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

○云南

云南古滇国。自越巂蛮夷任贵自领太守,汉光武即授以印绶,不以内地官守例之。若爨、若蒙,皆以本土大姓,就官累世,为一方长。元封梁王於滇,与大理之段分治。明破梁王,灭大理,就土官而统驭之,分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正副长官司、土府、土州以治之。

清顺治十七年,平西王吴三桂定云南,明永明王走缅甸,以沐府旧地封三桂,永镇云南。康熙十四年,撤藩,三桂遂叛。三桂死,其孙世璠袭。二十一年,克之,世璠自杀,云南大定。

雍正初,改土归流之议起。四年夏,先革东川土目,即进图乌蒙。时乌蒙土府禄万锺、镇雄土府陇庆侯皆年少,兵权皆握于其叔禄鼎坤、陇联星。鄂尔泰令总兵刘起元屯东川,招降禄鼎坤。惟禄万锺制于汉奸,约镇雄兵三千攻鼎坤于鲁甸,鄂尔泰遣游击哈元生败之;又檄其相仇之阿底土兵共捣乌蒙,连破关隘,贼遂败走镇雄。鄂尔泰复招降陇联星,而鼎坤亦以兵三千攻镇雄之胁,两酋皆遁四川,于是两土府旬日平。以乌蒙设府,镇雄设州,又设镇于乌蒙,控制三属,由四川改隶云南,以一事权。其东川法戛土目禄天祐、乌蒙米贴土目禄永孝,尚各据巢患边。六年春,遣兵破擒法戛,又遣副将郭寿域以兵三百捕米贴贼,逃渡小金沙江,纠四川沙马司及建昌、凉山各夷倮数千潜回,袭陷官兵。鄂尔泰遣总兵张耀祖、参将哈元生三路搜讨。诏四川建昌、永宁官兵听鄂尔泰节制。于是自小金沙江外,沙马、雷波、吞都、黄螂诸土司地,直抵建昌,袤千馀里,皆置营汛,形联势控,并擒雷波土司杨明义;而哈元生回军复败阿卢土司之众数千,屯田东川,岁收二万馀石,课矿岁万金,资兵饷。军甫定,禄鼎坤以功擢河南参将,怏怏失望。其子禄万福乞回鲁甸治产,见总兵刘起元军律不肃,阴会其旧部谋变。时乌蒙商民万计,有险可扼,且贼止标弩,无大炮,而刘起元惟媮馁贿和,贼遂陷镇城,尽戕兵民,遍煽东川、镇雄及四川凉山蛮数万叛。鄂尔泰奏言:“臣用人偾事,请别简大臣总督两省,暂假臣提督,将兵讨贼雪愤。”世宗慰留之。鄂尔泰调官兵万馀,土兵半之,三路进攻。先令总兵魏翥国率兵二千,七日驰抵东川,得不陷;而魏翥国旋为禄鼎明刺伤,乃以官禄代翥国。乌蒙委总兵哈元生、副将徐成贵,镇雄委参将韩勋。勋以兵四百扼奎乡,败贼四千,连破四寨。哈元生以千馀兵讨乌蒙,先至得胜坡,遇贼二万。其黑寡、暮末二渠皆万人敌。黑寡持长枪,直犯元生,元生左格枪,右拔矢,应手殪之;又射殪暮末,即竿揭二首以进,贼夺气。再战再捷,进至倚那冈。贼数万,连营十馀里。我兵三千、土兵千,夜设伏贼营左右,而严阵以待。黎明,贼数路来犯,不动。将偪阵,炮起,大呼奋击,山后伏兵左右夹攻,贼大溃,尽破其八十馀营,获甲械辎重山积。即日抵乌蒙,贼见元生旗,即反走,克三关,禄万福兄弟、禄鼎坤均伏诛。

六年,鄂尔泰总督三省,其土州安于蕃、镇沅土府刁澣,及赭乐长官土司、威远州、广南府各土目,先后劾黜。惟刁氏之族舍土目煽纠威远黑倮复反,戕知府刘洪度。于是尽徙已革土司土目他省安置,并搜剿党逆之威远、新平诸倮,冒瘴突入,擒斩千计,而我将士亦患瘴死二百馀。又进剿澜沧江内孟养、茶山土夷,即明王骥兵十二万,大举再征,诸蛮惊谓“自古汉兵所未至者”也。鄂尔泰先檄车里土兵截诸江外,官兵各持斧锹开路,焚栅湮沟,连破险隘,直抵孟养,据蛮坡通饷道;其六茶山巢穴四十馀寨,乃用降夷乡导,以贼攻贼,于是深入数千里,无险不搜。惟江外归车里土司,江内地全改流。升普洱为府;移沅江协副将驻之。于思茅、橄榄坝各设官戍兵,以扼蒙缅、老挝门户。于是广南府土同知、富州土知州,各原增岁粮二三千石,并捐建府、州城垣。孟连土司献银厂,怒江野夷输皮币,而老挝、景迈二国皆来贡象,缅甸震焉。乾隆三十四年,迁孟拱土司於关外。缅甸事详见缅甸传。

云南府:

罗次县

炼象关土巡检,居炼象关大街。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李文秀归附,仍授旧职。传至李东祚,乾隆五十年,改为从九品土官,世袭。

禄丰县

南平关土巡检,居土官村。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李楚南归附,仍授旧职。传至李东来,乾隆五十年,改为从九品土官,世袭。

大理府:

赵州

定西岭土巡检,居定西岭。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李齐斗归附,仍授旧职。

云南县土县丞,在县城。清顺治十六年,土知县杨玉蕴子岳归附,仍授土知县世职。康熙六年,云南县改设流官知县,其知县改县丞,世袭。

云南县土主簿,居土官村,离城十里。清顺治十六年,土主簿张维归附,仍授世职。

邓川州

青索鼻土巡检,在青索鼻。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杨应鹏归附,仍授旧职。传至杨荣昌,乾隆五十年,改为从九品土官,世袭。

浪穹县

浪穹县土典史,在县城。清顺治十六年,土典史王凤州归附,仍授世职。

蒲陀崆土巡检,在蒲陀崆,距县城十五里。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杨争先归附,仍授世职。

凤羽乡土巡检,在凤羽乡,距县城三十里。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尹德明归附,仍授世职。

上江嘴土巡检,在上江嘴,距县一百二十里。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杨康国归附,仍授世职。

下江嘴土巡检,在下江嘴,距县九十里。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何应福归附,仍授世职。

云龙州

箭杆场土巡检,居箭杆场。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字题凤归附,仍授世职。旧属邓川州,康熙二年,改隶云龙州。

十二关长官司,在府东三百里。清顺治十六年,长官司李恬森归附,仍授世职。

老窝土千总,居老窝。清顺治十六年,土知州段德寿归附,后裁。乾隆十二年,德寿孙维精剿秤戛夷贼有功,十七年,授土千总世职。道光元年,永北军务,段克勋带练擒贼,给五品顶戴。

六库土千总,居六库。其先段复健,明土知州段保十七世孙。清乾隆十二年,征秤戛夷贼有功,十七年,授土千总世职。道光元年,永北军务,段履仁带练擒贼,给五品顶戴。

漕涧土把总,居漕涧。清顺治十八年,左文灿以堵御功授土官长官司,子停袭。乾隆十二年,文灿曾孙左世英随征秤戛夷贼有功,授土把总,世袭。

邓川州土知州,清顺治十六年,土知州阿尚夔归附,仍授世职。曾孙?远,因纵贼殃民,雍正四年改流,安插江西。

临安府:

纳楼茶甸长官司,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清顺治十六年,长官司普率归附,仍授世职。康熙四年,率附王禄叛,官兵讨之,乞降,赦之,以子向化袭。

纳更山土巡检,距府东南二百八十里。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龙天正归附,仍授世职。

亏容甸长官司,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清顺治十六年,长官司孙大昌归附,仍授副长官世职。

思陀乡土舍,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清顺治十六年,长官司李秉忠归附,仍授长官司、副长官世职。后绝,改土舍。康熙二十年,以李世元继袭。

溪处长官司副长官,在府西南三百一十五里。清顺治十六年,长官司恩忠归附,仍授副长官世职。康熙四年,附禄昌贤叛,伏诛,改土舍。

瓦渣乡长官司,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清顺治十六年,钱觉耀归附,仍授副长官世职。康熙四年,通王禄叛,官兵擒斩之,职除,改土舍。

左能寨长官司,在府西南二百三十里。清顺治十六年,吴应科归附,以非滇志所载,下临安府查核,稽其谱系,盖应科为明蚌颇十一世孙,因改土舍,准袭。

落恐甸长官司,在府西南二百里。清顺治十六年,明授副长官司陈玉归附,因号纸无存,给便委土舍,仍准世袭。

阿邦乡土舍,在府东南二百一十里。明授土守备。清顺治十六年,土守备陶顺祖归附,守职如故。旋议土司不宜加武职,改土舍。

慢车乡土舍,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清顺治间,元江土夷乱,漫车土目刀冈随官军协剿,授土舍世职。

稿吾卡土把总,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清雍正间,纳更土目龙在渭随征元普逆夷有功,给土把总职衔。嘉庆二十二年,江外夷匪滋事,龙定国父子阵亡,奏准世袭土把总。

十五猛,纵横四百馀里。明初为沐氏勋庄。清顺治十七年,吴三桂请并云南荒田给与藩下壮丁耕种。康熙七年,奏旨圈拨。叛后,变价归建水徵收。猛各设一掌寨,督办钱粮。管有猛喇、猛丁、猛梭、猛赖、猛蚌、茨桶坝、五亩、五邦、者米、猛弄、马龙、瓦遮、斗岩、阿土、水塘十五寨。

教化三部长官副长官。清顺治十六年,副长官龙升归附,仍以张长寿为名,许之,授世职。康熙四年,附王禄叛,诛之,以其地为开化府,设流官。

王弄山长官司副长官。清顺治十六年,副长官王朔归附,授世职。康熙四年,朔与禄昌贤叛,官兵讨之,朔自焚死,以其地属开化府。

阿迷州土知州,旧有土目李阿侧。清康熙四年,从讨王朔有功,授土知州世职。传至李纯,滥派横征,为倮夷所控。雍正四年,籍其产,安置江西,改流。

宁州土知州,清顺治十六年,禄昌贤归附,仍授世职。十七年,降州同。明年,以举首梅道人等谋逆,复原职。康熙四年,以叛伏诛。

宁州土州判。清康熙十九年,滇有李者禄归附,准世袭州判。后绝,停袭。

嶍峨县土知县。清顺治十六年,禄益归附,仍授世职。康熙四年,与禄昌贤等叛改流。

嶍峨县土主簿。清顺治十六年,王扬祖归附,仍授世职。康熙四年,与禄昌贤等叛,伏诛,职除。

蒙自县土县丞。土知县陆氏被黜,其土舍宁州禄重据土官村,溺於酒色,不能驭下。其目把李辅舜等叛归沙源,源以兵乘之,遂破有土官村。沙定洲踞会城,令李辅舜子日芳窃据蒙自。定洲败,日芳遂家於蒙。清康熙四年,日芳弟日森子世藩、世屏附宁州禄昌贤叛,总兵阎镇破之。世藩遁,追斩之;世屏出降,免死,充大理军。后吴三桂反,给世屏伪总兵劄。大师复滇,世屏持劄归附,授蒙自县土县丞职,不准世袭。

楚雄府:

楚雄县土县丞。清顺治十六年,土县丞杨春盛归附,仍授旧职。乾隆五十年,改为正八品土官,世袭。

镇南州土州同,居本城。清顺治十六年,土州同段光赞归附,仍授世职。

镇南州土州判,居镇南州城东北。清顺治十六年,土州判陈昌虞归附,仍授世职。

阿雄关土巡检,居镇南州属。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者光祖归附,仍授世职。

镇南关土巡检。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杨继祖归附,仍授旧职,传至杨文辉,乾隆五十年,改为从九品土官,世袭。

姚州土州同,居姚州西界弥兴官庄。清顺治十六年,土州同高显锡归附,仍授旧职。传至高配忝,乾隆五十年,改为从六品土官,世袭。

广通县

回磴关土巡检,居回磴关。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杨忠荩归附,仍授旧职。传至杨怡,乾隆五十年,改为从九品土官,世袭。

沙矣旧土巡检。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苏鉴归附,仍授旧职。传至苏敬,乾隆五十年,改为从九品土官,世袭。

定远县土主簿,居本城。清顺治十六年,土主簿李世卿归附,仍授旧职。传至李毓英,

乾隆五十年,改为正九品土官,世袭。

姚安府土同知。清顺治十六年,土同知高映归附,仍授世职。传至李厚德,雍正三年,以不法革职,安置江南。

澂江府:

新兴州土州判,居州南研和邑。清康熙十九年,复滇,土人王凤授伪游击,迎至广西路投诚;随征石门坎、马别河、黄草坝皆有功,授土州判世职。

河阳县安插土官。清顺治初,土官刀韬归附,止给劄,仍准世袭。沿至刀廷俊,裁革。

新兴州

铁炉关土巡检。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王先荣归附,授世职。康熙四年,同王耀祖叛,削除。

广南府:

广南府土同知。清顺治十六年,侬鹏归附,授同知世职。传至侬毓荣,乾隆三十一年,从征普洱、缅甸。三十七年,颁给土同知关防。子世昌,嘉庆二年从征贵州仲苗,加衔一等,赏戴花翎,世袭。

富州土知州,在府东二百六十五里。清顺治十六年,土知州沈昆巘归附,仍授世职。康熙九年,颁给州印。后以罪黜,传至沈肇乾。雍正八年,肇乾复以罪黜。

顺宁府:

云州

大猛麻土巡检。清顺治十六年,土巡检俸新命归附,仍授世职。

缅宁厅

猛猛土巡检,明末奔窜,失其印信号纸,未能请袭。传子紫芝,清康熙五十四年归附,贡象,仍授世职,颁给钤记。乾隆二十九年,改属顺宁府。

孟连宣抚司,在顺宁府边外南境,旧隶於永昌府。清康熙四十八年,刁派鼎贡象,归附,授宣抚司世职。派鼎死,子刁派春年幼,叔祖刁派烈抚孤。有刁派猷谋杀派烈,夺印争职,安插省城,另给宣抚司钤记便委。传至刁派新,因地处极边,界连外域,定为经制宣抚司,颁给印信号纸。乾隆二十九年,改隶顺宁府。

猛缅长官司,清乾隆十一年,归流,改其地为缅宁,设流官通判驻其地。

曲靖府:

平彝县土县丞,居平彝县竹园村。清顺治初,土县丞龙阔归附,仍旧世袭。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