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二百十一

○吴振棫张亮基毛鸿宾张凯嵩

吴振棫,字仲云,浙江钱塘人。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年,出为云南大理知府,历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贵州粮储道;贵州按察使;山西、四川布政使。咸丰二年,擢云南巡抚。寻甸、东川回匪蠢动,粤匪由广西阑入开化、广南境,偕总督吴文镕先后遣将击平之。四年,调陕西巡抚,未行,署云贵总督。贵州兴义、普安匪起,檄安义镇总兵金刚保等剿之。遵义亦被匪围,合滇、黔兵力,迭战获胜,擒匪首杨凤先於石阡葛庄司。五年秋,始抵陕西任。匪首陈通明受粤匪指挥,於潼关纠众谋响应,以计擒之,并获其党张顺、罗吉祥等置诸法,被诏嘉奖。盐课摊归地丁,数倍於昔,奏请改行招贩,先课后盐,民便之。未几,擢四川总督。

七年,调云贵总督。云南汉、回积仇,自中原兵事亟,协饷不至,回乱愈恣。团练跋扈,动相杀掠,省城戒严。前任总督恒春不能制,夫妇同缢,巡抚舒兴阿亦以病求去,惟布政使桑春荣困守危城。文宗知振棫熟悉滇省情形,故以代之。命选川兵三千,携饷五万驰往,调前山东巡抚张亮基帮办军务以副之。振棫至,先驻宣威,进次曲靖。疏言:“先剿后抚,势顺而易,不待智者而知。兵盛饷足,必应如是。前督臣林则徐剿永昌回匪,兵、练万馀,本省有饷可筹;弥渡获胜,匪旋受抚,其地祗迤西一隅中之一隅。此次匪遍三迤,情形迥不相同,非数千之兵、十数万之饷所能蒇事。如率意迳行,徒损国威,於事无补。臣初到滇,於汉、回两无嫌怨,惟凭藉兵威,结以恩信,有所申诉,处以公平。省城为根本重地,省回解散,此外渐次筹办,其负嵎抗拒者,仍当力剿。匪势渐孤,较易得手。否则不自量度而急乘之,更无转圜地步,祸更烈矣。现在兵无可调,饷无可筹,宵旰焦劳,事非一省。臣为云南一省计,并当为天下全局计,岂容再有贻误,致令徵调无休?故未言剿先言抚,有万不得已之苦衷,虽成败利钝难以逆料,舍此亦别无良策也。”

又奏:“在籍侍郎黄琮、御史窦墉、总兵周凤岐奉命团练,设总局於省城。周凤岐意见不合,引嫌不肯与闻。黄琮、窦墉联衔出示,专主痛剿,民间纷纷集练,回众疑忌日深。地方官苦心解散,汉民往往閧堂塞署,逼官杀回。故团练在他省为要务,在滇省竟为大患。黄琮等每言省团可得六十万人,无虞寇警。回匪初至城外,不及千人,团丁招之不来,来即奔溃。近日省练一万馀人,月需饷数万,经费不敷。练头自行管带,不尽官派。回众有求抚之意,梗议者忽用练往剿,妄杀邀功,致可抚者终不能抚。黄琮、窦墉系特派人员,非臣力所能制,请旨定夺。臣已咨桑春荣严覈守城之练,裁汰冗滥,以节糜费。练归官统,如不奉调派,自行出队,即按军法从事,庶一事权而免掣肘。”疏入,诏褫黄琮、窦墉职,许回民悔悟自新,其负固不服者,痛加剿办。汉民借团练为名肆行杀掠者,以军法从事。於是振棫遣汉、回委员赴省城晓谕汉、回,解释猜嫌,分画所居街道,拨抵难民遗产,议定章程,遣散归业。先后剿平霑益回匪,歼咸宁土匪李广沅。八年四月,抚局粗定,入驻省城,偕张亮基筹办迤西剿抚事宜。临安回匪攻府城,遣兵击走之,又败之於阿迷州,解河西县之围。

是年冬,以病乞罢,因子春杰官雁平道,就养山西。同治元年,命会同巡抚英桂防河,寻命赴陕西会办军务。十年,卒,诏依例赐恤。

张亮基,字石卿,江苏铜山人。道光十四年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从大学士王鼎赴河南治河,督筑西坝。工竣,赐花翎,擢侍读。二十六年,出为云南临安知府,总督林则徐曾与共事河工,知其才,密荐可大用,调署永昌。边夷滋扰,亮基用土弁左大雄擒匪首,事乃定。超擢云南按察使,就迁布政使。三十年,擢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粤匪渐炽,尝密疏论军事,文宗韪之。

咸丰二年,调湖南巡抚,在途闻贼围长沙,疏请驻守常德。诏趣进解省城之围,至则梯城而入,屡出队与城外援军夹击,贼解围去。破岳州,入湖北,汉阳、武昌相继陷,湖广总督徐广缙以罪罢,命亮基代之,规进剿。亮基疏言宜防贼回窜,意在专顾湖南,诏趣速进。三年春,贼弃武汉东下,亮基抵湖北筹办收复抚恤事宜。通城、崇阳、嘉鱼、广济土匪起,平之。贼自下游分窜江西,亮基督师扼道士洑、黄石港,分兵赴援。秋,贼之分窜河南者,由罗山入湖北黄安、麻城境,水陆夹击,歼之。

调山东巡抚,未行,江西贼由九江来犯,令道员徐丰玉御之於田家镇,战失利,丰玉阵亡,亮基坐降四级留任。时粤匪李开芳等犯畿辅,踞静海。亮基至山东,奉命扼德州,防其南逸。南路贼欲由淮、徐窥伺北犯为应援,令按察使厉恩官率兵驻宿迁之北以防之。四年,贼入山东境,亮基驰扼济宁,杜其北窜。寻陷郓城,扰范县、寿张、东平,绕出贼前截击,败之於临清黑家庄。既奏捷,帮办军务大臣胜保劾其取巧冒功,诏斥亮基欺罔,并追论初赴湖南不急趋长沙,及去湖北时但求自全,居心狡诈,?职,遣戍军台。逾年,给事中毛鸿宾言临清之役,胜保妄劾,御史宗稷辰亦言亮基能任事,未尽其用,乃释回,发东河差遣,寻命往安徽随办军务。

七年,予五品顶戴,命赴云南帮办剿匪事宜。云南回匪方炽,团练横行省会,总督吴振棫初至,驻曲靖,裁抑练勇,招抚回众。霑益回最悍,集众犯宣威,亮基督按察使徐之铭等率兵击走之。八年春,又败之於袁家屯,歼贼甚众,馀党就抚,诏嘉之,授云南巡抚。既而振棫乞罢,擢云贵总督,亮基荐徐之铭代为巡抚。临安回匪攻城,扰及阿迷,剿平之。九年,省回就抚后,踞碧鸡关,劫夺近郊,分剿乃散。又剿平彝、安宁、缅宁、楚雄诸匪,武定、罗次、富民、禄丰、禄劝诸州县先后克复。然回、练互相猜忌,乱机时起。

徐之铭既为巡抚,贪纵险狠,与亮基阴不相能,时构煽其间。十年秋,回人掌教马德新、徐元吉,武生马现,率各属回民来省乞抚,住城外江右馆,亮基约之铭同诣抚谕。之铭阴嗾已散练丁拥至督署阻挠,谕之不可,杀通海知县雷焱於门,遂逼杀招抚委员绅士马椿龄、孙钧。亮基为所胁持,不敢入告,以病乞罢,命刘源灏代之。源灏久不至,亮基迳去。十一年,至湖北,乃疏陈滇事,劾之铭不法。会布政使邓尔恒升任陕西巡抚,去滇,之铭嗾匪戕於路。於是罢源灏,以潘铎署总督,命亮基赴滇查办,督师剿匪。亮基疏请发部照募损充饷,募勇千人然后行,与潘铎先后至四川,欲资其饷力、兵力。四川兵事未定,无以济之。林自清者,亮基之旧部,方署云南提督,与之铭及马如龙等皆不协,回人仇之。闻亮基在四川,擅率所部号万人入川求效用,阻之不听。诏亮基抚谕解散,而之铭嗾马如龙等声言拒亮基不使入境,相持久之。同治元年,潘铎先抵任,请暂留之铭以毕抚局,遂改命亮基以总督衔署贵州巡抚。未几,之铭复阴嗾回众为变,铎被戕,而云南之乱愈亟矣。

二年,亮基至贵州,黄号、白号、苗、教诸匪并炽,上下游遍地皆贼。亮基令总兵沈宏富等攻遵义螺蛳堰,破之,歼馀匪於上稽场。令总兵刘义方等剿思南教匪,复普安、安南,又连破苗匪於桐梓鼎城及水城厅马龙胯,擒匪首何润科等於黔西,降万人。三年,尚大坪匪犯省城,督沈宏富等战於郊,歼贼千计,复修文。总兵林自清、赵德昌克龙里,又复兴义,解清镇之围,收复定番、广顺、长寨诸城,破龙泉、湄潭黄、白号匪老巢,克滇西卫城。四年,克黔西石阡、永宁、荔波,贵州地瘠财匮,饥军索饷,时虞譁噪。亮基抚驭防剿,仅得粗安,而所部诸将多骄蹇,舆论不协,为侍读学士景其濬论劾。亮基乃劾总兵林自清、刘有勋,副将池有连等劫掠扣饷,不听调度,请严治。诏布政使严树森察奏,亮基复具疏自陈,言树森规避贵州,安坐邻省不亲至,於是亮基、树森并褫职。

十年,卒。湖南巡抚王文韶、贵州巡抚曾璧光先后请复原衔,各建专祠。光绪三十四年,湖南、贵州京官合词胪陈功德在民,追谥惠肃。

毛鸿宾,字翊云,山东历城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数上封事论军务。咸丰三年,以尚书孙瑞珍荐,命回籍治团练。四年,劾帮办军务大臣胜保罪状,请严旨查办。五年,授湖北荆宜施道,调安襄郧荆道,历安徽按察使、江苏布政使。

十一年,署湖南巡抚,寻实授。疏言:“湖南地居僻远,向非富强,自前抚臣张亮基、骆秉章等於吏治民风实力讲求,用能削平寇盗,屹为上游重镇,用人之效,有明徵矣。臣以为名将不过收战阵之功,得贤督抚,斯能造封疆之福。如左宗棠识略过人,其才力不在曾国藩、胡林翼之下,今但使之带勇,殊不足以尽其长,倘畀以封疆重任,必能保境安民,兼顾大局。前任云贵总督张亮基,果决有为,云南壤接边陲,饷糈不给,汉、回仇衅相寻,即令经营尽善,亦仅有益一隅,似不若任以要地,俾展所长。但使东南日有转机,则云、贵游氛无难迅扫,此轻重之机宜审者也。”时湘军所至有功,各省多往召募,鸿宾疏陈招勇流弊,请慎选将领以收实效,并被嘉纳。

石达开窜湖南,鸿宾遣知府席宝田、副将周达武、总兵赵福元分路进击,解会同、黔阳之围。同治元年,进复来凤,贵州提督田兴恕兼署巡抚,军报不实,信用左右,鸿宾疏劾之。遣兵越境剿贵州窜匪,复天柱县城。又剿铜仁张家寨,匪首萧文魁率众降,克大小青两堡。江蓝厅同知椿龄指团绅为土匪,鸿宾廉知椿龄有酷刑逼借事,劾罢之。椿龄京控,讦鸿宾借贷不遂,鸿宾自请查办,下总督官文鞫讯,得白。

擢两广总督,英德土匪起,令按察使张运兰剿平之。偕巡抚郭嵩焘奏定变通缉捕章程,获大盗者予优擢,允之。

三年,江南既复,浙、赣馀氛未靖。鸿宾疏言:“江西南路之防犹有未备,闽、粤交界均无防兵,虑贼上窜,以粤东为尾闾。江西当四冲之地,宜合数省兵力,乘大胜馀威,聚而歼之。已咨曾国藩调拨劲旅,绕越宁郡、石城一带,扼贼南窜之路,臣派一军於闽、粤交界会同进剿。并请敕曾国藩严守南赣,俾毋窜越。”

四年,坐前在湖南,道员胡镛请咨引见,缴回咨文,委署道缺,降一级调用,回籍。七年,卒。宣统初,山东巡抚袁树勋疏陈鸿宾功绩,复原官,祀乡贤祠。

张凯嵩,字云卿,湖北江夏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广西即用知县,历宣化、怀集、临桂知县。李星沅、劳崇光并荐其能,咸丰五年,擢庆远知府。剿平土匪王得胜等,擢左江道,调署右江道。庆远失守,革职留任。八年,偕按察使蒋益澧破贼,克庆远,复原官,署按察使,寻实授,迁布政使。同治元年,巡抚刘长佑赴浔州筹剿抚,留凯嵩经画后路。荔浦张皋友陷阳朔,遣兵败贼於鹧鸪岩,复其城,就擢巡抚。诸匪中黄鼎凤、张皋友最猖獗,分陷贵县、阳朔、麕集大鹿滩、马濑,檄总兵李明惠、提督江忠义先剿马濑,进规贵县,破之於桂岭,歼擒贼首张皋友、陈土养。二年,檄布政使刘坤一攻黄鼎凤於登龙桥。贼走覃塘,进围之。信都贼陈金刚等来援,道员蒋泽春逆击败之,进克容县,坤一克覃塘。三年,克天平寨,擒黄鼎凤。贵县平,加头品顶戴。

疏陈左右江积匪未清,议三路进兵,以刘坤一统七营留防浔州,易元泰统十一营由宾州、迁江达思恩,李士恩统水陆八营由横州达南宁,节节进剿。四年,坤一攻克大庙、江口、平菼,斩贼首梁安邦,南宁河道始通。元泰剿上林,平之。坤一擢江西巡抚去,以同知刘培一代领其军,将亲赴南宁督战,会伪康王汪海洋窜粤,将入广西,诏凯嵩驻防浔州。五年,凯嵩至南宁,进攻山泽,督诸军穴地轰城,夺山入,擒伪平章苏仲熙等。孙仁广单骑走旺陇,追斩之。山泽为贼所踞十馀年,至此悉平。

六年,擢云贵总督。自潘铎被戕,滇事益纷。行至巴东,称病,三疏请罢,坐规避,褫职。光绪六年,以五品京堂起用,授通政使参议,迁内阁侍读学士,署顺天府尹,授贵州巡抚。十年,调云南。请於省城设开采五金总局,以兴矿利,偕内阁学士周德润勘越南界务。十二年,卒於官。广西巡抚李秉衡疏陈凯嵩政绩,请建专祠,广西京官论其不当,罢之。子仲炘,光绪三年进士,由翰林御史官至通政司参议,敢言有声。

论曰:云南地居边远,回、汉积仇,中原多故之秋,几为王灵所不及。吴振棫兼筹剿抚,实体中朝措置之难。张亮基才足有为,误用徐之铭,受其排挤,遂至不可收拾。自潘铎被戕之后,无人敢任其艰危。毛鸿宾疏言内地寇平,边方自靖,诚为确论。张凯嵩因规避黜,后仍以旧劳起用,朝廷固鉴其情已。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