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集注
上一章

右第五章

此章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之意。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知,去声。与,平声。好,去声。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中庸集注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中庸章句右第一章右第二章右第三章右第四章右第五章右第六章右第七章右第八章右第九章右第十章右第十一章右第十二章右第十三章右第十四章右第十五章右第十六章右第十七章右第十八章右第十九章右第二十章右第二十一章右第二十二章右第二十三章右第二十四章右第二十五章右第二十六章右第二十七章右第二十八章右第二十九章右第三十章右第三十一章右第三十二章右第三十三章
字号大小
行距