为十营,船六百艘。六年,擢广东惠潮嘉道。败贼樟树镇,又连破之於临江吴城、涂家埠,克南康。七年,国藩还籍治父丧,玉麟与杨岳斌同领其军。其秋,武、汉再克,水陆并下,围九江。玉麟约岳斌夹攻湖口,贼扼石钟山、梅家洲,力遏内湖军不得出。玉麟分军为三以进,贼穴山腹置巨炮,直船冲,舢板先出,前锋中炮,后船继进,伤十馀艘。玉麟愤曰:“此险不破,万不令将士独死,亦不使怯者独生!”鼓棹急赴,贼炮忽裂,船衔尾下,与外江水师合,欢声雷动。陆军由城背山下应之,贼大奔,乘胜夺小孤山,加按察使衔。八年,连破枞阳、大通、铜陵、峡口贼屯,合围九江,克之,晋布政使衔。杨岳斌进军黄石矶,自九江至武昌,置十二屯。

十年,玉麟移营与合屯。贼复上犯彭泽、湖口,分兵赴援,克都昌。十一年,授广东按察使。贼犯蕲、黄、德安,玉麟会陆军克孝感、天门、应城、黄州、德安,擢安徽巡抚。命帮办袁甲三军务,颍、寿各军悉归调遣,累疏固辞,谓:“久居战舰,草衣短笠,日与水勇、舵工驰逐於巨风恶浪之中。一旦身膺疆寄,进退百僚,问钱穀不知,问刑名不知,勉强负荷,贻误国家。”又谓:“从军八年,专带水师,弃舟而陆,无一旅一将供其指挥,仓猝召募,必致偾事。”诏嘉其不欺,以李续宜代之,改职水师提督。

同治元年,授兵部右侍郎,节制镇将。军中重文轻武,玉麟与杨岳斌威望久埒,一旦名位超越,而相处终始无间,论者谓其苦心协和不可及。别立太湖水师十营,并归统辖。曾国荃由安庆进规江宁,水师助之。克铜城闸,复巢县、含山、和州,袭破雍家镇、裕溪口,夺东西梁山,进攻采石,又克金柱关。诸将冲锋,玉麟每乘小船督战,以红旗为识,或前或后,将士皆惴惴尽力。间入陆军察战状,往来飘忽无定踪,所经行军民莫敢为奸宄。

二年,与杨岳斌合兵攻九洑洲。贼於洲筑垒数十,外作大城,众舟环之,与江宁相犄角;而拦江矶、草鞋峡、七里洲、燕子矶、中关、下关皆贼屯。玉麟列舟上流,南队向下关,北队向草鞋峡,岳斌攻燕子矶,破之。陆军亦分三队,掘洲埂攻中关,舢板环洲而阵。贼以枪炮相持,不能进。玉麟督诸军更番夜攻,下令曰:“洲不破,不收队。”选死士从火丛登岸,噪曰:“洲破矣!”诸军欢呼,腾踔而上,立破洲边屯舟,贼争溃走。自田家镇以来,是战为最烈。於是贼党由江西犯池州,谋挠官军。玉麟还救青阳,解其围,复高淳,克东坝,并论九洑洲功,赐黄马褂。会杨岳斌赴江西督师,自是玉麟专统水师。三年,江宁复,论功,以创立水师为首,加太子少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四年,命署漕运总督,再疏辞,允之,命筹商水师善后事宜。

七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自荆州至崇明五千馀里,设提督一员、总兵五员,以六标分汛;营、哨官七百九十八员,兵丁一万二千人,岁饷六十馀万两,以长江釐税供支,不烦户部。初,军事未定,军饷奇绌,而淮盐积滞。玉麟议定捆盐自卖,供水师月饷。及江路大通,曾国藩设三省督销局,招商领票,水师盐票大小数百,至是军饷有额支的款。馀银及票本巨万,玉麟一不私取,以五之一取息,助水师公费,且备外患仓猝之需。馀分解云、贵助饷二十万,甘肃助饷二十万,以十万广本县学额,而以盐票犒诸将有大功者。

事既竣,疏请回籍补行终制,略曰:“臣墨绖从戎,创立水师,治军十馀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受伤积劳,未尝请一日之假;终年风涛矢石之中,未尝移居岸上求一日之安。诚以亲服未终,而出从戎旅,既难免不孝之罪,岂敢复为身家之图乎?臣尝闻士大夫出处进退,关系风俗之盛衰。臣之从戎,志在灭贼,贼己灭而不归,近於贪位;长江既设提镇,臣犹在军,近於恋权;改易初心,贪恋权位,则前此辞官,疑是作伪;三年之制,贤愚所同,军事已终,仍不补行终制,久留於外,涉於忘亲。四者有一,皆足以伤风败俗。夫天下之乱,不徒在盗贼之未平,而在士大夫之进无礼,退无义。伏惟皇上中兴大业,正宜扶树名教,整肃纪纲,以振起人心。况人之才力聪明,用久则竭,若不善藏其短,必致转失所长。古来臣子,往往初年颇有建树,而晚节末路陨越错谬,固由才庸,亦其精气竭也。臣每读史至此,窃叹其人不能善藏其短,又惜当日朝廷不知善全其长。知进而不知退,圣人於易深戒之,固有由矣。臣本无经济之学,而性情褊躁,思虑忧伤。月积年累,怔忡眴晕,精力日衰,心气日耗。若再不调理,必致贻误国事。恳请天恩开臣兵部侍郎本缺,回籍补行终制。报国之日正长,断不敢永图安逸也。”优诏从之。

八年春,还衡阳,作草楼三重,布衣青鞋,时往母墓,庐居三年不出。自设长江水师,东南无事,将士渐耽安逸,事多废弛。十一年,诏起玉麟简阅,疏陈整顿事宜,讽提督黄翼升自退,荐李成谋、彭楚汉二人,即以成谋代之,劾罢营哨官百数十人。入觐,命署兵部侍郎,复陈请开缺,仍命巡阅长江,专摺奏事。别饬两江、湖广为筹经费,玉效力辞不受。自筑别业於杭州西湖,曰退省庵。每巡阅下游,事毕,居之。自是水师皆整肃,沿江盗踪敛戢,安堵者数十年。朝廷有大政,及疆吏重案,辄谘询,命按治。

光绪七年,命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乃以左宗棠代之。留督江、海防如故。言者议长江提督宜驻吴淞口外,玉麟疏言:“江南提督责在海防,请多畀兵轮,使立一军於海上。长江提督责在江防,请仍由臣督同巡阅,改驻吴淞,会操兵轮,以通江、海。”九年,擢兵部尚书,以衰病辞。

会法、越构兵,命赴广东会筹防务。玉麟募四千人从行,驻大黄?。遣部将王之春、黄得胜等防琼州、钦州、灵山,娄云庆、王永章等驻沙角、大角,与粤军联合。增兵设垒,编沙户渔舟,分守内沙港汊。法兵竟不至。十一年春,粤军大捷於镇南关,进攻谅山。和议旋成,停战撤兵。玉麟疏请严备战守,以毖后患,陈海防善后六事。是秋,以病乞休,温诏慰留。十四年,扶病巡阅。至安庆,巡抚陈彝见其病笃,以闻,诏允开缺回籍,仍留巡阅差使。十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建专祠立功地,谥刚直。

玉麟刚介绝俗,素厌文法,治事辄得法外意。不通权贵,而坦易直亮,无倾轧倨傲之心。历奉命按重臣疆吏被劾者,於左宗棠、刘坤一、涂宗瀛、张树声等,皆主持公道,务存大体,亦不为谿刻。每出巡,侦官吏不法辄劾惩,甚者以军法斩之然后闻,故所至官吏皆危栗。民有枉,往往盼彭公来。朝廷倾心听之,不居位而京察屡加褒奖,倚畀盖过於疆吏。生平奏牍皆手裁,每出,为世传诵。好画梅,诗书皆超俗,文采风流亦不沫云。

杨岳斌,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人,原籍乾州。祖胜德,乾隆末,从剿苗,战殁永绥。父秀贵,以荫官至直隶独石口副将。岳斌幼娴骑射,补湘阴外委,从剿新宁匪。

咸丰二年,守湘阴有功,擢宜章营千总。三年,曾国藩创立水师,拔为营官。战岳州,水陆皆溃,独岳斌一营力拒不败。四年,战湘潭,焚贼舟数百,复其城,擢守备,赐花翎。国藩重整水师,进规岳州。岳斌与彭玉麟为前锋,伏船雷公湖,诱贼舟至,夹击,连战皆捷;贼再至,沿东岸斜击之,手挺矛刺杀贼酋在汪得胜,夺其舟,贼无还者:擢都司,赐号彪勇巴图鲁。进战擂鼓台,乘舢板冲贼屯纵火,贼阵乱,大破之,克岳州,擢游击。总兵陈辉龙率后队至,狃前胜,欲乘风攻城陵矶。岳斌曰:“顺风难收队,不可行也。”不从,遇贼伏,竟败。辉龙及知府褚汝航、同知夏銮、游击沙镇邦皆战死,岳斌军独完。既而贼为陆师所败,将遁,要击之,平两岸炮台,搜螺山、倒口贼舟。寻夜袭嘉鱼黄盖湖,岳斌先入,被火伤,舟覆落水,跃上别船,大呼陷阵,焚贼舟数十。遂会湖北军进屯金口,破汉阳关贼营,攻塘角,至青山,焚其垒,贼遁,焚其辎重。武昌、汉阳皆复,擢参将,授湖南常德营副将。诸军进规田家镇,岳斌由中路先发,克黄州及武昌县,破援贼於蕲州,逼田家镇,偕彭玉麟分队毁横江铁锁,焚贼船四千馀皆尽,漂尸数万,遂拔田家镇,蕲州贼亦遁去。岳斌昼夜进战,积劳呕血,诏嘉其劳勚最著,加总兵衔。

五年,水陆会攻九江,岳斌以疾留武穴,寻假归。水师恃胜锐进,前队舢板入鄱阳湖,贼树栅湖口扼之,不得出,而留九江者,亦屡为贼所袭。岳斌闻败,驰救不及。贼复上犯,武、汉再陷。曾国藩分水师回援,令岳斌回岳州,增募为十营,会屯金口,屡败贼。秋,退屯新堤,修船,汰疲卒十之三,简练以图大举。自武、汉为贼踞,长江商旅皆绝。及水师驻新堤,流亡归之,市廛始兴,渐为重镇。授郧阳镇总兵,兼署湖北提督。六年,进屯沙口,距武昌三十里。岳斌念贼舟往来长江,停则依垒,行皆乘风,恒避战,难得大创,乃谋袭烧之。募壮士驾千石大船,实硝黄芦荻,施火线。约曰:“近贼而发,急登舢板退。”应募者三百人,悬重赏。夜逼贼舟,於南岸嘴纵火,於是贼舟能战者多烬。前军直至黄州,旬日间转战数百里,击毁贼舟六百馀,夺其资粮火药,哨船掠巴河、蕲州、耀兵九江城下而还。武、汉水路援绝,乃益困。十一月,与李续宾陆师合攻。值大风扬沙,波涛汹涌,水师上下环击,贼大溃败走。二城同日克复,捷闻,加提督衔。

进规九江,曾国藩以忧归,荐岳斌接统其军,彭玉麟副之。分兵扼蕲州,破援贼。秋,会陆军克小池口,密与彭玉麟约期会攻湖口,克之。於是内湖外江水师始复合。乘胜夺小孤山,克彭泽,留军屯之。自率前锋至望江,贼望风遁,遂复东流。过安庆,攻枞阳、大通贼垒,克之。复铜陵,至芜湖鲁港,与江南师船会。诏嘉其转战千里,谋略过人,寻授福建陆路提督,许专摺奏事。八年四月,与李续宾会攻九江。岳斌当北门,临江地雷发,奋呼齐登,擒贼首林启荣,逸出之贼,尽为水师所歼,赐黄马褂。

诏促东下,疏言楚境肃清后始能会师,遂移屯黄石矶。连攻安庆、枞阳、大通,夺其垒,分兵复建德,调福建水师提督。九月,会都兴阿克集贤关,贼自池州来援,迎击於枞阳,破之。时李续宾三河师溃,贼复谋上犯湖北。岳斌遣兵分扼龙坪、邬穴、田家镇。九年,督剿南北两岸援贼,时出队薄安庆城,以牵贼势。十二月,贼酋韦志俊以池州降,令攻芜湖。其部下有叛者,还陷池州。岳斌察志俊无异志,分别遣留,得精锐二千五百人,令率以助战。陈玉成、李侍贤率众分窜楚、皖,水师移屯观音洲以备之。十年四月,大破贼於蟂矶,令韦志俊拔殷家汇,进攻池州,毁城外石垒,潜袭枞阳,拔其城。秋,遣将攻池州,夺青溪关。李秀成循江岸上窜,连败之三山、光穴、子桥、白茅嘴、运漕镇。分兵入内湖,攻神庙山、镇山,断松林口浮桥。冬,由鲁港潜行百里,解南陵围,拔出总兵陈大富一军,及难民十馀万,被珍赉。十一年,合攻安庆,偕陆军破赤冈岭援贼。战无为州神塘河,平其垒,焚贼船,划菱湖两岸贼屯。集攻安庆东门,乘胜拔城北诸垒,城贼穷蹙。八月,克安庆,遣总兵王明山、黄翼升克池州、桐城,予云骑尉世职。岳斌屡乞假省亲,至是始归。

同治元年,以母病请展假,不允。五月,至军,移屯乌江。进攻金柱关,战龙山桥,歼贼万馀。贼寻复来犯阵,斩贼酋陈绪宾,破护驾墩、石垝贼垒。自是江宁大营后路始固。二年春,从曾国藩赴前敌大胜关、雨花台察视,与曾国荃定合围之策。三月,克黄池,悉收内河三里埂、伏龙桥、花津、护驾墩诸隘,以通宁国、芜湖之路。五月,克巢县、含山、和州及江浦、浦口,破下关、草鞋峡、燕子矶,趋九洑洲,力战拔之。自是长江无贼舟。十月,克高淳、宁国、建平、溧水,夺东坝要隘,江宁遂合围。岳斌因亲病请归养,诏赐其父母人葠四两,慰留之。

三年,命督办江西、皖南军务,援军悉归节制。寻授陕甘总督,命俟江、皖贼氛净尽后赴任。江宁平,加太子少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六月,岳斌抵南昌,遣诸将克崇仁、东乡、金谿、宜黄、南丰,解宁都围。秋,赴赣州,克泸溪、新城、雩都,先后收降贼十馀万,防境肃清。复疏陈伤病亲老,请开缺,不允,乃回籍募兵。四年,率彭楚汉等新军十营从行,抵西安。会僧格林沁战殁曹州,诏岳斌移兵入卫京畿。自请开缺,专任剿匪,不许,仍命速赴甘肃,六月,履任。

时甘回方炽,通省糜烂。雷正绾、曹克忠新败於金积堡,都兴阿、穆图善攻宁夏未下,且奉命将出关;本省兵皆疲弱,疏调各省援兵,无一至者,仅自率新募之数千人;又因兵荒耕作久废,馈运道塞,库空如洗。岳斌迭疏乞协饷,仅川、陕邻省稍稍接济,无以遍给。议进军先捣灵州,继规河、狄。未几,陶茂林、雷正绾两军相继溃变。五年春,岳斌亲赴泾州、庆阳视师。兰州标兵遽变,围署戕官,逼迫布政使林之望上疏,言粮饷独厚楚军,众心不服。岳斌闻警,先令曹克忠移师镇抚,寻自回省城,按诛首犯百馀人,馀不问。以在途拆阅林之望奏摺,自请议处,革职留任,降三品顶戴。迭疏请罢,诏以左宗棠代之,未至,六年春,复陈病剧,乃命穆图善暂署总督,许岳斌回籍。

光绪元年,命偕彭玉麟巡阅长江,整顿水师,屡以亲病请罢,五年,始允之。九年,法越战事起,诏岳斌会办福建军务,未至,复命赴江南帮办军务。十一年,率十二营赴援台湾,和议成,仍乞养归。

十六年,卒於家,赠太子太保,照总督例赐恤,建专祠,谥勇悫。岳斌与玉麟始终长江军事,所部以功叙擢至提、镇者不可胜数,实膺专阃者亦数十人。

王明山,湘潭人。初隶岳斌营,积功至守备。彭玉麟调领一营。战鹦鹉洲,登陆破贼,攻金口先登,累擢游击。咸丰六年,补乾州协都司。攻汉阳,焚东南门贼船,连破贼於黄州樊口、富池口。战武穴,伏芦洲,伺贼登岸,突击歼之。回击武昌援贼,累捷,擢参将。战蕲州,焚贼舟七十馀。登岸诱敌,贼聚攻,别队乘虚袭城,克之,擢副将,赐号拔勇巴图鲁。进克黄州,会攻九江。八年,授浙江金华协副将。克东流,薄安庆,毁城外贼垒,以总兵记名。九年,乞假回籍。会石达开犯湖南,率队自衡州趋祁阳要击之,破贼於毛家埠。十年,授安徽寿春镇总兵,破贼芜湖蟂矶、义桥。十一年,破贼练潭镇,斩其渠龚天福。复会陆师克赤冈岭,遂下安庆。杨岳斌假归,令明山代统其军。连复池州、铜陵、破泥汊口、神塘河诸垒。克无为州,别遣将遏巢湖口,克运漕镇,进拔东关。同治元年,擢福建陆路提督。克铜城徬,复和州、含山、巢县,歼逸贼於木桥、沙洲,又破之江心洲、西梁山。寻以伤病乞假归。明山在军十馀年,屡当大敌。江南平,遂不出。光绪中,图功臣像於紫光阁,明山与焉。十六年,卒於家,赐血卩。

孙昌凯,清泉人。入水师,积功擢千总。昌凯旧业铁工,田家镇之战,领小舟为头队。冒枪炮鼓断铁锁,缆开,大呼猛进,筏上贼溃走。后队纵火,贼舟尽焚。功最,擢守备。咸丰五年,破贼汉口,擢都司。六年,从攻武昌,焚贼舟,授广东陆路提标游击。七年,从平蕲、黄贼巢,克小池口、湖口,擢参将。克九江,加副将衔,补两广督标参将。九年,回援湖南,防祁阳、衡州,擢惠州协副将。以母病乞养开缺。光绪中,彭玉麟疏荐昌凯诚实笃毅,骁果善战,授浙江海门镇总兵。丁母忧,改署任,留襄海防。事定,请终制。后仍补原官,调署处州镇。二十一年,卒,赐恤,附祀彭玉麟祠。

杨明海,长沙人。入水师,洊擢守备。咸丰十年,战枞阳、殷家汇、池州、蟂矶,迭破贼,擢都司。十一年,克南陵,擢游击。克安庆,擢副将。同治元年,从攻东梁山、金柱关,裹创血战,功最,以总兵记名,赐号忱勇巴图鲁。二年,大捷於九洑洲,以提督记名。战江宁小沙口,先登陷阵,炮子穿右股,率哨船渡江,从陆军进剿苏州,授山东兖州镇总兵。苏州复,遂留防。三年,杨岳斌赴甘肃,调明海偕彭楚汉率所募兵从行,破回匪於金县夏官营,晋号格洪额巴图鲁。军食久乏,明海奉檄治粮运。八年,赴兖州镇本任。光绪元年,母忧去官。七年,授狼山镇总兵。十一年,卒,赐恤。

谢濬畬,原名得胜,长沙人。充水师哨长,进攻武昌,濬畬自请为前锋。突盐关贼垒,薄鹦鹂洲,与陆师夹击,克武、汉,战蕲州田家镇,累功擢守备。克九江,擢都司。破贼赤冈岭,擢游击。同治元年,从彭玉麟克太平及金柱关、东梁山、秣陵关、九洑洲诸要隘,擢副将。江宁平,以总兵记名,授提标中军副将。光绪十八年,擢瓜洲镇总兵,兼署水师提督,调署汉阳镇。二十七年,卒於官,赐恤,附祀彭玉麟祠。

论曰:彭玉麟、杨岳斌佐曾国藩创立水师,为灭贼根本。两人勋绩,颉颃相并。岳斌后为朝旨强促西征,用违其才,偾事损望。玉麟终身不任官职,巡阅长江,为国家纾东顾之忧。其疏论古人晚节之失,由於不能自藏其短,且惜朝廷不善全其长,洵至言也。后盛昱劾其辞尚书之命,乃谓抗诏鸣高,殆浅之乎测玉麟矣。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