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
上一章

宋本原跋

《隋书》自开皇、仁寿时,王劭纂书八十卷,以类相从,定为篇目。至于编年纪传,并阙其体。唐武德五年 ,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奏请修《五代史》。五代谓梁、陈、齐、周、隋也。十二月,诏中书令封德彝、舍人颜师古修《隋史》,绵历数载,不就而罢。贞观三年,续诏秘书监魏徵修《隋史》,左仆射房乔总监。徵又奏于中书省置秘书内省,令前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著作郎许敬宗撰《隋史》。徵总知其务,多所损益,务存简正。序、论皆徵所作。凡成帝纪五,列传五十。十年正月壬子,徵等诣阙上之。十五年,又诏左仆射于志宁、太史令李淳风、著作郎韦安仁、符玺郎李延寿同修《五代史志》。凡勒成十志三十卷。显庆元年五月己卯,太尉长孙无忌等诣朝堂上进,诏藏秘阁。后又编第入《隋书》,其实别行,亦呼为《五代史志》。案魏徵本传,贞观七年为侍中,十年,《五代史》成,加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俄请逊位,拜特进。今诸本并云特进。又《经籍志》四卷,独云侍中、郑国公魏徵撰。《无忌传》又云,永徽三年,始受诏监修,疑当时先已刊修,无忌因成书而进。今纪传题以徵,志以无忌,从众本所载也。纪传亦有题太子少师许敬宗撰。案《敬宗传》,贞观八年,除著作郎,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年,左授洪州司马。龙朔三年,始拜太子少师。与今录年月官位不同,疑后人所益。房乔、志宁初并受诏。又《李延寿传》云,被诏与著作佐郎敬播同修《五代史志》。按延寿贞观三年与颜师古同被敕修《隋史》,其年以内忧去职。今诸本并不载乔等名位。《天文》《律历》《五行》三志,皆淳风独作。《五行志序》,诸本云褚遂良作。案本传未尝受诏撰述,疑只为一序,今故略其名氏。天圣二年五月十一日上。御药供奉蓝元用奉传圣旨,赍禁中《隋书》一部,付崇文院。至六月五日,敕差官校勘,时命臣绶、臣烨提点,右正言、直史馆张观等校勘。观寻为度支判官,续命黄鉴代之。仍内出版式雕造。

隋书
魏征
帝纪
帝纪第一 高祖上帝纪第二 高祖下帝纪第三 炀帝上帝纪第四 炀帝下帝纪第五 恭帝
志第一 礼仪一志第二 礼仪二志第三 礼仪三志第四 礼仪四志第五 礼仪五志第六 礼仪六志第七 礼仪七志第八 音乐上志第九 音乐中志第十 音乐下志第十一 律历上志第十二 律历中志第十三 律历下志第十四 天文上志第十五 天文中志第十六 天文下志第十七 五行上志第十八 五行下志第十九 食货志第二十 刑法志第二十一 百官上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志第二十三 百官下志第二十四 暂缺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志第二十七 经籍一(经)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史)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子)志第三十 经籍四(集 道经 佛经)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列传第二 李穆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列传第三 刘昉列传第四 于义子宣道 宣敏列传第五 梁士彦子刚 梁默列传第六 高颎列传第七 李德林子百药列传第八 河间王弘(子庆)列传第九 滕穆王瓚嗣王纶列传第十 文四子列传第十一 赵煚列传第十二 韦世康(弟洸 艺 冲 从父弟寿)列传第十三 杨素弟约 从父文思 文纪列传第十四 牛弘列传第十五 宇文庆 李礼成 元孝矩弟褒 郭荣 庞晃 李安列传第十六 长孙览从子炽 炽弟晟列传第十七 韩擒虎弟僧寿 洪 贺若弼列传第十八 达奚长儒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列传第二十列传第二十一列传第二十二 卢思道从父兄昌衡列传第二十三列传第二十四列传第二十五列传第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七列传第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九列传第三十列传第三十一列传第三十二列传第三十三列传第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五列传第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九列传第四十列传第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列传第四十三列传第四十四列传第四十五列传第四十六列传第四十七列传第四十八列传第四十九列传第五十宋本原跋
字号大小
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