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上一章

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

△台湾

台湾: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明嘉靖四十二年,海寇林道乾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乾遁入台湾。天启元年,闽人颜思齐引日本国人据其地。久之,为荷兰所夺。)清顺治十八年,海寇郑成功逐荷兰人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二县,曰天兴,曰万年。其子郑经改东都为东宁省,升二县为州。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县,领县四。光绪十三年,改建行省。(光绪十三年九月庚午,闽浙总督杨昌濬、台湾巡抚刘铭传会奏,略云:“台湾疆域,南北相距七百馀里,东西近者二百馀里,远或三四百里,崇山大溪,钩连高下。从前所治,不过山前迤南一线,故仅设三县而有馀。自后榛莽日开,故屡增厅治而犹不足。光绪元年,沈葆桢请设台北府、县以固北路,又将同知移治卑南以顾后山,全台官制,粗有规模。然彼时局势,未闻择要修举,非一劳永逸之计也。臣等公同商酌,窃谓建置之法,恃险与势,分治之道,贵持其平。台省治理,视内地为难,而各县幅员,反较多於内地。如彰化、嘉义、凤山、新竹、淡水等县,纵横二百馀里、三百里不等,仓卒有事,鞭长莫及。且防务为治台要领,辖境太广,则耳目难周,控制太宽,则声气多阻。至山后中、北两路,延袤三四百里,仅区段所设碉堡,并无专驻治理之员,前寄清虚,亦难遥制。现当改设伊始,百废俱兴,若不量予变通,何以定责成而垂久远?臣铭传於上年九月亲赴中路督剿叛番,沿途察看地势,并据各地方官,将境内扼塞道里、田园山溪,绘图贴说,呈送前来。又据抚番清赋各员弁将抚垦地所陆续禀报,谨就山前后通局筹画,有应添设者,有应改设者,有应裁撤者。查彰化桥孜图地方,山环水複,中开平原,气象宏敞,又当全台適中之地,拟照前抚臣岑毓英议,就该处建立省城,分彰化东北之境设首府曰台湾府,附郭首县曰台湾县,将原有之台湾府、县改为台南府安平县。嘉义之东,彰化之南,自浊水溪至姑石圭溪止,截长补短,方长四百馀里,拟添设一县曰云林县。新竹苗栗街一带,扼内山之冲,东连大湖,沿山新垦荒地甚多,拟於新竹西南各境添设一县曰苗栗县,合原有之彰化,及埔里社通判,一厅、四县,均隶台湾府属。其鹿港同知一缺,应即裁撤。淡水之北,东控三貂岭,番社歧出,距县太远。基隆为台北第一门户,通商建埠,交涉纷繁,现值开采煤矿,修造铁路,商民麕集,尤赖抚绥。拟分淡水东北四堡之地,撤归基隆厅管辖,将原设通判改为抚民理番同知,以重事权。此前路添改之大略也。后山形势,北以苏溪为总隘,南以卑南为要区,控扼中权,厥惟水尾。其地与拟设之云林县东西相直,现开路百九十馀里,由丹社岭集集街经达彰化,将去省城,建立中路,前后脉络,呼吸相通,实为台东锁钥。拟添设直隶州知州一员曰台东直隶州,左界宜兰,右界恒春,计长五百馀里,宽约四十里、十馀里不等,统归该州管辖,仍隶於台湾兵备道。其卑南厅旧治,拟请改设直隶州同一员。水尾迤南,改为花莲港厅。其内已垦熟田约数千亩。其外海口水深数丈,稽查商舶,弹压民番,拟请添设直隶州判一员,常川驻紥,均隶台东直隶州属。此后路添设之大略也。谨按台湾疆土赋役,日增月广,与旧时羁縻侨置情形迥不相同,因地制宜,似难再缓。况年来生番归化,狉榛之性初就范围,尤须分道拊循,藉收实效。辑遐牖迩,在在需员,臣等身在局中,既不敢遇事纷更,以紊典章之旧,亦不敢因陋就简,以失富庶之基,损益酌中,期归妥协。”)二十一年,割隶日本。省在福建东南五百四十里。西北距京师七千二百五十里。东界海;西界澎湖岛;南界矶头海;北界基隆城海。广五百里,袤一千八百里。一统志载户口原额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滋生男妇大小口共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八百八十三,户二十二万四千六百四十六。领府三,州一,厅三,县十一。(台湾屹峙海中,为东南屏障,四面环海,崇山峻岭,横截其中,背负崇冈,襟带列岛。浪峤南屏,鸡笼北卫,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七鲲身毗连环护,三茅港汇聚澄泓。畜牧之饶,无异中土。诚东南一大都会也。)

台湾府:(冲,繁,疲,难。为台湾省治。巡抚、布政使、分巡兵备道兼按察使衔,共驻。)其地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北界海;南及西南界台南府;东北界台北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四度三十三分。京师偏东四度二十分。领县四,厅一。台湾(冲,繁,疲,难。倚。分彰化县治。葫芦墩,巡司驻。)彰化(繁,难。府北百里。鹿港,县丞驻。)云林(难。林圮埔,县丞驻。)苗栗(冲。大甲,巡司驻。)埔里社厅(调。府东南。其山在府境者,西北:五鹤、牛困山。西:史老榻山。南:芦芝、芎根、郡坑、松柏山、土山。东:内山。浊水出埔里社厅东南山,西南流,左合二水,经云林县东北,一水自南来注之。曲北,右纳一水,经县北。又西北,一水自嘉义县来,北流注之。又西经牛埔厝,歧为三支:一支曰石龟溪,西为牛椆溪;一支曰虎尾溪,经汕头厝为麦藔港,并经县西入於海;一支为东螺溪,又歧为三,曰刺桐港即番挖港,曰鹿港,曰二林港,并经彰化县西入於海。大肚溪上源曰合水溪,出埔里社厅东南鱼池仔,西北流,合南硿溪,经厅西北,北港溪、北硿溪并西流注之。又西,珠子山二水合西北流注之,经府治南,左右各纳一水,经大肚街为大肚溪,又西北入於海。大甲溪出苗栗县东南,合数小水,西南流,右出支津注於吞霄溪。正渠南流,左纳一水,折西北,经铁砧山南,又西北入於海。吞霄溪出苗栗县东南,合大甲溪支津,经县南,西北流入於海。后垅溪出苗栗县东南山,合一水,西北流,经五鹤山,南至钢罗湾,夹二洲,又西北,经县治北,右通中港溪,左纳一水,入於海。中港溪出县东山,缘界西北流,经县治,左出支津合后垅港支水为乌眉溪,与正渠并西北入於海。)

台南府:(冲,繁,难。旧台湾府改设。)东北距省治二百里。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南界海;北及东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三度。京师偏东三度三十一分。领县四,厅一。(噶玛兰头围,巡司驻。)安平(冲,繁,难。倚。大武垅、斗六门二巡司。)凤山(繁,难。府南八十里。下淡水,县丞驻。枋寮,巡司驻。)嘉义(繁,难。府北一百十七里。笨港,县丞驻。佳里兴,巡司驻。)恒春(疲,难。)澎湖厅(简。府西水程二百四十里。澎湖,总兵驻。澎湖八罩巡司。其山在府境者,北:太湖、白水、木冈山。东北:大福兴、大利山。东:观音、枕头山。北:华山。东南:武吉、草山。南:虎头、龟山。西:凤山,凤山县以此得名。凤山北大冈滚水、大武垅、大木冈山。县东傀儡山,俗曰加礼山。澎湖厅悬居海中。牛椆溪出嘉义县东,西北流,经治北,与布袋嘴港并西流入於海。八掌溪出云林县界,西北流,经平鼻山北半月山,南合瀵箕湖及一小水,西流至盐水港,入於海。急水溪二源,并出云林县西界,经嘉义县东南,合西流,又经急水铺南,左纳十八重溪,又经铁线桥街北,又西入於海。曾文溪出府治东北,西北流,经大武垅北,右纳茄拔溪,左纳一小水,经府治北,又西经倒风港,入於海。柴头港出府治东北山,西北流,经治北,又西合德庆港为安平港,入於海。二层行溪出府治东,茄定港出雁门关岭,阿公店溪出凤山县东北,并西流入於海。淡水溪出府治东六张犁,西南流,右纳一水,左纳二水,经下淡水西,凤山县治东,至潮州厝汛北,西冷水沟水出县东芋匏山,合二水西南流注之。又西南汇为东港,入於港海。茄藤港在凤山县南,西流入於海。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於海。刺桐港、枫港、五重溪、三重港、射寮溪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於海。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西北流入於海。猪犭劳束港在恒春县东,东流入於海。)

台北府:(冲,繁。)西南距省治三百五十里。东、北、西界海;南界台东州;西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五度十七分。京师偏东五度十五分。领县三,厅一。淡水(冲。倚。)新竹(疲,难。府西南。)宜兰(疲,难。府东南。头围,县丞驻。)基隆厅(冲,繁。府东北二百七十五里。其山在府境者,北:大屯、沙帽、大武垅山。东北:鸡笼山,在基隆厅东。府城东:攀山。南:瓦窑山、大羁尖山、五指山。西南:横山、金面山、虎头山。西南:嵌山。海环府东、北、西三面。基隆口在基隆厅东北。扈尾口在府治西北。磺溪出府治南山,合石头溪,东北流,左右各纳一小水,至枋桥街,红仙水合摆接溪诸水西流注之。又北经府治西,艋舺、十八重溪水北流折东注之。至大稻埕。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合一水西流注之。又西北,分流复合,经扈尾港入於海。南崁港上流为大过溪,在府治西北。中沥溪、土牛沟、红毛港、凤山崎溪、旧港、油车港、香山港并在新竹县西北入於海。三貂溪在基隆厅东南,草岭大溪、加礼远港、苏澳门并在宜兰县南,俱入於海。)

台东直隶州:(冲,繁,疲,难。卑南厅改设。)西北距省治五百里。东及南界海;西及西北界台湾府;北界台北府;西南界台南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二度二十五分。京师偏东四度。(卑南,州同驻。花莲港,州判驻。其山在州境者,北:岐来山、能高山。西:秀姑峦山。东:丁象山。西出八同关,为秀姑峦山一带番社,系属峦番所居。西南一带高山番社,系属昆番所居。大港上源曰打马扌监溪,出秀姑峦山,东流经治北,右合网网溪,左合一水,经奇密社北,入於海。卑南大溪出州西南新武洛社,合三水东南流入於海。花莲港二源,并出州西北,合数小水,经太平厂南入於海。东澳、南澳、大浊水溪、大清水溪、小清水溪、得其黎溪、三栈溪、尤丹溪、米仑港并在州东北,入於海。红虾港、黎仔阬溪、郎阿郎溪、马武窟溪、八里芒溪、吕家望溪、知本溪、大苗里溪、虷子仑溪、大足高溪、干子壁溪、大乌万溪、巴塱卫溪、鲁木鹿溪、牡丹湾、八磘湾并在州东南,入於海。)

清史稿
赵尔巽
本纪
本纪一 太祖本纪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本纪九 世宗本纪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志一 天文一志二 天文二志三 天文三志四 天文四志五 天文五志六 天文六志七 天文七志八 天文八志九 天文九志十 天文十志十一 天文十一志十二 天文十二志十三 天文十三志十四 天文十四志十五 灾异一志十六 灾异二志十七 灾异三志十八 灾异四志十九 灾异五志二十 时宪一志二十一 时宪二志二十二 时宪三志二十三 时宪四志二十四 时宪五志二十五 时宪六志二十六 时宪七志二十七 时宪八志二十八 时宪九志二十九 地理一志三十 地理二志三十一 地理三志三十二 地理四志三十三 地理五志三十四 地理六志三十五 地理七志三十六 地理八志三十七 地理九志三十八 地理十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志四十 地理十二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志六十九 乐一志七十 乐二志七十一 乐三志七十二 乐四志七十三 乐五志七十四 乐六志七十五 乐七志七十六 乐八志七十七 舆服一志七十八 舆服二志七十九 舆服三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志八十一 选举一志八十二 选举二志八十三 选举三志八十四 选举四志八十五 选举五志八十六 选举六志八十七 选举七志八十八 选举八志八十九 职官一志九十 职官二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志九十五 食货一志九十六 食货二志九十七 食货三志九十八 食货四志九十九 食货五志一百 食货六志一百一 河渠一志一百二 河渠二志一百三 河渠三志一百四 河渠四志一百五 兵一志一百六 兵二志一百七 兵三志一百八 兵四志一百九 兵五志一百十 兵六志一百十一 兵七志一百十二 兵八志一百十三 兵九志一百十四 兵十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志一百二十二 艺文三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表一 皇子世表一表二 皇子世表二表三 皇子世表三表四 皇子世表四表五 皇子世表五表六 公主表表七 外戚表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表十三表十四表十五表十六 军机大臣年表一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河督漕督附)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表五十表五十一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列传
列传一 后妃列传二 诸王一列传三 诸王二列传四 诸王三列传五 诸王四列传六 诸王五列传七 诸王六列传八 诸王七列传九列传十列传十一列传十二列传十三列传十四列传十五列传十六列传十七列传十八列传十九列传二十列传二十一列传二十二列传二十三列传二十四列传二十五列传二十六列传二十七列传二十八列传二十九列传三十列传三十一列传三十二列传三十三列传三十四列传三十五列传三十六列传三十七列传三十八列传三十九列传四十列传四十一列传四十二列传四十三列传四十四列传四十五列传四十六列传四十七列传四十八列传四十九列传五十列传五十一列传五十二列传五十三列传五十四列传五十五列传五十六列传五十七列传五十八列传五十九列传六十列传六十一列传六十二列传六十三列传六十四列传六十五列传六十六列传六十七列传六十八列传六十九列传七十列传七十一列传七十二列传七十三列传七十四列传七十五列传七十六列传七十七列传七十八列传七十九列传八十列传八十一列传八十二列传八十三列传八十四列传八十五列传八十六列传八十七列传八十八列传八十九列传九十列传九十一列传九十二列传九十三列传九十四列传九十五列传九十六列传九十七列传九十八列传九十九列传一百列传一百一列传一百二列传一百三列传一百四列传一百五列传一百六列传一百七列传一百八列传一百九列传一百十列传一百十一列传一百十二列传一百十三列传一百十四列传一百十五列传一百十六列传一百十七列传一百十八列传一百十九列传一百二十列传一百二十一列传一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二十三列传一百二十四列传一百二十五列传一百二十六列传一百二十七列传一百二十八列传一百二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列传一百三十一列传一百三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三列传一百三十四列传一百三十五列传一百三十六列传一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三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列传一百四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二列传一百四十三列传一百四十四列传一百四十五列传一百四十六列传一百四十七列传一百四十八列传一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五十列传一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五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三列传一百五十四列传一百五十五列传一百五十六列传一百五十七列传一百五十八列传一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列传一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六十二列传一百六十三列传一百六十四列传一百六十五列传一百六十六列传一百六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八列传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七十列传一百七十一列传一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七十三列传一百七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五列传一百七十六列传一百七十七(缺)列传一百七十八列传一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列传一百八十一列传一百八十二列传一百八十三列传一百八十四列传一百八十五列传一百八十六列传一百八十七列传一百八十八列传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九十列传一百九十一列传一百九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三列传一百九十四列传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七列传一百九十八列传一百九十九列传二百列传二百一列传二百二列传二百三列传二百四列传二百五列传二百六列传二百七列传二百八列传二百九列传二百十列传二百十一列传二百十二列传二百十三列传二百十四列传二百十五列传二百十六列传二百十七列传二百十八列传二百十九列传二百二十列传二百二十一列传二百二十二列传二百二十三列传二百二十四列传二百二十五列传二百二十六列传二百二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八列传二百二十九列传二百三十列传二百三十一列传二百三十二列传二百三十三列传二百三十四列传二百三十五列传二百三十六列传二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八列传二百三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列传二百四十一列传二百四十二列传二百四十三列传二百四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五列传二百四十六列传二百四十七列传二百四十八列传二百四十九列传二百五十列传二百五十一列传二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五十三列传二百五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五列传二百五十六列传二百五十七列传二百五十八列传二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六十列传二百六十一列传二百六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列传二百六十八(缺)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列传三百 土司二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