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二百二十七

○英桂宗室载龄恩承宗室福锟崇礼裕德

英桂,字香岩,赫舍哩氏,满洲正蓝旗人。道光元年举人,以中书充军机章京,晋侍读。授山东青州知府,迁登莱青道。擢山西按察使,调山东,署布政使。咸丰三年,擢河南巡抚。粤匪扰湖北,英桂抵南阳筹防,匪踞安徽六安州,驰防汝宁。捻首张洛行窜踞雉河集,命英桂督三省军务,叠败贼於三河尖、颍上,捕获教匪陈太安、王庭贞。迁山西巡抚。同治元年,钦差胜保被逮,多隆河代领其军,多所裁撤,部将宋景诗复叛。英桂奏言:“胜保旧部虽多乌合降众,久经战阵。多隆阿到营旬日,遣归七起,未免操之过急,穷无所归,乘机走险。应遵前谕,如能随同立功,仍准一体保奏,以安众心。”报闻。迁福州将军。

七年,署闽浙总督,奏言:“前督左宗棠议减兵者,为增饷也;议增饷者,为练兵也。应就地势情形,以定经久之制。浙省依山阻海,马步水陆额兵三万七千五十九名,而驻於杭、嘉、湖、宁、温、绍、台海滨七府者三万馀名,分驻湖、金、衢、严、处五府者七千馀名。海疆偏重,形势了然。加饷为人情所原,减兵又为人情所难。各属形势不同,参以变通,庶臻妥善。今拟分别减兵增饷,以本省应裁之饷,加本省应存之兵。至练兵拟照楚、湘兵制,整器械,精技艺,庶兵气可扬,水师战船,宽筹经费,期复旧模。”又言:“轮船之设,利於巨洋。驾驶之法,迥异长江。”并拟定外海炮艇章程十二条,上均嘉纳。召为内大臣。

十一年,授兵部尚书,兼总管内务府大臣。调吏部,兼步军统领。光绪元年,协办大学士。三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四年,以病乞休。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勤。

宗室载龄,字鹤峰,隶镶蓝旗,诚隐郡王允祉五世孙。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洗马,累至内阁学士。以题定郡王载铨息肩图称门生违例,镌三级。除光禄寺卿。咸丰三年,擢都察院副都御史,授工部左侍郎。粤匪北窜,踞河间、阜城,命载龄督防固安,匪南窜,撤防。会川督裕瑞被劾,命载龄往勘。因疏陈山西、陕西、四川捐输款项侵蚀、滥销诸弊,请敕各督抚严查参办,并条上章程五则,议行。时黔匪偪近蜀境,诏载龄严饬地方劝谕乡团助声势。寻署陕西巡抚。调刑部侍郎,仍留陕。五年,疏言:“前抚臣王庆云请准遣戍新疆官犯捐输,改发内地。捐数无多,何裨国计?此端一开,行险徼幸之徒,将肆意妄为,绝无忌惮。所得小而所失大,请停止以儆官邪。”上韪之。

寻诏回京,授泰宁镇总兵,兼总管内务府大臣。以病乞休。病痊,署礼部侍郎,授刑部,调吏部。同治元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九年,丁父忧,袭辅国公。光绪三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明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六年,因病屡疏乞休,允之。九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

恩承,字露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以笔帖式历礼部郎中。随僧格林沁剿贼,赏四品京堂。授侍读学士,仍留营充翼长。解山东滕县围,克沙沟营、临城驿,破贼曹州,又败之临朐县南。晋三品京堂,授太常寺卿。同治二年,捻首张洛行伏诛,赏黄马褂,擢内阁学士,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以僧格林沁遇害,坐革职。旋以剿奉天马贼,复原官。授理藩院侍郎。七年,捻匪张总愚北窜,恩承总统神机营马步兵往雄、霸扼防。捻平,还京。历调工部、礼部、刑部、吏部。

光绪元年,兼总管内务府大臣,擢都察院左都御史、正蓝旗汉军都统,迁礼部尚书。命与侍郎童华往四川查办总督丁宝桢等被劾案,覆奏宝桢交部议。恩承言:“从古言利之臣,咸以不加赋而财用足,为动人听闻之具。溯自军兴以来,川省釐、捐两项,协拨饷需,以千百万计。苟非国家深仁厚泽,何以人乐输将?方今军务肃清,民气未复,乃川省设立官运局,所徵正款,已暗寓加釐;所收杂款,更巧为摊派。下与小民争利,而司、道两库悬欠百万有奇。正款反形支绌,似於国计民生两无裨益。”疏入,敕部覈覆。复命赴云南查办事件,以侍郎阎敬铭劾恩承入川时失察家人需索,部议革职留任。

回京,授步军统领。十年,迁刑部尚书,调吏部,协办大学士。明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十三年,命赴广西、湖南、河南按事。十五年,转东阁。十八年,卒,谥文恪。

宗室福锟,字箴庭,隶镶蓝旗,理密亲王允礽六世孙。咸丰九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晋员外郎。光绪四年,授右庶子,迁侍读学士,擢太仆寺卿。六年,赏副都统,充西宁办事大臣。八年,召授兵部侍郎,历调刑部、户部。十年,擢工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管内务府大臣。调户部,协办大学士。以部驳机器鼓铸,福锟议革职,改留任,旋复官。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詹事府右庶子。崇文疏劾大学士张之万交纳外官,命福锟偕尚书潘祖荫勘之,奏言:“之万住居湫隘,门无杂宾。枢臣接见外僚,藉以考覈人才。不得以因公谒见,谓为接纳营私。惟僧静洲以方外浮屠往来仕宦之家,易招物议,请驱逐回籍。”报可。十七年,授体仁阁大学士。二十年,皇太后万寿,赏双眼花翎。时京师盗风甚炽,福锟初禁步军讯盗用严刑,盗益肆。至是奏请变通缉捕章程,允之。二十一年,疏请乞休。卒,谥文慎。

崇礼,字受之,姜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咸丰七年,以拜唐阿为清漪园苑丞。文宗巡幸,尝询以事,奏对称旨,嘉奖之。由员外郎历内务府卿,加内务府大臣。光绪元年,授山海关副都统,乞病归。五年,历迁内阁学士,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补礼部右侍郎。坐事,议革职,改降三级。九年,授光禄寺卿。历理藩院侍郎,转兵部、户部。二十年,加太子少保,赏黄马褂。旋擢理藩院尚书。出为热河都统,再乞病。二十四年,授刑部尚书,兼步军统领。

崇礼勤於职事,太后念先帝识拔,颇推恩遇。及政变起,太后复训政,参预新政。杨锐等获罪,崇礼以案情重大,请钦派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审讯,始命军机会刑部、都察院严审。已,又传旨即行正法。二十六年,调户部,协办大学士。二十九年,授东阁大学士,转文渊阁。三十一年,以病乞罢。又二年,卒,谥文恪。

裕德,字寿田,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抚崇纶子。光绪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八年,充咸安宫总裁,偕詹事府少詹事宝昌等疏请整顿咸安宫官学凡六事,下部议行。五转至内阁学士,督山东学政。十六年,擢工部侍郎,调刑部。二十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命偕侍郎廖寿恒赴四川按事。二十四年,迁理藩院尚书,调兵部。二十八年,赴哲里木盟查办事件,因条上领荒招垦事宜,如所议行。二十九年,协办大学士,授体仁阁大学士。三十年,充会试总裁。明年,改东阁。卒,谥文慎。

裕德持躬谦谨,礼贤下士,有一得之长,誉之不容口,时皆称之。

论曰:大学士满、汉并重,非有资望,不轻予大拜。内阁不兼军机者,不参机务,相业无闻焉。英桂诸人或起军功,或承世荫,或娴文学,或优政事,虽未能显有名绩,而旧德老成,雍容台鼎,亦不愧宰相之器者欤!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